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正月初七『人日』也是美食节

由国庆

关键词:
摘要:正月初七,民间传说是人类的诞辰日,即人的生日,又俗称“人日”、“人日节”、“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等.人日在我国至少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了,神话云,远古时期天地间没有生物,初由女娲创世,她在七天内每天造出一种生物,前六天诞生了鸡、狗、豕(猪)、羊、牛、马,到了第七天人才出现.后来,古人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一些人类起源的神话.另外,民间还出现了补充说法,即初九是天日,初十为地日.
食品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营养过剩也会导致肾结石

    逢年过节,面对各种美食诱惑,您得悠着点.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人普遍存在营养过剩的问题,而营养过剩不仅使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的发病率上升,还可能导致肾结石.营养太好了,您得管住嘴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是人体的“清道夫”.近年来肾结石发病率上升,与人们饮食不当、营养过剩有着很直接的关系.肾结石形成的因素很多,年龄、性别、种族、遗传、环境和职业等因素都与结石的形成相关.其中,饮食中可形成结石的成分摄入过多,是肾结石的重要病因.

    作者:李铭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国人的“味道”

    甘美之味甘这个词在中国话里是非常活跃的,它能表示人爱憎的基本感情,例如心甘情愿、不甘落后.甘来源于吃,是“五味”之一.《辞海》里对五味的解释,引的是《礼记·礼运》的古法:“酸、苦、辛、咸、甘也”.古书里甘代表的食物是饴糖跟蜂蜜.糖和蜜的味不是甜的吗?古人只懂得甘不知道甜.汉朝的《说文解字》还没收甜字,有个字附在甘后,字形是左甘右舌,说明在汉代时,“甜”字刚刚在俗语里出现.

    作者:高威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养生盛宴喜迎新春

    马上就要迎来羊年新春了.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朋友和家人只能在春节的时候团聚.虽说去饭店吃年夜饭省时省力,但却缺少了家人团聚在家吃年夜饭的温馨与乐趣.在家过年,包上一顿饺子,炒上几个好菜,空气中弥漫着家人团聚的幸福感.那么问题又来了,很多朋友都在发愁,怎样才能做出一桌健康又美味的年夜饭呢?每年都是那些固定的菜式,油腻、高脂肪的食物占据了大半个餐桌,毫无新意.下面,隆顺榕就为您推荐几款健康的美食,为您和您的家人送去健康与美味.

    作者:张盼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国传统养生功——八段锦(二)

    八段锦分解动作说明3.调理脾胃须单举★动作要领:右手翻掌上举,掌心向上,指尖向左,同时左手下按,掌心向下,指尖向前,双掌五指舒展.右侧动作和左侧相同,如此反复6次.4.五劳七伤往后瞧★动作要领:双臂外旋拧转,打开于体侧,躯干不动,头慢慢向左旋转,眼向左后方看,头旋转复位,眼平视前方.右侧动作和左侧相同,如此反复6次.

    作者:宋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电脑族护眼方法多

    办公室里的电脑族们,明明没干什么体力活,但从早坐到晚也会觉得浑身没劲儿,甚至还会出现头痛、失眠.你知道吗?这很可能是用眼过度造成的.中医认为“累从眼入”,也就是说,眼睛会引起全身的疲劳、不适.眼睛是全身疲劳的发源地之一,眼睛出现酸痛、发胀、干涩、视力模糊等问题时,就很容易导致头痛、注意力不集中、情绪烦躁、反应迟钝、疲乏无力和失眠、恶心、欲吐等一系列疲劳症状.

    作者:王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一树独先天下春,疏肝和胃话梅花

    在寒冷的冬季,一簇簇梅花傲雪绽放,给千家万户送来了春的信息.梅花是中国传统名花,古人称其为“正月花之盟主”,象征着快乐、幸福、长寿、和平.梅花不只供观赏,还可以入美食,馥郁芳香;入药亦为很多朋友们的健康服务,内外皆宜.观赏入馔两相宜梅花又叫“五福花”,在百花凋零之际,独天下而春,被民间作为传春报喜的吉祥象征.自古就有观赏梅花的习惯.汉武帝的上林苑种有“朱梅、胭脂梅”等品种.到了宋代,赏梅风气盛极一时,陆游有诗云:“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不止文人案头爱赏梅花,乡村野老也乐于红梅插瓶,在寥落的冬季为寻常百姓家增添雅致与喜庆.年节插花称作岁朝清供,所谓“山家除夕无他事,插上梅花便过年”.

