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平
云片糕的外形和名字都是颇有些诗意的.香港女作家李碧华曾经这样写云片糕:“怎么说呢?其实我并不喜欢吃云片糕.但我喜欢它的名儿.材料是米和糖磨成的细面,后来压成薄而硬的一片,再一层一层又一层地叠上去.即使层层叠叠地老天荒,味道却是一样的,令人厌闷——但对人生如此.只好寻些变化.王府井东安市场有专卖云片糕的摊子,竟如一幅幅美丽的图案,用红绿丝、干果、芝麻、糖霜、山楂、豆沙、枣泥、豌豆泥……作画.
作者:王吴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张三丰太极拳论》一书的注解曾写到,张三丰创立太极拳的初衷为:乃是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也.拳术大师王宗岳也曾说:“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可见,养生、健身是太极拳重要的作用.太极拳是以练意、练气为主的内家拳,通过演练拳法套路、调整呼吸和神意内敛等技法,来涵养人的精、气、神,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作者:蒯海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我们日常所吃的大部分主食,无论是水稻还是小麦,无论是薯类还是豆类,大多属于草本植物.通俗地说就是:它们生长在土里,播种或采摘都需要人类弯腰进行.而在地球的另一端,南美洲人民餐盘里的主食,却是长在大树上的,那就是面包果.面包果虽然跟水果一样长在树上,但它的淀粉含量却很高,具有很强的饱腹功能,而且烤熟后的口感也像极了面包,所以被人们当成主食食用.
作者:王木木 刊期: 2017年第12期
菜品的制作,简单来说就是熟制食物,需要用不同的温度,不同的传热介质,来改变食物的性质和风味.而火候掌握得适宜与否,则直接影响到食物的色、香、味.再说通俗点,这菜好吃不好吃,全仰仗厨师对于烹饪火候的把握.一般来说,火候是指食物在烹饪的时候,火力的强弱和烹饪时间的长短.有的菜需要急火快炒,有的菜则需要小火慢炖.不同的烹饪方式,不同的食材,抑或同一食材的不同部位,再或相同食材不同的体积大小,使用的火候都不尽相同.
作者:何稚龄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有客偏从陋世来,仙姿雅意费疑猜.粉红玉女通神韵,岂教风尘染两腮.仙客来是冬春季节的名贵盆花,它的花语是优美、内向、喜迎宾客.仙客来株形健美、高度适中,花形别致、色彩鲜艳,散发出浓郁甜蜜的香味.因其开花期恰逢元旦、春节等传统节日,因此仙客来在花卉市场上大受欢迎,常被人们摆放在花架与案头,成为早春点缀居室、美化室内的花仙子.
作者:程文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羊”字加“大”字即为“美”,而“羡”字也是由“羊”字演化而来.“羡”字的下半部分“次”,在甲骨文中意为人们流着口水的样子.“羡”字的本义是人们对美味羊肉的垂涎.中华民族素有冬季食羊肉进补的养生习俗,尤其到了冬至时节,有“冬至到,羊肉俏”的说法.数九寒天,一家人围坐在一盆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羊肉火锅周围,该是多么的惬意美好、令人生羡!
作者:臧全宜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冷向南飞,天热北归”是候鸟的生活习性.每到冬季,很多生活在北方的老年人会像候鸟一样去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等南方省份“猫冬”,享受南方的温暖阳光.人们把老年人的这种生活方式形象地称为候鸟式养老.这种养老方式虽然时尚新潮,体现了如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我们应从正反两方面客观看待.应知,候鸟式养老并非适合每位老年人.
作者:孙清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山楂是这样一种果子:你想吃它时,犹如百爪挠心,口中唾液不断翻涌;但等吃到了,也许只需一两个就会酸倒了牙,不敢再动.小时候,家里没什么水果,只有山楂能经常吃到.家乡的山上有很多山楂树,算不上珍贵,无人看管.秋天一到,山楂果在树上刚露出红晕,我们这些娃娃就开始去摘来吃.到山上割柴火、打猪草,只要碰到山楂就会摘来尝鲜.
