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双钢板治疗Schatzker 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

陈志文;林斌;郭志民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 双钢板, 骨折固定术, 内, 膝损伤/外科学
摘要:目的 探讨双钢板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疗效.方法 采用双钢板治疗15例SchatzkerⅤ、Ⅵ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第1天即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结果 患者经过6~38个月随访,术后伤口一期愈合,无骨折延迟、畸形愈合.X线片显示胫骨平台均未发生二期塌陷,膝关节屈曲120°~135°.膝关节功能采用Iowa膝关节评分标准评定:优10例,良4例,可1例.结论 采用双钢板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术中注意避免对胫前皮瓣和骨折端血供的过分破坏、固定可靠及术后及时正确功能锻炼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临床骨科杂志相关文献
  • 肱骨近端骨折并肩关节脱位的内固定治疗

    1996年1月~2004年1月,我科应用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并肩关节脱位21例,报道如下.

    作者:周旭东;陈洪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微创内固定系统在膝关节周围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治疗膝周围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1例膝关节周围骨折行LISS内固定.结果 21例均随访4~2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2~7个月,平均3个月.无伸膝功能障碍,膝关节平均曲度112°.无断钉、骨延迟愈合、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按HSS评分:优18例,良2例,可1例.结论 微创内固定系统创伤小,骨折愈合快,固定牢靠, 可早期功能锻炼,是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较好的方法.

    作者:程国林;李继春;汤立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应用Galveston技术联合椎弓根钉系统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

    目的 探讨应用Galveston技术联合椎弓根钉系统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18例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患者应用Galveston技术联合椎弓根钉系统进行骶髂关节复位内固定.结果 18例均获得随访,时间8~23个月.所有患者术后X线片均提示骨折复位及内固定位置良好,未发现内固定松动及断裂.采用Majeed评价标准:满意10例,良好7例,一般1例.结论 应用Galveston技术联合椎弓根钉系统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不仅操作方便,而且复位固定可靠,疗效满意.

    作者:王云;张前法;葛志斌;庞清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肱骨远端全骺脱离的诊断与治疗

    肱骨远端全骺脱离是儿童肘关节比较少见的骨骺损伤,2000年1月~2006年1月,我院共收治儿童肘部骨折682例,其中肱骨远端全骺脱离36例(占0.53%).

    作者:王志京;吴爱新;乔小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骨折

    1998年4月~2006年7月,笔者采用闭合或小切口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骨折67例,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周剑飞;刘忠;王海洋;柴林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双钢板治疗Schatzker 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

    目的 探讨双钢板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疗效.方法 采用双钢板治疗15例SchatzkerⅤ、Ⅵ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第1天即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结果 患者经过6~38个月随访,术后伤口一期愈合,无骨折延迟、畸形愈合.X线片显示胫骨平台均未发生二期塌陷,膝关节屈曲120°~135°.膝关节功能采用Iowa膝关节评分标准评定:优10例,良4例,可1例.结论 采用双钢板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术中注意避免对胫前皮瓣和骨折端血供的过分破坏、固定可靠及术后及时正确功能锻炼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作者:陈志文;林斌;郭志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有限切开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目的 探讨采用有限切开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间接复位有限切开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37例,Schatzker Ⅳ型骨折采用前内侧小切口,T型钢板固定,Schatzker Ⅴ、Ⅵ型骨折采用前外侧小切口联合后内侧切口,后内侧用1/3管型钢板固定支撑,外侧以高尔夫棒型钢板固定.结果 随访6~30个月,37例均于12周内骨折愈合.所有患者均恢复了患肢的正常力线及患膝的骨性稳定.采用Sanders膝关节评分法评估疗效:优13例,良20例,可4例.结论 有限切开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生物学固定方法,创伤小,骨折愈合快,可早期功能锻炼,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作者:黄卫春;张永进;单军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Ruedi-Allgower Ⅲ型Pilon骨折的治疗

    目的 总结Ruedi-Allgower Ⅲ型Pilon骨折的治疗思路和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 对29例Ruedi-Allgower Ⅲ型Pilon骨折的患者,根据软组织损伤程度及骨折的不同形态分别采用钢板内固定(26例)、螺钉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3例),合并的腓骨骨折均使用1/3管型钢板固定.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8~36个月.根据Teeny踝关节评分标准:优9例,良12例,可5例,差3例.结论 正确评估局部皮肤和软组织损伤及骨折形态,是掌握手术时机和选择正确治疗方法、获取满意疗效的基础.

    作者:贾其余;郑曙翘;阎红旗;熊进;田小华;方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过伸性颈脊髓损伤外科干预时机及早期手术适应证

    目的 探讨过伸性颈脊髓损伤的外科干预时机及早期手术的适应证选择.方法 107例过伸性颈脊髓损伤,根据治疗方式和接受手术时间的不同分成4组:非手术治疗组(21例)、1~7 d手术组(37例)、8~14 d手术组(37例)、14 d以后手术组(9例),比较4组间治疗前后的ASIA评分改变.结果 3例死亡,104例获得12~28个月随访,脊髓神经功能按ASIA 运动评分,平均增长值:手术组均高于非手术治疗组(P<0.05), 1~7 d手术组(41.85±13.91)高于8~14 d手术组(35.01±13.01)(P<0.05),8~14 d手术组(35.01±13.01)高于14 d以后手术组(26.91±10.05)(P<0.05).结论 过伸性颈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应在伤后7 d内进行,尽早手术减压是大限度恢复神经功能的关键.凡MRI提示颈脊髓损伤、间盘损伤、突出者,早期手术可避免因颈椎不稳造成神经的继发性损伤,保证其远期疗效.

