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固定治疗肱骨下段骨折

曹浙标;季烈峰;任伟峰

关键词:肱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内, 手术入路
摘要:2010年3月~2012年3月,我们对20例肱骨下段骨折患者采用采用后侧肌间隙入路、外侧重建钢板及内侧重建或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效果均满意,报道如下。
临床骨科杂志相关文献
  • 闭合复位经皮内固定治疗胫腓骨下段粉碎性骨折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内固定治疗胫腓骨下段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5例胫腓骨下段粉碎性骨折实施闭合复位钛针固定、腓骨、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胫骨术治疗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25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2~30个月,患者均获骨性愈合。未出现深部感染、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按Mazur et al评分标准:优17例,良6例,可1例,差1例。结论闭合复位钛针固定联合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下段粉碎性骨折固定可靠、并发症少。

    作者:陈枫文;张娟;涂万荣;陈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15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24个月。X线片示骨折复位满意;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无假体松动、脱位,无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优11例,良3例,可1例。结论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身体素质较差,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创伤小,卧床时间短,可早期下床活动,并发症少,临床疗效好。

    作者:尤从新;叶丙霖;柳海平;王承祥;张小刚;贾潇;张锐;柴喜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后正中小切口非融合技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

    目的:评价后正中小切口非融合技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后正中小切口非融合技术治疗17例胸腰段骨折患者,10~12个月后取出内固定。结果手术时间48~72(52.2±15.6) min;术中出血量60~100(80±10.5)ml。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9~54(36.4±7.2)个月。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无假关节形成。伤椎 Cobb 角由术前20°~45°(25.6°±5.2°)校正至5.2°~14.2°(10.2°±3.1°);末次随访时脊柱JOA评分为23~28(25±4.2)分;伤椎活动度3°~10°(5°±2.2°);无相邻椎间盘退行性变。结论后正中小切口非融合技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创伤小,手术时间短,保留脊柱运动单元,近期效果良好。

    作者:焦伟;于海洋;崔西龙;干阜生;刘朝宇;梁成民;李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异体骨垫在胸椎结核椎间融合术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异体骨垫在胸椎结核椎间融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异体骨垫对胸椎单节段结核病灶清除后进行植骨融合46例,分析临床效果。结果46例均获随访,时间26~36个月。患者全部治愈,无复发。参照Lee et al评价融合标准,椎间融合率为100%。根据Kirkaldy-Willis et al的功能评价标准:优41例,良3例,中2例。4例Frankel D级患者术后6个月均恢复至E级。结论采用异体骨垫对胸椎单节段结核病灶清除后进行植骨融合,取材方便,效果可靠。

    作者:范相成;邵向明;关玉成;许刚;赵晨光;梁景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改良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

    2007年5月~2013年4月,我科采用改良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15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欧阳国新;汤志辉;毛成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髋关节置换术股骨偏心距重建后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HA)术中股骨偏心距(FO)重建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7例行单侧THA的患者进行随访,测量对比指标为:手术前后的FO、髋外展肌力臂和双下肢长度、髋关节活动度及Harris评分。结果67例患者中 FO 术后重建率83.6%(56/67)。术前髋外展肌力臂为53.67 mm ±5.34 mm,术后为58.32 mm ±6.15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6例FO重建患者术后髋关节活动度为179.15°±7.24°,术后Harris评分为96.5分±6.1分,11例FO未重建患者术后髋关节活动度为149.27°±7.35°,Harris评分为90.5分±5.8分;两者髋活动度、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FO与髋外展肌力臂、髋关节术后活动度、Harris评分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 THA术中FO重建与髋外展肌的力臂增加、髋关节的活动度、功能改善及稳定性增强呈正相关。THA术中FO重建是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重要因素。

    作者:张睿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

    2010年5月~2012年9月,我院应用锁骨钩钢板治疗36例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徐林军;许永涛;汪勇刚;马亮;唐周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腓动脉穿支皮瓣的临床研究进展

    腓动脉穿支皮瓣是以腓动脉发出的肌间隔穿支动脉及肌皮穿支动脉为轴型血管的皮瓣。腓动脉穿支皮瓣具有对供区损伤小、不破坏供区外形、受区修复重建功能和外形好、设计灵活以及患者术后康复快等诸多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如何提高腓动脉穿支的定位,加强基础研究成果与临床应用的结合,掌握好利用腓动脉穿支皮瓣的手术指征,大程度地减少对供区的损害,切取大小合适的皮瓣,并达到创面修复的佳效果,将是今后研究方向的热点。该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腓动脉穿支皮瓣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以了解腓动脉穿支皮瓣的研究进展。

    作者:董凯旋(综述);徐永清;范新宇(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选择性血管造影评价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血供变化

