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孝明;张斌;魏丹;袁加斌;卢冰;刘攀;王跃
目的 探讨锁定接骨板结合植骨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6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39足)采用锁定接骨板结合植骨治疗,并评价其效果.结果 36例均获得随访,时间8 ~19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患者功能均恢复满意.疗效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定:优25足,良8足,可6足,优良率为84.6%.B(o)hler角:术前为11.2°±1.8°,术后恢复为39.2°±3.5°;Gissane角:术前为76.0°±9.1°,术后恢复为118.0°±3.7°.距下关节面大垂直位移术前为5.0 mm-±2.0 mm,术后恢复为0.4 mm ±0.1 mm.结论 锁定接骨板结合植骨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能有效恢复跟骨关节面的解剖形态和足的功能,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焦洪新;胡建华;李晓苏;徐宏扣;张杰;冯齐德;杨正亮;金凯;陆文青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锁定钢板结合微创技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锁定钢板微创治疗11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结果 手术时间70 ~ 120 min;术中出血量50~250 ml,均未输血;切口均一期愈合.11例均获随访,时间6~1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4~8个月.按Mazur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9例,良1例,中1例.结论 锁定钢板结合微创技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创伤小、恢复快、骨折愈合率高,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夏永伟;吴德舜;郭敏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经皮斯氏针撬拨复位外固定架治疗粉碎性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经皮斯氏针撬拨复位外固定架治疗32例(37足)粉碎性跟骨骨折患者.结果 骨折均获解剖复位.32例均获随访,时间2~12个月.B(o)hler角术前为-22°~26°(8.5°±12.3°),拆除外固定架后为24°~35°(28.4°±6.2°);Gissane角术前为136°~168°(155.2°±9.4°),拆除外固定架后为108°~142°(127.6°±17.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美国足踝骨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进行评分:优27足,良6足,可4足,优良率为89.20%.无伤口感染,斯氏针及外固定针无断裂、松动、滑脱.3例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经药物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 经皮斯氏针撬拨复位外固定架治疗粉碎性跟骨骨折能够达到解剖复位,术后并发症少,疗效确切.
作者:陈绍站;刘国辉;许勇;周荣华;邵泽豹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游离髂腹股沟皮瓣修复足部皮肤缺损的效果.方法 应用游离髂腹股沟皮瓣修复6例足部皮肤缺损患者,缺损面积5cm×5cm~6cm×12cm.结果 5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出现静脉危象,手术探查后见皮瓣小部分坏死,经换药后痊愈.6例均获随访,时间3~12个月.受区皮瓣质地柔软,厚度适中,弹性好,外观及功能均满意.结论 选用游离髂腹股沟皮瓣修复足部皮肤缺损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谭斌;赵久岩;陈少华;侯识志 刊期: 2013年第05期
骨肉瘤是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转移率及病死率较高.随着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骨肉瘤患者短期生存率得到显著提高,但发生肺转移的患者病死率仍较高.近年来,随着microRNA(miRNA)的发现,人们对骨肉瘤的相关机制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miRNA在许多肿瘤的形成及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促进或抑制作用,现就与骨肉瘤密切相关的miRNA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朱楠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双C臂机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高龄椎体压缩骨折应用的优势.方法 对79例高龄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行PKP,术中应用双C臂机47例(A组),单C臂机32例(B组).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穿刺次数及患者对手术过程满意度评分情况.结果 手术时间:A组15~55(21 ±10)min,B组26~90(41±1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透视次数:A组7~35(10.5±6.3)次,B组11~41 (21.5±11.5)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穿刺次数:A组2~9(3.2±1.7)次,B组2 ~12(5.6±2.9)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过程满意度:A组3~9(6.6±2.4)分,B组手为2~5(3.2±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高龄椎体压缩骨折PKP中,应用双C臂机可缩短手术时间,定位准确.
作者:石明国;张金明;杨占辉;王军辉;王伟;郭恒 刊期: 2013年第05期
2007年1月~2012年1月,我科在关节镜下复位关节面钢板内固定治疗1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8例,男12例,女6例,年龄25~57岁.Schatzker分型:Ⅰ型2例,Ⅱ型10例,Ⅲ型3例,Ⅳ型3例.合并伤:半月板损伤7例,前交叉韧带损伤2例,内侧副韧带损伤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5d.
