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可吸收螺钉治疗儿童肱骨远端T形骨折

王河忠;邵増务;熊小芊;兰观华

关键词:可吸收螺钉, 肱骨髁间骨折, T形骨折, 儿童
摘要:目的 探讨可吸收螺钉治疗儿童肱骨经髁T形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7例儿童肱骨经髁T形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术后石膏托固定2~4周后进行功能锻炼.结果 7例均得到随访,时间14~54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时间1~4个月.采用改良的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进行肘关节功能评价,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优2例,良4例,可1例.结论 可吸收螺钉治疗儿童肱骨经髁T形骨折固定安全牢靠,疗效满意.
临床骨科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 63例踝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采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38例,金属内固定治疗25例.结果 63例随访2个月~2年9个月.疗效根据Kofoed评分标准进行评定:可吸收螺钉组:优14例,良18例,及格5例,差1例;金属内固定组:优15例,良6例,及格3例,差1例.总优良率为84.1%.两组均未发生感染、骨不连、骨折畸形愈合等并发症, 金属内固定组中1例发生下胫腓固定螺钉断裂.结论 手术治疗不同类型踝关节骨折,方法简单,效果可靠.

    作者:云才;朱建华;何京生;杨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解剖型钢板治疗胫骨远端严重粉碎性骨折65例

    1999年10月~2006年5月,我院采用解剖型钢板治疗胫骨远端严重粉碎性骨折65例,疗效满意.

    作者:于斌;高立群;纪立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可吸收螺钉治疗儿童肱骨远端T形骨折

    目的 探讨可吸收螺钉治疗儿童肱骨经髁T形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7例儿童肱骨经髁T形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术后石膏托固定2~4周后进行功能锻炼.结果 7例均得到随访,时间14~54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时间1~4个月.采用改良的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进行肘关节功能评价,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优2例,良4例,可1例.结论 可吸收螺钉治疗儿童肱骨经髁T形骨折固定安全牢靠,疗效满意.

    作者:王河忠;邵増务;熊小芊;兰观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跟骨结节切除术治疗跟腱末端病

    目的 探讨跟骨结节切除术治疗跟腱末端病的疗效.方法 15例跟腱末端病患者采用跟骨结节切除术,术中切除足够大的骨块,行撞击试验证实跟骨后间隙得以充分减压.术后石膏固定4周.结果 15例获6个月~2年随访.采用Sammarco和Taylor疗效评价标准:优11足,良3足,可2足.术后1例切口边缘坏死,经清创换药愈合,1例足跟部麻木,于术后3个月症状消失;所有患者踝关节背伸跖屈正常.结论 跟骨结节切除术治疗跟腱末端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术中细致操作、足够大的骨块切除是手术成功的

    作者:姚红民;李百华;王献印;韩文朝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病灶清除一期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

    目的 探讨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手术后内固定方式的选择.方法 对35例脊柱结核患者采用3种不同术式:16例前路病灶清除、植骨,一期前路钢板或钉棒内固定;14例前路病灶清除、植骨,一期后路经弓根钉棒内固定;5例前路病灶清除、植骨,一期前路钢板、后路钉棒联合内固定.结果 35例均获随访,时间18~24个月.X线显示病灶静止,植骨融合,内固定无松动断裂,后凸畸型改善,其中合并脊髓损害15例,按Frankel分级,C级3例、D级12例术后全部恢复到E级.结论 病灶清除一期植骨内固定有利于重建脊柱稳定性,纠正和预防脊柱后凸畸形,可避免或减少结核复发.

