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军;田军;许超蕊;郑伟卓;吕松岑;陶树清;陶天遵
目的 探讨椎体成形术对骨质疏松导致的椎体骨折、椎体血管瘤、椎体肿瘤等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32例38节病变椎体,在C臂X线机监视下应用骨穿针经皮穿刺到病变椎体,将骨水泥注入其内.结果 32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24h局部疼痛显著减轻或消失30例,有效率93%;1例转移瘤术后10 d疼痛显著减轻.32例经过6~12个月随访,除1例转移瘤患者死于原发病外,余患者无疼痛加重或复发,患椎无塌陷发生.结论 对骨质疏松导致的椎体骨折、椎体血管瘤、椎体肿瘤,椎体成形术能增加椎体强度,有效缓解疼痛,是治疗椎体病变的较好方法.
作者:王喜庆;吕开红;张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程序冷冻液氮保存和-80℃深低温保存方法处理同种异体髌腱后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的愈合过程并比较其差异.方法 将兔的1/2骨-髌腱-骨复合体经程序冷冻液氮保存和-80℃深低温保存2周后,观察冻存变化差异并行同种异体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分别于术后3周和8周观察细胞毒反应、细胞活性、大载荷和形态学变化等指标进行比较并与自体移植组对照. 结果 ①经程序冷冻液氮保存方法处理后,髌腱的大载荷无明显下降,细胞活性得到了较好的保存,组织学观察冷冻损伤较-80℃深低温保存方法轻微.②程序冷冻液氮保存处理的移植物在术后未表现明显的排斥反应,且免疫反应随时间的推移而下降.③移植后3周,各组移植物的大载荷差异无显著性,移植后8周,程序冷冻液氮保存组移植物的大载荷优于-80℃深低温保存组,但和自体移植组相近.④和-80℃深低温保存组相比,程序冷冻液氮保存组的移植物在术后的愈合过程和组织学行为更接近于自体移植组.结论 ①经程序冷冻液氮保存和-80℃深低温保存方法冻存的兔异体髌腱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后愈合过程和自体韧带移植重建过程相似.②程序冷冻液氮保存法优于传统的-80℃深低温保存法.
作者:赵永生;滕学仁;胡光亮;周伦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治疗股骨远端及胫骨近端复杂骨折的疗效.方法 使用LISS闭合复位治疗股骨远端及胫骨近端复杂骨折16例.观察术后软组织恢复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16例随访4~12个月,术后骨折复位、对线良好, 无内固定松动或失效等并发症.结论 LISS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牢固、骨折愈合时间短、大程度保护膝关节功能的优点.
作者:侯斌;姜丽春 刊期: 2008年第01期
骨结核易造成误诊误治,2005年5月~2005年11月,我院收治2例误诊误治跟骨结核患者,报道如下.1 病例资料
作者:黄超;肖继青;刘方荣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成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伴骨性关节炎的经验、方法及疗效.方法 采用THA治疗成人DDH伴骨性关节炎患者24例(26髋),手术均采用非骨水泥的人工关节,髋臼的骨覆盖率70%,术中9例行转子下截骨术.结果 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脱位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Ⅳ型患者术前患肢短缩均显著改善,平均0.9 cm.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78个月,Harris 评分平均术前为45分,术后为85.5分.结论 THA是治疗DDH伴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术前周密的计划、术中根据需要考虑假体的选择、截骨与否及髋臼骨床的定位、准备与安装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尚希福;贺瑞;胡飞;方诗元;朱亚林;史国光;姚刚;李府;谢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腱鞘滑膜巨细胞瘤是一种以滑膜增生、棕黄色绒毛结节突出及含铁血黄素沉着为特点的软组织肿瘤,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复发率较高.2001年7月~2007年1月,我院收治腕部腱鞘巨细胞瘤4例(经病理证实),手术治疗后疗效满意.
作者:余爱玉;陈长青;练克俭;林斌 刊期: 2008年第01期
2001年1月~2006年5月,我科使用跟骨钛钢板治疗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史井超;马绪巍;黄常福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胫骨平台骨折是常见关节内骨折,治疗不当常有创伤性关节炎、关节不稳及关节功能障碍等并发症. 1997年~2006年12月,我科手术治疗C型胫骨平台骨折36例,效果满意.
作者:柴俊;朱成善 刊期: 2008年第01期
1病例资料患者,男,33岁.10年前右肩部出现一小包块,无痛,因经济困难未作诊治.包块因逐年增大,形成巨大包块后影响活动,于2003年6月24日就诊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心肺腹部检查无异常;右肩部见巨大球形包块(见图1),约40 cm×30 cm×27 cm大小,皮肤光滑,表面可见浅表血管扩张,无触压痛,活动度差;右肩关节被包块包埋,肩关节活动受限,右前臂、手感觉运动正常.X线检查示:右肩部巨大软组织包块,有斑点状钙化,右肩胛破坏消失,右锁骨中外段、右肱骨上端可见溶骨样表现.术前检查未发现转移灶.
