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因检测胃癌区域淋巴结微转移的实验研究

陶正贵;所剑;李虹;金洪娟;谢忠仕

关键词:胃癌,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角蛋白19, 微转移
摘要:目的探讨RT-PCR检测胃癌区域淋巴结微转移及其意义.方法以病理组织学和RT-PCR扩增角蛋白19(K19)对18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标本及78个淋巴结进行检测.结果18例胃癌癌组织均有K19 mRNA表达,78个淋巴结中,组织学阳性16个,而RT-PCR阳性达26个.结论RT-PCR扩增K19 mRNA检测胃癌区域淋巴结微转移是一种敏感、特异的检测方法,结合淋巴结微转移的情况,对胃癌患者手术淋巴结清扫范围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有助于更精确的分期及对预后的判断.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98例老年及老年前期肾脏疾病肾活检病理诊断的价值

    目的研究肾活检病理在老年及老年前期肾脏疾病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在彩超引导下,采用ls抽吸法,对98例老年及老年前期肾脏疾病患者进行经皮肾活检术.结果98例患者中,按病因分类,原发性肾小球病变常见,约占62.25%,病理类型以IgA肾病高,约占39.34%.结论肾活检病理对老年及老年前期肾脏疾病的诊断、治疗及评估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树军;回学军;顾华;苗里宁;徐晨;李玉琴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老年病人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钛质钛板、网笼在老年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钛质钢板、网笼内固定的方法治疗老年脊髓型颈椎病58例,获得随访37例,平均随访时间为7个月,观察病人的植骨融合率、椎间高度、颈椎生理曲度、内植物的并发症及进行功能评定.结果37例均获得骨性愈合,术后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维持满意,未发生内植物并发症.功能评定优30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为95%.结论采用钛质钢板与网笼内固定可使脊柱重新获得稳定,促进植骨愈合,并有效地维持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钦毅;杨有庚;白云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老年人Bell麻痹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Bell麻痹(BP)大多预后良好,但老年人患BP时往往病情重且不易恢复,可导致面部畸形,造成进食、言语等障碍,如何改善老年人BP的预后令人关注.本文对影响老年BP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作者:张兆岩;薛慎伍;李玮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基因检测胃癌区域淋巴结微转移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RT-PCR检测胃癌区域淋巴结微转移及其意义.方法以病理组织学和RT-PCR扩增角蛋白19(K19)对18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标本及78个淋巴结进行检测.结果18例胃癌癌组织均有K19 mRNA表达,78个淋巴结中,组织学阳性16个,而RT-PCR阳性达26个.结论RT-PCR扩增K19 mRNA检测胃癌区域淋巴结微转移是一种敏感、特异的检测方法,结合淋巴结微转移的情况,对胃癌患者手术淋巴结清扫范围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有助于更精确的分期及对预后的判断.

    作者:陶正贵;所剑;李虹;金洪娟;谢忠仕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血液磁极化疗法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高脂血症防治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内容.血液磁极化疗法(血磁疗法)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物理治疗方法,用于治疗高脂血症等多种疾病[1,2].本文观察血磁疗法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鸿;宋利春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跑台运动对老年大鼠肾脏组织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目的探讨适量运动对老年大鼠抗衰老的作用.方法采用递增性跑台训练方式对不同月龄大鼠进行训练.结果训练6 w后发现肾脏组织:①随增龄,其重量、SOD和CAT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加;②训练后,CAT、GPX活性和MDA含量显著提高,SOD活性有所提高,但差异不显著;③老年组SOD/MDA与成年组相比,训练后下降的幅度减少.结论该训练能够延缓衰老,但在提高肾脏组织SOD活性方面效果不够明显.

    作者:季丽萍;冯照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衰老后PPARγ目标基因表达的改变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目的观察衰老降低PPARγ表达的同时是否影响目标基因的表达,进而分析这些改变在胰岛素抵抗形成中的意义.方法用Bergman创立的微小模型技术评价青年鼠(10~12周龄)和老年鼠(24月龄)的胰岛素敏感性,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大网膜脂肪组织PPARγ目标基因脂细胞特异性脂肪酸结合蛋白-2(adipocyte specific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 2,aP2)、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 lipase,LPL)、葡萄糖转运子-4(glucosetransporter-4,GLUT-4)及激素敏感脂酶(hormone-sensitivelipase,HSL)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青年鼠组比较,老年鼠组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IR).IRI:11.49±6.92对5.28±1.94(P<0.05);SI1 2:-0.05±0.027对-0.02±0.018(P<0.05);老年鼠组的PPARγ目标基因aP2mRNA(1.25±0.06对1.50±0.20,P=0.13)、LPL mRNA(0.97±0.10对1.42±0.21,P<0.05)表达降低,但前者未达到统计学意义,而GLUT-4mRNA表达无降低趋势,老年鼠HSL mRNA0.39±0.02对0.68±0.13(P<0.05)表达也明显降低.结论衰老后PPARγ目标基因表达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脂细胞功能随增龄而减退,影响脂肪组织调节能量代谢平衡的能力,可能参与IR的形成.

