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深圳市2001年度食品投诉举报的性质和处理分析

何文倩

关键词:食品相关质量投诉, 卫生检验, 行政执法
摘要:对于食品质量相关投诉的动机和目的,卫生行政执法部门应能正确地辩析、处理。一方面可以从一侧面评价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各环节及其产品卫生质量管理体系中发现一些日常监督监测不容易发现的问题,从而提高卫生管理的质量;另一方面,解决好因卫生质量引发的纠纷,能保护消费者和合法经营者的权益,以起到保证食品卫生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效益。
中国卫生监督杂志相关文献
  • 深圳市2001年度食品投诉举报的性质和处理分析

    对于食品质量相关投诉的动机和目的,卫生行政执法部门应能正确地辩析、处理。一方面可以从一侧面评价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各环节及其产品卫生质量管理体系中发现一些日常监督监测不容易发现的问题,从而提高卫生管理的质量;另一方面,解决好因卫生质量引发的纠纷,能保护消费者和合法经营者的权益,以起到保证食品卫生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效益。

    作者:何文倩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浅谈对几个与职业病相关概念的理解

    在学习《职业病防治法》中,有几个与职业病相关的概念非常容易混淆,只有认真学习,正确理解,才能用好、执行好本法。本人浅谈一下对几个概念的理解。……

    作者:郭国新;贾小芳;张树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如东县桶装纯净水卫生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为全面了解如东县桶装纯净水卫生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卫生监督管理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对1999~2001年35家桶装纯净水生产企业进行卫生学调查,并采集415件样品依据国家标准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显示:抽检的桶装纯净水总合格率63.61%,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合格率分别为100%、83.56%和70.60%,微生物指标中菌落总数是影响纯净水卫生质量的主要原因。此外,过滤方式与出水量、水源与灌装方式均对纯净水理化指标与微生物指标构成影响。今后应加强企业自身管理,建立良好的生产工艺,并加强卫生监督与宣传教育,确保桶装纯净水的卫生质量。

    作者:江成萍;朱俊扬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武汉市1996~2001年食品卫生行政处罚情况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自1995年10月30日正式公布施行以来,卫生行政部门进一步加大了监督执法力度,依法惩治了各种食品卫生违法、犯罪活动,坚决打击了不法分子,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鞠琳;宋海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驻京某部餐(厨)具消毒监测结果报告

    为了解某部餐(厨)具卫生状况,控制因餐(厨)具引起的疾病传播,保障部队官兵健康,提高战斗力。我们从1997~2000年对某部12个内部食堂和……

    作者:李明霞;陈超;李森林;李勇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海安县中小学校校园及周边食品卫生状况调查

    学生在校期间的饮食并非单纯局限于校园内的学生集体食堂和副食品商店,客观上还包括校园周边的食品摊点。为了全面了解中小学生在校期间的饮食卫生状况,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品卫生管理,预防……

    作者:唐义林;蒋丽华;陈友来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洛阳市面粉市场卫生现状及对策

    通过对洛阳市面粉市场的监督检查和抽样检测,掌握市售面粉的卫生现状和存在问题。经过面粉卫生质量专项治理,市售面粉卫生质量明显好转,监督效果显著。但面粉生产和流通领域仍存在问题,提出通过卫生行政部门严格卫生许可证审批,生产企业完善自身卫生质量保证体系,加强食品索证管理,经常性卫生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相结合等措施保证面粉卫生质量。

    作者:周波;李鸿斌;李改玲;刘大良;鄢柯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瘦肉精”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防制对策

    近来,广东、浙江、上海、福建、海南等地均相继发生较大范围的“瘦肉精”又名盐酸克仑特罗集体中毒事件,原因是食用了含有“瘦肉精”的猪肝、猪肺和猪肉。养殖户为了提高猪肉的瘦肉率和出肉率在猪饲料中任意滥用“瘦肉精”。我国的生猪主要产地:……

    作者:陈永壮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装修后居室空气中甲醛污染调查

    为了解南昌市新装修居室空气中甲醛的污染现状,对三种不同户型的24间居室空气中甲醛浓度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装修1个月内室内空气甲醛平均含量在0.081~0.218mg/m~3,显著地高于未装修的对照点,其结果已超过我国国家规定的居室空气中甲醛卫生标准(0.06mg/m~3)和我国公共场所卫生标准(0.12mg/m~3)。表明新近装修的居室内装饰材料中主要污染物甲醛对人体的健康影响严重,值得高度重视,应加强防护,避免危害。