作者:张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在众多的食材里,有不少名字里带有“冬”字的,例如冬菇、冬笋和冬瓜.您知道这“三冬”有什么特点吗?冬季怎样食用这“三冬”才能更养生呢?下面为大家一一介绍.冬菇很多人误以为冬菇就是香菇.其实,冬菇只是香菇的一种.香菇还包括花菇和香蕈.冬菇自身特有的菌类香味,以及肉质弹牙的口感,让它成为我们冬季餐桌上的王牌配菜.无论用它包馅、做菜还是泡茶,那股特殊的清香都会让您心旷神怡.
作者:范琳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要想厨艺好,做出来的饭全家都爱吃,那您就需要一口称心如意的好锅.总结起来,选锅要挑热效率高,保温效果好,可以节约水、火与时间的.如今的市场上,除了平底锅、中式炒锅、不锈钢蒸锅之外,还有很多远道而来的新面孔.这些颜值高、售价不菲的锅子,到底好用吗?能用来做中餐吗?应该怎么选呢?雪平锅雪平锅来自日本,又叫“行平锅”,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因锅身漂亮,有雪花般凹凸的加工图案,泛有纯银质地的光泽,被称为“雪平”锅.雪平锅和西式的单柄小奶锅很像,材质有铝合金、不锈钢、纯铜等,价格因材质不同相差较多——从一百元到数千元不等.
作者:Luerr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季羡林曾说:“为善乐,能忍自安.”他前半生的经历跌宕起伏,却从未停止学术研究,笔耕不辍,80多岁的时候还陆续出版了多本学术著作.后人将先生的人生智慧结集成书,取名《人生十讲》,其中第七讲就是“忍”.而先生也曾经多次写过有关“忍”的散文.观其一生,“忍”已经成为大师生命中不可缺少的元素.
作者:杨玉慧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原料:猪肉馅150克,粉丝80克,雪菜100克,香葱1根,姜2小片调料:生抽1汤匙(15毫升),糖1/4茶匙(1克),料酒1茶匙(5毫升)1.准备食材 2.炒熟肉末3.炒熟雪菜 4.加入粉丝做法1.雪菜在流水下冲洗3遍,攥干水分,切碎.粉丝放入开水中泡软,香葱切葱花,姜切末.2.锅中倒入稍微多一点的油,油温热时加入肉馅,倒入料酒,大火炒至肉末发白变熟时盛出.3.利用锅中剩余的油炒香姜末、葱花,接着放入雪菜,中火炒至雪菜成熟.4.放入泡软的粉丝,倒入生抽、糖、炒好的肉末,翻炒均匀即可.
作者:文怡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眼下,做饭这件事儿说起来很“简单”.便捷的网络资讯为我们提供了随手可得、丰富多样的食谱.从澳门的葡式蛋挞到库尔勒的炒拉条子,从哈尔滨的锅包肉到西双版纳的菠萝糯米饭,只要您动动手指,不仅能知晓食材用量,调料配比,制作步骤,甚至能够足不出户将原料“一键买齐”——网络供应商深知都市人的消费习惯,会按照食谱所列将全部用材打包出售,次日送达.不过,至于您按照方子能不能做出自己满意的或是想象中的味道,那可就因人而异了.
作者:李娜 刊期: 2017年第12期
记忆中,小时候的冬天天寒地冻,餐桌上常见的蔬菜只有萝卜、白菜.好在此时香菜长得正旺,能帮人们调节口味.香菜大多都是种植在秋季,收获在隆冬.每到秋天,母亲就会在菜园里拾掇出一块空地,细细地撒上香菜种子.别看香菜没有树高,却会散发花香,那香味十分清雅、不浓烈、不招摇.香菜刚发芽时,一簇簇匍匐在大地上,郁郁葱葱.待到花开,洁白如云的花轻盈地铺满在绿意横生的叶面上,煞是好看.香菜大的特点就是香.它快成熟的时候,人们距离很远就能闻得到那股香味.
