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泉;尚红涛;董桂贤;张宁;肖春来
2009年6月~2011年1月,我们用交锁髓内钉结合阻挡螺钉技术治疗胫骨中下段不稳定型骨折23例,效果较好,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23例,男15例,女8例,年龄16~68岁.根据AO/ASIF分类:42A型14例,42B型9例.开放骨折5例:Gustilo Ⅰ型2例,Gustilo Ⅱ型3例.合并腓骨骨折11例.采用国产Trauson胫骨髓内钉19例,Smith-Nephew胫骨髓内钉5例.
作者:王鹏飞;魏星;庄岩;叶爱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冻结肩好发于40~60岁,女性多发,有较多患者局部压痛点广泛或不明确.2003年5月~2010年9月,笔者对79例冻结肩门诊患者行盂肱关节注射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符合下列标准[1]纳入本研究:①无明显诱因起病;②肩关节明显疼痛伴有夜间疼痛;③肩关节主、被动活动均明显受限,除了内外旋不同程度受限外,上举<130°,外展小于健侧的一半;④肩关节正位X线检查排除特异性炎症、肿瘤等疾病,肩峰前下部及肱骨大结节部没有明显硬化增生;⑤没有经过正规的肩关节盂肱关节腔及肩峰下注射治疗(局部痛点封闭除外).本组79例均为第一期(炎症水肿期)、第二期(冻结期)患者,男18例,女61例,年龄42~65岁,病程2~6个月.左侧58例,右侧21例.
作者:金安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2008年1月~2010年8月,我科采用外侧锁定加压钢板和普通外侧钢板治疗29例胫骨平台SchatzkerⅠ~Ⅲ型患者,均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本组29例,男24例,女5例,年龄24~61(42.5±7.7)岁.左侧14例,右侧15例.骨折按Schatzker分类:Ⅰ型10例,Ⅱ型12例,Ⅲ型7例.均为闭合骨折.根据使用的钢板不同分为锁定加压钢板组(15例)及普通钢板组(14例).
作者:汪立平;李建军;范立北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随着关节镜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PCL)重建术已经得到骨科和运动医学医师的认同[1].2007年6月~2010年10月,我院对56例PCL断裂患者采用胫骨双固定法取自体腘绳肌腱单束重建PCL,临床效果良好,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56例,男43 例,女13 例,年龄18~56岁.病程1 d~5个月.其中15例合并有半月板损伤.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或侧副韧带损伤的患者未纳入本次研究.后抽屉试验均为阳性,3度损伤(后抽屉试验胫骨后移>10 mm).MRI检查均提示有PCL断裂.Lysholm评分为29~63(52±1.5)分.
作者:沈烈军;危立军;罗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影响髋臼骨折手术疗效的因素.方法 手术治疗136例髋臼骨折患者,对患者性别、年龄、骨折类型、合并伤、手术时机、手术入路、复位质量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骨折类型优良率:简单骨折为78.5%,复杂骨折为56.1%(P<0.05).手术时机优良率:2周内手术为75.8%,2周以上为55.6%(P<0.05).复位质量优良率:解剖复位优良率为83.3%,良好复位为76.3%,不满意复位为42.3%,轮廓复位为14.3%(P<0.05).结论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骨折类型、手术时机、复位质量为影响髋臼骨折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阳闽军;窦庆寅;钟威;胡洪涌 刊期: 2012年第02期
1材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标准结合McCulloch制订的标准制定:① CT或MRI证实有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和(或)硬膜囊受压征象.②有神经根刺激症状,伴有或不伴腰痛且与影像学表现一致.③经1~3个月保守治疗无效者.④排除椎间隙明显狭窄,提示退行性椎间盘膨出者.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
作者:姚登攀;唐燕凯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应用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8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行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根据Harris评分法评定术后疗效.结果 38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3年.髋关节功能根据Harris评分:优14例,良19例(其中1例随访至第14个月死亡),中5例,优良率为84.2%.结论 应用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风险小、费用低、疗效满意,患者可早期下床活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许峰;杨小龙 刊期: 2012年第02期
Sanders Ⅳ型跟骨骨折治疗上存在较大的困难.2007年3月~2009年4月,我们手术治疗26例Sanders Ⅳ型跟骨骨折患者,疗效满意.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26例,男25例,女1例,年龄28~47(32.2±2.6)岁.均为闭合骨折.受伤至手术时间13~37(16.3±2.4)d.术前行CT检查均为Sanders Ⅳ型跟骨骨折.合并脊柱损伤8例,轻微脑外伤1例.
