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与初发高血压非老年患者左室重塑类型差异

徐泽昌;崔振双;孟繁华;张桂珍;刘星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 老年人, 男性, 左心室, 重塑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与初发高血压非老年人患者在左室重塑类型方面的差异.方法高血压男性患者患病时间≤1年、年龄小于60岁者进入非老年初发高血压组(简称非老年初发组),年龄≥60岁者进入老年高血压组(简称老年组).超声心动图测量室间隔、左室后壁厚度和左室舒张末期横径,计算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相对室壁厚度(RWT)、每组中各种左室重塑类型的百分比.结果 LVMI老年组明显大于非老年初发组(P<0.01),RWT两组间没有显著统计学差异.LVMI和RWT均在正常范围者在老年组占17.32%,非老年初发组占26.22%(P<0.05).老年组中向心性重塑百分比明显少于非老年初发组(P<0.01).向心性肥厚和非对称性肥厚百分比老年组明显大于非老年初发组(P分别<0.05和0.01).结论非老年、初发高血压患者多数已发生左室重塑,其中主要是向心性重塑.老年高血压者比非老年初发者无重塑和向心性重塑比例明显减少,两种肥厚性重塑比例明显增加,肥厚性重塑占老年高血压患者一半.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IL-1α基因启动子-889C/T和IL-1Ra第2内含子VNTR基因型及血清水平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α(IL-1α)基因启动子-889C/T多态性和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第2内含子可变数目串联重复(VNTR)多态性及血清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的相关关系. 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135例T2DM患者和140 例健康对照者的IL-1α(-889C/T)和IL-1Ra(VNTR)基因型,同时采用ELISA检测T2DM患者和对照者的血清IL-1水平.结果 T2DM组血清IL-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IL-1α基因-889C/T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T2DM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等位基因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发现, T等位基因携带者患T2DM的风险是C等位基因的2.023倍(OR=2.023,95%CI:1.147~3.567);IL-1Ra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T2DM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不携带IL-1Ra Ⅱ的基因型患2型DM的相对风险度增加2.025倍(OR=2.025,95%CI:1.033~3.967),携带IL-1Ra Ⅱ的基因型的T2DM患者血清IL-1Ra水平显著高于不携带者[(1 426.25±324.31)pg/ml VS (1 299.56±293.47) pg/ml, P<0.01].结论 IL-1α(-889C/T)和IL-1Ra(VNTR)基因多态性与T2DM的发病具有相关性,其中T等位基因可能是T2DM发病的遗传易感基因;携带IL-1Ra Ⅱ基因的个体可能通过促进IL-1Ra的高度表达而对T2DM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解继胜;黄海玲;黄赞松;黄瑞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冠脉成形术及支架植入后活动平板试验的临床观察

    平板运动试验可对缺血性心脏病作出诊断并评价其预后、了解心功能储备,判断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治疗效果[1].本文对成功进行冠脉成形术及支架植入的病例进行运动试验,就其疗效进行临床观察.

    作者:覃丽萍;林虹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老年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近期死因

    由于老年肝癌患者各个器官的功能退化或合并有其他疾病机会增加,在肝切除过程中所遇到的风险比年轻患者更大,手术并发症和病死率高.因此,探讨老年肝癌患者手术后近期死因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潘金飞;梁中骁;罗建强;刘天奇;彭淑牖;刘颖斌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房颤患者地高辛中毒32例临床分析

    心房纤颤(房颤)可发生于各种心脏疾病,常因心室率较快、心力衰竭而使用洋地黄治疗.我们发现32例房颤病人长期口服地高辛发生中毒.