    作者:张秀锦;叶平;王兆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BinsWanger病患者脑血管颅外段彩超检查

    Binswanger病又称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主要发病原因为大脑深部小动脉硬化及腔隙性脑梗死,但大动脉病变与此病的关系被人所忽视.本文利用B超对本病患者的颈内动脉、椎动脉进行检查,探讨大动脉病变对本病的影响.

    作者:李云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尼莫地平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膜凝血酶敏感蛋白水平的影响

    尼莫地平对脑梗死的治疗作用已得到多数临床研究的支持,但对脑梗死形成过程中血小板凝血酶敏感蛋白(TS)水平的作用报道尚少.本文观察78例脑梗死和脑动脉硬化患者治疗前后血浆中血小板膜TS的含量,探讨尼莫地平对脑梗死形成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作者:王辉;李元奎;薛慎伍;徐承全;钟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老年脂肪肝并发胆囊炎60例临床分析

    近几年来,我们发现老年脂肪肝合并胆囊炎的患者人数日趋增多,为此我们观察了部分脂肪肝胆囊炎和无脂肪肝胆囊炎患者的餐饮中含脂质成份,并初步探讨脂肪肝并发胆囊炎可能的发病机制.

    作者:曹永生;程雪敏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天年饮对亚急性衰老大鼠睾丸生精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目的观察天年饮对亚急性衰老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睾酮含量及睾丸生精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D-半乳糖连续腹腔注射制作亚急性衰老大鼠模型,检测各组大鼠天年饮灌胃前后血清SOD的活性、睾酮的含量以及睾丸生精细胞增殖和凋亡的情况.结果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大鼠血清SOD活性、睾酮含量及睾丸生精细胞PCNA阳性表达率均明显下降,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P<0.05);经天年饮灌胃后,三者均有明显提高.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大鼠睾丸生精小管凋亡百分率及凋亡阳性细胞率均增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经天年饮灌胃后,二者均降低.结论天年饮可显著提高亚急性衰老大鼠血清SOD活性、睾酮含量及睾丸生精细胞PCNA的表达水平,降低睾丸生精细胞的凋亡指数,因此,天年饮具有延缓性腺衰老的作用.

    作者:陈志宏;高福禄;庞晓静;吴晓光;颜勇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老年透析病人血脂水平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观察血透和腹透治疗对老年病人血脂的影响,并对相关因素进行探讨.方法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病人31例,CAPD治疗的尿毒症病人23例,正常对照组30例,分别检测开始透析时及透析后12个月时的血脂、血浆白蛋白、血肌酐(Scr).结果老年血透、腹透病人透析前TG、TC、LDL-C、ApoB、Lp(a)已明显增高,HDL-C、ApoA1明显降低(均P<0.05);老年腹透病人12个月后与透析前比较,TC、TG、LDL-C均明显增高,HDL-C明显降低(均P<0.05).透析12个月后腹透病人ApoA1及ApoB与透析前差异显著(均P<0.01).两组病人透析前均有明显的低蛋白血症,透析后血浆白蛋白显著降低,腹透病人尤其显著;而且血浆白蛋白水平与血脂呈显著相关.结论老年透析病人透析前即存在血脂异常,透析治疗并不能消除高脂血症,甚至加重高脂血症,尤其以腹透病人明显.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可能是透析病人高脂血症的主要致病因素.

    作者:李明旭;余永武;石湘芸;宋建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组织学分级相同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预后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组织学分级相同时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预后判断.方法观察HE切片,以Bloom-Richardson法和Elston法,进行组织学分级,对淋巴结癌转移进行计数,根据体视学原理,采用模板法,测定343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癌实质体积密度(Vv),及癌巢的表面积密度(Sv),比较在组织学分级相同时,Sv、Vv、淋巴结转移情况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在组织学分级相同时,无论淋巴结有无转移,Sv>9.4时,组织学分级Ⅰ级的病例,5年内全部死亡,Sv<1.8时,组织学分级Ⅲ级的病例5年全部生存.结论组织学分级相同时,癌肿生长方式的体视学参数Sv可以作为独立判断预后的因素,Vv、淋巴结转移情况等预后相关因素可以作为一种补充.