    作者:李红珠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抑郁症——心灵感冒

    抑郁症就像伤风感冒一样,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情感障碍,故而被形象地称为“心灵感冒”.抑郁症发病率较高,给现代人带来了无尽的痛苦,甚至导致自杀等现象发生.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仅次子缺血性心脏病的第2位致残疾病.抑郁症病因极为复杂,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我们在生活中如何发现自己患有抑郁症?如出现相关的症状,是否需要就医?对这一问题的理解,需要我们详细了解抑郁症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作者:孙丽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老春饼,新吃法

    春饼又叫荷叶饼、薄饼,是一种烙得很薄的面饼,可以单吃,也可以卷菜吃,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小吃.早在《岁时广记》中就有记载:“立春日,食春饼,生菜,号春盘.”唐代杜甫亦有“春日春盘细生菜”的诗句.清代的《燕京岁时杂记》中说:“打春,是日富家多食春饼.”每年立春时节,吃春饼称为“咬春”,寓意着春天的到来,寓意着“一年之计在于春”的美好祝愿,寓意着幸福生活的延续.

    作者:桃子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老北京的年夜饭

    北京是金、元、明、清四朝古都,城居者很多的生活习俗曾受到北方地区或漠北、东北等地少数民族的影响,年俗亦是其中之一.在老北京,一进腊月,特别是从腊八就开始“忙年”,除了熬腊八粥,还要用紫皮大蒜泡腊八醋.从腊月二十三祭灶起,就算过年了,所以这一天被称为“小年下”.经过二十多天的准备,为的就是年三十儿到正月初五这些天的吃喝.有人认为,以祭灶为“小年下”,以三十儿和初一为“大年三十儿”、“大年初一”的叫法,始自元代.

    作者:罗澍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独具魅力的花馍与面花

    春节到了.老天津卫有俗话说,“媳妇媳妇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在民间,腊八一过,准备年货.过年的鸡鸭鱼肉,能放得住的该买的就要开始买了.直到“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那叫过小年,春节就揭开了序幕.天津卫人这就开始跟吃摽上了,用天津话说,叫“换饭”开始过大年.过去,老百姓过的是苦日子,家常便饭就是窝头加咸菜.天津卫人讲面子,一过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便把平时吃的窝头咸菜,换成粳米白面,菜里也见点荤腥.“换饭”是给街坊邻居们看的,这一年混得还可以,而且祈望来年的日子会“吉庆有余”,过得更好.

    作者:爨翁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二月菜园:樱桃萝卜和茼蒿

    大家好,小菜先在这里为大家送去问候,天气冷,要注意防寒保暖,愿大家健康、平安,人轻松,过个喜乐春节.樱桃萝卜记得小时候妈妈总爱对我说“生吃萝卜热喝茶,气得大夫满街爬”,当时只觉得好玩,长大了才知萝卜确实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下面就给大家简单说说萝卜的神奇之处.萝卜属十字花科草本植物,又名莱菔,其种子、鲜根、叶均可入药.性平微寒,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散瘀、消食健胃、止咳化痰、利便顺气、止渴生津、安补五脏等多种功效.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萝卜在一定程度上还具有防癌、抗癌的功效.今天小菜就给大家介绍一种特别适合在家庭阳台种植的萝卜品种——樱桃萝卜.

    作者:小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老上海年货忆旧

    如今,过年前的超市里绝对是人山人海.拎篮头的,推小车的,好吃的物事堆得小山样,每个人的脸上写着幸福与知足.这让我想起三十年前,改革开放刚刚起步,许多东西还要凭票,能开个后门抱几样吃食回家,就成了家里大的功臣.上海人过年,有几样吃食是必不可少的,但采办这些年货的故事,说起来真是好玩.奶油蛋糕一到过年,奶油蛋糕也成了紧俏商品.蛋糕坯子烘好,割成一个个圆形,两块中间抹一层奶油,一合,上面再裱些粗疏的花纹,大致是“春节快乐”一类,那字也真像张天师画符,龙飞凤舞.

    作者:沈嘉禄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立春时节防五病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指太阳到达黄经315°时,为公历每年2月3至5日之间,表示春天的开始.从这一天一直到立夏这段时间,都被称为春天.对立春的理解,古籍《群芳谱》中是这样解释的:立春“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立春期间,气温、日照、降雨,开始趋于上升、增多.

    作者:逸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蒜蓉辣酱烧排骨

    这道菜的做法很简单,味道却很惊艳,而且冷吃热吃都可以.提前做出来,吃的时候直接端上桌,既方便又美昧.原料:排骨1000克,姜片4片,蒜蓉辣酱3汤匙(45克),老抽1汤匙(15毫升),白糖2汤匙(30克)做法1.排骨斩成8厘米长的段,洗净后放入锅中,倒入清水,大火煮开后撇去浮沫,排骨捞出冲净沥干.锅中的水倒掉不要,将锅清洗干净.2.排骨放入锅中,倒入清水没过排骨,放入姜片、蒜蓉辣酱、老抽和糖,搅匀.3.大火煮开后,盖上盖子转中小火继续炖约50分钟,打开盖子,持续用大火煮5分钟,待汤汁略黏稠后出锅即可.

