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D-半乳糖衰老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特定脑区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张向阳;钱欣梅;王琳;刘玉庆

关键词:衰老, 学习记忆, SOD, CAT, GSH-Px
摘要:目的探讨D-半乳糖衰老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特定脑区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以揭示学习记忆能力与特定脑区抗氧化酶活性的关系.方法 Wistar大鼠皮下注射D-半乳糖建立衰老模型,在MG-2型三等分辐射式迷宫中进行学习记忆能力的检测后,将大鼠立即断头处死,分别测定大脑皮层、小脑、纹状体、海马、下丘脑5个脑区SOD、CAT、GSH-Px活性.结果 D-半乳糖衰老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降低.与对照组比较:皮层、海马、纹状体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和P<0.01);CAT活性在皮层、海马、纹状体、下丘脑4个脑区均显著降低(P<0.05和P<0.01);各脑区GSH-Px活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D-半乳糖衰老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降低.衰老过程中海马、皮层、纹状体、下丘脑的抗氧化酶活性变化与学习记忆密切相关.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D-半乳糖衰老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特定脑区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目的探讨D-半乳糖衰老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特定脑区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以揭示学习记忆能力与特定脑区抗氧化酶活性的关系.方法 Wistar大鼠皮下注射D-半乳糖建立衰老模型,在MG-2型三等分辐射式迷宫中进行学习记忆能力的检测后,将大鼠立即断头处死,分别测定大脑皮层、小脑、纹状体、海马、下丘脑5个脑区SOD、CAT、GSH-Px活性.结果 D-半乳糖衰老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降低.与对照组比较:皮层、海马、纹状体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和P<0.01);CAT活性在皮层、海马、纹状体、下丘脑4个脑区均显著降低(P<0.05和P<0.01);各脑区GSH-Px活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D-半乳糖衰老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降低.衰老过程中海马、皮层、纹状体、下丘脑的抗氧化酶活性变化与学习记忆密切相关.

    作者:张向阳;钱欣梅;王琳;刘玉庆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钛质γ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

    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在临床上很常见,过去此类病人经常采用95度髁钢板、动力髁螺钉及钢板内固定术,有的采用骨牵引治疗.此治疗方法对病人打击较大,出血较多,且剥离骨膜面积较大,术后容易出现骨不连;骨牵引治疗病人卧床时间较长,并发症多,并易出现关节功能障碍.1998年至2003年,我们使用钛质γ钉在C型臂X线机下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22例,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卢克己;赵栓柱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中国汉族人群NOS3基因启动子区T-786C、A-922G与第7外显子G894T多态性等位基因及其组合分布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人群的内皮源性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启动子区-T-786C、A-922G与第7外显子G894T 3个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及其等位基因频率、单倍型组合分布特征.方法利用嵌套式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PCR技术检测NOS3 T-786C、NOS3 G894T SNP以及单一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PCR技术检测NOS3 A-922G SNP,应用聚类分析其基因多态性特征.结果获得504例受试者的3位点的27种SNP基因型组合的自然分布特征.SNP基因型组合前5种:NOS3 G894T+ A-922A+ T-786T 64例(12.65%), NOS3 G894G+A-922A+T-786T 54例(10.67%), NOS3 G894T+ A-922G+T-786T 52例(10.28%), NOS3 G894G+A-922G+T-786T 36例(7.11%), NOS3 G894T+A-922G+T-786C 33例(6.52%).男亚组的SNP的组合分布发生频度的前3位的顺序与全样本是一致的.结论本研究首次揭示了NOS3基因的3位点的SNP基因型组合分布特征,为研究其与生理功能和疾病的关系的提供实验基础.

