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

许峰;杨小龙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 老年人,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8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行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根据Harris评分法评定术后疗效.结果 38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3年.髋关节功能根据Harris评分:优14例,良19例(其中1例随访至第14个月死亡),中5例,优良率为84.2%.结论 应用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风险小、费用低、疗效满意,患者可早期下床活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临床骨科杂志相关文献
  • 膝骨关节炎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体会

    2009年2月~2011年3月,我科采用关节镜检查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84例,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84例,男48例,女36例,年龄45~76岁.病程6个月~18年.术前均有活动疼痛、反复肿胀、行走或上下楼困难等症状,部分患者关节内绞锁感、关节摩擦感,髌骨研磨试验(+),McMurry Sign(+).无近期膝关节外伤、手术史.经长期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术前常规摄膝负重位及轴位X线片,根据Kellgren-Lawrence的X线分级标准[1]:轻度7例,中度25例,重度52例.

    作者:王浩;陈森;方青;胡沛然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部骨折

    2006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应用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31例股骨转子部骨折患者,取得较满意的效果.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31例,男20例,女11例,年龄40~70岁.骨折按AO分类[1]:A1型11例;A2型13例;A3型7例.均为闭合性骨折.入院至手术时间1~16 d.合并疾病:高血压5例,糖尿病2例,胃溃疡1例,胆囊炎1例.1.2治疗方法全麻或硬膜外麻醉.C臂机透视下利用牵引装置进行手法复位.伴有股骨颈基底部骨折或股骨转子下骨折并移位者,需侧方牵引、切开撬拨复位,使用多枚克氏针临时固定后放置解剖锁定钢板,钢板上端凹陷处与股骨转子贴近,在干骺端先用1枚加压螺钉固定钢板位置,C臂机透视下置入股骨颈的锁定螺钉,骨折远端股骨干上固定3枚以上螺钉.见图1.

    作者:胡晓亮;倪明;丁菊红;秦惠敏;沈燕国;邱永敏;尹伟忠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2年随访分析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短期及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41例OVCF患者中行PVP治疗11例,PKP治疗16例,非手术治疗14例.对患者的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分别记录患者入院时及手术或非手术治疗后2 d的VAS评分,分析PVP、PKP的短期临床疗效.并对41例OVCF患者进行2年的随访,分别记录手术或非手术治疗后2年的VAS评分,分析3种方法治疗OVCF的近期临床疗效.结果 手术治疗2 d后VAS评分明显下降.随访2年后PVP组及PKP组VAS评分与非手术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VP组VAS评分较PKP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手术患者均未发现重大并发症.结论 PVP、PKP均能迅速缓解患者疼痛,短期临床疗效良好,与非手术治疗相比近期临床疗效无差异;与PKP相比PVP近期疗效较好.

    作者:吴海昊;庞清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髋臼骨折手术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髋臼骨折手术疗效的因素.方法 手术治疗136例髋臼骨折患者,对患者性别、年龄、骨折类型、合并伤、手术时机、手术入路、复位质量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骨折类型优良率:简单骨折为78.5%,复杂骨折为56.1%(P<0.05).手术时机优良率:2周内手术为75.8%,2周以上为55.6%(P<0.05).复位质量优良率:解剖复位优良率为83.3%,良好复位为76.3%,不满意复位为42.3%,轮廓复位为14.3%(P<0.05).结论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骨折类型、手术时机、复位质量为影响髋臼骨折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阳闽军;窦庆寅;钟威;胡洪涌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空心钉治疗股骨外髁冠状面骨折

    2009年8月~2010年12月,我科应用空心钉治疗11例股骨外髁冠状面骨折患者,取得良好疗效.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1例,男8例,女3例,年龄18~56岁.均为闭合性骨折.骨折按Letenneur et al分类[1]:Ⅰ型2例,Ⅱ型8例,Ⅲ型1例.术前患者均摄患肢正、侧位X线片及CT平扫、三维重建检查.1.2治疗方法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沿髌骨外侧作纵行切口进入关节囊,充分暴露骨折部位,探查膝关节是否合并半月板及前交叉韧带损伤,通过撬拨和配合膝关节后面推顶动作使骨折复位,用3枚导针经髌股关节面垂直骨折线临时固定.

