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孟府;靳松健;宿红波;游秀东;邓橙;陈平
目的:探讨使用不同的模体材料如水、固体水校准加速器绝对剂量时对校准结果的影响程度,分析固体水模在不同能量挡时代替水模体的可行性.方法:分别采用水及PTW固体水测量Varian 21EX各个能量挡,测量探头板测量点深度为0.7 cm;6、9 MeV电子线测量深度为1 cm,需放置0.3 cm的固体水;12、16、20 MeV电子线测量深度为2 cm,需放置1.3 cm的固体水;6 MVX线测量深度为5 cm,需放置4.3 cm的固体水;15 MV X线测量深度为10 cm,需放置9.3 cm的固体水.结果:6、9、12、16、20 MeV电子线测量模体为固体水时比水分别小5.6%、2.8%、1.9%、0.7%、0.1%,6、15 MV X线测量模体为固体水时与水的差别分别为3.7%、3.6%.结论:校准12、16、20 MeV电子线及6、15 MV X线时固体水模可代替水模体,差别较小;6、9 MeV电子线因测量深度较浅,加之固体水是多个小单位固体水的叠加,测量差别较大,不易代替水测量.
作者:于得全;高宏;邵秋菊;梁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利用小波分析与自适应滤波算法相结合从母体腹部信号中提取胎儿心电.方法:首先对母体腹部信号和胸部信号做5层平稳小波分解,然后在每层小波系数引入小均方误差(LMS)算法对应滤波,后将小波系数重构获得胎儿心电.结果:使用临床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小波分析与自适应滤波的算法能够识别母体腹部信号中的胎儿心电信号.结论:该方法与LMS算法相比提取效果更好,尤其对母体心电波形与胎儿心电波形重合部分改善明显.另外,该算法计算简单,易于实现,保持了较高的实时性.
作者:沈燕妮;吴水才;高小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设计一种医院自动血液样本检验前处理系统.方法:利用RS-485总线控制结构,通过开发AT89C2051的单片机模块控制技术实现传送带和机械手等各部件的控制,以完成医院血液样本检验前处理过程的自动化.结果:由医师为每个患者的血液样本设置需要进行的检验方式并生成条形码,前处理系统根据扫描条形码信息完成指定的检测前处理任务,包括分送样本、保存样本物流在各节点的实时状态、对血液样本进行离心处理等血液检验的流水线操作.系统可实现全自动控制,无需人为操作.结论:该医院自动血液样本检验前处理系统具有自动化程度高,使用方便,杜绝人为操作失误,出现问题后易追溯等优点.
作者:周卫斌;吴勇;倪慧珍;郭秋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通过比较Xio和Oncentra MasterPlan 2个治疗计划系统调强放疗剂量验证的结果,评价它们应用于临床的准确性.方法:用IBA二维电离室矩阵MatriXX分别采集Xio和Oncentra MasterPlan系统的鼻咽癌调强照射野数据,并用IBA Omnipro I'mRT1.6软件分析处理.结果:Xio系统62个照射野3 mm 3%通过率均值为95.4%,3 mm 5%为98.4%;Oncentra MasterPlan系统75个照射野3 mm 3%通过率均值为92.8%,3 mm 5%为95.8%.二者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个治疗计划系统都可以应用于临床调强放疗,Xio系统的准确性要优于Oncentra MasterPlan系统.
作者:陈杰;朱云云;朱锦锋 刊期: 2012年第09期
1 故障现象在IMRT治疗过程中治疗中断,连锁代码为105#伴随108#,并出现15#、17#、18#、35#、47#、51#、95#、106#等连锁.2分析与检修故障105#为MLC FIELD POSITION.进一步观察故障现象发现,X2方向第11个叶片偏离实际位置1~2 cm,无法复位,必须打开MLC叶片.观察X2方向叶片运行速度及位置未见明显差异,分析可能为MLC叶片校准过程中中心位置未留有足够安全距离导致X1、X2 2组叶片碰撞.
