徐军
血红素氧合酶 1(HO-1)为诱导型,生理状态下,在网状内皮细胞系统和骨髓表达,在肝脏、脾脏中以高浓度存在,而又以脾脏组织活动高,约为肝脏的10倍.可以被多种物质或刺激因素诱导表达,如热休克、缺血、辐射、低氧、高氧、重金属盐等.HO-1基因内含有HSE元件,是一种热休克蛋白,又称HSP32.目前研究证实HO系统有三种同工酶:HO-1、HO-2和HO-3.HO-2为结构型,除了化学诱生剂肾上腺皮质激素有诱导作用外,一般处于稳定状态不能被其他因素诱导,主要分布在脑组织、睾丸组织中,由CO发挥神经递质的功能,也与精子的产生和成熟有关.
作者:陈琰;刘素刚;关崧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国产红葡萄酒(RW)对不同阶段食饵性动脉粥样硬化(AS)的预防作用,为RW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复制AS模型,采用生物化学、组织病理学、微量快速测定法、黄嘌呤法和化学发光法测定RW对不同阶段食饵性AS血脂、病理变化及血浆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总氧自由基捕获抗氧化能力(TRAC)的影响.结果与不同阶段食饵性AS组相比,RW预防组4 w、8 w、12 w TC、TG、LDL-C、载脂蛋白B含量,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而载脂蛋白A相对升高,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75);而且病理变化明显减轻.通过RW抗氧化作用的时-效分析发现,AS模型组4 w时的血浆TRAC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P<0.01),下降幅度为50.31%;而其三个不同时相点的血浆TRAC无统计学差异(P>0.05);RW预防组4 w时的血浆TRAC明显回升,与AS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显著差异(P<0.01);而其三个不同时相点的血浆TRAC也无统计学差别(P>0.05).AS模型组早期血浆SOD活性和MDA含量即有改变,8 w时变化较明显,12 w时显著.RW的作用也是在12 w时明显.结论国产RW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并在AS的病理进程中起到了一定的预防作用.
作者:崔华;何作云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成功后,校正的TIMI帧数(CTFC)与心电图ST段回落联合评价心肌组织水平灌注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接受PCI治疗后血流达TIMI3级的老年AMI患者42例,测定CTFC,并在术前及术后1月分别测定室壁运动记分(WMSI).观察CTFC与WMSI之间的相关性,同时检查术前及术后1 h心电图ST段回落情况.结果按照CTFC将TIMI血流3级者分为快、慢两组,快CTFC组ST段回落程度明显优于慢CTFC组;一个月后快CTFC组的WMSI改善程度明显优于慢CTFC组,CTFC与术前、术后WMSI的差值有明显的负相关;快CTFC组患者从发病到接受PCI治疗的时间明显短于慢CTFC组.结论 CTFC作为一种定量、客观、简单、经济、重复性好的方法评价心肌微循环灌注情况,较低的CTFC及心电图ST段回落完全预示着良好的心功能恢复及临床预后,可为临床提供是否需要进一步辅助治疗的依据.
作者:张兴华;马晓静;邵建华;唐元升;许法运;王勇;朱兴雷;罗集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具有发病急、恢复慢、致残率高等特点.自理缺陷是脑卒中病人致残的主要表现,其主要与偏瘫有关,其次与限制性卧床有关.早期的康复护理是降低该病致残率的关键[1].我科对1998~2000年住院的115例脑卒中病人进行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徐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人体N5,N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的基因多态性与脑卒中的遗传相关性.方法采用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对67例脑卒中病人和78例健康人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位点进行检测.结果病例组MTHFR基因T、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53%、47%,对照组为39.7%、60.3%,两组显著性差异(χ2=5.09,P<0.05).TT型携带者较CC型携带者罹患脑卒中的相对风险度为2.35(95%CI 1.02~5.43).T等位基因携带者较C等位基因携带者罹患脑卒中的相对风险度为1.71(95%CI 1.07~2.74).出血性卒中与缺血性卒中之间等位基因及等位基因型频率无明显差异.结论脑卒中汉族人群MTHFR基因C677T位点多态性与脑卒中有相关性,MTHFR基因可能是脑卒中的一个易感基因.
作者:方乐;赵晴;刘松岩;邬英全;张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现对我院1998~2002年住院的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52例患者血脂代谢情况进行分析,探讨T2-DM患者血脂异常与冠心病的关系.
作者:苏振丽;苏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凋亡与人体老化有何关系,尚未见报道.本文旨在探讨老年人淋巴细胞自然凋亡与老化的关系,为老年病的防治及延缓衰老的研究提供实验资料.
作者:范纯武;赵锐;吴桂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四环素对兔膝骨关节炎关节液中前列腺素E2(PGE2)、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iNOS)以及大体形态学的影响,探讨其对骨关节炎防治的有效性.方法 36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成正常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和治疗组以Hulth法造出骨关节炎模型.治疗组以四环素灌胃,正常组、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分别于4 w、8 w抽取关节液,检测PGE2、NO、iNOS含量;对照组和治疗组进行关节软骨大体形态学的观察.结果对照组关节液PGE2、NO、iNOS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四环素能有效降低兔膝骨关节炎关节液PGE2、NO、iNOS的水平,4 w分别降低2.8%、9.4%、12.2%;8 w分别降低2.2%、6.4%、7.8%;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从大体观察,治疗组软骨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四环素对骨关节炎有一定保护作用.