作者:代红国;姚国仕;李冀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倒置股骨远端锁定接骨板(LISS)治疗股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倒置LISS治疗26例股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根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术后髋关节功能.结果 1例失访,1例死于内科疾患,24例获得随访,时间6 ~17个月.24例骨折均愈合,时间4~8个月.1例出现髋内翻畸形.末次随访时Harris髋关节评分为86~ 97分,其中优17例,良5例,可2例.结论 应用倒置LISS治疗股骨近端粉碎性骨折能够更好地重建外侧壁,避免外侧壁的医源性损伤,固定可靠,疗效肯定.
作者:何劲;谢华;李继春;罗诚;邓振宇 刊期: 2013年第05期
2009年9月~2012年12月,笔者采用锁骨远端锁定钢板治疗24例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患者,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24例,男19例,女5例,年龄19~66岁.锁骨远端骨折9例,肩锁关节脱位14例,锁骨远端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位1例.锁骨远端骨折均为AllmanⅡ型,肩锁关节脱位均为TossyⅢ型.全部为闭合损伤.2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 ~14d,2例因合并严重脑外伤,分别伤后10 d、15 d行手术治疗.
作者:陈云;黄广智 刊期: 2013年第05期
2007年12月~2012年9月,我院采用肱三头肌舌瓣入路平行钢板技术治疗28例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患者,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28例,男17例,女11例,年龄23~66(35.4±2.6)岁.骨折按AO/OTA分型:C1型9例,C2型13例,C3型6例.开放骨折8例,闭合骨折20例.术前均常规行肘关节X线、CT检查及三维重建.
作者:朱泽敏;宋祥胜;陆康康 刊期: 2013年第05期
2010年7月~ 2012年12月,我科采用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针固定治疗7例儿童股骨中上段骨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7例,男5例,女2例,年龄3~6岁.均为股骨干骨折,其中1例为双侧股骨干骨折.术前均摄股骨干正、侧位X线片,骨折严重者行三维CT检查.骨折类型:横断骨折2例,斜形骨折3例,蝶形骨折2例.骨折断端均有成角、短缩、旋转畸形,移位明显.
作者:吴世龙;丁真奇;姚剑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1994年10月~ 2011年10月,我科对12例肘外翻畸形患儿行手术治疗,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6~14岁.右肘7例,左肘5例.11例为外伤所致,1例为Turner综合征.受伤至就诊时间2~5年.肘外翻畸形25°~45°.6肘关节活动基本正常,6例存在不同程度肘关节屈伸障碍.2例合并肘关节不稳定,2例合并肱骨外髁骨折不愈合,4例合并迟发性尺神经炎,以患手尺侧麻木为主.
作者:谭述军;金庆平;李志敏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腰椎内固定术后感染的原因、诊断与处理对策.方法 对810例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17例感染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抗生素使用、临表现、实验室检查、细菌学检查及治疗方案、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年龄:<40岁、40~55岁、>55岁的感染率分别为0、1.58%、3.59%(P<0.05);手术时间:<90 min、90 ~ 180 min、>180 min的感染率分别为0.73%、2.03%、4.62%(P<0.05);出血量:< 300 ml、300 ~ 600 ml、>600 ml的感染率分别为1.08%、2.63%、3.80% (P <0.05);基础疾病:无、合并1~2种、>2种的感染率分别为1.03%、1.87%、4.09% (P <0.05);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24 h、24 ~ 72 h、>72 h的感染率分别为2.39%、2.04%、2.07%(P>0.05).结论 年龄>55岁、合并2种以上基础疾病、手术时> 180 min、出血量>600ml是腰椎内固定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病灶扩创引流结合足量长程敏感的抗生素静脉输入,辅以全身营养支持治疗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感染行之有效.
作者:陈鹏;陈刚;朱国兴 刊期: 2013年第05期
1病例资料患者,男,17岁,因颈部旋转活动受限伴左肩部酸胀2个月,于2012年9月10日入院.查体:C7椎体棘突压痛(+),颈部屈伸及旋转活动稍受限,被动屈伸后颈部疼痛.实验室检查:C-反应蛋白(CRP) 1.4 mg/L,血沉(ESR)2mm/1 h.胸片未见异常.X线及CT提示:C7椎体稍变扁,T1椎体上缘、C7椎体见骨质破坏,可见死骨形成,未见明显骨质硬化,周围软组织增厚,C7~T1椎间隙变窄,余椎体及附件骨质未见吸收、破坏征像,考虑结核,见图1、2.