作者:李益坤;王晓萍;刘海;曾波;赵锐;杭霞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简要阐述了输液泵的工作原理,较详细论述了输液泵在国内外临床各科室的广泛应用,在系统分析输液泵与常规注射及输液优缺点的基础上,对输液泵产业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指出应加大对输液泵的研发力度,在开发通用型和中低价位输液泵产品上下功夫.
作者:曹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为保障医院网络安全,在院内网中部署三重网络安全系统.方法:该三重网络安全系统由一重内网安全系统、二重网络隐患扫描系统及三重入侵检测系统组成,全方位保证医院网络安全.结果:该系统对医院的网络起到保护作用,方便了医院网络资产管理.结论:该系统的使用使医院网络系统更加安全、稳定、可靠,大幅度提高了管理的准确性、方便性和工作效率.
作者:郭凌菱;荣文英;常建国;张丽;宫彦婷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轮廓监督的动态规划方法,实现对CT图像肺结节的分割.方法:在基于动态规划的轮廓跟踪过程中,引入轮廓监督机制,对比改进以前常见的算法,减少了周围组织和对比度不足对分割精度的影响.结果:轮廓监督的引入,有效地掩蔽了肺结节周围组织,避免了轮廓偏离.结论:改进的算法提高了肺结节分割准确性,且具有更好的鲁棒性.
作者:张永强;陈兴灿;郝欣;夏顺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把平面灰度医学图像内部的某个矩形感兴趣区域(ROI)裁剪下来,以便进行其他处理.方法:由VC++6.0在Windows XP操作系统中编程实现.结果:顺利实现了平面灰度图像的切割.结论:该方法对于各类非DICOM接口医学影像设备(CT、ECT、X线机、超声仪、内窥镜等)数字化采集图像的处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张立波;杨本强;刘文源;邹明宇;朱洪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近几年,根据上级指示,我院组建了2支海上救护艇医疗小分队,主要担负着海上军事演习、战时保障救护任务,突发事件时能够快速到达现场救治伤员,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海上救护艇医疗小分队从严、从实战出发,不仅加大了训练的难度,而且担负的责任也越来越重大.同时,救护艇小分队配备了许多先进的医疗卫生装备,以加强分队的力量,提高其救治水平.为了保证这些装备的正常运转,我们对这些装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制定了科学、严格、细致的管理制度,起到了很好的成效,对救护艇小分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作者:任喜英;李召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当临床对肿瘤放射治疗的应用需求不断加强,IMRT、VMAT、ART等新技术被不断引入,随之而来的对计算机系统集成尤其是计算资源优化技术的要求也日渐严苛.可以说,计算机系统集成技术的水平已经成为决定肿瘤放射治疗科室发展的晴雨表.飞利浦在业界率先推出的PINNACLE SmartEnterPrise放射治疗计划计算系统(TPS)解决方案,为整合、优化临床对放射治疗计划的海量资源计算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实现和拓展途径.其以云终端模式与中央存储及计算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实现全部资源共享,还解决了传统系统所不能前行的瓶颈问题.
作者:飞利浦医疗保健事业部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监测分析医院船温湿度和电源电压,改善医院船上装医疗设备的储存与工作环境.方法:在执行“和谐使命-2011”任务期间,使用温湿度计、数字多用表对医院船CT室以及检验科的温度、湿度、电源电压进行监测,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温度在正常范围内,但湿度始终较高;电源电压值和电压波动范围均在正常范围内,但存在突然断电现象.结论:重要的医疗设备必须使用UPS电源,设备所在舱室应安装除湿机.