作者:贾斌;张勇;郑杰;高迪;刘彦勋;马雪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髌骨骨折较常见,治疗方法有多种.对于移位明显的髌骨骨折,需要手术治疗.2008年5月~2010年5月,我科采用可调式髌骨爪治疗髌骨骨折32例,疗效满意.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32例,男21例,女11例,年龄19~57岁.粉碎性骨折25例,横形骨折5例,纵形骨折2例;闭合骨折27例,开放骨折5例.1.2治疗方法全部采用可调式髌骨爪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根据患者健侧X线测量的髌骨长度选择髌骨爪.该髌骨爪分两部分,一端为2爪,另一端为3爪,均为钛合金材料,中间重叠部分为带锁扣的可调式部分,用2枚螺钉固定(分大、中、小3个型号).
作者:刘云宁;魏永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2007年3月~2011年1月,我科应用可调式骨盆外固定架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48例,临床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器械开口器和钻孔器(见图1):开口器尖部呈三棱锥样,长约1 cm,较锐利,其后有环状平台防止过深.钻孔器尖部为圆弧扁平状,直径约3.6 mm,有0~10 cm单位刻度.可调式骨盆外固定架(已申请专利,专利号:zl 2007 20020106.3,见图2、3):可调固定横杆由左右两段组成,两段横杆的内端均有带螺纹的内孔,且两内孔中的螺纹旋向相反,共同安装在调节螺丝的两端.斜固定杆通过锁紧夹固定在可调固定横杆上,斜固定杆通过锁紧夹固定带有骨钉的横行固定杆,横行固定杆通过锁紧夹固定骨钉.
作者:任志富;李垂青;孙鲁伟;谢伟;王景彦 刊期: 2012年第02期
1病例资料患者,女,21岁,因胸部不适、腹部束带感2个月,大小便失禁、双下肢无力2 d,于2010年8月21日入院.查体:脊柱未见明显畸形,生理弯曲正常存在,无皮肤破损、红肿,胸背后部压痛阴性,叩击痛阳性,胸部活动度基本正常;脐以下感觉减退,末梢血运良好.左下肢肌力0级,右下肢肌力1级,双侧肌张力高,左下肢膝、跟腱反射亢进,右下肢膝、跟腱反射活跃,Babinski征左侧阳性、右侧阴性.双侧髌阵挛阴性,踝阵挛阳性.MRI显示(图1):T4~6节段蛛网膜下腔囊性肿物,位于脊髓背侧偏左,囊肿呈多房性,约3 cm×1 cm×0.5 cm大小,脊髓严重受压.初步诊断:胸椎椎管内髓外硬膜下占位性病变伴不全瘫.急诊行囊肿切除手术.后正中切口,显露T4~7椎板,将棘突椎板及黄韧带咬除,剥开硬膜外脂肪,显示硬膜,见硬膜反应性增厚,无搏动,切开硬膜、蛛网膜,见一约4 cm×1.5 cm×1 cm乳白半透明质软椭圆肿物,压迫胸髓变形;剥离并完整取出肿物,缝合硬膜后,见硬膜搏动好转.肿物有弹性,离体后弹性回缩成类圆球状,内有乳白半透明液体,囊内有脉络丛样结构.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脊髓脉络膜囊肿.术后第2d患者双下肢肌力开始恢复,5 d后下地行走,随访6个月时,双下肢肌力及大小便完全正常.
作者:刘杰;李玲;程志山;贾淑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36例;术后第12个月时按照Rasmussen标准对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同时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26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膝关节功能:优18例,良12例,可3例,差3例,优良率为83.3%.并发症:膝关节内翻畸形1例,创伤性关节炎1例,关节僵硬2例,关节面塌陷4例,切口不愈合产生窦道1例.结论 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创伤小,固定牢靠,允许患者早期关节功能锻炼,改善关节功能,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邓颂波;张耀强;徐火荣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跨关节固定治疗跖跗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可控加压骑缝钉联合自锁螺钉钢板治疗12例跖跗关节损伤患者.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时间8~16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优秀3例,良5例,一般4例.结论可控加压骑缝钉联合自锁镙钉钢板能灵活有效地治疗跖跗关节复合体损伤.
作者:顾增辉;郑隆宝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CT三维重建在尺骨冠状突骨折治疗中的指导意义.方法 对19例尺骨冠状突骨折患者摄X线片、CT扫描及CT三维重建检查,对骨折进行分型,并据此制定佳治疗方案.结果 根据尺骨冠状突骨折的O′Drlscoll分型,CT三维重建图像显示19例尺骨冠状突骨折患者中Ⅰ型骨折6例,Ⅱ型骨折11例,Ⅲ型骨折2例.除2例Ⅰ型冠状突骨折外,余17例均采用了内固定治疗.19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30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8~12周.疗效根据Morrey et al的肘关节功能诊断标准评定:优12 例,良4例,差3例.结论 CT三维重建能多方位、立体、全面地显示冠状突骨折情况,对骨折分型、治疗方案选择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作者:黄洪斌;季向荣;鲍丰;范顺武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1],其治疗仍存在争议.对这类骨折的处理许多学者强调了解剖复位、稳定的固定及早期关节功能锻炼的重要性[2],如果治疗不当将会产生明显的并发症.以往桡骨远端骨折治疗的主要方法是闭合复位石膏或小夹板外固定,但是该法在治疗不稳定型或累及关节面的桡骨远端骨折时往往导致腕关节功能障碍.随着腕部生物力学和显微解剖学及新一代内、外固定器械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桡骨远端骨折复位与重建的要求逐渐提高.近年来有关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方法的回顾性和前瞻性研究报道日益增多.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观念不断更新,不同类型的桡骨远端骨折出现了不同的治疗方法.现综述如下.
