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国政;胡军民;姚国杰;潘力;张新元;陈辉利;龙松
目的:分析后装192铱(192Ir)间质内放射治疗脑胶质瘤和转移瘤病人56例,探讨后装192Ir间质内放疗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用后装192Ir间质内放射治疗方法,治疗56例脑胶质瘤和转移瘤(胶质瘤54例,转移瘤2例)病人,全部病人均随访2年以上,依随访结果进行分析,并以同期行外照射治疗的89例和X-刀治疗的42例脑胶质瘤病人为对照,统计分析192Ir间质内放射治疗的疗效.结果:行后装192Ir间质内放疗后,除11例间质内放疗前CT检查证实无肿瘤残存者外(术中置管2组),余45例中,肿瘤消失1例,缩小30例,有效率为68.9%,长期随访,1年内死亡8例,生存48例(85.7%),2年生存42例(75.0%),3年生存22例(39.3%).平均生存期(MST)为28个月.而外照射组1、2、3、生存率分别为70.8%、51.7%和19.5%,MST为19个月.间质内放疗组1、2、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外照射组(P<0.05~0.01).X-刀治疗组1年生存率为78.6%(33/42),2年生存率为68.2%,X-刀治疗组与间质内放疗组相比较,两者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间质内放疗具有疗程短、放疗反应轻、并发症少、疗效佳、经济等优点,其疗效明显优于外照射;与X-刀治疗效果大致相同,但其具较X-刀经济、易于推广等优点.
作者:滕良珠;宋玉;曲元明;陈增廉;韩俊庆;孙向东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经脑CT扫描证实有颅内钙化病灶伴有癫痫的病人26例,经行癫痫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有25例在EcOG监测下进行手术治疗,采用三种不同手术方式:(1)前颞叶切除+病灶切除术18例.(2)颞叶以外的痫灶皮质切除+病灶切除术6例.(3)单纯病灶切除术(右额)2例.术后病理:血管畸形12例,肿瘤8例,其他6例(胶质增生3例,继发颞叶硬化2例,炎性钙化1例).结果:26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7年,平均6.3年.结果术后完全消失者19例,癫痫发作显著减少(>75%)5例,癫痫发作减少(>50%)2例.结论:CT扫描对有部分性癫痫发作疾病的病人的术前评估是很有价值的,特别是CT发现有钙化灶的病人,确诊痫灶及病灶性质和选择手术方式治疗是极有帮助的.
作者:谭启富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技术治疗脑深部病变的疗效.方法:利用ASA-601S和Fischer脑立体定向仪治疗82例脑深部病变患者,行定向活检治疗22例,血肿清除治疗5例,脑脓肿抽吸术2例,囊性颅咽管瘤置入Ommaya管治疗53例.结果:活检确诊为胶质瘤10例,生殖细胞瘤4例,脑寄生虫3例,肺癌脑转移4例,1例第三脑室后部病变活检为胶质细胞增生.4例胶质瘤行手术治疗后病情好转,其余肿瘤行放射治疗,有6例痊愈(4例生殖细胞瘤,2例转移性肿瘤).3例寄生虫经对症治疗后痊愈;2例脑脓肿经抽吸、抗炎治疗后痊愈;脑血肿5例经治疗痊愈;53例颅咽管瘤置放Ommaya管后3例痊愈(行囊内放疗),50例好转.结论:立体定向治疗脑深部病变定位精确、损伤小、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值得提侣.