作者:马飞;李捞摸;斯海臣;段新安;张雅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介绍了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基本概念,在对多个高等院校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建设情况进行考察的基础上,结合在医院医学工程科十几年的工作管理经验,分析了我国高等院校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现状和医院医学工程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何更好地进行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建设和医院医学工程科应该发挥的职能,并对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
作者:胡兴斌;漆家学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研制一款新型的脉搏血氧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方法:系统以三星公司S3C2440为核心,采用OPT101 光电传感器采集透过手指的透射光强,在Windows CE下开发ADC流驱动采集模拟信号,对采集的数据进行低通滤波以及移动平均法去除干扰信号,提高信噪比,选择阈值法对脉搏信号进行特征提取,处理结束后通过数据库存储以及网络传输实现远程检测.结果:实验证明,该系统信号可靠、稳定,效果良好,具有实用性.结论:该系统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徐泽鹏;韩飞;马腾飞;李凯扬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介绍了国外核化生医学救援(主要包括侦检、洗消、防护)技术及装备现状,分析其技术特点和发展趋势,阐述了中国核化生医学救援的救治流程,对其技术及装备现状进行剖析,得出了国内核化生医学救援装备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为国内核化生医学救援装备的研发提供参考.
作者:张文昌;吴文娟;任旭东;牛福;孙景工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阐述了卫生装备在医疗救援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分析了个人携行装备与仪器类的卫生装备在实际灾害医学应急救援活动中的不足之处.以车载类装备在实际救援活动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为参照,指出了开展医学应急救援相关装备的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为卫生装备今后的改进与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费军;潘晓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研制一种适用于海上摇摆、垂荡、颠簸环境下,海上医疗队进行跨学科专业的手术训练平台系统.方法:为解决移动便携和海上舰船环境适应性问题,采取带刹车滚轮、磁性材料固定、支架固定等措施,以集成力反馈设备、图形工作站、三维立体显示等设备建立该系统,设计能够模拟不同海况环境条件的移动虚拟手术训练平台系统.结果:在海军执行和谐使命系列任务中,医疗队员使用该系统进行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术的模拟训练.经实际检验,该系统实现了设计要求,可在不同海上环境下提供虚拟手术训练.结论:该系统的应用,能提高海上医疗队员海战救治技能训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有利于提高海上医疗救治能力.
作者:罗晶;王海威;王德利;丁宇;王全玉;王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研制一种可提高医用蒸汽灭菌柜灭菌质量,延长使用寿命,并具有一台可带多台蒸汽灭菌柜的汽水分离装置.方法:加铸汽水分离板,中间放置不锈钢片和丝网,使蒸汽冲撞汽水分离板和丝网,从而分离出蒸汽中所含的水分,并拦截蒸汽中的杂质,给医用蒸汽灭菌柜提供高质量的蒸汽.结果:解决了医用蒸汽灭菌柜长期湿包的故障,并起到延长其使用寿命的作用.结论:该医用蒸汽灭菌柜汽水分离器结构简单,成本较低,通过2a多的临床试验,效果很好,适用于各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值得推广.
作者:李双民;杨明;李积仓;臧雄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针对国内卫生信息系统集成缺乏系统性的问题,以提高语义互操作性为目标,围绕面向服务架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环境下卫生信息系统集成的理论与方法论展开研究.方法:从系统工程角度对卫生信息系统语义集成问题进行分析,在建立卫生信息系统集成相关概念体系的基础上,深入研究面向语义的卫生信息系统集成方法论.结果:采用先进的软件设计方法为卫生信息系统的设计、集成以及基于仿真的分析提供指导和全过程支持.结论:本研究系方法论研究,有利于推动医学信息标准发展和管理规范的制定.
作者:宋莉莉;黄正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模拟高海拔潜水实验的设备保障与技术方案.方法:根据实验要求,对现有设备进行改造,制定技术方案,反复演练.结果:改造后设备的性能满足实验需求,实验中设备状况良好,技术方案完善,实际操作无差错.结论:良好的设备状况,完善的技术方案,熟练的技术操作是此次科学实验顺利完成的重要保障.
作者:王海东;张敦晓;胡慧军;薛利群;潘晓雯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