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娴;翁思源;樊林科;王志刚
目的 研究骨科植入物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和危险因素,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某医院骨科行植入物手术患者病原学标本检测结果和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感染病原菌特点和危险因素.结果 共调查该医院骨科行植入手术患者1921例,发生手术切口感染46例,感染率为2.39%.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龄患者、BMI指数偏高、糖尿病、术中出血量大和手术时间长为植入物手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46例感染患者标本共检出病原菌65株,革兰性阴性菌优势菌为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和头孢唑林耐药率均为100%;革兰阳性菌优势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和青霉素耐药率均为91.3%.结论 该医院骨科植入物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检出的病原菌耐药率高,需依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菌药物.
作者:王锦;王虹;邵明鑫;邓乃梅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某市医疗机构污水消毒处理情况,为污水消毒处理和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依据GB 18466-2005《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对2013-2016年监督抽检和委托监测的处理后污水样品进行粪大肠菌群和肠道致病菌监测.结果 4年共采样571份,合格514份,总体合格率为90.02%,2013-2016年合格率依次为91.53%、87.97%、93.24%和87.79%;不合格项目主要为粪大肠菌群,沙门菌和志贺菌合格率均为100.00%;市县区直和市县管理医疗机构的污水消毒合格率分别为91.28%和87.75%,三级、二级、二级以下医疗机构的污水消毒合格率分别为91.25%、91.89%和85.53%;次氯酸钠、二氧化氯、单过硫酸氢钾和臭氧污水消毒处理方式的合格率分别为92.31%、90.36%、91.35%和50.00%.结论 某市医疗机构污水消毒合格率较高,但消毒设备运行中存在卫生管理盲区或死角,亟需改善.
作者:孟超;刘芳盈;杜俊;谭琳琳;刘晓利;李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分布及其耐药情况,为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细菌分离鉴定技术,对某医院住院患者送检病原学标本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 从该医院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中共分离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CRE)细菌322株,包括肺炎克雷伯菌198株(含臭鼻克雷伯菌1株)、粘质沙雷菌78株和大肠埃希菌46株.CRE菌株主要分离自重症监护室、神经外科和呼吸内科病房送检的标本;居首位的标本是痰液,占68.42%.临床分离的CRE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高度耐药.结论 医院感染CRE细菌主要是肺炎克雷伯菌、粘质沙雷菌和大肠埃希菌,耐药严重,多见于呼吸道感染,应当依据药敏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作者:王福斌;王广芬;孙永宁;孙景熙 刊期: 2018年第08期
作者: 刊期: 2018年第08期
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技术是一种以过氧化氢为介质对医用器械和耗材进行低温灭菌的灭菌技术.与压力蒸汽灭菌和环氧乙烷灭菌等传统灭菌方式相比,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具有灭菌温度低、灭菌周期短、灭菌后灭菌剂无残留、设备操作简单、占用空间小、对工作场所的条件要求较宽松等特点〔1〕,对一些不耐热、不耐湿的手术器械,尤其对腔镜外科手术器械的灭菌发挥了不可代替的作用.因此,过氧化氢等离子体低温灭菌器自2003年进入我国便受到各级医疗机构的欢迎〔2〕.据统计,目前在我国已有近30家企业在开发和生产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器,其使用量直逼美国〔3〕,过氧化氢等离子体低温灭菌方法已经成为各级医院常用的灭菌方法之一.虽然过氧化氢等离子体低温灭菌技术为临床工作提供了方便可靠的灭菌方式,但在日常工作中,如果操作人员操作不规范,管理不到位,仍会导致灭菌失败,给临床诊疗工作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4〕.本文总结了过氧化氢等离子体低温灭菌器的工作原理,并对工作实践中有关此类设备的规范使用与安全管理问题进行了综述.