    目的:应用选择性血管造影技术(DSA)探讨不同类型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血供情况及手术对血供的影响。方法对2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闭合复位螺钉内固定手术前后行患、健侧髋部DSA,统计显影的支持带动脉数目。结果 Garden Ⅰ~Ⅳ型骨折术前支持带动脉数之间患/健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值呈递减趋势(P<0.05);同型骨折手术前后比较,Carden Ⅰ~Ⅲ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arden Ⅳ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SA可以较准确地评价不同类型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血供,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作者:薛晨曦;荆珏华;徐杰;姚运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后外侧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

    2009年1月~2012年12月,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创伤骨科采用后外侧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32例老年髋关节病变患者,疗效满意。

    作者:杨杰;龚翔;彭吾训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肱骨旋入钉治疗肱骨干骨折

    目的:探讨肱骨旋入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有限切开复位肱骨旋入钉固定治疗32例肱骨干骨折患者。结果32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患者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4~8个月。肩关节功能按Neer评分标准评定:优19例,良10例,可3例,优良率为90.6%。结论肱骨旋入钉内固定技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手术损伤小、并发症少,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磊;王恒;鲁成;仲文军;杨劲松;薛天乐;侯德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胫骨平台后髁冠状位骨折的手术治疗体会

    2008年2月~2012年12月,我科对14例胫骨平台后髁冠状位骨折患者采用后内侧或后外侧入路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健;陆斌;邢麟子;杨卧龙;胡敏峰;何仿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跟骨锁定板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

    目的:探讨跟骨锁定板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外侧L形切口联合跟骨锁定板治疗28例跟骨骨折患者(共31足)。结果28例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术前与术后及术后6个月Bhler角、Gissane角及跟骨宽度、高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定:优29足,良2足。结论外侧L形切口联合跟骨锁定板治疗跟骨骨折疗效优良。

    作者:尚炜;赵刚;舒钧;张雪绢;任莉荣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抗旋转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科采用抗旋转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31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田子军;孙承继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3种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克氏针、钢板螺钉、Herbert空心钉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探讨空心钉的手术适应证。方法150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中采用克氏针治疗58例,钢板螺钉治疗62例,Herbert空心钉治疗30例。对3组患者的术中情况、术后功能及并发症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150例均获随访,时间6~21(17.3±4.2)个月。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Herbert空心钉组、克氏针组均较钢板螺钉组短或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折愈合时间:Herbert空心钉组短于钢板螺钉组和克氏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肩关节功能Constant评分:Herbert空心钉组与钢板螺钉组均高于克氏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Herbert空心钉组明显少于克氏针组和钢板螺钉组。结论 Herbert空心钉治疗锁骨中段骨折,手术损伤小、固定可靠,并发症少,疗效确切,适用于横行或短斜形锁骨中段骨折。

    作者:王勇;吴银生;许兵;郑志荣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经伤椎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2008年9月~2012年3月,我院采用经伤椎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选择性适度椎板减压、椎板、横突间或椎间植骨治疗56例胸腰椎脊柱骨折患者,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立新;郝明;刘义辉;龚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

    2008年1月~2012年8月,我院对21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采用微创技术结合锁定加压钢板(LCP)固定治疗,疗效满意。

    作者:陈琼杰;潘肇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附加钢板治疗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骨不连的疗效观察

    2008年1月~2011年12月,我们采用附加钢板治疗17例股骨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骨不连患者,疗效优良,报道如下。

    作者:周子红;程力;孙振中;殷渠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和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121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化采用PFNA(n=58例,PFNA组)和DHS(n=63例,DHS组)治疗。记录两组透视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下地行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情况,并进行Harris评分。结果121例均获随访,时间1~3年。手术时间:PFNA组38~70(52±10)min,DHS组45~125(93±13)min,P=0.002。透视时间:PFNA组5~10(7±3)min,DHS组2~7(5±2)min,P=0.003。出血量:PFNA组60~210(156±24)ml,DHS组350~720(410±65)ml,P=0.008。下地时间:PFNA组4~9(6.2±1.5)周, DHS组6~10(8.7±1.3)周,P=0.001。住院天数:PFNA组7~13(9.8±2.4)d,DHS组7~12(9.2±2.7) d,P=0.671。骨折愈合时间:PFNA组7~12(9.8±2.3)周,DHS组7~11(9.3±2.4)周,P=0.48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PFNA 组1.7%,DHS 组6.3%,P =0.071。临床优良率:PFNA 组87.9%,DHS 组92.1%, P=0.785。结论 PFNA和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均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但是PFNA创伤较小,再手术率较低。

    作者:赵耀杰;陈军;李凯军;雷哲倩;王栋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9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根据Harris评分和X线评估临床疗效。结果29例均获随访,时间12~24(18±4)个月,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好,未发现髋内翻、感染、脱位。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22例,良7例。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可早期下地负重行走,提高生活质量,疗效满意。

    作者:赵杰青;朱曙;张西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临床骨科杂志

临床骨科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