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糖尿病合并感染血清TNF-α和IL-6测定及其临床应用价值的探讨

刘士莹;张蕴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 合并感染, 患者血清, 测定, 临床检查, 泌尿道感染, 急性胆囊炎, 肿瘤坏死因子, 合并肺部感染, 糖尿病患者, 健康老年人, 对象与方法, 白细胞介素, 诊疗价值, 诊断标准, 炎症反应, 型糖尿病, 细胞因子, 女性, 年龄
摘要: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在炎症反应和免疫调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观察44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泌尿道感染、急性胆囊炎患者血清TNF-α和IL-6的变化,探讨这些细胞因子在感染疾患中的作用及临床诊疗价值.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符合WHO诊断标准的老年糖尿病患者68例, 均为2型糖尿病,其中单纯糖尿病24例.合并感染44例,肺感染20例,泌尿道感染16例,急性胆囊炎8例.均经临床检查,胸部X线,痰、尿培养及B型超声波检查确立诊断.男性32例, 女性12例,年龄60~88岁,平均73±13.42岁.同时选择体检健康老年人30例作对照,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60~84岁,平均70±9.36岁.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冬虫夏草对老龄小鼠免疫功能的调整作用

    目的探讨冬虫夏草对老龄小鼠免疫功能的调整作用.方法以老龄小鼠为研究对象,灌服冬虫夏草提取物20 d,测定红细胞C3b受体(RBC-C3bR)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RBC-IC)花环率,白细胞介素-1(IL-1)和白细胞介素-2(IL-2)的含量.结果老龄小鼠免疫功能明显低于青年小鼠(P<0.05),冬虫夏草能提高老年小鼠RBC-C3bR花环率(P<0.05),降低RBC-Ic花环率(P<0.05),增加IL-1、IL-2的含量(P<0.01).结论冬虫夏草提取物具有免疫功能正向调节作用.

    作者:刘彦平;张玉叶;刘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测定及在骨质疏松症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建立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测定方法及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以1-萘酚磷酸为基质,测定肝素抗凝血抗酒石酸,氟化物抑制酸性磷酸酶,并以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其腰椎2~4的骨密度.结果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测定方法在本地区老年妇女的参考值为2.9~5.3 U/L,该方法的平均批内和批间变异分别为2.7%和5.0%.骨质疏松症该酶活性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并与骨密度测定呈显著的相关性(r=0.82).结论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测定方法简便、快速,是早期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筛选、诊断及观察疗效的敏感指标.

    作者:荣墨克;孙志;杨文思;迟迪;刘也;梁淑媛;毛瑞涛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老年非Q波心肌梗死148例临床分析

    非Q波心肌梗死(NQMI)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可能与近年来敏 感的诊断指标、早期溶栓、阿斯匹林及肝素应用有关。兹就NQMI 148例,作一回顾性临床分析。

    作者:刘雪梅;孙占山;苗红春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不同年龄小鼠染色体DNA与4.5s RNA逆转座子同源序列杂交的变化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小鼠脑基因组DNA中4.5s RNA逆转座子同源序列含量的变化.方法用生物素化补骨脂素标记的pSVLuc-4.5s质粒DNA(携带4.5s RNA逆转座子序列)作为探针,提取不同年龄的小鼠脑组织染色体DNA与探针进行斑点杂交.结果随着小鼠年龄的增加,同源序列的拷贝数减少.结论 4.5s RNA逆转座子以及小鼠基因组中的大量短分散重复序列在个体发育过程中是处于动态变化,与衰老过程密切相关.

    作者:宁叶;郭旭;李茹;李云兰;朱圣庚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褪黑素防治老年相关性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褪黑素(Melatonin,MT)是松果腺分泌的一种胺类激素,具有明显的生理节律性.MT分泌及其节律性与年龄密切相关,在人类,MT于出生3个月后开始分泌, 幼儿期达高峰,青春发育期后随年龄增长进行性下降,45岁时分泌量仅为幼儿期的1/2,80 岁时降至极低水平,昼低夜高的生理节律亦趋于消失.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MT分泌减少与机体衰老及某些老年性疾病的发生有关,外源性应用MT可延长寿命,用于预防或治疗某些老年性疾病[1].