    作者:文怡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唐代的茶文化

    唐代是饮茶风气盛行的时代,唐代诗句中有:“茶为食物,无异米盐,于人所资,远近同俗.既祛竭乏,难舍斯须.田闾之间,嗜好尤甚.”说明茶在日常生活中已成为必不可少的食物,而且非常重要.唐代前期国势空前强盛,经济发展,仓储丰实,政治清明,人口增加.随着丝绸之路的畅通,对外贸易非常活跃,各国访唐使者络绎不绝,这一时期茶叶生产获得巨大发展,茶叶贸易也十分活跃.唐代饮茶成风,可以说是举国同饮,被认为是茶的黄金时代,所以在古籍上有“茶兴于唐”的说法.

    作者:宋权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过年嗑瓜子,适量重要

    春节期间,瓜子是亲朋聚会上不可缺少的小零食.很多人边聊天边嗑瓜子,不一会儿,面前的瓜子皮就堆成了一座“小山”,一次聚会“干掉”几斤瓜子不成问题.可是,是不是什么人都能这 么畅快地嗑瓜子?瓜子吃多了会不会对健康产生危害呢?正常吃瓜子没问题,每日50克左右为宜有人说,高脂血症患者不宜吃瓜子,瓜子含大量脂肪,高脂血症患者食用后会使血液中的脂质水平升高,血脂升高是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等病疾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对此,广西瑞康医院消化内科主任陈远能医师认为,这种说法缺乏科学依据,瓜子中所含的脂肪酸不同于动物的脂肪酸,瓜子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等物质有益于心血管健康,正常吃问题不大.

    作者:李艳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嗓子干痒按两穴

    冬季气候干燥,咽炎、喉炎及扁桃体炎便乘虚而入.许多人感到嗓子发痒,咳嗽不已.其实,只要多按按大椎穴和天突穴,就能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大椎穴是人体三阳经和督脉交会的大穴,有“阳中之阳”之称,能够统领一身的阳气.所以按揉大椎穴不仅能够疏通三阳经的经脉,促进六腑的气血流通,还能够补充人体阳气,增强抵抗外邪的能力.大椎穴有明显的退热作用,艾灸大椎穴约15分钟,能防治感冒、支气管炎、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还可用于肺气肿、哮喘的防治.洗澡时,用温热的水流冲击大椎穴,就如同温灸一样,也能起到通经散寒、提升阳气的作用.还可以用食指和中指放在该穴处,轻轻按揉,每次按揉15分钟左右.每天可按揉1~2次.对于上述疾病及颈椎疾病、乏力、虚劳等都有很好的防治功效.

    作者:杨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老北京的烤肉

    老北京的烤肉,初指烤牛羊肉,后来则多指烤羊肉;“烤”,是北地游牧民族流传下来的吃肉方法.元人定都北京近百年,影响于地方日常生活者所在多有,比如,明代北京宫廷还保持着正月吃冷片羊尾、爆炒羊肚、带油腰子和羊霜肠的习俗,“凡遇雪,则暖室赏梅,吃炙羊肉、羊肉包、浑酒、牛乳、乳皮,乳窝卷”.此外,十月要“吃羊肉、爆炒羊肚……吃牛乳、乳饼、奶皮、奶窝、酥糕……”,十一月要“吃炙羊肉”……明代北京的“炙羊肉”,与流传至今的北京烤肉不尽相同,据研究,不见明火者叫“炙”,使用明火才叫“烤”.到了清代,北京的饮食“以羊为主,豕佐之”.羊肉的吃法,也以爆、烤、涮为大宗,所以用炙子和松枝烤肉,应是清朝从关外带来的蒙古习俗.

    作者:罗澍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腹泻食疗方集萃

    腹泻是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症状,系指每日排便次数多于平时,粪便稀薄,含水量增加,有时脂肪增多,带有不消化食物,或含有脓血.腹泻临床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多是由胃肠道和消化系统疾病引起的.急性腹泻多伴有发热呕吐,多见于饮食不当、食物中毒、急性传染病、过敏性疾病及化学药品中毒.慢性腹泻病期长,病程在2个月以上,症状轻,多由急性腹泻未及时治愈而造成,且以胃肠性疾病为主.

    作者:邓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过节美食趣谈

    狮子头二十四,耍狮子!过节了,来个大大的肉丸子吃,太过瘾了!四喜丸子和狮子头的特点都是大,但是四喜是球形,狮子头发扁,而且有小丸子辅衬,还有讲单不讲双的规矩,皇权13个,王爷11个,头品9个,以此类推.狮子头是淮扬菜系中的一道传统菜肴,传说狮子头做法始于隋朝,原本叫葵花斩肉或葵花肉丸,因形似狮子而得名.

    作者:张宸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食品与健康杂志

食品与健康杂志

主管: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天津市科学技术期刊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