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多发性脑转移瘤的方案优化探讨

雷鹏;王钰;杨锦峰;田立庄

关键词:脑多发转移瘤,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方案, 并发症
摘要:目的:探讨脑多发转移瘤立体定向X-刀治疗的方案优化及并发症防治.方法:对32例患者的89个肿瘤进行治疗,每例肿瘤数目2~7个,平均3.5个.病变体积1.5cm×1.0cm×1.0cm~5cm×5cm×4cm.处方剂量24~30Gy,周边剂量13~21Gy.结果:术后1.5月~2月神经影像学复查,显示75个(84.27%)肿瘤消失.10.11%肿瘤缩小,5.62%肿瘤保持稳定.随访4月~2年,28例(89.5%)患者存活.结论:采用立体定向X-刀治疗脑多发转移瘤,进行治疗方案优化和并发症防治是确保疗效的重要措施.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软膜下横切联合手术治疗难治性癫痫

    目的:观察软膜下横切术联合其它治疗癫痫手术方法,对难治性癫痫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5例难治性癫痫采用软膜下横切联合手术进行临床观察、分析,判断其治疗效果.结果:15例难治性癫痫病人采用联合手术方法,术后除2例病人有不同程度功能障碍及较轻癫痫发作外,其余病人均得到满意治疗效果.随访13例,失随访2例.满意8例(61.54%),显著改善4例(30.77%),良好1例(7.69%),总有效率100%.结论:软膜下横切联合手术是难治性癫痫有效的外科治疗方法.

    作者:夏玉成;师维红;宋军;孙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立体定向治疗顽固性癫痫远期疗效随访

    目的:分析立体定向治疗顽固性癫痫的远期疗效.方法:对27例行立体定向脑内靶点毁损,疗效按谭启富等提出的标准评定.结果:27例中远期随访疗效属满意7例,占26%,显著进步7例,占26%,良好6例,占22%,较差7例,占26%.结论:立体定向手术治疗疗效是令人满意的,强调术中多靶点联合和术后综合治疗.

    作者:戴荣权;李之邦;汪海关;陶荣真;周剑锋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脑膜瘤γ刀术后临床观察与分析

    目的:探讨脑膜瘤实施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LeksellG型定位头架固定,GE1.5T MRI诊断仪扫描定位,γ-Plan5.2版软件规划系统设计,LeksellB型γ-刀实施SRS治疗.结果:治疗482例,随访126例病人.结果显示影像学检查总有效率88.9(112例)%,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为81.7(103例)%.讨论:SRS作为神经外科的治疗方法之一,对颅内脑膜瘤的治疗是有效的,特别是一些手术难以完成、病灶累及相邻重要组织结构的病人,为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徐欣;胡裕全;吴声伶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功能核磁共振引导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运动区脑肿瘤

    目的:探索功能核磁共振(fMRI)在运动区脑肿瘤显微外科手术切除中作用.方法:采用GEMEDICALSYSTEMSMri1.5机作功能核磁共振扫描,然后通过辅助计算机计算采样图象重建,得到肿瘤与功能区图像,根据fMRI确定病灶与功能区位置选择手术切口和手术入路,显微外科切除运动区脑肿瘤12例,其中脑膜瘤10例,星形细胞瘤2例.按病灶与功能区关系,分为三组:病灶在功能前5例,病灶在功能区后4例和病灶在功能区下3例.结果:功能区在病灶后,采用中央沟前切除肿瘤,病灶在功能区后和功能下采用中央沟静脉后入路切肿瘤.¨病灶被切除,1例星形细胞瘤次全切除,病人术后运动功能未加重.结论:功能核磁共振引导运动区肿瘤显微外科手术对保护运动功能有重要价值.