    作者:杨子斌;洪建斌;阮安培;何建荣;王正祥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入路及方法治疗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 手术治疗43例髋臼骨折,根据不同骨折类型采用不同的手术入路,重建钢板及拉力螺钉内固定.结果 43例均获随访,时间4~48个月,根据Matta髋臼骨折复位标准:解剖复位35例,满意复位5例,不满意复位3例.髋关节功能按美国骨科学会(AAOS)评分系统进行评估:优29例,良8例,可3例,差3例.结论 正确选择手术入路、良好的复位、稳固的内固定、早期功能锻炼是髋臼骨折手术成功的#

    作者:任国文;朱宏斌;李卫;王涛;冉党红;吴学元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甲基强的松龙在脊髓型颈椎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甲基强的松龙(MP)在脊髓型颈椎病(CSM)对脊髓减压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67例,根据MP不同用法随机分为3组.A组21例:术中减压前30 min应用MP 1 000 mg,静脉输液,术后应用MP 80 mg,静脉输液,qd×5 d;B组24例:术中减压前30 min应用MP 1 000 mg,静脉输液,术后应用地塞米松10 mg,静脉输液,qd×5 d;C组22例:术后应用地塞米松10 mg,静脉输液,qd×5 d.术前、术后1周、术后6个月按JOA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术前3组JOA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周、术后6个月3组JOA评分改善率比较差异皆有显著性 (P<0.05).结论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中减压前30 min和术后应用MP可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作者:张黎龙;田融;夏刚;申庆丰;江汉;田成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髁支持钢板在股骨远端骨折中的应用

    2002年2月~2006年6月,我院共收治股骨远端骨折65例,其中38例采用髁支持钢板内固定,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刘忠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不同生理曲度下颈椎管容积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颈椎生理曲度的存在增加了颈椎的弹性,减轻和缓冲外力的震荡,保护脊髓和大脑以避免损伤.

    作者:钱军;申才良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

    2001年9月~2004年8月,我科应用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32例,疗效满意.

    作者:胡东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关节镜下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术治疗髌骨倾斜挤压综合征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术治疗髌骨倾斜挤压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对14例髌骨倾斜挤压综合征患者15个膝关节行关节镜下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术.手术前后按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进行评估.屈膝20°位CT片测量手术前后髌骨倾斜角(PTA)、外侧髌股角(LPFA).结果 14例均获6~18个月随访,Lysholm评分术前为54.53分±5.54分,术后6个月为88.73分±7.0分(P<0.01);PTA术前为2.78°±0.40°,术后为18.53°±0.83°(P<0.01);LPFA术前为0.97°±0.47°,术后为8.32°±0.63°(P<0.01 ).结论 关节镜下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术能有效纠正髌骨倾斜,缓解疼痛,恢复膝关节运动功能,且创伤小,并发症少.

    作者:孙鲁宁;沈计荣;杨光耀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解剖型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我院于2002年5月~2005年3月采用解剖型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23例,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董世权;陈世雄;田祖斌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丝线环扎加记忆合金聚髌器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

    2002~2005年,我科采用丝线环扎加记忆合金聚髌器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12例,疗效满意.

    作者:刘占国;郑小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脊髓损伤后不同免疫条件下血清IL-6、IL-8、TNF-α含量的变化与意义

    目的 了解脊髓损伤后不同免疫条件下血清IL-6、和IL-8、TNF-α含量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对58例脊髓损伤患者分为激素冲击组(24例)及非冲击组(34例),所有患者于伤后第1、3、7天分别抽取外周血,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进行血清IL-6、和IL-8、TNF-α含量的检测.同时以健康志愿者20例作为对照.结果 58例术后3周全部得到随访,其中17例神经功能获得明显恢复(17例肌力进展≥2级,称进步组,41例肌力进展<2级,称缓慢组).损伤组在3次血清IL-6、IL-8、TNF-α水平检测中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激素冲击组血清IL-8、TNF-α水平于伤后第3、7天两次检测均明显较非冲击组为低.同时进步组IL-6一直维持较高水平,但IL-8、TNF-α在第3、7天均较低.结论 IL-6、和IL-8、TNF-α在脊髓损伤中均起重要作用,激素可明显抑制IL-8、TNF-α的分泌,但脊髓损伤后IL-6持续升高可能预示着脊髓损伤患者有较好的预后.