    作者:董倩;梅军;张秋玲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水发菜中甲醛含量的调查

    近年来我国一些新闻媒体曾报导部分地区发现有用甲醛等有毒物质浸泡水发菜的现象。为了解本地区用甲醛浸泡水发菜的实际情况,我们对本地区水发菜甲醛含量情况进行了检测,抽样63份,经检验其中30份样品中检出甲醛,检出率为47.62%。作者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

    作者:贾翠凤;接中镇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月饼原料卫生质量调查

    对近3年的月饼原料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硬馅月饼原料和花生油的主要卫生问题是酸价、过氧化值和黄曲霉毒素B_1超标,软馅月饼原料的主要卫生问题是防腐剂超标,部分样品检出吊白块,检出率为16.1%。

    作者:于建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武汉市水发产品中甲醛及二氧化硫残留量的调查分析

    近年来,一些不法商贩不顾人们的身体健康,用甲醛溶液和亚硫酸盐类漂白剂浸泡市民十分喜爱的毛肚、鸭肠等水发产品,其目的是使产品销售的时间更长,重量增加,感官更好。这种行为极大的损害了……

    作者:阳艳;朱佑华;苏辉;张胜桥;饶定茂;叶刚;陈继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关于公共场所卫生标准及检验方法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为了更好地贯彻《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的精神,加强对各类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管理,1996年我国颁布了《公共场所卫生标准》GB 9663~9673-1996(以下简称《标准》),使广大基层卫生监督单位能按照统一的标准对公共场所进行监督。为贯彻实……

    作者:张凡非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泰安市130例卫生投诉案件情况分析

    泰安市1999~2001年接到卫生投诉案件130起。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作者:周林;张振民;卢春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使用管理

    为加强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使用管理,防止医院交叉感染和医源性感染。采取以下方法:(1)正本清源,杜绝污染源头;(2)计划采购,保证合理库存;(3)批次发放,做到循期使用;(4)按需领取,减少浪费;(5)严格毁形,防止回流社会造成重复使用。结果显示如上方法对于保证一次性医疗用品的有效使用行之有效。

    作者:李亚玲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珠海市食品中甜蜜素含量调查

    通过对市售的食品甜蜜素含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抽查540份样品,共检出添加甜蜜素的249份,检出率为46.1%,合格率为78.5%。话化类和蜜饯类食品甜蜜素的平均添加量为20.18g/kg和7.52g/kg,分别超过国家标准1.5倍和6.5倍。甜蜜素已较普遍地应用于食品加工中,而且已被一些食品加工厂家所滥用。

    作者:白艳玲;王丽玲;许悦生;杨卫国;黄宏瑜;黄颖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平遥县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分析

    为了了解平遥县中小学生的现时营养状况。采用身高标准体重法对平遥县县直中小学生12571名7~18岁现时营养状况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县直中小学营养不良率为22.2%,超重、肥胖率为16.0%。营养不良率女生显著高于男生,而超重、肥胖率则显著低于男生。中学生营养不良率显著高于小学生,而超重、肥胖率则显著低于小学生。中小学生营养不良与超重、肥胖同时存在。由此可见从小对学生进行营养知识宣传教育,调整膳食结构,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行为尤为重要。

    作者:武玲娥;杨潇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食物中毒流行病学诊断的法律效力

    从现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入手,分析了流行病学诊断在食物中毒诊断和相关行政处罚案件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其法律效力进行解析,就有关法律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修订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完善食物中毒诊断法定程序的建议。

    作者:王振球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索证”的现状与对策

    随机抽查县城区和乡镇集市170户食品生产经营单位10类1421件定型包装食品,其索证率为27.80%,有效索证率为13.58%。城区和乡镇的食品索证率、有效索证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不同类别的食品索证率和有效索证率也存在着显著差异(P<0.01);索证、非索证食品抽检合格率分别为78.07%和48.78%,差别极为显著(P<0.01)。食品采购和销售人员食品索证的法律意识和卫生知识的缺乏是索证率和有效索证率低下的主要原因。食品卫生监督部门加强索证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加大食品索证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是提高食品索证率、有效索证率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

    作者:孙茂成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对一起食品卫生行政诉讼案的评析

    通过对一起县盐务局因不服县卫生局食品卫生行政处罚而提起行政诉讼案件的分析,认为盐务局作为行政机关未持有食品卫生许可证而将工业用盐作为食用盐经营,其行为符合法人违法的基本特征,属于严重违反《食品卫生法》生产经营行为。卫生局存在调查取证不充分、引用法律条文失当、行政处罚显失公正和行政处罚决定书使用公章错误等行政暇疵。卫生行政机关应强化证据意识,正确适用法律,合理使用自由裁量权,规范执法文书用印章,才能避免行政败诉的法律后果。

    作者:孟宪周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中国卫生监督杂志

中国卫生监督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