作者:励秀武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医院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变迁,以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方法 通过细菌分离培养和药敏试验方法,对某医院患者送检病原学标本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 共收集该医院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4150株,尿液标本居首位,占59.4%;其次是痰液和血液,分别占17.7%和13.1%.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主要来自老年医学科、重症监护病房(ICU)和肾内科.检出产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1940株,占46.7%,分离率呈逐年增加趋势;检出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63株,占1.5%.结论 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中,产ESBLs菌株比较高且呈增长趋势,显示该菌耐药严重,应当依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菌药物.
作者:孙永宁;江琰笛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一种季铵盐湿巾对传染病专科医院设备表面的消毒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5台设备,按日期分为3组,分别采用季铵盐湿巾、含氯消毒剂和75%酒精进行设备表面消毒,检测设备表面菌落数.结果 3组设备消毒前表面菌落数合格率分别为84.6%、90.8%和89.2%;消毒后表面菌落数合格率均为100.0%.结论 用季铵盐湿巾擦拭消毒设备表面能使设备表面微生物指标符合标准要求,操作简便,对机器和医务人员伤害少,可作为传染病专科医院设备表面清洁消毒首选.
作者:徐坤;张秋璐;柳盛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医院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特点,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某医院2012-2016年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杆菌,采用VITEK-2 Compact进行菌种鉴定,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5年共分离出2582株肺炎克雷伯杆菌,痰液标本中检出1498株,占58.0%;科室分布以ICU和呼吸内科为主,分别占20.2%和18.6%;2012-2016产ESBLs肺炎克雷伯杆菌的检出率分别为13.9%、15.3%、18.8%、22.3%和29.0%;产ESBLs大肠埃希菌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5年共检测出对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315株,占12.2%.结论 肺炎克雷伯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呈增长趋势,尤其是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性明显增加,应加强耐药性监测,防止其在医院内的流行.
作者:周静珍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军队医院使用中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相关物理参数,为进一步开展压力蒸汽灭菌器的日常监测和定期监测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BT-311型消毒灭菌温度压力验证仪,对9所京津冀晋地区军队医院使用中的大型和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进行物理参数监测.结果 共监测压力蒸汽灭菌器36台,其中大型灭菌器17台,小型灭菌器19台,物理参数监测总体合格率为25.00%,大型和小型灭菌器分别为35.29%和15.79%,灭菌温度范围合格率分别为88.24%和52.63%,大型灭菌器单点温度波动≤1℃的只有47.06%,有47.37%的小型灭菌器未达灭菌设定时间,有11.76%的大型灭菌器平衡时间超标.结论 所监测的压力蒸汽灭菌器存在灭菌温度范围不合格、单点温度波动大,灭菌时间不合格的现象,小型灭菌器尤为严重,存在灭菌失败的隐患,应引起重视.
作者:夏娴;翁思源;樊林科;王志刚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对消毒供应中心已建立的灭菌过程的物理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53家医院的81台压力蒸汽灭菌器,分别使用经校准的温度压力检测仪检测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灭菌温度的压力值、灭菌时间、灭菌高温度和低温度、平衡时间,温度均匀性,分析温度压力检测仪的检测效能.结果 81台压力蒸汽灭菌器合格率仅为23.45%,小负载与满负载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检测的压力蒸汽灭菌器中,普遍存在平衡时间和灭菌温度超过设定值等问题.结论 温度压力检测仪对压力蒸汽灭菌温度、压力检测可提高灭菌器安全使用系数,具有良好的检测效果,为无菌物品的供应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王旭;张剑;张青;许澍;周奕沁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无锡市各级医疗机构消毒效果,为科学指导医院消毒工作,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无锡市2013-2016年各级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年共采样19386份,平均总合格率为96.14%,2013-2016年合格率依次为95.31%、95.05%、96.60%和97.61%,4年总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10,P<0.05).三级、二级和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的合格率分别为97.85%、96.42%和95.25%,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44,P<0.05).不同监测项目中,灭菌器灭菌效果合格率高,为99.85%;而医护人员手合格率低,为92.12%;其次消毒后内镜和室内空气合格率较低,分别为92.13%和95.64%,各类监测项目的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8.76,P<0.05).结论 无锡市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消毒质量整体水平较好,但医护人员手、消毒后内镜等较关键项目消毒效果仍需重点加强管理;同时继续加强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的监测和管理.