    作者:方加虎;贾连顺;周许辉;陈雄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透明质酸钠(施沛特)在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

    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不如膝关节、髋关节多见,且踝关节骨性关节炎多为继发性.2001年3月~2006年3月,我们对28例38踝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踝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施沛特)注射液治疗,经观察疗效显著.

    作者:汤志辉;沈宏达;张俊;王良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人工骨生物材料的研究进展

    在骨科领域,由于严重创伤、骨肿瘤、骨髓炎等多种原因所致的骨缺损十分常见,采取何种材料、以何种方式进行骨移植术,一直是人类几个世纪以来不断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作者:陈东;张鹏;刘国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经颈椎前路一体化颈椎钢板融合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目的 探讨一体化颈椎钢板融合器(PCB)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经颈椎前路PCB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25例,根据症状改善情况、影像学资料及采用JOA评分系统评定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25例随访6~20个月,所有患者术后未发生植骨坍塌,植骨挤出、压入椎管或椎间隙等植骨部位相关的并发症,供骨部位未发生血肿或感染,1例发生1枚螺钉松动.JOA评分:术前6~10分,平均8.7分;术后2周10~15分,平均14.8分;末次随访12~17分,平均15.7分;改善率为73.2% .参照Chiles et al疗效评定标准:优6例,良15例,可3例,差1例.结论 PCB可提供即刻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和良好的植骨融合环境.

    作者:王正明;张根福;鲍丰;赖震;吴汝平;丁必成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同种皮质骨融合支架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目的 研究同种皮质骨融合支架行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2例腰椎滑脱患者,用同种皮质骨融合支架行后路椎体间融合加内固定术.根据手术前后的椎间隙高度的变化和JOA评分,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12例均获得随访,时间3~6个月,术后椎间隙高度明显恢复,无神经系统并发症,无融合支架脱出,切口无感染,JOA评分术后改善率为93.5%.结论 该手术保留的骨性终板有利于防止植入物陷入椎体,能有效地维持椎间隙高度.术中无须取自体骨,且植骨面积大化,有利于融合,植骨内固定一次完成.同种皮质骨融合支架置入牢固,具有骨传导和骨诱导作用,手术操作简单,是一种良好的椎间融合材料.

    作者:申才良;唐天驷;杨惠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动力加压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

    目的 探讨动力加压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 采用DHS内固定治疗4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结果 40例均获随访,时间6~20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4~20周,平均15周,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按黄公怡等方法进行评定,优23例,良17例.结论 DHS系统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固定牢靠,可早期关节活动,缩短卧床和住院时间,疗效可靠.

    作者:王立飞;杨祖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解剖钢板治疗股骨髁及髁上粉碎性骨折

    1998年5月~2005年9月,笔者收治81例成人股骨远端骨折患者,对其中26例股骨髁及髁上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股骨髁解剖支持钢板内固定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田建洪;冉光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同侧股骨髁部和股骨干骨折

    目的 探讨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同侧股骨髁部和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7例同侧股骨髁部和股骨干骨折的患者,均采用微创手术内固定.结果 随访8~24个月,7例切口均一期愈合,X线片复查骨折对位、对线良好.膝关节功能按Merchan评分标准:优4例,良3例.结论 微创内固定系统对同侧股骨髁部和股骨干骨折是有效的治疗方法,术中不需植骨,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黄长明;沈瑞群;胡喜春;范华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经肘外侧入路治疗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

    1995年1月~2006年6月,我院采用肘外侧纵形切口、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96例,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李勇;蒋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透视下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多发性跖骨骨折

    2001年3月~2006年10月,我科采用C臂X线机透视下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配全石膏外固定治疗第2~5跖骨骨折19例,效果满意.

    作者:高辉;阿拉西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股骨髁支持钢板治疗股骨远端C3型骨折

    2001~2005年,我院应用股骨髁支持钢板治疗25例C3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取得了良好疗效.

    作者:陈皆宏;居进;纪开亮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复杂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采用不同手术入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 手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26例,手术入路采用K-L切口6例,髂腹股沟4例,扩大的髂股1例,前后联合15例.结果 26例随访12~48个月,根据Matta的复位标准:解剖复位19例,良3例,差4例,复位优良率为22/26, 根据HHS疗效标准:解剖复位者疗效优良率为16/19,复位良者1/3,复位差者1/4.结论 髋臼骨折的复位质量是决定临床手术疗效的关键,正确选择切口、注意术中复位顺序、正确放置钢板和置入螺钉,是提高复位质量的关键.

    作者:高金亮;孙刚;李明;张元凯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临床骨科杂志

临床骨科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