    作者:张连龙;张庆柱;张均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羊膜细胞移植对帕金森病鼠纹状体中多巴胺神经元的促再生作用

    目的探讨羊膜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PD)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6-羟基多巴胺(6-OHAD)立体定向注射破坏一侧黑质,制成PD大鼠模型,然后将鼠成活羊膜细胞悬液植入受损侧纹状体,并与死羊膜细胞移植及生理盐水假移植对照.结果活羊膜细胞移植可减少大鼠的异常旋转行为,尤其有意义的是在活羊膜细胞移植靶点周围出现了来源于宿主的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神经纤维.结论活羊膜细胞移植能够增加PD鼠纹状体中多巴胺(DA)神经纤维的数目,到底是纹状体残存多巴胺神经元的再生,还是羊膜细胞分泌的营养因子激活了脑内神经干细胞的生长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刘斌;田新良;王晓雯;杨飞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QT离散度对老年人冠心病猝死的预测价值

    QT离散度(QTd)是体表12导联心电图上QT间期的差异,可间接反映心肌复极的不一致性.研究表明冠心病时QTd增大,且QTd增大与冠心病的心肌缺血程度有关[1,2].本文对老年冠心病猝死(SCD)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QTd进行分析,旨在了解QTd对老年冠心病猝死有无预测价值.

    作者:刘平;石津生;苏日格;杜丽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灵芪安神口服液抗疲劳、耐缺氧、增强记忆力和兴奋性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灵芪安神口服液(LQASL)对老年小鼠耐缺氧、抗疲劳、增强记忆力和兴奋性的作用.方法分老年小鼠组、青年小鼠组、LOASL 20 g/kg*d组和LQASL 40 g/kg*d组,采用灌胃给药途径连续30 d,分别用耐缺氧、游泳、电迷宫实验和旷场分析对小鼠耐缺窒息死亡时间,抗疲劳和记忆能力以及兴奋性进行评价.结果 LQASL能显著提高小鼠耐缺氧、抗疲劳和记忆能力以及中枢兴奋性(P<0.01),且有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 LQASL能有效地改善机体衰老功能,而有效的延缓衰老.

    作者:何德;汤斌;王晖;吕世静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老年胆石患者围手术期的红细胞免疫

    老年人组织器官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合并术后感染则易陷入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1,9],影响手术的成败.我院≥60岁胆石患者术后感染率 (19.02%),比<60岁患者(7.14%)高.感染为免疫反应能力低下的表现,其中红细胞是机体清除循环免疫复合物的主要承担者,与感染尤其对胆囊结石感染患者是否有关未见报道. 为此对两个年龄组胆囊切除围手术期的红细胞免疫功能进行了研究.

    作者:郭光琼;李丰良;李德亮;唐天云;罗静;唐建中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脑缺血再灌注胃肠损伤老年大鼠前列腺素和肿瘤坏死因子的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从血栓素(TXA2)与前列环素(PGI2)和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变化方面研究老年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胃肠损伤的机制.方法青年(5月龄)和老年(20月龄以上)大鼠均分为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观察大鼠全脑缺血30 min再灌注60 min后胃肠组织变化和TXA2、PGI2、TNF含量.结果青年和老年模型组胃肠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损伤,老年模型组较青年模型组严重.青年模型组胃组织中TXB2/6-Keto-PGF1α比值高于青年对照组和老年模型组.青年对照组小肠组织中TXB2/6-Keto-PGF1α低于青年模型组和老年对照组.老年模型组小肠中TNF含量高于青年模型组和老年对照组.结论脑缺血再灌注胃肠损伤机制与以TXA2占优势的TXA2与PGI2的平衡失调和TNF增高有关,但由于老年大鼠胃肠组织前列腺素和TNF的增龄变化,使其脑缺血再灌注胃肠组织TXA2与PGI2的平衡失调不明显,而TNF的改变较为显著.

