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12-2016年某医院肺炎克雷伯杆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

周静珍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杆菌, 耐药率, 临床分布, 抗菌药物, 碳青霉烯类
摘要:目的 了解医院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特点,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某医院2012-2016年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杆菌,采用VITEK-2 Compact进行菌种鉴定,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5年共分离出2582株肺炎克雷伯杆菌,痰液标本中检出1498株,占58.0%;科室分布以ICU和呼吸内科为主,分别占20.2%和18.6%;2012-2016产ESBLs肺炎克雷伯杆菌的检出率分别为13.9%、15.3%、18.8%、22.3%和29.0%;产ESBLs大肠埃希菌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5年共检测出对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315株,占12.2%.结论 肺炎克雷伯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呈增长趋势,尤其是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性明显增加,应加强耐药性监测,防止其在医院内的流行.
中国消毒学杂志相关文献
  • 芦荟的生物学活性成分及其抗微生物作用的研究现状

    芦荟(aloe)是百合科芦荟属的一种常见的多功能药用植物.叶呈莲座状簇生于茎顶,叶片肥厚多汁呈狭长披针形,边缘有尖齿状刺,叶色常绿,有的品种叶片有白色斑纹〔1〕.其使用时间长、用途广,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有对芦荟功效的记载.它是一种集美容、医药、保健、食用和观赏作用于一体的经济类作物.生物学活性成分是指具有特殊生物学功能的活性物质.作为一种多功能的天然植物,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对芦荟的成分和功能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探讨.芦荟中含有丰富的生物学活性成分,已知药用芦荟中含有160多种化学成分,具有药理活性和生物活性的组分也不下100种〔2〕,如蒽醌类、多糖、氨基酸(多肽类)、矿物质、维生素、活性酶和有机酸等.蒽醌类化合物是芦荟中主要的生物活性成分,与芦荟的多种功效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蒽醌类化合物种类较多,其中包含芦荟大黄素和大黄酸等20余种物质〔3〕.芦荟中的糖类主要包括甘露糖、葡萄糖以及由甘露糖和葡萄糖组成的多糖〔4〕.芦荟中的活性成分主要通过抑制呼吸代谢活动、破坏细胞膜和细胞壁、抑制蛋白质合成并作用于细菌的遗传物质以及干预生物膜的形成等重要方式来达到杀灭微生物的效果.一系列研究表明,芦荟中主要活性成分具有良好的抗微生物作用,高浓度芦荟提取液具有较强的杀灭微生物效果,因此开发利用好芦荟的杀菌功效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作者:谢宇婷;陈昭斌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老年病科多重耐药菌监测与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某医院老年病科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为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2-2015年老年病科170例多重耐药菌感染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老年病科检出的多重耐药菌主要以大肠埃希菌(产ESBLs)为主,占34.7%;其次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和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分别占27.1%、15.3%、14.7%和5.9%.大肠埃希菌对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90%,肺炎克雷伯菌除对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78.3%,CR-AB对碳青酶烯类、氨基糖苷类和头孢菌素类(除头孢哌酮/舒巴坦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70%,MRSA对苯唑西林、红霉素、环丙沙星、克林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青霉素、庆大霉素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高达100%.结论 老年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率高,对抗菌药物耐药情况严重,应加强细菌的耐药性监测,根据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效控制多重耐药菌的感染.

    作者:游明园;武苗苗;周小梅;谭庆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过硫酸氢钾复合盐对鸡新城疫病毒杀灭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硫酸氢钾复合盐对鸡新城疫病毒的杀灭效果,为禽类圈舍消毒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悬液定量方法,对过硫酸氢钾复合盐杀灭鸡新城疫病毒的效果进行观察,同时与二氧化氯泡腾片作并行比较.结果 以浓度为138 mg/L的过硫酸氢钾复合盐作用30 min,对悬液内鸡新城疫病毒达到完全杀灭;用浓度为1300 mg/L二氧化氯消毒液作用10 min,可完全杀灭悬液内鸡新城疫病毒.结论 低浓度过硫酸氢钾复合盐消毒液对鸡新城疫病毒有较好的杀灭效果.