作者:张林林 刊期: 2012年第02期
2008年11月~2011年1月,我院采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干骨折22例,均获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22例,男11例,女11例,年龄19~78岁;其中19~40岁13例,60~78岁9例.均为急性损伤.骨折按AO分型:12-A1型3例,12-A2型6例,12-A3型5例,12-B1型2例,12-B2型2例,12-B3型3例,12-C3型1例.合并桡神经损伤3例,合并其他部位骨折2例.手术时间为伤后3 h~5 d.
作者:郭敏;吴德舜;夏永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7例肱骨干骨折(经手法复位不满意或手法复位石膏固定后再移位)患儿采取闭合复位、小切口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除2例因手法复位失败采用有限切开复位外,其余均采用闭合复位.分别于术后3、6、12个月对患儿肩、肘关节功能进行评分.结果 37例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2例因钉尾过长或折弯致肱骨进针点疼痛和钉尾刺激反应,拔钉后症状消失.骨折全部骨性愈合,愈合时间3~6个月.均无感染、短缩、旋转畸形以及骨骺、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采用Constant和Murley肩关节评分系统、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评价疗效,术后12个月疗效:优20例,良15例,可2例,优良率为94.59%.结论 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干骨折创伤小,可早期活动,愈合快,并发症少.
作者:郑江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前路减压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伴截瘫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前路减压、Kaneda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伴截瘫30例.结果 30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24个月.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按Frankel分级:A级3例恢复至C级1例,2例无恢复;B级3例恢复至D级1例,C级2例;C级12例恢复至D级5例,E级4例,3例无恢复;D级12例恢复至E级10例,2例无恢复.结论 前路减压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伴截瘫可直接有效地解除脊髓压迫,为神经功能恢复创造条件,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伴截瘫的有效方法.
作者:姚士军;徐绍勇;郭建利;张艳军;袁智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1996年2月~2010年6月,我院应用蹼间穿支血管蒂掌背筋膜皮瓣治疗示、中、环、小指皮肤缺损12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12~68岁.示指6例、中指3例、环指2例、小指1例.损伤类型:皮肤缺损8例,感染创面3例,瘢痕1例.皮瓣缺损面积:1.0 cm×2.0 cm~3.0 cm×5.0 cm.1.2治疗方法常规清创切除坏死组织或瘢痕组织.根据创面大小及部位设计皮瓣,面积为1.2 cm×4.0 cm~3.8 cm×6.0 cm.皮瓣切取部位:第2掌骨背9例,第3掌骨背2例,第4掌骨背1例.示指创面取第2掌骨背皮瓣,由于第4掌骨背动脉细小,环指创面取第3掌骨背皮瓣,小指创面取第4掌骨背皮瓣.中指创面取第2或3掌骨背皮瓣.按文献[1]方法将皮瓣设计成长梭形,宽略大于创面宽度,长度=创面长度+近侧创缘至旋转点的距离+1 cm,蒂部要带有皮肤组织的皮下筋膜蒂和皮蒂.皮瓣从近端往远端游离(逆行游离),皮瓣近侧即伸肌腱联合以近可在腱外膜浅层游离.保护好经过皮瓣的浅静脉,以便皮瓣出现静脉危象时与指背静脉吻合;而腱联合以远在掌背动脉深层游离,同时保护好皮支和交通支;由于皮支较细,不必刻意寻找,以免损伤皮支.
作者:王虔 刊期: 2012年第02期
2009年8月~2010年12月,我科应用空心钉治疗11例股骨外髁冠状面骨折患者,取得良好疗效.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1例,男8例,女3例,年龄18~56岁.均为闭合性骨折.骨折按Letenneur et al分类[1]:Ⅰ型2例,Ⅱ型8例,Ⅲ型1例.术前患者均摄患肢正、侧位X线片及CT平扫、三维重建检查.1.2治疗方法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沿髌骨外侧作纵行切口进入关节囊,充分暴露骨折部位,探查膝关节是否合并半月板及前交叉韧带损伤,通过撬拨和配合膝关节后面推顶动作使骨折复位,用3枚导针经髌股关节面垂直骨折线临时固定.
作者:聂涛;李志华;高泓一;文渊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