作者:郭斌;李恩全;高云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提高对椎管外神经根鞘膜瘤与腰骶神经节异位的临床诊断水平.方法 对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而行开放手术治疗的1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1例,神经鞘瘤3例,腰椎管(侧隐窝或神经根管)狭窄6例.10例均获随访,时间1~3年,患者腰腿痛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其中6例完全缓解.结论 椎管外神经根鞘瘤与腰骶神经节异位临床误诊率较高,术前仔细检查可减少误诊率,而手术探查也极为重要.
作者:楼肃亮;赵志芳;杨永宏;汪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2004年7月~2007年5月,我科应用张力带原理,采用4.5 mm空心拉力钉可吸收缝线张力带法治疗髌骨骨折21例,取得满意疗效.1材料与方法
作者:王健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应用髓芯减压+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疗效.方法 对61例Ⅰ、Ⅱ期的ANFH患者采用髋关节髓芯减压入路+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方法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6~32个月,疼痛均消失,行走正常,髋关节活动范围正常或接近正常, CT或MRI片示股骨头轮廓清晰,囊性变消失,骨密度均匀,关节间隙正常.结论 髋关节髓芯减压+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手术治疗早期ANFH具有损伤小、简便、准确、有效的优点.
作者:徐军;田军;许超蕊;郑伟卓;吕松岑;陶树清;陶天遵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中老年股骨远端骨折由于其解剖特殊性,同时并存骨质疏松,常规的内固定植入物很难达到有效的固定效果,临床治疗相当棘手.为探讨股骨远端解剖钢板和股骨远端逆行髓内钉(GSH)内固定植入物治疗中老年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现对2003年5月~2007年6月笔者收治的36例中老年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秦文;龚七一;曾月东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移位Miller AdaⅡ、Ⅲ型肩胛骨骨折疗效.方法 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23例移位Miller AdaⅡ、Ⅲ型肩胛骨骨折,记录术后近期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和肩关节外展功能.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无切口感染.17例患者得到随访,时间4~24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2~24周.肩关节外展90°~170°,平均150°.根据Neer肩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13例,满意2例,不满意2例.结论 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移位MillerAdaⅡ、Ⅲ型肩胛骨骨折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安智全;何小健;罗从风;曾炳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于观察下颈椎小关节脱位早期治疗选择前路手术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 早期前路切开颅骨牵引下旋转撬拨复位,一期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41例.结果 一期复位成功36例,失败5例,成功率87.8%.33例获6~24个月随访,植骨均融合,无内固定松动及滑脱.神经损伤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 早期前路手术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优于手法复位及颅骨牵引复位,手术可早期进行,术后并发症少,康复良好,并可减轻护理难度.
作者:闫占明;周权;杨物鹏;付万有;王新亮;杨永晨;白锋;杜宝在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采用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老年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技术特点及疗效.方法 对19例老年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后路椎间盘镜治疗.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随访,时间3个月~2年.疗效评定按Macnab标准,优15例,良3例,可1例.结论 后路椎间盘镜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的优点,是治疗老年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且安全的手术方法.
作者:周强;蒲小兵;代飞;谢肇;何清义;徐格;许建中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和陈旧性髋关节脱位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适应证和髋臼假体安放位置的选择.方法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10例(13髋)和陈旧性髋关节脱位6例(6髋),均采用改良Gibson入路,髋臼假体安放在髋关节假臼位置,关闭切口时尽可能修复髋关节周围软组织结构.结果 16例均经1~3年随访,疗效评定参照Charnley标准,关节功能优10例(11髋),良好3例(5髋),可3例(3髋).结论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和陈旧性髋关节脱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髋臼假体位置的选择不能一概而论,应根据移位的远近、骨质条件和重建软组织平衡的难易程度而定.
作者:冉学军;邓长青;李君慧;曾礼学;胡兆洋;蒲川成;胡波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桡骨头置换术治疗Mason Ⅲ型桡骨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桡骨头置换术治疗12例Mason Ⅲ型桡骨头骨折患者.结果 随访6~38个月,无切口感染、桡神经损伤、假体松动等并发症发生.按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优7例,良4例,一般1例.结论 桡骨头置换术适用于Mason Ⅲ型桡骨头骨折的治疗,有利于恢复肘关节的稳定性和伸屈活动及前臂旋转功能.
作者:程光齐;李展春;刘祖德;丁徐;臧危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动力髋螺钉(DHS)、γ钉治疗股骨转子间粉碎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股骨转子间粉碎骨折患者180例,随机分成PFN组、DHS组、γ钉组(每组60例) 进行治疗.结果 优良率:DHS组为88.33%,γ钉组为91.67%,PFN组为96.67%;PFN组优于DHS组和γ钉组(P<0.05).结论 PFN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粉碎骨折操作简单、疗效可靠,是比较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作者:朱孟勇;滕晓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初步评估微创稳定系统(LISS)治疗下肢长骨复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LISS治疗11例下肢多段粉碎性骨折患者.结果 11例获6个月24天~18个月6天随访.骨折均于6个月~9个月6天愈合.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无骨折再移位发生.膝关节功能按Kolment评分:优9例,好1例,一般1例.结论 LISS 钛板有利于骨折愈合和关节的功能恢复.为下肢长骨复杂骨折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但要严格掌握操作程序.
作者:孙和炎;周健;桂斌捷;卜海富 刊期: 200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