    作者:王娟;卞国志;袁建丰;王贵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一种季铵盐湿巾对传染病专科医院设备表面的消毒效果

    目的 了解一种季铵盐湿巾对传染病专科医院设备表面的消毒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5台设备,按日期分为3组,分别采用季铵盐湿巾、含氯消毒剂和75%酒精进行设备表面消毒,检测设备表面菌落数.结果 3组设备消毒前表面菌落数合格率分别为84.6%、90.8%和89.2%;消毒后表面菌落数合格率均为100.0%.结论 用季铵盐湿巾擦拭消毒设备表面能使设备表面微生物指标符合标准要求,操作简便,对机器和医务人员伤害少,可作为传染病专科医院设备表面清洁消毒首选.

    作者:徐坤;张秋璐;柳盛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2013-2016年某市医疗机构污水消毒效果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某市医疗机构污水消毒处理情况,为污水消毒处理和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依据GB 18466-2005《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对2013-2016年监督抽检和委托监测的处理后污水样品进行粪大肠菌群和肠道致病菌监测.结果 4年共采样571份,合格514份,总体合格率为90.02%,2013-2016年合格率依次为91.53%、87.97%、93.24%和87.79%;不合格项目主要为粪大肠菌群,沙门菌和志贺菌合格率均为100.00%;市县区直和市县管理医疗机构的污水消毒合格率分别为91.28%和87.75%,三级、二级、二级以下医疗机构的污水消毒合格率分别为91.25%、91.89%和85.53%;次氯酸钠、二氧化氯、单过硫酸氢钾和臭氧污水消毒处理方式的合格率分别为92.31%、90.36%、91.35%和50.00%.结论 某市医疗机构污水消毒合格率较高,但消毒设备运行中存在卫生管理盲区或死角,亟需改善.

    作者:孟超;刘芳盈;杜俊;谭琳琳;刘晓利;李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消毒和抗抑菌产品中非法添加抗病毒成分

    目的 调查消毒与抗抑菌产品中非法添加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的情况,建立消毒产品违禁品添加成分测定方法.方法 建立消毒和抗抑菌产品中更昔洛韦、阿昔洛韦和喷昔洛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并对样品进行检测与评价.结果 通过对样品前处理条件、检测波长及流动相体系的选择,得到分析样品的佳条件.在此条件下,更昔洛韦、阿昔洛韦和喷昔洛韦等3种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8;检出限均为1.0 mg/kg、定量限均为3 mg/kg;低、中、高质量浓度加标回收率在92.1%~109.6%范围,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5.0%(n=5).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适用于检测消毒与抗抑菌产品中更昔洛韦、阿昔洛韦和喷昔洛韦等成分,方法简便,准确.

    作者:王萍;李洁;赵丽媛;李梦琦;杨屹;丁晓静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骨科植入术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病原学特征和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研究骨科植入物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和危险因素,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某医院骨科行植入物手术患者病原学标本检测结果和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感染病原菌特点和危险因素.结果 共调查该医院骨科行植入手术患者1921例,发生手术切口感染46例,感染率为2.39%.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龄患者、BMI指数偏高、糖尿病、术中出血量大和手术时间长为植入物手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46例感染患者标本共检出病原菌65株,革兰性阴性菌优势菌为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和头孢唑林耐药率均为100%;革兰阳性菌优势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和青霉素耐药率均为91.3%.结论 该医院骨科植入物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检出的病原菌耐药率高,需依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菌药物.

    作者:王锦;王虹;邵明鑫;邓乃梅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中国消毒学杂志》2018年来稿简约

    作者: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重症监护病房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暴发事件调查

    目的 了解一起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患者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原因及防控措施.方法 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环境卫生学监测方法,对某医院ICU一起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进行调查与评估.结果 该医院ICU于2016年3月3日-4月18日期间连续发生13例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医院感染罹患率为11.82%.患者所在环境卫生学监测分离出与患者感染同源菌.通过采取严格医院感染风险管理制度、加强医疗环境治理和医务人员手卫生等综合控制措施,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疫情.结论 该医院ICU发生的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暴发可能与环境同源菌定植有关,采取综合控制措施有效控制了感染疫情.