作者:游颖琦;王荷生;兰策介;朱丁;邹亚明;刘蕴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医院中心供氧装置氧气出口污染情况及消毒效果.方法 选择某院90个中心供氧装置氧气出口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A和观察组B.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处理,观察组A使用5%的聚维酮碘进行消毒,观察组B使用75%的酒精进行消毒,比较各组消毒前后的病原菌检出情况.结果 对照组、观察组A和观察组B消毒前病原菌检出率分别为86.67%、93.33%和90.00%,消毒后检出率分别为80.00%、20.00%和36.67%,观察组A和B消毒合格率分别为93.33%和76.67%.结论 中心供氧装置氧气出口处细菌污染严重,使用5%聚维酮碘和75%酒精擦拭消毒能有效降低其病原菌检出率,5%聚维酮碘的消毒效果略优于75%酒精.
作者:安宇;吴艳;穆桂玲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社区获得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CA-MRSA)对含氯消毒剂的抗性,以指导消毒剂的合理使用.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抑菌试验方法,对医院门诊患者标本分离的CA-MRSA对含氯消毒剂抗性进行观察.结果 用有效氯浓度为250 mg/L的含氯消毒剂对悬液内CA-MRSA菌株作用5 min,平均杀灭对数值为5.64,低于标准菌株.含氯消毒剂对临床分离21株CA-MRSA的MIC值在400 mg/L~700 mg/L范围,其中有10株CA-MRSA MIC值高于标准菌株.结论 CA-MRSA菌株对含氯消毒剂所需剂量较标准株有所提高,提示此类MRSA抗力较标准株强.
作者:刘小丽;王一梅;朱军生;龚林;王斌;梁建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硫酸氢钾复合盐对鸡新城疫病毒的杀灭效果,为禽类圈舍消毒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悬液定量方法,对过硫酸氢钾复合盐杀灭鸡新城疫病毒的效果进行观察,同时与二氧化氯泡腾片作并行比较.结果 以浓度为138 mg/L的过硫酸氢钾复合盐作用30 min,对悬液内鸡新城疫病毒达到完全杀灭;用浓度为1300 mg/L二氧化氯消毒液作用10 min,可完全杀灭悬液内鸡新城疫病毒.结论 低浓度过硫酸氢钾复合盐消毒液对鸡新城疫病毒有较好的杀灭效果.
作者:王娟;卞国志;袁建丰;王贵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芦荟(aloe)是百合科芦荟属的一种常见的多功能药用植物.叶呈莲座状簇生于茎顶,叶片肥厚多汁呈狭长披针形,边缘有尖齿状刺,叶色常绿,有的品种叶片有白色斑纹〔1〕.其使用时间长、用途广,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有对芦荟功效的记载.它是一种集美容、医药、保健、食用和观赏作用于一体的经济类作物.生物学活性成分是指具有特殊生物学功能的活性物质.作为一种多功能的天然植物,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对芦荟的成分和功能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探讨.芦荟中含有丰富的生物学活性成分,已知药用芦荟中含有160多种化学成分,具有药理活性和生物活性的组分也不下100种〔2〕,如蒽醌类、多糖、氨基酸(多肽类)、矿物质、维生素、活性酶和有机酸等.蒽醌类化合物是芦荟中主要的生物活性成分,与芦荟的多种功效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蒽醌类化合物种类较多,其中包含芦荟大黄素和大黄酸等20余种物质〔3〕.芦荟中的糖类主要包括甘露糖、葡萄糖以及由甘露糖和葡萄糖组成的多糖〔4〕.芦荟中的活性成分主要通过抑制呼吸代谢活动、破坏细胞膜和细胞壁、抑制蛋白质合成并作用于细菌的遗传物质以及干预生物膜的形成等重要方式来达到杀灭微生物的效果.一系列研究表明,芦荟中主要活性成分具有良好的抗微生物作用,高浓度芦荟提取液具有较强的杀灭微生物效果,因此开发利用好芦荟的杀菌功效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作者:谢宇婷;陈昭斌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中山市医疗机构血液透析中心使用的透析用水的卫生质量以及水处理系统消毒情况.