    作者:诸葛启钏;郭献忠;陈伟建;吴近森;潘进钱;叶盛;瞿宣兴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X-刀治疗原发肺癌合并脑转移瘤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X-刀在肺癌及并发脑转移瘤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1例肺癌合并脑转移瘤病人进行X-刀治疗的临床研究.平均放射剂量分别为22±6Gy和65±8Gy.结果:X-刀治疗一年后局部肿瘤控制率分别为83%,一年后因神经系统疾患死亡率为39%.结论:X-刀联合应用是一种微侵袭和安全的方法,对于肺癌合并脑转移瘤的治疗是有效的.

    作者:柳宪华;于效良;华庆云;林野;胡殿雷;庄会林;孙光远;滕志丹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伽玛刀治疗脑转移瘤105例临床报告

    目的:伽玛刀(γ-刀)是治疗脑转移瘤一种有效的方式.方法:用OUR-XGD旋转式伽玛刀治疗脑转移瘤105例,共371个病灶,其中病灶多发43例、单发62例.结果:本组105例病人种肿瘤总控制率为85.7%.结论:γ-刀治疗脑转移瘤可明显提高病人的生存期限,且并发症较少.

    作者:李文涛;孟喜军;刘昊;谢万福;夏明;淡咏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听神经瘤的放射外科治疗:5年临床总结

    目的:探讨伽玛刀治疗听神经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伽玛刀治疗听神经瘤145例,采用30%~60%等剂量曲线,总边剂量10~15Gy(平均13.8G);中心剂量16~45Gy(平均32.5Gy),治疗后3个月开始随访,随访时间12~60个月,平均随访30个月.结果:肿瘤生长控制率93.7%;听力保存率83.8%,面神经及三叉神经迟发性受损率分别为9.6%和7.8%;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γ-刀治疗听神经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段.

    作者:毛伊斌;白芳;刘志兴;詹道峰;张培奇;刘华;张丽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X-刀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治疗颅内转移瘤

    作者:郭艳;王立根;章翔;宋少军;石梅;魏丽春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恶性脑肿瘤间质内放疗与放射性脑损伤的防治

    目的:为了提高间质内放射疗效:了解间质内放射治疗的效果,减少放射性脑损伤的发生.方法:在不同时间段,应用三种不同方法和剂量,对209例脑深部肿瘤进行间质内放射治疗.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随访3个月~8年零9个月同,其中Ⅲ~Ⅳ级胶质瘤1年生存率为15.2%,2年生存率为73.9%,3年生存率为10.9%.影像学随访结果表明,肿瘤完全消失21例,占10%;肿瘤直径缩小在80%以上的35例,占16.7%;缩小30~50%者96例,占45.9%.完全消失的肿瘤为颅内恶性淋巴瘤、松果体瘤、部分的多形胶质母细胞瘤和转移等.结论:为了减少照射后的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对颅内不同部位和不同性质的肿瘤,应选用不同的照射剂量,以超分割放射+外照射方法较优.

    作者:丁学华;卢亦成;王金林;张晓鹏;陈志刚;张光霁;朱诚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立体定向治疗颅脑病变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技术治疗脑深部病变的疗效.方法:利用ASA-601S和Fischer脑立体定向仪治疗82例脑深部病变患者,行定向活检治疗22例,血肿清除治疗5例,脑脓肿抽吸术2例,囊性颅咽管瘤置入Ommaya管治疗53例.结果:活检确诊为胶质瘤10例,生殖细胞瘤4例,脑寄生虫3例,肺癌脑转移4例,1例第三脑室后部病变活检为胶质细胞增生.4例胶质瘤行手术治疗后病情好转,其余肿瘤行放射治疗,有6例痊愈(4例生殖细胞瘤,2例转移性肿瘤).3例寄生虫经对症治疗后痊愈;2例脑脓肿经抽吸、抗炎治疗后痊愈;脑血肿5例经治疗痊愈;53例颅咽管瘤置放Ommaya管后3例痊愈(行囊内放疗),50例好转.结论:立体定向治疗脑深部病变定位精确、损伤小、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值得提侣.