    作者:聂涛;李志华;高泓一;文渊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膝关节伸直位僵硬的人工关节置换治疗

    目的 探讨膝关节伸直位僵硬的人工关节置换的手术方法及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对9例膝关节伸直位僵硬患者(12膝)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术中采用二次截骨加软组织松解的方法,分别记录手术前后膝关节HSS评分及关节活动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经过 12~56(36.2±9.61)个月的随访,膝关节HSS评分由术前13~45(28.6±7.12)分提高到术后56~89(65.45±6.25)分(P<0.01).关节活动度由术前0°提高到术后70°~110°(85.5°±10.18°)(P<0.01).结论 膝关节伸直位僵硬可以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效果满意.掌握熟练的手术技巧及正确术后康复至关重要.

    作者:厉驹;何帮剑;童培建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缝线锚钉治疗膝内侧副韧带断裂

    2007年5月~2010年12月,我院采用膝内侧切口切开复位缝线锚钉治疗17例膝内侧副韧带断裂患者,疗效满意.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7例,男11例,女6例,年龄18~52岁.左膝10例,右膝7例.受伤原因:车祸伤10例,运动伤4例,摔伤3例.所有患者膝外翻试验均阳性,为Ⅲ度损伤.术前予X线片、MRI检查明确诊断.受伤至手术时间3~13 d.1.2手术方法采用硬膜外麻醉或腰麻.取膝内侧正中切口,上至内收肌结节近侧3 cm,向下行于髌骨内侧3 cm;确定韧带断裂处,将韧带附着骨面给予适当处理毛糙,少许渗血,将缝线锚钉呈45°角拧入骨面,钉尾带线将断裂韧带做编织缝合.检查侧方应力试验,观察缝合处韧带牢固情况.

    作者:史豳豳;俞钰贤;沈新乐;陶初华;王春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动力髋螺钉内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短期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动力髋螺钉(DHS)与人工股骨头置换(HA)治疗高龄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 对行DHS内固定(90例)与HA(66例)的高龄顺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及并发症情况.结合Tronzo-Evans骨折分型及Singh指数分级,探讨高龄转子间骨折治疗方式的选择.结果 对患者随访12~108个月.HA组较DHS组术后下地早,并发症发生率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高.在内固定失败率和假体松动率方面,HA组不仅在Ⅲ、Ⅳ型不稳定骨折和Singh指数在1~3级患者中明显低于DHS组,在Ⅰ、Ⅱ型稳定骨折和Singh指数在4~6级患者中亦明显低于DHS组(P<0.05).结论 HA治疗高龄顺转子间骨折短期疗效良好.结合Tronzo-Evans分型和Singh指数分级对高龄转子间骨折治疗具有指导意义,高龄转子间Ⅲ、Ⅳ型骨折首选HA治疗;对于严重骨质疏松Singh指数在1~3级的高龄患者,即使Ⅰ、Ⅱ型稳定骨折,也可首选HA治疗.

    作者:王军;李宗原;石波;康斌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空心钉固定联合半腱肌肌腱重建喙锁韧带治疗Ⅲ度肩锁关节脱位

    目的 探讨空心钉固定联合半腱肌肌腱重建喙锁韧带治疗Ⅲ度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 对22例Ⅲ度肩锁关节脱位患者行空心钉固定联合半腱肌肌腱重建喙锁韧带治疗.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0~32个月.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局部畸形消失,未见复发.参照Karlsson疗效评定标准:A级18例,B级4例.结论 该手术方法设计符合生物力学的要求,方法简单,复位作用良好,是治疗Ⅲ度新鲜肩锁关节脱位有效方法.