作者:孙康健;谭启富;孙克华;潘云曦;华长春;印红霞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作者:张群;夏纯;杨晓燕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作者:解相礼;贡海;吕晓彦;司永兵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明确立体定向间质内放疗,在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20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病人,比较了立体定向192Ir间质内放疗与传统的手术切除,再配合术后化疗和放疗在治疗,该病中的不同疗效.结果:1993年前手术切除的6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中,2例全切除,3例大部切除,1例部分切除.随访5例,分别于术后3.5~32个月内死亡.1993年后对14例脑内恶性淋巴瘤病人,进行立体定向192Ir内放疗中,无手术死亡.随访12例,失访2例.目前共存活3例,至今长生存时间为6年另3个月.生存时间2年内8例,2~5年5例,超过5年以上1例.结论:对于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病人的治疗,立体定向192Ir间质内放疗的疗效,明显地优于传统手术配合化疗和放疗,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减少、术后恢复快和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作者:陈志刚;丁学华;卢亦成;王金林;张晓鹏;张光霁;朱诚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作者:张荣伟;张洪俊;袁绍纪;卢培刚;陈世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脑多发转移瘤立体定向X-刀治疗的方案优化及并发症防治.方法:对32例患者的89个肿瘤进行治疗,每例肿瘤数目2~7个,平均3.5个.病变体积1.5cm×1.0cm×1.0cm~5cm×5cm×4cm.处方剂量24~30Gy,周边剂量13~21Gy.结果:术后1.5月~2月神经影像学复查,显示75个(84.27%)肿瘤消失.10.11%肿瘤缩小,5.62%肿瘤保持稳定.随访4月~2年,28例(89.5%)患者存活.结论:采用立体定向X-刀治疗脑多发转移瘤,进行治疗方案优化和并发症防治是确保疗效的重要措施.
作者:雷鹏;王钰;杨锦峰;田立庄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对于致痫灶位于脑的主要功能区的癫痫病人,采用多软膜下横切术(MST),达到既可控制癫痫的发作,又能保护皮质的正常功能.方法:选择20例继发性癫痫病人,术前均做神经影像学、脑电图和神经心理学检查;术中硬脑膜切开后,先用皮质电极核实致痫灶的方位和范围,然后切除远离功能区的病灶,再用横切刀切断功能区痫性放电的神经元树突,后用皮质电极复查,直至棘波消失.结果:除1例无改善外,其他19例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控制.满意6例,显著改善6例,良好5例,效差2例,无改善1例,总有效率为95%.永久性重要功能缺失和残疾,无手术死亡率.结论:MST它能使脑主要功能区癫痫,在不引起任何机能障碍的情况下,使痫性发作得到有效的控制.
作者:潘进钱;吴广宇;付卫红;郭献日;张晓微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X-刀治疗垂体腺瘤的临床效果及经验.方法:应用X-刀治疗垂体腺瘤47例,根据肿瘤大小及形态采用多次或多等中心分隔治疗,中心剂量20~30Gy边缘剂量8~13Gy.结果:经6月~3年随访依激素水平测定(无功能腺瘤除外);治愈率69%,好转率23%,复发率7%,CT显示:6例瘤体基本消失,30例体积缩小或密度减低,8例无变化,3例增大,肿瘤生长控制率93%.结论:临床应用及近期随访,结果满意,X-刀治疗垂体腺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段之一.
作者:郭怀荣;吴勤奋;张文德;王多明;姚庆和;张华;王建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总结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经验.方法:72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伽玛刀治疗,靶点为三叉神经根近脑干段,4mm准直器,中心剂量70-80Gy.结果:随访2年以上者51例,治愈39例(76.5%),有效7例(13.7%),无效5例(9.8%),总有效率90.2%.19例(37.3%)出现一过性轻度面部麻木,感觉减退,无其它并发症.结论: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确切,无严重并发症,是较好的微侵袭治疗方法.
作者:杨建林;隋邦森;孙永文;张颖东;张海鸥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伽玛刀治疗听神经瘤后临近神经损伤与修复.方法:采用OUR旋转式伽玛刀治疗.10-20mm肿瘤周边剂量平均15Gy,中心剂量32Gy,21-30mm肿瘤周边剂量平均14Gy,中心剂量31Gy,31mm以上肿瘤周边剂量平均12Gy,中心剂量28Gy.治疗43例46个听神经瘤.结果:随访6-24个月,肿瘤总控制率91.3%.治疗前听力正常患者,有用听力保留率6个月87%,2年78%.面、三叉神经放射损伤在治疗后半年出现,分别占15.3%和¨.4%,12个月时为7.6%和3.8%,24个月时均为3.8%.3厘米以内肿瘤均为3.8%,且一年恢复正常;3厘米以上肿瘤分别为¨.5%和7.6%,治疗后2年均为3.8%.听力下降的23例治疗后,2cm以内肿瘤听力仍保留在治疗前水平的为100%.结论:伽玛刀治疗听神经瘤是安全、有效、简单的方法,特别适用于术后残存或复发、需保留听力及高危病人,小于30mm的肿瘤治疗效果好.伽玛刀治疗具有较高的有用听力保护率和相对低的面、三叉神经损伤率.