    作者:孙康健;谭启富;孙克华;潘云曦;华长春;印红霞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颅脑疾病的X-刀治疗(附100例临床报告)

    目的:回顾性分析100例颅脑疾病X-刀治疗后的临床及影像学变化.方法:利用JZ-100X刀系统常规固定头环及立体定向头架,3mm层厚CT扫描,将影像信息输入计算机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采用单次或分次治疗.全组72例获得3~27个月的随访,中位15个月.结果:70例生存期超过6个月,占随访人数的97.2%,18例超过24个月占25%.40例CT或MRI复查病灶明显缩小占57.1%.结论:X-刀治疗颅脑疾病疗效是肯定的,它适合颅内多种类型肿瘤和脑血管畸形及功能性病变治疗.

    作者:郝传国;辛昌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立体定向内窥镜内放疗治疗脑深部囊性肿瘤

    作者:青松文;高宏伟;赵洪波;代通途;孙万凯;杨遇春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立体定向活检在X-刀治疗颅内病变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明确诊断,避免X-刀应用的盲目性.方法:采用立体定向方法行86例颅内病变活检.结果:只有70例病人适合行X-刀治疗.结论:立体定向活检对指导X-刀、γ刀治疗颅内病变非常有意义.

    作者:林志国;李庆国;沈红;闫志钧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大型垂体腺瘤术后直线加速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随访

    目的:研究大型垂体腺瘤部分切除术后,残留肿瘤经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后复发的因素.方法:11例直径2.1~5.5cm的大型垂体腺瘤病人,经部分切除术后再行直线加速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结果:随访1~3年,残留瘤体直径在2.0cm以上者,治疗1年后复发2例.2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后半年内,发现瘤体坏死的放射影像学改变和临床内分泌症状恶化.结论:残瘤肿瘤直径大于2.0cm和侵袭型垂体腺瘤的病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后复发率高.此现像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惠金明;李云伟;余红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伽玛刀治疗颅内小病灶的剂量计划的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颅内小病灶伽玛刀治疗的优化剂量方案.方法:选取容积未超过10cm3,周围无重要敏感结构的3例形状不同的颅内小病灶,分别单一使用18、14、8mm的准直器进行治疗计划的设计.根据剂量参数进行均匀指数和适形指数的计算,绘出剂量一容积直方图进行分析.结果:不同准直器组合的剂量计划的参数显示:对球形病灶单等中心计划的剂量均匀性和适形性好,病灶周围正常脑组织接受等剂量曲线容积小.对不规则病灶增加等中心数即增加不均匀性.结论:对于单等中心即能实现良好适形性的颅内小病灶,应避免使用多等中心.对于不规则形状病灶以及邻近重要功能区的病灶,则应根据病灶形状、性质及周围邻近结构选择适当的准直器组织,以提高疗效.

    作者:张宜培;郑立高;徐德生;康春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脑血管畸形的X刀治疗(附45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X刀治疗脑血管畸形效果.方法:脑动静脉畸形(AVM)31例,脑海绵状血管瘤14例.单独用X刀治疗39例,AVM血管内栓塞治疗后畸形血管残留X刀治疗3例,脑内血肿清除术后X刀治疗3例.X刀治疗畸形血管周边剂量平均23.04±3.75Gy,其中AVM平均22.6±3.8Gy,海绵状血管瘤平均为24.0±3.9Gy,一般均以70%~90%等剂量线覆盖畸形血管边缘,准直器照射口径10~40mm.结果:经12个月~60个月随访,平均随访35.35±17.60个月.复查发现AVM完全闭塞18例,部分闭塞11例,无闭塞2例.海绵状血管瘤X刀治疗后无发生脑出血,大多数患者癫痫可缓解发作,但血管瘤无一例消失.出现症状性放射性脑水肿6例,均为AVM患者.结论:AVM闭塞率与所采用的剂量和畸形血管大小相关,剂量越大,闭塞的可能性也越大,对较大的AVM,由于采用的剂量相对较小,闭塞率也较低.直径越小,采用的剂量可适当增加,畸形血管闭合可能性越大,周边脑组织接受剂量较小,对脑组织损伤轻,并发症低.对较大AVM可先进行栓塞,对残留的AVM进行X刀治疗.