    作者:周江军;朱治宇;赵敏;吕仁发;张立;陈荣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不同方法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LISS接骨板与传统接骨板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50例胫骨近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例,分别进行LISS接骨板和传统接骨板治疗.对两种方法的手术时间、切口长短、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8~15(13±3.6)个月.LISS组:切口长度8.25 cm±1.47 cm,手术时间76 min±8 min,术中出血量120 ml±45 ml;传统接骨板组:切口长度19.16 cm±3.8 cm,手术时间103 min±12 min,术中出血量350 ml±55 ml.疗效根据Merchant评分标准评定:LISS组优4例,良19例,可2例,优良率23/25;传统接骨板组优3例,良18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21/25.LISS组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疗效评定比较均优于传统接骨板组(P<0.01).结论 LISS具有微创、安全、简便、快速的特点,可作为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优先选择方法.

    作者:于水;隋聪;胡孔足;刘德宝;卜海富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C型骨折

    目的 探讨应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MIPPO)治疗肱骨中下段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8例肱骨中下段C型骨折患者通过闭合牵引复位,经小切口插入锁定钢板(LCP),钢板置于肱骨前侧,一期内固定.术后分别以UCLA和Mayo评估肩、肘关节功能.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6~22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3~5个月.1例出现伤口延迟愈合;1例出现桡神经损害症状;1例因钢板过高产生肩关节撞击症状.参照UCLA肩关节评分:优 12例,良 11例,差 5例;Mayo肘关节评分:优 6例,良 14例,可 6例,差 2例.结论 MIPPO技术治疗肱骨中下段C型骨折,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张力;林斌;郭志民;鄢妘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LISS和逆行股骨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远段骨折

    目的 探讨LISS和逆行股骨髓内钉(GSH)内固定治疗股骨远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45例股骨远段骨折患者根据骨折AO/ASIF分型分别采用LISS钢板(25例,A3型、B型C型)和GSH(20例,A1型、A2型)内固定治疗,并对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45例均获得随访,时间8~20个月.骨折均愈合,其中2例为延迟愈合.2例螺钉退出,未发生感染.结论 LISS钢板和GSH各有优势,根据骨折类型选择适宜的内固定系统,是获得满意骨折复位和膝关节功能良好效果的关键.

    作者:秦强;殷潇凡;徐俊;吴旭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疗效比较

    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采用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82例,笔者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82例,男18例,女64例,年龄60~80(71±5)岁.均为闭合骨折.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切开复位组:41例,男10例,女31例,年龄60~79 (70±6)岁.骨折AO分型:B3型6例,C1型8例,C2型12例,C3型15例.闭合复位组:41例,男8例,女33例,年龄60~80 (72±5)岁.骨折AO分型:B3型5例,C1型8例,C2 型14例,C3型1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分型等资料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郑卫军;宋祖权;江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全髋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致髋关节强直

    2000年3月~2009年3月,我科对17例(23髋)强直性脊柱炎致髋关节病变患者予以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近期效果良好,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7例,男12例,女5例,年龄20~51岁.血清HLA-B27检查结果均为阳性[1],术前均处于稳定期,血沉和C-反应蛋白正常,活动疼痛明显,关节活动度降低,屈伸30°~80°,内收5°~ 10°,外展10°~25°.非甾体消炎去痛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均无严重心血管疾病;X线片显示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患者均是首次接受髋关节手术治疗,其中6例行Ⅰ期双髋置换.1.2手术方法取髋关节后外侧切口入路,彻底松解关节囊及周围挛缩软组织,切除所有滑膜组织、肉芽组织及增生骨赘.保留股骨距1.0~1.5 cm截断股骨颈,取出股骨头.确定髋臼中心的位置,打磨至真臼(必要时可以采用打压植骨重建髋臼),髋臼假体的安放方向应保持与骨盆横轴呈45°外展,并保持15°~20°前倾.直视下扩髓.打入股骨假体试模及安装股骨头试模后,关节试行复位活动,满意后安放假体.髋关节假体均使用非骨水泥假体.