作者:何炳书;刘世清;彭昊;邱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血白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内皮素-1含量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特异性放射免疫技术测定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期30例,缓解期26例和健康对照组20例血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内皮素-1(ET-1)含量,同时测定肺功能.结果老年COPD急性期IL-8含量(246.2±76.3 pg/ml)、TNFα含量(37.42±5.42 pmol/L)、ET-1含量(78.27±7.82 ng/L)显著高于缓解期(IL-8 120.4±34.2,TNFα 29.24±4.32,ET-1 65.23±7.42,P<0.01)和对照组(IL-8 25.81±17.2,TNFα 15.40±6.78,ET-1 34.11±9.78,P<0.01).缓解期和对照组IL-8、TNFα、ET-1之间有显著性(P<0.01).IL-8含量与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大呼气中段流速(MMEF)呈负相关(r=-0.64,r=-0.58,P<0.01).TNFα含量与FEV1%、MMEF呈负相关(r=-0.72,r=-0.68,P<0.01).ET-1水平与FEV1%、MMEF呈负相关(r=-0.82,r=-0.83,P<0.01).结论 IL-8、TNFα、ET-1和老年COPD发病有关,并影响肺功能.
作者:林挺岩;李志鹰;刘青;陈丽敏;黄峥慧;吴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动脉粥样硬化(AS)在人类的发生相当普遍.但不是所有的AS都导致同样的后果或者发生在相同的时期.只有那些易于形成血栓的AS(脑梗死,心肌梗死,肺梗死,外周动脉梗死)才是真正的隐患(是否可以提出良性AS和恶性AS的概念).如果能够从众多的AS人群中筛选出易于发生血栓形成的潜在受害者,并加以具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对于个体来说,则可以减少发病机会而达到延长寿命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而对于群体来说,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大规模用药而减少卫生资源的浪费和药物不良反应.
作者:祝金明;王维忠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高脂血症、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我院对我市1 062例中年人群血脂、血糖进行检测,以探讨我市高脂血症、糖尿病流行病学趋势.
作者:石光忠;刘薇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程度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75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全血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同时行颈动脉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结果与不伴颈动脉粥样硬化组比较,伴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尤其伴颈动脉粥样斑块组血小板活化程度显著增高,其中不稳定斑块组血小板活化程度显著高于稳定斑块组.结论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程度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有关,活化血小板在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发病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陈秋月;丁美萍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评价老年高血压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采用高分辨率超声对39例无心脑血管并发症的老年高血压患者、37例老年高血压并脑梗死患者及20例老年健康对照者,检测其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内径(r)、IMT/r比值和肱动脉血流介导性扩张(FMD).结果单纯高血压组和高血压并脑梗死组患者颈动脉IMT及IMT/r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增大(P<0.05),肱动脉血流介导性扩张下降(P<0.05),尤以高血压并脑梗死组改变更明显,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尤其并发脑梗死患者存在明显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受损,高分辨率超声检测颈动脉IMT和肱动脉FMD这两项指标对高血压脑梗死的预测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张力;刘金耀;郭华朝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中国人对氧磷酶(PON2)基因Cys-Ser311遗传多态性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采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PCR-RFLP)检测80例CHD患者和160例相匹配的正常人PON2 Cys-Ser311基因型.结果 CHD患者S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HD组SS基因型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ON2基因Cys-Ser311多态性与中国人CHD相关联.
作者:邵海琴;周新;李霞;张颖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为探讨高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小球间质损害(TIL)的特点及临床意义,现对82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组织学类型、TIL程序、肾小管功能及肾功能状态进行了观察.
作者:苗华;陈培培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室性早搏后,窦性心律先加速,随后发生窦性心律减速,这种典型的双相涨落式的变化称为窦性心律震荡(heart rate turbulence,HRT)现象.窦性HRT预测心肌梗死后猝死高危患者有较高的价值,且不受心功能、β受体阻滞药、室性早搏的多少等因素的影响[1].
作者:姜凤久;刘剑立;刘雪虹;潘淑敏;滕玥;于海龙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约占所有老年期痴呆的50%~70%.在西方已成为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之后引起老年人死亡的第四大病因.目前临床常用的诊断主要采用量表法和计分法,如简易精神状态实验(MMSE),通过排除其他类型的痴呆和初筛而进行的临床诊断[1],准确率为85%.确诊则有赖于脑组织活检,故早期诊断AD存在更多困难.为寻找确实可行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AD的生物学标识物,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为AD的发病机制和防治研究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陈青;罗南萍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为探寻对2型糖尿病有效的干预措施[1],对我院2001~2002年临床确诊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认知水平进行调查分析和营养干预.
作者:李璞;赵理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β2肾上腺素能受体(β2-AR)基因A46G多态性与老年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方法,检测健康老年人,高血压病患者及2型糖尿病病人各130例的β2-AR基因型.用生化技术测定研究对象的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结果高血压组G等位基因频率46.2%,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36.2%(χ2=5.37,P<0.05),2型糖尿病组G等位基因频率42.7%,与对照组差别无显著性意义(χ2=2.33,P>0.05).结论β2-AR基因可能是中国老年高血压的重要遗传因素,但该基因多态性与老年2型糖尿病无显著性相关.
作者:哈黛文;高建步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索对氧磷酶基因(PON1)启动子区T(-107)C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取病例组155例,对照组129例,提取空腹肘静脉血白细胞中DNA,聚合酶链反应(PCR)后限制性内切酶BstUI (Bsh1236I)酶切、3%的琼脂糖凝胶电泳,紫外分析仪下观察结果,当-107位碱基为C时,酶切为52 bp和67 bp的两个片断,未切开的片断为119 bp.结果低表达基因型TT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度显著升高,P=0.005,OR=2.137(TT vs CC+CT),95% CI 1.250~3.652,排除冠心病和糖尿病等干扰因素后也得到与前者一致的结果,P=0.042,OR=1.987(TT vs CC+CT),95% CI 1.018~3.880.结论 T(-107)C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发生相关.
作者:张舒凤;孙晓江 刊期: 200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