    作者:李建生;赵君玫;郭盛典;张卫红;赵晶;高爱社;李建国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CT引导经皮肺穿射频治疗老年人肺癌

    目的研究集束电极射治疗肺癌的临床应用及近期疗效.方法在CT引导下,将中空金属钛多极穿刺针经皮直接穿刺置入瘤体,分点一次或多次或瘤体进行射频治疗,术中直视肿瘤经射频治疗后的图像及CT值的变化,术后观察患者瘤体的血供情况、肿瘤大小变化.结果瘤体直径<5 cm的肺癌,术后1~5个月瘤体缩小;直径>5 cm的肺癌,配合化疗,多数瘤体缩小,个别瘤体复发经再次射频治疗得到控制.结论 CT引导多弹头射频治疗老年人肺癌,定位准确,痛苦小,近期疗效安全、有效.

    作者:姚程;姜振宇;赵恒军;陈晓;王冠军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基本心理能力等因素对老年期日常问题解决的影响

    目的探讨老年期日常问题解决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测验法和问卷法对233名老年人的日常问题解决及基本心理能力等变量进行考察.结果路径分析表明基本心理能力、受教育水平、经济状况、一般健康状况和年龄等因素对日常问题解决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效应.结论老年期日常问题解决的发展变化是个体与社会环境不断互动的结果,许多个体或社会的因素与日常问题解决具有极为密切的相互关系.

    作者:申继亮;陈勃;王大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经皮置管皮维碘灌洗治疗高龄老年急性胆囊炎

    我院1993~1999年在B超引导经皮置管引流的基础上,加用皮维碘灌注治疗70岁以上高龄急性胆囊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共32例,男13例,女19例.年龄70~87 岁(平均74.6岁).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超声检查.7例并发感染性休克, 22例患者合并有一种以上的慢性疾病,其中心血管疾病13例,呼吸系统疾病8例,糖尿病3例 ,脑血管疾病2例,慢性肝、肾功能不全各1例.发病到接受置管引流治疗时间8~36 h(平均 16.3 h).

    作者:黄冬梅;杨翠华;吴谦;余仲符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新疆维族apoE基因多态性与寿命和血脂关系的分析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人类寿命的关系.方法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了160名维族apoE基因型,其中长寿老人35名、男性心肌梗死病人54名、青年男性71名,就apoE基因频率分布及血脂的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维族长寿老人ε4等位基因的频率低(0.057),普通青年男性居中(0.127),心肌梗死病人高(0.213)(P<0.01).冠心病病人中ε4携带者心肌梗死首次发病年龄平均为51.3岁,而非携带者为58.3岁,两组比较P<0.05.apoE基因与血脂的关系在长寿老人和青年对照组表现为ε4等位基因携带者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P<0.05),但冠心病病人中无此差异.结论ε4等位基因携带者的平均寿命低于其他等位基因携带者,其机制还有待于从不同方面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国荃;王新利;杨春荣;李萱;肖碧玉;郑玉建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和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脑梗塞的关系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和载脂蛋白E(apoE)外显子4基因多态性与湖北汉族人脑梗塞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PCR和PCR结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别检测ACE和apoE基因多态性.结果脑梗塞ACE基因DD基因频率0.293及D等位基因频率0.56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134和0.390(P<0.01);脑梗塞apoE外显子4基因多态性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ACE基因缺失型可能是汉族人脑梗塞的遗传危险因素,未发现apoE外显子4基因多态性与脑梗塞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作者:崔天盆;赵瑞生;刘昌勤;解翠红;吴健民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葛根素注射液在老年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时防治心肌缺血的作用