方法 通过现场采样检测和问卷调查方式,对该市11家医疗机构血液透析中心使用的透析用水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共抽检38份水样,全部指标均合格31份,合格率为81.6%,不合格指标主要为铝、钙、氯、细菌总数和细菌内毒素.2014-2016年合格率分别是55.6%、88.9%和90.0%.结论 医疗机构透析用水化学污染物及微生物指标均有不达标现象,应加强日常管理制度落实,依监测数据制定更换活性炭、软水器及反渗膜的周期,确保透析用水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作者:张瑞红;吴海东;吴惠刚;罗乐;李雷;蔡志成;林胜军;朱亚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硬质容器目前用于手术器械包装越来越多,它具有打包时间短,耐运输、不易破损,有效期时间长,可长期保障无菌屏障等优点〔1〕.但目前国产硬质容器盒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灭菌时盒内冷凝水存留,造成灭菌湿包,而很多防止此种灭菌湿包现象的措施也不断被提出来〔2〕.本研究从造成灭菌湿包的主要关键环节,采取灭菌前改进灭菌器性能及蒸汽质量、改进容器盒的灭菌装载方式、灭菌锅灭菌间隔时间超过2h增加预热程序、延长后真空干燥时间等措施,降低了灭菌湿包率,提高了灭菌质量.
作者:赵永锦;张晓燕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调查消毒与抗抑菌产品中非法添加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的情况,建立消毒产品违禁品添加成分测定方法.方法 建立消毒和抗抑菌产品中更昔洛韦、阿昔洛韦和喷昔洛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并对样品进行检测与评价.结果 通过对样品前处理条件、检测波长及流动相体系的选择,得到分析样品的佳条件.在此条件下,更昔洛韦、阿昔洛韦和喷昔洛韦等3种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8;检出限均为1.0 mg/kg、定量限均为3 mg/kg;低、中、高质量浓度加标回收率在92.1%~109.6%范围,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5.0%(n=5).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适用于检测消毒与抗抑菌产品中更昔洛韦、阿昔洛韦和喷昔洛韦等成分,方法简便,准确.
作者:王萍;李洁;赵丽媛;李梦琦;杨屹;丁晓静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一种季铵盐与酚类复方消毒剂的消毒相关性能,为其实际消毒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理化分析方法,对该季铵盐与酚类复方消毒剂的消毒相关性能进行观察.结果 用浓度为季铵盐133 mg/L与酚类184 mg/L的该复方消毒液作用10 min对悬液内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杀灭对数值均>5.0;对悬液内白色念珠菌杀灭对数值>4.0.以使用浓度的该复方消毒液浸泡72 h,对不锈钢、碳钢、铝和铜有轻度腐蚀.将该复方消毒液原液密封包装储存于37℃3个月,其有效成分含量下降率<10%.结论 该复方消毒剂具有良好的杀菌活性且性能稳定、腐蚀性低.
作者:许佳琳;施玉洁;孙宝琴;邢淑兰;于辉;王传生;董玉红;高旭;张相国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不同方法对医用B超探头消毒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细菌培养法,对不同消毒措施消毒临床使用中B超探头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使用普通耦合剂的B超探头带菌率达97.78%,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13.33%;使用消毒型耦合剂的B超探头带菌率为28.21%,MRSA检出率为10.26%;使用消毒型耦合剂进行B超检查后,再用含季铵盐的消毒湿纸巾擦拭B超探头,带菌率为8.89%,未检出MRSA.结论 使用普通耦合剂的B超探头细菌污染严重,使用消毒型耦合剂可使探头带菌率降低,但对于多重耐药菌患者,建议加用消毒湿纸巾擦拭消毒.
作者:谭莉;彭威军;范允舟 刊期: 201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