    作者:夏庆欣;庄競;于庆凯;裴素丽;乔思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老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白天嗜睡的评价

    目的探讨老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患者白天嗜睡的情况,评价其特点.方法通过82例老年SAHS患者与90例非老年SAHS患者两组病例白天嗜睡情况对比,采用Epworth嗜睡量表对其嗜睡程度进行测评、分析.结果老年SAHS患者ESS评分低于非老年患者(P<0.05).进一步比较发现,老年SAHS患者轻、中、重度病情之间嗜睡程度无差别(P>0.05),而非老年患者组有差别(P<0.05).老年与非老年两组SAHS患者白天过度嗜睡的发生率大致相同.结论老年SAHS患者白天过度嗜睡表现不如非老年患者明显.

    作者:郑勤伟;欧琼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老年慢性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变化

    目的观察慢性老年病毒性肝炎患者应用大剂量干扰素(赛若金)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比值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抗体致敏的红细胞花环试验法测定应用大剂量干扰素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干扰素治疗前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比值分别为(39.32±4.02)%,(34.34±4.20)%,(1.14±0.11)%,治疗后分别为(43.21±4.13)%,(30.01±5.12)%,(1.44±0.12)%.结论大剂量干扰素治疗后,CD4+、CD4+/CD8+比值明显升高,CD8+明显下降,抗病毒免疫状态增强.

    作者:张淑彦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亚硒酸钠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硒对体外培养的人结肠癌细胞凋亡作用.方法将不同浓度的亚硒酸钠(Na2SeO3)分别加入到接种有体外培养的人结肠癌细胞悬液的培养瓶中,于不同时间分别对各组进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Na2SeO3可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且该作用与Na2SeO3浓度和作用时间有关.结论Na2SeO3有诱导细胞凋亡作用.该作用与时间有关,亦与Na2SeO3作用剂量有关,提示硒可能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而达到抗肿瘤的作用.

    作者:赵德生;谢立苹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抗纤丸治疗老年慢性肝炎60例临床分析

    我们依据中医活血化淤、软肝散结之原理应用抗纤丸治疗60例老年慢性肝炎,观察治疗前后肝纤维化四项、肝功能、临床症状及体征的变化,旨在探讨抗纤丸在抗肝纤维化及促进受损肝细胞修复等方面的作用.

    作者:孙权;李海燕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老年2型糖尿病人记忆损伤特点

    目的探讨年轻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记忆是否受到损伤.方法病人和对照各30人,控制年龄(65~85岁,平均73岁)、教育水平和相关疾病等因素.测试数字符号、数字工作记忆广度、动作记忆和无意义图形再认.结果病人组一位数和二位数数字工作记忆广度、符号测试成绩无显著差异;病人组演练/高语义关联项目和无演练/低语义关联项目的自由回忆成绩显著低于对照组;线索回忆成绩无显著差异.结论65~85岁2型糖尿病病人记忆损伤既有加速老化的一面,也有特异性损伤的一面,记忆损伤在自由回忆条件下容易表现出来,并且动作记忆表现出特异性损伤.

    作者:汪亚珉;韩布新;魏冬捷;李珑;韩瑞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鱼腥草注射液雾化吸入与气管内滴药湿化气道效果的比较

    临床上持续植物状态(PVC)得以长期生存患者气管切开比例很高.本文总结了46例PVC患者使用鱼腥草注射液雾化吸入和传统气管内滴药两种气道湿化方法对气管切开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探讨如何更好的降低气管切开并发症发生率、提高PVC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惠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阿尔茨海默病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Alzheimer病(AD)病理特征包括老年斑(SPs)、神经原纤维缠结(NFTs)、神经元减少及轴索和突触的异常等.随着增龄其发病率也增加.早期的临床表现为渐进性的记忆障碍,尤其是近期记忆的障碍,以后逐渐各种认知功能都可能受损,晚期则智能严重衰退,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多数的AD患者3~15年死亡.目前全世界约有1 700~2 500万的AD患者,因为病因不明,所以至今未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蛋白质组学是全景式研究蛋白质网络及其动态变化的一门新兴科学,改变了既往的研究疾病的模式和方法,使我们对AD发病机制有了新认识,对AD治疗有了新策略.

    作者:董丽华;胡国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