    作者:袁元杏;刘尚礼;黄彦清;蔡常辉;梁淑萍;梁锦胜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

    2003年6月~2007年5月,我院应用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NeerⅡ型骨折及重度肩锁关节脱位患者36例,效果较好.

    作者:何波涌;王朝晖;唐艳平;彭中财;成明华;李康杰;李杰锋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关节镜技术在化脓性膝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应用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加置管持续冲洗术治疗化脓性膝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应用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加置管持续冲洗术治疗14例化脓性膝关节炎患者.结果 14例均获随访,时间为12~18个月.患者均治愈,无复发.根据HSS评分标准评价膝关节功能:优11例,良2例,中1例.结论 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加置管持续冲洗术是治疗化脓性膝关节炎的有效方法,具有损伤小,恢复快,膝关节功能恢复好的优点.

    作者:孙羽;刘其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MRI对诊断膝关节内损伤的准确性评估

    目的 评价MRI诊断膝关节内损伤的准确性.方法 以关节镜检查为金标准,对514例膝关节损伤患者术前MRI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MRI诊断半月板损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6.6%、87.5%、88.9%;对前交叉韧带损伤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0.3%、85.5%、87.0%;对关节面软骨损伤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64.9%、96.4%、80.5%.结论 MRI对关节内损伤的诊断具有较高准确性和特异性,但是其诊断准确性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作者:朱金文;徐斌;刘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闭合复位或有限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

    目的 探讨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闭合复位或有限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43例.结果 43例均获随访,时间8~18个月.40例骨折愈合;3例延迟愈合,行锁钉动力化后骨折愈合.骨折愈合时间10~32周.疗效参照Neer评分标准进行评价:优27例,良12例,可4例,优良率90.7%.结论 交锁髓内钉固定牢靠,对骨折端血运影响小,是治疗肱骨干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作者:周宇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全髋置换术治疗晚期髋关节骨关节炎

    目的 探讨全髋置换术(THA)治疗晚期髋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对46例(65髋) 晚期髋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行全髋置换术.采用Harris髋评分系统评估临床疗效, X线观察评估股骨侧假体的移位与稳定性.结果 46例均获得随访, 时间1年2个月~5年.术后Harris评分平均为(88±4.0)分,优46髋,良8髋,一般9髋,差2髋,优良率为85%.1例发生移位,经药物治疗后好转.结论 全髋置换术是治疗晚期髋关节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周建林;刘世清;明江华;彭昊;邱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小切口经股内侧肌入路行全膝关节置换术

    目的 探讨小切口经股内侧肌入路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早期临床疗效和特点.方法 小切口经股内侧肌入路行全膝置换28例(30膝).分别对术后切口长度、疼痛度、镇痛剂使用量、手术前后Hb减少量、输血量、引流量、直腿抬高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假体力线对位,术后6、12周、1年的活动度(ROM)及术后1年膝关节HSS评分等观察指标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2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年~1年6个月.切口长度8.5~14(11.3±0.8) cm,VAS评分1.2~4(2.76±0.76)分,术后2例患者肌注75 mg杜冷丁,5例口服塞来昔布(西乐葆)0.4 g,余患者均未给予镇痛剂,引流量25~300(96.8±55.9)ml、Hb减少10~55(25.5±10.5)g/L,距能直腿抬高时间1~8(3.8±1.57)d,术后住院6~14(8.6±2.0)d,术后6、12周、1年的平均ROM分别为107°±6.3°、117°±5.5°、121°±6°,1年HSS评分平均95分±1.7分;除有1例胫骨假体对位不良外,其余均获得正确的力线对位.结论 小切口经股内侧肌入路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快,早期疗效满意.

    作者:宋兵华;孙俊英;石岩;殷浩;赖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临床骨科杂志

临床骨科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