    作者:胡小吾;周晓平;王来兴;刘建民;许奕;洪波;王文仲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听神经瘤的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

    目的:总结评价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听神经瘤的效果.方法:43例患者年龄19~76(平均50.2)岁,男:女=19:24.单侧病变41例,双侧病变2例.9例术后残留或复发患者.56%的病例术前有有用听力.肿瘤平均容积10.8ml.伽玛刀治疗边缘剂量10~14Gy,平均11.7Gy,中心剂量21~30Gy,平均24.9Gy.随访期18~62(平均36.6)个月.结果:43例患者中32例(74%)肿瘤缩小,9例(21%)大小无变化.2例容积增大,1例在随访18个月时接受了再次伽玛刀治疗.5例出现三叉神经功能障碍,3例出现面瘫,32例可评价的病例中,有23例有用听力得到保留.5例患者听力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伽玛刀治疗听神经瘤控制肿瘤生长,取得较高的神经功能保留率,可达到外科手术同样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东;郑立高;徐德生;张志远;李彦和;张宜培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γ-刀在颅内血管畸形治疗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目的:探讨γ-刀治疗颅内血管畸形的若干问题.方法:应用OUR XGD型旋转式γ-刀对64例颅内血管畸形进行治疗,其中动静脉畸形(AVM)43例,海绵状血管瘤20例,静脉血管畸形1例.治疗的周边计量10~23 Gy,中心计量20~46Gy,耙点数1~6个.结果:本组28例得到3月~2年的随访,8例临床症状及影象资料均显示好转,2例临床症状好转影象无改变,其余18例需进一步观察.结论:动静脉畸形是γ-刀治疗颅内血管畸形疗效好的一类.海绵状血管瘤由于其间可有血栓形成、机化、钙化,甚至骨化,疗效次之,且治疗的剂量应比同体积的动静脉畸形小,静脉血管畸形、毛细血管扩张症及血管曲张不主张行γ-刀治疗.

    作者:马骏;常义;刘宏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立体定向置管内放疗治疗囊性颅咽管瘤

    目的:研究颅咽管瘤的佳治疗方法.方法:对40例囊性颅咽管瘤病人,采用立体定向穿刺囊内置管定期抽吸囊液并注入放射性同位素32P,行肿瘤内放射治疗.我们使用ASA-601S型高精度脑立体定向仪,CT导向下,定向穿刺,并导入内经约1.5cm硅胶管,连接头皮下的Ommaya贮液囊并固定于颅骨钻孔处,然后行32P间质内放疗,每次按每克肿瘤组织0.15~0.2mCi,放射剂量计算,单次剂量为0.7~11.25mCi,平均2.48mCi,注入胶体磷酸铬体积0.4~6ml,平均2.5ml,给药间隔时间一个月.共治疗2~3次.结果:临床症状均立即改善,双眼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视野增宽,高颅压症状缓解.全组病人术后均未出现内分泌及神经损害症状,出院时复查视力,除术前视力丧失的4例无恢复外,其余病人视力平均提高0.4.结论:立体定向穿刺囊内置管定期抽吸囊液并注入放射性同位32P行肿瘤内放疗治疗囊性颅咽管瘤为一方法简单、疗效确切的手术方法.

    作者:史锡文;陈航;李太平;梁庆华;柴昌;步星耀;张佳栋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42例脑转移瘤的X刀治疗

    作者:廖贤;李春森;陈文斗;李文超;陈国勇;郝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主管: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安徽省脑立体定向神经外科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