    作者:邹家庆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卡托普利、消心痛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O、ET和PGI2浓度的影响

    目的研究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与前列环素(PGI2)的变化及卡托普利、消心痛对其影响. 方法将45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三个治疗组.Ⅰ组为地高辛+利尿剂;Ⅱ组为地高辛+利尿剂+消心痛; Ⅲ组为地高辛+利尿剂+消心痛+卡托普利,各组均为15例.各组的性别、年龄、基础心脏病和心功能Ⅱ、Ⅲ、Ⅳ级的分布均相仿,有可比性,疗程为21 d.治疗前后测定血浆NO、ET与PGI2的浓度. 结果在强心、利尿的基础上联合加用消心痛和卡托普利组的疗效佳,其次为单加用消心痛组,优于强心利尿组.NO和ET降低和PGI2升高幅度也依次为Ⅲ、Ⅱ、Ⅰ组. 结论卡托普利和消心痛能降低NO、ET和升高PGI2,且卡托普利和消心痛起协同作用.

    作者:李香;崔瑛;金哲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与钙磷代谢

    目的探讨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与钙磷代谢的关系.方法选择经超声心动图检查诊为老年性主动脉瓣钙化(AVC)而无老年性二尖瓣钙化(MAC)的31例患者为AVC组,诊为MAC而合并或不合并AVC的30例患者为MAC组;除外AVC、MAC的33例患者为对照组;使三组患者年龄、性别相匹配.检测并记录三组患者的钙磷代谢相关指标及骨密度值.结果 AVC、MAC组的ALP、iPTH、BG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腰L2~L4骨密度,无论男女AVC、MAC组的骨密度值均低于对照组;骨密度与iPTH之间呈负相关.结论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的发生与维生素D(VD)缺乏及继发性甲旁亢有关.

    作者:郭春艳;王佩显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冠状动脉造影与心电图的对比观察

    通过冠状动脉造影(CAG)人们发现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梗死相关动脉(IRA)多为右冠状动脉(RCA),少数为左冠状动脉回旋支(Lcx),同时18导联心电图表现亦有明显区别[1].本文通过我院所诊治26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CAG与18导联心电图(ECG)的对比观察,验证了上述观点.

    作者:耿威;侯迎会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Bcl-2反义寡核苷酸诱导膀胱癌EJ细胞凋亡的研究

    目的探讨Bcl-2反义寡核酸对膀胱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以Bcl-2基因的前六个密码子互补的、以硫代磷酸修饰的寡核苷酸(PS-ASO)作为实验组,以硫代磷酸修饰的Bcl-2正义寡核苷酸为阴性对照组,仅加入培养液的作为空白对照组,与人膀胱癌细胞株EJ细胞共同孵育,光镜、电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测定和分析.结果与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比较,Bcl-2 PS-ASO实验组细胞在第 12、24、48、72 h出现较明显的凋亡峰,以及凋亡等形态学变化,凋亡率明显增高(P<0.05),并显示时间的依赖性.结论 Bcl-2反义寡核酸能诱导膀胱癌EJ细胞凋亡,对膀胱癌的治疗有潜在的意义.

    作者:郑连文;李付彪;吉日嘎拉;张有垣;赵忠文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己烯雌酚对去卵巢大鼠不同部位骨骼的影响

    目的观察己烯雌酚对去卵巢大鼠不同部位骨骼的影响.方法己烯雌酚SD大鼠行双侧卵巢去除术后,灌喂DES 22.5 μg/(kg*d),持续90 d.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等方法测量胫骨上段和腰椎松质骨及胫骨中段皮质骨的动态参数和静态参数,同时测量血清生化指标及子宫内膜厚度.结果己烯雌酚可使去卵巢大鼠胫骨上段(PTM)和腰椎(LV) 松质骨的骨量增加、骨小梁分离度减少,骨形成和骨吸收降低.与去卵巢组比较,DES组的PTM骨量增加154.8%,LV骨量增加20.3%,胫骨中段(Tx)皮质骨的变化不明显.己烯雌酚还降低去卵巢大鼠血清总胆固醇含量,但增加子宫内膜厚度.结论己烯雌酚能有效预防去卵巢大鼠的骨丢失,但是对不同部位的骨骼的作用不同,而且具有刺激子宫的作用.