    作者:马厚勋;谢正祥;牛永红;李章勇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己烯雌酚对去卵巢大鼠不同部位骨骼的影响

    目的观察己烯雌酚对去卵巢大鼠不同部位骨骼的影响.方法己烯雌酚SD大鼠行双侧卵巢去除术后,灌喂DES 22.5 μg/(kg*d),持续90 d.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等方法测量胫骨上段和腰椎松质骨及胫骨中段皮质骨的动态参数和静态参数,同时测量血清生化指标及子宫内膜厚度.结果己烯雌酚可使去卵巢大鼠胫骨上段(PTM)和腰椎(LV) 松质骨的骨量增加、骨小梁分离度减少,骨形成和骨吸收降低.与去卵巢组比较,DES组的PTM骨量增加154.8%,LV骨量增加20.3%,胫骨中段(Tx)皮质骨的变化不明显.己烯雌酚还降低去卵巢大鼠血清总胆固醇含量,但增加子宫内膜厚度.结论己烯雌酚能有效预防去卵巢大鼠的骨丢失,但是对不同部位的骨骼的作用不同,而且具有刺激子宫的作用.

    作者:许碧连;吴铁;崔燎;李伟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老年脂肪肝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老年脂肪肝的独立危险因素及其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2例老年脂肪肝和221例非老年脂肪肝病人的临床资料,并随机抽取非脂肪肝的老年患者82例作为对照组.对老年脂肪肝组和对照组的血脂等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比较老年脂肪肝和非老年脂肪肝的临床特点和肝功能的改变.结果酗酒(OR=36.678)、体重指数(OR=20.795)、甘油三酯(OR=2.702)、2型糖尿病(OR=2.569)和空腹血糖(OR=1.836)与老年脂肪肝的形成有关.老年脂肪肝组高血压、冠心病的发生率高于非老年脂肪肝组,而肥胖、高脂血症、乙型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比例显著低于非老年脂肪肝组.老年脂肪肝组ALT升高的比例(21.9%)显著低于非老年脂肪肝组(39.4%),A/G<1.5的比例(26.0%)高于非老年脂肪肝组(15.4%).结论酗酒、肥胖、高甘油三酯血症、2型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升高为老年患者发生脂肪肝的独立危险因素.老年脂肪肝患者更易合并高血压和冠心病.老年脂肪肝患者的肝功能改变以慢性损害多见.

    作者:陈海英;陈其奎;李楚强;熊小强;王连源;曾志勇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乙酰胆碱对豚鼠支气管平滑肌细胞膜钙、钾通道的影响

    目的从电生理角度探讨乙酰胆碱(Ach)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为哮喘发病机制及治疗寻找理论依据.方法用膜片钳技术观察了钙钾离子通道特性变化.结果 (1)静息跨膜电位差值降低.(2)钾通道开放时间常数的快慢成分下降到正常对照组的30.17%,19.17%,开放概率下降到正常的16.44%.(3)钙通道开放时间延长到正常的1.73倍,开放概率增加了41.67%.结论支气管平滑肌细胞的钙钾离子通道特性在炎性介质的作用下发生改变,是气道高反应性支气管痉挛的重要环节.

    作者:李昌辉;马忠森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IL-1α基因启动子-889C/T和IL-1Ra第2内含子VNTR基因型及血清水平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α(IL-1α)基因启动子-889C/T多态性和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第2内含子可变数目串联重复(VNTR)多态性及血清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的相关关系. 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135例T2DM患者和140 例健康对照者的IL-1α(-889C/T)和IL-1Ra(VNTR)基因型,同时采用ELISA检测T2DM患者和对照者的血清IL-1水平.结果 T2DM组血清IL-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IL-1α基因-889C/T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T2DM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等位基因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发现, T等位基因携带者患T2DM的风险是C等位基因的2.023倍(OR=2.023,95%CI:1.147~3.567);IL-1Ra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T2DM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不携带IL-1Ra Ⅱ的基因型患2型DM的相对风险度增加2.025倍(OR=2.025,95%CI:1.033~3.967),携带IL-1Ra Ⅱ的基因型的T2DM患者血清IL-1Ra水平显著高于不携带者[(1 426.25±324.31)pg/ml VS (1 299.56±293.47) pg/ml, P<0.01].结论 IL-1α(-889C/T)和IL-1Ra(VNTR)基因多态性与T2DM的发病具有相关性,其中T等位基因可能是T2DM发病的遗传易感基因;携带IL-1Ra Ⅱ基因的个体可能通过促进IL-1Ra的高度表达而对T2DM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解继胜;黄海玲;黄赞松;黄瑞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的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变化情况.方法选取经多导睡眠图(PSG)确诊的且未经治疗的老年OSAS患者32例为试验组,30例PSG检查正常的老年人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患者血浆hsCRP水平. 结果 OSAS患者与对照组相比血浆hsCRP水平明显升高[(7.2±1.8 )VS( 2.1±1.0)mg/L , P< 0.01],且OSAS越严重,血浆hsCRP水平的升高越明显.结论 OSAS患者hsCRP水平升高,且血浆hsCRP水平与OSAS严重程度有关.