作者:亓树彬;于新;李士月;刘宗惠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明确诊断,避免X-刀应用的盲目性.方法:采用立体定向方法行86例颅内病变活检.结果:只有70例病人适合行X-刀治疗.结论:立体定向活检对指导X-刀、γ刀治疗颅内病变非常有意义.
作者:林志国;李庆国;沈红;闫志钧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ZD(Zamorano-Duiovny)立体定向手术系统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ZD立体手术系统,将CT扫描的资料输入计算机工作站,STP软件对病灶进行精确的测量定位,制定治疗计划后,定向手术摘除78例位于脑深部或位于运动区的颅内病灶.结果:ZD系统可迅速地对脑深部的小型病灶进行精确定位,本组所有的病灶均做到了一次性定向摘除,未出现永久性的手术并发症.结论:应用ZD系统行脑深部及运动区的立体定向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王如密;王守森;陈苏;郑兆聪;李登绵;杨朋范;张锡增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索立体定向引导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脑深部小肿溜;方法:采用FischerZD立体定向仪和SOMATOMPLUS4CT机为为立体定向引导系统,显微外科切除脑深部微小病灶15例,其中垂体微腺瘤9例,颞、顶深部海绵状血管瘤4例,尾状核星形细胞瘤2例.结果:15病灶均被顺利找到切除,无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结论:立体定向引导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脑深部微小病灶,是一种简单、安全和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作者:诸葛启钏;陈伟建;吴近森;吴广宇;叶盛;张宇;瞿宣兴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介绍顽固性癫痫采用功能性大脑半球切除术治疗3例.方法:均在全麻下左侧大骨瓣开颅,术中根据病变部位及术中ECOG测定情况决定所保留的脑组织部分,并且要保留岛叶,保护主要动脉及分枝.结果:1例随访4年无发作.2例患儿随访至今分别为9年与5年,目前已上学,智力和性格均改善,无任何晚期并发症.结论:功能性大脑半球切除治疗顽固性癫痫,对保留部分,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有手指功能者可加用软膜下横切技术,即达到功能上完全切除的效果.
作者:陈彬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顽固性癫痫的术前定位及手术方法.方法:对具有手术指征的癫痫患者进行影像学、脑电生理学和局部脑血流图(SPECT)检查,确定手术方案.行单侧颞叶、海马、杏仁核切除12例;单纯病灶及致痫灶切除8例;病灶切除加周围皮质软膜下横纤维切断术12例;单侧颞叶、海马、杏仁核切除加周围皮质软膜下横纤维切断术26例;胼胝体切开、部分病人加额叶或枕叶皮质软膜下横纤维切断术9例,其它手术方式5例.结果:治愈20例,显著进步25例,好转17例,有效5例,无明显改善5例,总有效率为44.44%.结论:应用脑电生理及影像学检查定位,选择合理手术方案是取得较好疗效的重要方法.
作者:史丙利;李海;李海宁;陈钢;魏长杰;杨贵灵;葛斯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分析X刀对垂体腺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997年1月至2000年6月应用Radionic公司头部X刀系统,治疗的垂体腺瘤患者随访54例,单次治疗32例,分次治疗22例.其中54例获得影象学复查,36例获得血激素水平复查.随访期3个月到32个月,平均13.2个月.结果:肿瘤缩小达55.6%,无一例肿瘤增大;临床症状改善率72.2%,无临床症状加重着.血激素水平恢复正常达30.6%.结论:X刀治疗垂体腺瘤安全、有效,无明显副作用,SRT治疗后血激素水平恢复正常率高于SRS治疗,但血激素水平恢复时间长于SRS治疗.
作者:闫志钧;林志国;沈红;李庆国;隋立森;浦松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作者:刘希尧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作者:林国志;邓晓琴;钱茂森;潘会莹 刊期: 200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