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春艳;李艳;姚敏捷;扈昕虹;范春生;李晓鸥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对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治疗作用及恢复情况.方法:对104例川崎病患儿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其热程、冠状动脉病变及恢复情况.结果:丙种球蛋白治疗组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明显降低,热程缩短;且单剂单次给药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疗法. 结论:丙种球蛋白对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具有早期治疗作用.
作者:乔红梅;刘丽;赵凯姝;赵芳兴;金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克隆病的特点和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外科手术的11个病例,总结发病特点,介绍其病理特征及外科治疗方法. 结果:11例克隆病患者平均年龄27岁,发生于胃1例,小肠7例,结肠1例,直肠2例,均因并发症而接受手术.结论:克隆病多发于40岁以内的青壮年,可发生于消化道的任何部位,多发生于小肠,上消化道及直肠罕见,大多数因并发症而需手术治疗.
作者:孙东辉;李光虎;蔡凤龙;谭毓铨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我国10种常见心脏病不同年代构成的变化规律.方法:就10种心脏病21 636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年代构成以及死亡、性别和年龄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0种心脏病总患病数有增多的趋势,其中冠心病明显增多,原发性心肌病亦有所增多;风心病、肺心病、克山病和梅毒性心脏病却逐年减少.10种心脏病总病死率下降.结论:10种心脏病构成变化与生活水平提高及医疗技术改进有关.
作者:高长斌;张桂华;陈辉;王萍;王晓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老年人急症急性胆管炎具有起病急、变化快、死亡率的特点.本院近5年收治18例急症急性胆管炎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聂玉琢;王铁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g2(ginsenoside,Rg2)对急性心源性休克犬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制备犬心源性休克模型,给予人参皂苷Rg2 2、1 mg*kg-1;生脉(SM)150 mg*kg-1,静脉注射,观察药物对心肌氧代谢和心肌超微结构的作用.结果:静脉给予人参皂苷Rg2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心肌耗氧指数和心肌氧摄取率降低,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明显好转.结论:人参皂苷Rg2对犬急性心源性休克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作者:崔新明;李艳茹;吕文伟;崔丽;刘洁;田建明;李龙云;叶金梅;张志伟;窦莹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建立人甲状腺癌细胞裸鼠皮下移植模型.方法:用人甲状腺未分化癌细胞系TA-K细胞悬液裸鼠皮下注射及瘤块皮下植入的方法建立人甲状腺未分化癌裸鼠皮下移植模型,观察移植后肿瘤生长特点及组织学特征.结果:皮下注射法与肿瘤块植入法均可出现皮下肿瘤,染色体检查证实裸鼠皮下移植瘤的染色体组型与人体肿瘤一致.皮下注射方法肿瘤注射后经过11~18 d的潜伏期后才进入倍增期,瘤块皮下植入方法则跨过潜伏期直接进入倍增期.结论:利用人甲状腺未分化癌细胞系TA-K成功建立人甲状腺癌裸鼠皮下移植模型,肿瘤块植入法比皮下注射法省时、经济、稳定,是对传统皮下注射法的改进.
作者:孙辉;王金国;付言涛;张德恒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是世界三大检索系统之一,我国对被SCI收录的论文一直给予高度的重视.为了方便临床医生选刊,将SCI收录的耳鼻喉科学和眼科学期刊加以分类,从中选择影响因子较高的9种耳鼻喉科源期刊、9种眼科源期刊介绍给读者.
作者:白淑春;沈秀丽;姜瑾秋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寻找一种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新方法.方法:对76例91条神经损伤的病例分别采用自体深筋膜包裹神经断端和神经外膜缝合的方法进行修复,并对其治疗结果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应用自体深筋膜包裹神经断端方法修复的周围神经,功能恢复良好,优良率为87.1%;神经外膜缝合方法修复的周围神经优良率为75.7%,两种方法优良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自体深筋膜包裹神经断端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疗效满意.
作者:张巨;孙鸿斌;刘浩宇;刘学忠;谢延祥;苏文彪;张屹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 仪器与方法使用中国建材石英玻璃研究所紫外线强度测定仪在距灯1 m处进行测定,测定条件为:电压220 V,室温18~20℃,RH<60%,强度测定仪经过标定,开灯5 min后测定和记录读数.监测时间:1994年12月22日-1995年3月13日,每天上午9:00~11:00时.
作者:朱红;林颖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重复高正加速度(+Gz)作用对大鼠脑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3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Gz重复暴露后30 min、3 h、12 h、24 h和48 h组,在+Gz暴露后处死大鼠取脑.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时间点皮层和海马细胞DNA分布图,测定A0峰所占的百分比,表示细胞凋亡程度.结果:+Gz暴露后3 h、12 h细胞凋亡数明显增多,24 h达高峰,48 h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重复高+Gz作用,可引起大鼠脑细胞凋亡,且这种对神经元的损害是可逆性的.