作者:张坤 刊期: 2017年第12期
不久前,一种以蠕虫为原料的馅饼在瑞士的超市上架了.瑞士第二大零售业巨头Coop集团宣布还将上架其他以昆虫为食材的食品.根据该国政府新修改的《食品安全法》,瑞士允许售卖昆虫食材.瑞士也因此成为欧洲第一个官方允许销售可食用昆虫制品的国家.联合国粮农组织曾公布过一份《可食用昆虫:未来食物之选及其养殖安全》的报告,报告的重点内容是“鼓励人类吃虫养虫”.报告指出,世界上有1 900余种昆虫可以食用.
作者:段梅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在寒冷的冬季,人们常喝热粥来暖身养胃.在配粥的小菜里有一种奇特的菜,它的形状类似宝塔,因而得名“宝塔菜”.宝塔菜口感脆甜,深受大众喜爱,在驰名中外的北京“六必居”八宝酱菜中就有它的身影.宝塔菜也被叫做螺丝菜、地环儿、地灵、地牯(g ǔ)牛、土虫草等,它属于唇形科水苏属植物,适应力很强.我国大江南北均有分布.宝塔菜是药食两用的良好食材,能帮助我们搭建身体的健康宝塔.从宝塔菜里提取出来的水苏糖,具有调节肠胃功能、增强免疫、促进微量元素吸收等作用.
作者:李红珠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中国人一生都在为家庭和儿女奉献,很少考虑自己,老来终于能够享受天伦之乐,却有很多人因为患上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症),与幸福失之交臂.老年痴呆症可能由于神经系统病变、脑血管病变、感染、外伤、肿瘤或营养代谢障碍引发.该病的症状非常复杂,常涉及广泛的智能减退——如短期记忆退化、语言功能减退、判断力和思维能力丧失、情感和行为障碍等——终失去独立生活的能力.
作者:王璐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吃点红枣吧,或者用红枣泡水喝,都能补血.”相信这是很多贫血患者曾经接受过的建议.但是,吃红枣能补血,这一出处不详的养生观念是否科学呢?人为什么会贫血?所谓贫血,是指血液内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值.血红蛋白是一种以铁元素为关键原料的大分子蛋白质.如果人体内缺乏铁元素,会导致血红蛋白合成不足,浓度下降.血红蛋白浓度不足首先会导致血液运输氧气不足,使全身各种细胞的代谢能力下降,之后人体便会出现疲乏无力、免疫力低下、体力不足、头晕、面色苍白、畏寒怕冷等各种贫血症状.
作者:黄燕凤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父亲去世了,留下继母.这是有点复杂的关系,继母跟父亲生活在一起有五六年的光阴,当初即便在我们的极力劝说下,也因为当年老人家嫌麻烦,并没有履行法律上的关系确认程序.父亲去世后,我们仍定期去看她,给予生活上的帮助.她没有额外的要求,我们觉得这样相安无事很好.可麻烦事儿来了,父亲去世一年半,继母得了老年痴呆.自打生病,继母怀里就多了个铁壳的饼干匣子,日夜抱着.
作者:小轩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很多人抱怨:“我都已经在努力控制饮食了,怎么体重秤上的数字还是居高不下?”其实,现代人吃饭不仅仅是为了充饥,更多的是满足口腹之欲,甚至是精神层面的需求.比如您加班很晚,特别累的时候,就想吃芝士蛋糕,可能并不是因为“饿了”,而只是为了“奖励自己”.当享受美食成为一种习惯,人们往往会被以下三大隐藏的诱惑所吸引,在不知不觉中摄入过多的能量,导致体重增加.
作者:李玉竹 刊期: 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