    作者:许碧连;吴铁;崔燎;李伟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同型半胱氨酸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目的研究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对帕金森病(PD)模型动物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40只大鼠被分成4组,通过脑立体定向注射6-羟多巴胺建立大鼠PD模型,2 h后同侧脑立体定向注射同型半胱氨酸或生理盐水,采用行为学方法,免疫组化技术,生化方法,观察大鼠行为学改变,黑质细胞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形态改变,以及自由基和抗自由基酶的变化.结果局部注射同型半胱氨酸能明显增加6-羟基多巴胺所制成的帕金森模型动物的旋转圈数、减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以及细胞突起及纤维数逐渐减少,并且引起自由基反应增强,抗自由基酶减少,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 05).结论 Hcy加重PD模型动物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作者:邢红霞;彭海;孙圣刚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氧化抗氧化失衡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诱导痰巨噬细胞NF-κB活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稳定期COPD患者体内氧化损伤和抗氧化失衡对诱导痰巨噬细胞转录因子NF-κB活性变化的影响.方法以26例临床确诊的稳定期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分离诱导痰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检测诱导痰巨噬细胞NF-κB P65的表达,同时检测外周血MDA、SOD浓度.并以1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结果稳定期组MDA浓度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稳定期组SOD低于正常组(P<0.05).COPD稳定期诱导痰巨噬细胞NF-κB胞核染色阳性细胞的百分比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稳定期COPD患者氧化/抗氧化失衡是导致NF-κB激活的重要因素,对COPD缓解期的抗氧化治疗值得重视.

    作者:齐咏;杨岚;于维霞;袁晓梅;李金兰;郭悦鹏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不同月龄人App老年痴呆病转基因小鼠行为学观察比较

    目的通过跳台和水迷宫实验,对不同月龄的App转基因阳性小鼠及转基因阴性小鼠进行观察比较.方法采用水迷宫及跳台实验测定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结果 9月龄App阳性小鼠水迷宫实验中寻找逃避平台的潜伏期较6月龄阳性小鼠有显著差异,10、11、12月龄阳性小鼠较6月龄阳性小鼠有极其显著差异(P<0.01).跳台实验表明12月龄阳性小鼠较6月龄阳性小鼠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随着增龄,转基因小鼠行为缺陷日见明显.该现象符合老年痴呆病程的发展.

    作者:黄澜;朱华;高虹;张兵林;刘亚莉;秦川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阿尔茨海默病脑电图相干性研究进展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起病隐袭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抽象思维和计算损害、人格和行为改变等表现为特征.AD与正常衰老的神经病理变化目前尚无精确的区分界限,AD的神经病理改变都可见于正常老人,只是病变的量和范围不同,这也增加了AD早期诊断的复杂性.

    作者:王佳;蒋正言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中老年女性脂蛋白(a)含量测定及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中老年女性血清脂蛋白(a)[LP(a)]及血脂含量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电泳法和酶法检测305例中老年女性血清LP(a)及血脂含量.结果中老年女性绝经后组,血清中LP(a)、LDL-C 、 TC、TG 含量高于绝经前组(P<0.01或P<0.05);HDL-C、和E2低于绝经前组(P<0.01或P<0.05).心、脑血管疾病组LP(a)、LDL-C、TC 、T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或P<0.05),HDL-C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老年女性绝经后血清中LP(a)、LDL-C 、TC 、 TG 含量升高,HDL-C含量降低使中老年女性增加了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

    作者:孙淑艳;邢杰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针药结合治疗老年人失眠证的疗效观察

    老年人容易出现入睡困难和睡眠维持障碍,而治疗棘手.我们以针刺和中药结合治疗,体会到比单用西药舒乐安定为好.1 临床资料1.1 对象 2000年以来将门诊用针药结合治疗老年失眠症12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针药结合组男20例,女40例;对照组男18例,女42例.年龄60~75岁,病程0.5~30年不等.两组患者在性别、发病年龄、病情、病程等方面均具有可比性(P>0.05).