作者:姜丽萍;王晓玉;李云义;佟文革;姚萍;沈楠;陈默然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比较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与分流术的疗效.方法:对脾腔分流术151例、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胃底血流阻断术409例病历资料进行总结,比较分析术后1个月、术后5年两组的并发症及术后5年存活率.结果:术后1个月并发症无明显差别.脾腔分流术5年生存率为56.1%,再出血率10.5%;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胃底血流阻断术随访5年生存率74.8%,再出血12.4%.结论:Child Ⅰ级和Ⅱ级早期的患者未发生急性大出血时可选择脾腔分流术或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胃底血流阻断术;Child Ⅱ级,特别是发生急性大出血的患者,选择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胃底血流阻断术;Child Ⅲ级的患者尽可能保守治疗.
作者:张学文;季德刚;刘秉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临床资料将1987年来经非麻醉胃镜检查的2135例患者作随访对象,其中接受非麻醉下胃镜复查者,包括住院和门诊患者共1652例.男1198例,女454例,年龄15~78岁,平均358岁,其中现役军人1143例.复查距首次非麻醉胃镜检查的时间分别为:1~3个月1083例,4~6个月298例,7个月以上者271例.
作者:周府伯;卢振国;管恩杰;尚新红;焦洁;卿业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40岁.因右眼视力下降,有时胀痛半年来就诊,于1997年4月1日以右眼视网膜脱离收入院.全身检查未见异常.
作者:马岩;郝明;徐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 资料及方法 164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男103例,女61例,年龄43~78岁.临床表现为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复视、肢体麻木等.其中有高血压病史者67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18例,糖尿病7例,高血脂13例.TCD诊断仪为美国产ASU-128D型彩色经颅多普勒超声仪,探头频率为2 MHz,患者静卧,将探头置于颞窗、枕窗,对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MAC、ACA、PCA、VA、BA)探查,必要时对眼窗眼动脉、颈内动脉虹吸段、颅外段探查.
作者:李松芝;虞彦;姚秀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自2001年5月起本院使用枢丹控制因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现对其疗效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淑姣;王绍明;母凯平;叶绿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反复流产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Α方法检测30例正常早孕妇女及51例原因不明反复流产妇女的血清、蜕膜和绒毛组织中TNF-α水平.结果:流产妇女及正常早孕妇女蜕膜组织中TNF-α水平明显高于绒毛组织(P<0.05);流产妇女血清、蜕膜组织中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早孕妇女(P<0.01),流产3次以上者高于流产3次者(P<0.05);绒毛组织中TNF-α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和蜕膜组织中TNF-α水平升高可能与反复流产有关,血清中TNF-α水平可作为预测流产发生的指标.
作者:韩丽英;苑春莉;张立会;李荷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内镜止血夹治疗Dieulafoy病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不同时期经胃镜诊断Dieulafoy病患者20例,11例经内镜下金属夹治疗,9例内镜下注射无水乙醇治疗做对照.结果:内镜下使用金属止血夹治疗全部病例立即止血(100%),1例金属夹止血后36 h再出血,再次放置止血夹,出血停止;内镜下注射无水乙醇9例,6例出血停止,3例再出血行外科手术.结论:内镜下止血夹治疗Dieulafoy病疗效满意,安全可靠.
作者:张斌;李长锋;郑玉贵;杨蕾;李丹丹;刘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总结急性下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行Dick钉内固定手术的麻醉经验.方法:48例患者均选用气管内插管静吸互补全身麻醉,辅助机械通气,麻醉诱导前建立2~3条静脉通路补液扩容;术中监测血压(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留置导尿管并且在全过程做好保温.结果:本组18例急性脊髓损伤行急诊手术过程时,诱导后BP、MAP、CVP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3例降低显著;本组6例亚急性期患者术中发生了自主神经反射异常;全组术毕自主呼吸恢复(SpO2>90%),在手术室内即可拔除气管导管;无麻醉并发症.结论:实施下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的麻醉,必须强调术前充分做好各项准备,以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为首选;术中根据具体情况仔细斟酌用药,并认真管理加强监测,随时处理各项变化,以确保麻醉手术安全.
作者:叶虹;张耀中;赵晶;巴凤海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 临床资料 [病例1] 患者,男,54岁,咳嗽,咯痰、咯血1个月.查体: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胸廓双侧对称,右肺上部呼吸音稍弱.血常规检查各值均在正常范围.
作者:郑阿娟;杨承志;杨昕;徐忠信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确定计算中国女性青年人体惯性参数模型,建立直接计算中国女性青年人体各环节质量的多元回归方程.方法:采用CT-图像分析仪测算法,对50例中国女性样本(18~23岁) 进行体态参数测定、全身CT横断层扫描、影像分析、测算,并进行逐步相关回归,筛选、确定重要的变量.结果:设计了由15个环节组成的中国女性青年人体数学模型,并据此推导、建立了以身高,体重、环节长度、宽度、围度等为自变量的直接计算中国女性青年人体质量的多元回归方程. 结论:为直接测算中国女性青年人体整体及各环节的质量提供了可靠的手段.
作者:石岫昆;高振平;刘海岩;石秀权;唐慧 刊期: 200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