作者:苏踊跃;周田华;李霞;黄游;欧校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联合带真皮下血管网皮片移植修复足部感染性创面的疗效.方法 对25例足部感染性创面患者使用VSD技术联合带真皮下血管网皮片移植修复.结果 25例均获随访,时间3~6个月,23例伤口一期愈合,2例出现部分坏死,经换药延期愈合.结论 采用VSD技术联合带真皮下血管网皮片移植是修复足部感染性创面的有效方法.
作者:廖志鹏;马常青;吴景枫;朱博武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钉棒固定并伤椎植骨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95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均采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螺钉固定,伤椎经椎弓根异体骨植骨手术方法.术前、术后和随访期间均摄X线片,检测椎体高度丢失情况以及Cobb角度变化,观察骨折愈合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手术时间100~150 min,术中出血量100~250 ml.95例均获随访,时间12 ~24个月,骨折均获得愈合.术后椎体高度恢复满意,矢状面畸形矫正,无明显的后凸角和高度丢失.6例螺帽松动.结论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治疗Denis B型骨折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疗效良好.
作者:胡鑫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有限切开可吸收螺钉结合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效果.方法 采用有限切开可吸收螺钉结合外固定架治疗31例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结果 31例均获随访,时间6~3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8 ~ 16周.腕关节活动度:掌屈45°~75°(50°±12°),背伸40°~70°(45°±14°),尺偏15°~25°(20°±6°),桡偏8°~20°(10°±4°),旋前45°~65°(55°±5°),旋后45°~60°(50°±4°).掌倾角从-30°~-10°(-10°±4°)增加至-5°~15°(11°±3°).尺偏角从-5°~ 20°(12°±6°)增加至10°~25°(20°±5°).根据Dienst评分标准:优8例,良17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为80.6%.结论 对于累及关节面的桡骨远端C型骨折,可吸收螺钉结合外固定架固定可以较好地维持骨折复位,并可获得较满意的腕关节功能.
作者:唐孝明;张斌;魏丹;袁加斌;卢冰;刘攀;王跃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前后联合入路治疗胫骨平台伴后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前后联合入路双钢板治疗24例胫骨平台伴后髁骨折患者.按DeCoster标准评定骨折复位情况,按HSS膝关节评分标准评估膝关节功能.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25个月,骨折均愈合.21例达到解剖复位,2例复位良好,1例复位不完全.术后12个月膝关节功能HSS评分为76 ~ 92分.结论 前后联合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伴后髁骨折疗效满意.
作者:吴锦春;何斌;沈建;鞠冀东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结合植骨治疗SanderⅢ、Ⅳ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32例跟骨骨折患者(36足)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并髂骨植骨治疗.结果 术后切口均无感染.32例均获随访,时间6~18(10.4±3.3)个月.未发现关节面塌陷、复位丢失、螺钉固定不良现象.功能及疗效按照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优22例,良6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7.5%.结论 锁定钢板内固定结合髂骨植骨治疗SanderⅢ、Ⅳ型跟骨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充分的术前准备、熟悉跟骨的解剖形态、术中精准的复位、内固定的技巧、时机的掌握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邢涛;董林;魏国俊;雷宁波;王志勇;徐玉德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股骨扩髓髓内钉(RIN)和锁定接骨板(LCP)治疗股骨干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0例股骨干骨折患者分别采用RIN内固定(25例)和LCP内固定(25例)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术后8周骨痂面积、功能评价情况.结果 50例均获得随访,时间RIN组11~28个月、LCP组10~ 32个月.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Flynn功能评价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IN组手术时间较LCP组长、切口长度较LCP组短、术后第8周骨痂面积比LCP组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IN与LCP两种内固定方式均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RIN组术后骨痂形成较多,骨折愈合情况更为理想.
作者:翁鉴;曾晖;肖德明;熊奡;陶可;辛风 刊期: 201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