    作者:吴超群;冯琼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椎间盘镜手术与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椎间盘镜手术(MED)与微创小切口腰椎间盘手术(MT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中期疗效.方法 将16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MED组83例和MTD组83例,分别行MED和MTD手术.对术中、术后反映手术创伤的指标进行监测和观察.结果 MED组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及术后引流量均小于MTD组(P<0.01).两组术后血清CRP均较术前增加,但术后MED组血清C-反应蛋白增加低于MTD组(P<0.05).两组VAS术后评分均较术前改善(P<0.01).患者均获随访,时间2~4年.按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MED组优65例,良11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为91.6%;MTD组优66例,良13例,可4例,差0例,优良率为95.2%.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MED手术较MTD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但两种方法早、中期疗效均较满意.

    作者:刘洋;杨星华;官正华;韦溦;张忠荣;郭元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跨关节固定治疗跖跗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跨关节固定治疗跖跗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可控加压骑缝钉联合自锁螺钉钢板治疗12例跖跗关节损伤患者.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时间8~16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优秀3例,良5例,一般4例.结论可控加压骑缝钉联合自锁镙钉钢板能灵活有效地治疗跖跗关节复合体损伤.

    作者:顾增辉;郑隆宝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LISS钢板治疗下肢骨折体会

    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科采用LISS钢板治疗股骨中远段粉碎性骨折10例,治疗胫骨近中段粉碎性骨折20例,均取得良好效果.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30例,男24例,女6例,17岁~60岁.骨折部位:股骨中远段粉碎性骨折10例,胫骨近中段粉碎性骨折20例;其中有16例为涉及关节面骨折(有不同程度塌陷).28例为闭合损伤;2例为开放损伤(GustiloⅡ型).

    作者:魏春;马华;赵奎;王华;吴舟;孟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36例

    目的 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36例;术后第12个月时按照Rasmussen标准对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同时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26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膝关节功能:优18例,良12例,可3例,差3例,优良率为83.3%.并发症:膝关节内翻畸形1例,创伤性关节炎1例,关节僵硬2例,关节面塌陷4例,切口不愈合产生窦道1例.结论 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创伤小,固定牢靠,允许患者早期关节功能锻炼,改善关节功能,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邓颂波;张耀强;徐火荣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Ⅱ、Ⅲ型Pilon骨折治疗手术时机的选择

    目的 探讨手术时机对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Ⅱ、Ⅲ型Pilon骨折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96例Ⅱ、Ⅲ型Pilon骨折患者按受伤至手术时间分为两组,早期手术组44例,于伤后12 h或3 d内行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术;延期手术组52例,于伤后7~14 d待肢体肿胀消退后手术.对两组术后进行随访分析.结果 96例均获随访,时间10~24(15.3±3.4)个月.踝关节功能优良率早期手术组为79.6%,延期手术组为8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延期手术组在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开始负重时间等指标上均优于早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时机选择是Ⅱ、Ⅲ型Pilon骨折治疗的关键,延期手术有利于提高远期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史智伟;周鸣;刘磊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游离足背皮瓣修复足背大面积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游离足背皮瓣修复足背大面积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2例足背大面积皮肤缺损患者应用游离足背皮瓣修复治疗.结果 12例均获随访,时间1个月~4年.游离皮瓣全部成活,受区运动、感觉及外观良好;供区植皮全部成活,双足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 游离足背皮瓣可以解决足背大面积皮肤缺损修复的问题,且组织相似性高;供区只要保留完整腱周膜即可解决植皮生长不理想的问题.游离足背皮瓣是修复足背大面积皮肤缺损的较理想选择.

    作者:王泉;尚红涛;董桂贤;张宁;肖春来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临床骨科杂志

临床骨科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