    葛根素注射液已被广泛用于治疗冠心病,但在老年冠心病非心脏手术中应用尚未见报道,1996~1999年我们将其用于临床老年冠心病非心脏手术中心肌缺血的防治,并进行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研究对象参照1980年全国内科学术会议<关于冠心病命名及诊断标准的建议>[1]选择老年冠心病非心脏手术者68例,随机分两组 .葛根素组:34例,男23例,女11例,年龄60~71岁(平均63.4±2.8岁);腹部手术21例 ,胸部手术5例,四肢手术8例.心电图ST段压低15例,T波低平3例,ST压低伴T波低平9例, 陈旧心梗1例.对照组:34例,男25例,女9例,年龄61~70岁(平均64.1±5.4岁);腹部手术20例,胸部手术4例,四肢手术10例.ST段压低13例,T波低平4例,ST段压低伴T波低平8 例.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病情轻重、麻醉种类、药物选择上无显著性差异(P>0.0 5).

    作者:杨书文;时军;窦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老年冠心病血清中可溶性L-选择素及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研究

    目的检测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可溶性L-选择素(sL-selectin)的水平,探讨它们在冠心病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2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及2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sL-selectin、sICAM-1、IL-6、TNF-α的水平.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中sL-selectin、sICAM-1、IL-6、TNF-α的水平均高于正常组,心肌梗死组高于心绞痛组,有统计学意义.且sL-selectin、sICAM-1分别与IL-6、TNF-α成正相关.结论冠心病伴发炎症反应,炎症反应参与缺血性心肌损伤,sL-selectin与sICAM-1在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申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老龄大鼠阴茎海绵体组织中NOS变化的研究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40岁和80岁男性阳痿的发病率分别是2%和75% ,表明阳痿发病率与年龄有关.近年人们证实新型神经递质-一氧化氮(NO)是介导阴茎勃起的主要神经递质之一[1].体内NO是通过一氧化氮合在酶(NOS)催化前体物质左旋精氨酸而生成,NO生成后很快与作用位点结合并发挥作用,然后转化为下一级产物-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这些盐类体内来源很多,对NOS的研究可以说明神经内皮依赖性NO勃起系统的功能状态.因此我们推测老龄性阳痿的发病可能与NO的变化有关,故我们设计此试验此证实其相关性.

    作者:刘铁军;王国政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活性氧诱导介入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和增殖的氧化还原机制

    再狭窄(RS)是限制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远期疗效的主要障碍,其机制十分复杂,至今仍不清楚.近年研究报道抗氧化剂可显著降低PTCA后RS的发生[1,2],提示氧化还原作用可能是影响RS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本文就PT CA后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生成,活性氧与细胞内信号蛋白激酶和转录因子之间的氧化还原作用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le cells,VSMC)凋亡与增殖的影响作一综述,以探讨氧化还原机制在血管损伤后RS形成中的信号调控作用以及应用抗氧化剂防治RS的潜在治疗价值.

    作者:盛林;刘亚军;潘其兴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与老年糖耐量低减合并冠心病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ACE)多态性与中国汉族老年人糖耐量低减(IGT)及合并冠心病(CAD)的关系.方法使用多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79例糖耐量低减老年人和49例糖耐量正常(NGF)老年对照者的ACE第16内含子中长度为287 bp碱基片段的插入/缺失(I/D)情况.结果 IGT组(n=79)和NGT组(n=40)相比,D型等位基因和DD基因型频率升高(P<0.05;P<0.005);IGT合并冠心病组(n=31)和IGT非冠心病组(n=48)相比,DD基因型频率升高(P<均0.005).结论 ACE多态性和与老年人糖耐量低减冠心病相关,IGT和DD基因型是老年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子.

    作者:季洪赞;段苏友;冯根宝;胡兰萍;缪东培;许莲娥;胡拥军;商玮;李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