    作者:杨海波;王英;董明敏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和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指导2型糖尿病的治疗

    目的观察依据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和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功能指数(FBCI)检测直接选择降糖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方法以T2DM常规治疗109例病人为对照组,以ISI和FBCI指导治疗的106例T2DM病人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住院治疗时间及治疗后糖尿病控制指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14.55±2.18)d,对照组(25.67±8.93)d(P<0.01);观察组FPG、PPG及GSP均接近糖尿病良好控制标准,优于对照组(P<0.05,P<0.01,P<0.05).结论 ISI和FBCI可具有针对性指导T2DM病人降糖药物的选择,为临床T2DM防治的基础工作提供了一个科学而有效的方法.

    作者:杜玉茗;刘晓阳;王东;尹洪君;姚文华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2型糖尿病病人的非糖尿病一级亲属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的研究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及2型糖尿病病人的非糖尿病一级亲属胰岛β细胞功能、胰岛素抵抗(IR)及早期胰岛素分泌功能,探讨其在糖尿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选取59例正常对照组、58例T2DM病人糖耐量正常的T2DM病人一级亲属及38例T2DM,他们的体重指数(BMI)均<25 kg/m2,计算并比较三组的血清胰岛素、血糖及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及胰岛早期分泌指数(△I30/△G30).结果非肥胖的糖耐量正常的一级亲属组的HOMA-IR均高于正常对照(P<0.05),但低于T2DM组;而HOMA-βTI一级亲属组低于对照组(P<0.05),但高于T2DM组(P<0.01);△I30/△G30显示一级亲属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肥胖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在糖耐量正常时就已经存在胰岛β细胞功能的受损、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早期分泌指数减低;IR并非继发于肥胖和高血糖症.

    作者:霍丽梅;宋光耀;马博清;任丽英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巴戟天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抗氧化系统作用的实验研究

    中药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 how ,MOH)具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之功效[1].研究发现巴戟天具有抗疲劳、抗自由基、影响内分泌、抗抑郁及提高免疫功能等作用[2].但关于巴戟天抗衰老的作用未见报道.

    作者:付嘉;熊彬;郑冰生;王建杰;张涛;罗文哲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冠状动脉造影与心电图的对比观察

    通过冠状动脉造影(CAG)人们发现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梗死相关动脉(IRA)多为右冠状动脉(RCA),少数为左冠状动脉回旋支(Lcx),同时18导联心电图表现亦有明显区别[1].本文通过我院所诊治26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CAG与18导联心电图(ECG)的对比观察,验证了上述观点.

    作者:耿威;侯迎会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老年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治疗的临床研究

    近年来CT辅助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是得到多肯定的.2002年开始我们参与全国脑血管病防治办公室主持研究的基底节区脑出血微创穿刺术与内科保守治疗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治疗大量脑出血病人,尤其是60岁以上的老年病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杨力辉;余莉;程永杰;张朝民;刘仕林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老年与初发高血压非老年患者左室重塑类型差异

    目的探讨老年与初发高血压非老年人患者在左室重塑类型方面的差异.方法高血压男性患者患病时间≤1年、年龄小于60岁者进入非老年初发高血压组(简称非老年初发组),年龄≥60岁者进入老年高血压组(简称老年组).超声心动图测量室间隔、左室后壁厚度和左室舒张末期横径,计算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相对室壁厚度(RWT)、每组中各种左室重塑类型的百分比.结果 LVMI老年组明显大于非老年初发组(P<0.01),RWT两组间没有显著统计学差异.LVMI和RWT均在正常范围者在老年组占17.32%,非老年初发组占26.22%(P<0.05).老年组中向心性重塑百分比明显少于非老年初发组(P<0.01).向心性肥厚和非对称性肥厚百分比老年组明显大于非老年初发组(P分别<0.05和0.01).结论非老年、初发高血压患者多数已发生左室重塑,其中主要是向心性重塑.老年高血压者比非老年初发者无重塑和向心性重塑比例明显减少,两种肥厚性重塑比例明显增加,肥厚性重塑占老年高血压患者一半.