    作者:孙莉;项颗;俞尚阳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中国汉族人群NOS3基因启动子区T-786C、A-922G与第7外显子G894T多态性等位基因及其组合分布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人群的内皮源性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启动子区-T-786C、A-922G与第7外显子G894T 3个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及其等位基因频率、单倍型组合分布特征.方法利用嵌套式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PCR技术检测NOS3 T-786C、NOS3 G894T SNP以及单一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PCR技术检测NOS3 A-922G SNP,应用聚类分析其基因多态性特征.结果获得504例受试者的3位点的27种SNP基因型组合的自然分布特征.SNP基因型组合前5种:NOS3 G894T+ A-922A+ T-786T 64例(12.65%), NOS3 G894G+A-922A+T-786T 54例(10.67%), NOS3 G894T+ A-922G+T-786T 52例(10.28%), NOS3 G894G+A-922G+T-786T 36例(7.11%), NOS3 G894T+A-922G+T-786C 33例(6.52%).男亚组的SNP的组合分布发生频度的前3位的顺序与全样本是一致的.结论本研究首次揭示了NOS3基因的3位点的SNP基因型组合分布特征,为研究其与生理功能和疾病的关系的提供实验基础.

    作者:马厚勋;谢正祥;牛永红;李章勇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除钙素受体和雌激素受体的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

    目的寻找骨质疏松相关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研究正常人群与骨质疏松病人以及不同地区病人之间的SNP位点的差异.方法应用人类基因组学的方法,对北京、武汉、福建三个地域的417例诊断为原发性骨质疏松(肾阳虚证)的患者和60例正常人进行骨质疏松相关基因单核苷多态性比较研究.结果对正常人组与骨质疏松病人组,降钙素受体(CTR)基因型的总体水平比较、GG与AA、GG与GA基因型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AA与GA基因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ER基因未发现C-T突变位点,只有CC基因型一种.北京、武汉、福建三地区的CTR基因型比较总体水平有显著性差异;北京与武汉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北京与福建、武汉与福建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CTR正常人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基因的SNP位点有显著性差异,地区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北京与武汉.未发现ER基因的该SNP位点与中国人骨质疏松症有关.

    作者:谢雁鸣;韩华;胡松年;寇秋爱;高蕊;杜宝俊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和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指导2型糖尿病的治疗

    目的观察依据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和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功能指数(FBCI)检测直接选择降糖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方法以T2DM常规治疗109例病人为对照组,以ISI和FBCI指导治疗的106例T2DM病人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住院治疗时间及治疗后糖尿病控制指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14.55±2.18)d,对照组(25.67±8.93)d(P<0.01);观察组FPG、PPG及GSP均接近糖尿病良好控制标准,优于对照组(P<0.05,P<0.01,P<0.05).结论 ISI和FBCI可具有针对性指导T2DM病人降糖药物的选择,为临床T2DM防治的基础工作提供了一个科学而有效的方法.

    作者:杜玉茗;刘晓阳;王东;尹洪君;姚文华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偏侧帕金森病大鼠尾壳核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变化

    目的探讨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在帕金森病(PD)大鼠尾壳核内的变化.方法通过6-OHDA立体定向注射破坏一侧黑质,制备PD大鼠模型,采用还原型辅酶Ⅱ-黄递酶(NADPH-d)组织化学方法和形态计量学技术,对其尾壳核 NOS阳性神经元进行观察和计数.结果 6-OHDA注射侧尾壳核内 NOS阳性神经元数量显著低于健侧 (P<0.05).结论 PD脑内DA的减少与尾壳核 NOS神经元的减少密切相关,这可能是PD发病及病情渐进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范凯;马坚妹;马晓凯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中药痴呆康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血浆及脑组织内皮素的影响

    目前国内外对控制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病程进展尚无有效方法和药物.近年来中药制剂对VD治疗探索取得了一定进展.痴呆康是我们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治疗VD的经验方.本研究拟通过建立VD大鼠模型,观察痴呆康的治疗作用及其干预机制.

    作者:李兴琴;王爱婷;高洁明;韩彩芝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