    作者:徐泽昌;崔振双;孟繁华;张桂珍;刘星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同型半胱氨酸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目的研究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对帕金森病(PD)模型动物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40只大鼠被分成4组,通过脑立体定向注射6-羟多巴胺建立大鼠PD模型,2 h后同侧脑立体定向注射同型半胱氨酸或生理盐水,采用行为学方法,免疫组化技术,生化方法,观察大鼠行为学改变,黑质细胞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形态改变,以及自由基和抗自由基酶的变化.结果局部注射同型半胱氨酸能明显增加6-羟基多巴胺所制成的帕金森模型动物的旋转圈数、减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以及细胞突起及纤维数逐渐减少,并且引起自由基反应增强,抗自由基酶减少,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 05).结论 Hcy加重PD模型动物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作者:邢红霞;彭海;孙圣刚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除钙素受体和雌激素受体的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

    目的寻找骨质疏松相关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研究正常人群与骨质疏松病人以及不同地区病人之间的SNP位点的差异.方法应用人类基因组学的方法,对北京、武汉、福建三个地域的417例诊断为原发性骨质疏松(肾阳虚证)的患者和60例正常人进行骨质疏松相关基因单核苷多态性比较研究.结果对正常人组与骨质疏松病人组,降钙素受体(CTR)基因型的总体水平比较、GG与AA、GG与GA基因型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AA与GA基因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ER基因未发现C-T突变位点,只有CC基因型一种.北京、武汉、福建三地区的CTR基因型比较总体水平有显著性差异;北京与武汉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北京与福建、武汉与福建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CTR正常人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基因的SNP位点有显著性差异,地区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北京与武汉.未发现ER基因的该SNP位点与中国人骨质疏松症有关.

    作者:谢雁鸣;韩华;胡松年;寇秋爱;高蕊;杜宝俊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伴有和不伴有糖尿病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及溶栓效果的比较

    本文对伴有和不伴有糖尿病的老年AMI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的疗效进行了比较研究.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来源对我院1999年3月~2004年1月期间就诊的两类AMI资料进行统计整理,对年龄≥60岁资料齐全的196例收入本研究.分为AMI组和糖尿病AMI组.

    作者:宋霄;田建英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房颤患者地高辛中毒32例临床分析

    心房纤颤(房颤)可发生于各种心脏疾病,常因心室率较快、心力衰竭而使用洋地黄治疗.我们发现32例房颤病人长期口服地高辛发生中毒.

    作者:邹家庆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氧化抗氧化失衡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诱导痰巨噬细胞NF-κB活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稳定期COPD患者体内氧化损伤和抗氧化失衡对诱导痰巨噬细胞转录因子NF-κB活性变化的影响.方法以26例临床确诊的稳定期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分离诱导痰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检测诱导痰巨噬细胞NF-κB P65的表达,同时检测外周血MDA、SOD浓度.并以1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结果稳定期组MDA浓度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稳定期组SOD低于正常组(P<0.05).COPD稳定期诱导痰巨噬细胞NF-κB胞核染色阳性细胞的百分比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稳定期COPD患者氧化/抗氧化失衡是导致NF-κB激活的重要因素,对COPD缓解期的抗氧化治疗值得重视.

    作者:齐咏;杨岚;于维霞;袁晓梅;李金兰;郭悦鹏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分析

    脑卒中后抑郁症(PSD)已受到重视[1].目前多采用抗抑郁类药物治疗PSD,但有一定的副作用.笔者采用安神解郁,醒脑开窍的针刺疗法,简便易行、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

    作者:赵丽红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