    作者:谈宜斌;李源;田佳;彭志勇;杜朝辉;邓楠;胡芬;王佩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医院感染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分布及其耐药情况,为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细菌分离鉴定技术,对某医院住院患者送检病原学标本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 从该医院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中共分离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CRE)细菌322株,包括肺炎克雷伯菌198株(含臭鼻克雷伯菌1株)、粘质沙雷菌78株和大肠埃希菌46株.CRE菌株主要分离自重症监护室、神经外科和呼吸内科病房送检的标本;居首位的标本是痰液,占68.42%.临床分离的CRE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高度耐药.结论 医院感染CRE细菌主要是肺炎克雷伯菌、粘质沙雷菌和大肠埃希菌,耐药严重,多见于呼吸道感染,应当依据药敏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作者:王福斌;王广芬;孙永宁;孙景熙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一种新复方过氧化氢消毒液对消毒试验指标菌杀灭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一种新复方过氧化氢消毒液对常用消毒试验指标菌的杀灭效果.方法 采用悬液法和载体法,对一种新复方过氧化氢消毒液杀灭消毒试验指标菌的效果进行定量和定性杀灭效果观察.结果 用含过氧化氢2.5 g/L的该复方消毒液作用5 min,对悬液内大肠杆菌杀灭对数值>5.00;含过氧化氢30 g/L的该复方消毒液作用2.5 min,对悬液内黑曲霉菌杀灭对数值>4.00,作用5 min对载体上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杀灭对数值>3.00.用含过氧化氢15 g/L的该复方消毒液作用10 min,对不锈钢片载体上龟分枝杆菌脓肿亚种杀灭对数值>3.00;用该复方消毒液的原液作用15 min对载体上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达到全部杀灭.结论 该新复方过氧化氢消毒液对常用消毒试验指标菌均有很好杀灭作用.

    作者:陈越英;李齐天;吴晓松;王玲;孙巍;王嵬;张伟;徐燕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某医院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变迁

    目的 了解医院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变迁,以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方法 通过细菌分离培养和药敏试验方法,对某医院患者送检病原学标本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 共收集该医院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4150株,尿液标本居首位,占59.4%;其次是痰液和血液,分别占17.7%和13.1%.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主要来自老年医学科、重症监护病房(ICU)和肾内科.检出产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1940株,占46.7%,分离率呈逐年增加趋势;检出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63株,占1.5%.结论 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中,产ESBLs菌株比较高且呈增长趋势,显示该菌耐药严重,应当依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菌药物.

    作者:孙永宁;江琰笛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因素调查及病原菌分析

    目的 分析手术部位感染(SSI)的相关因素及病原菌分布.方法 调查某院2015-2016年部分外科手术1360例次,术前根据手术切口污染情况进行切口类型分类,术后密切观察手术部位伤口愈合情况,并对病原菌进行分析.结果 共发生SSI 66例,感染率为4.9%;手术危险等级分类、手术切口分类调查中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年龄(<60岁和≥60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原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结论 缩短手术时间,术前做好必要准备,有利于预防和减少SSI,术后应加强手术部位的观察,严格遵守换药流程和要求,避免手术部位SSI的发生.

    作者:刘松华;王月玲;满思金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我国碘类消毒剂产品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碘类消毒剂产品现状,为加强市场监管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市场抽样查看和理化分析的方法,对市场销售中的碘类消毒剂产品包装信息和产品成分含量等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共调查国内市场碘类消毒剂产品413件,碘伏类产品占91.8%;有36.3%碘类消毒剂产品分别复配有乙醇、氯己定和季铵盐等成分.碘伏产品中有79.9%标注有效碘含量为0.5%左右.经过对34件产品有效碘含量测定显示,有55.9%的产品含量不合格.结论 碘类消毒剂产品中以碘伏为主,超过1/3碘类消毒剂产品复配有其他杀菌成分,超过半数以上的产品有效碘含量不合格,应当加强市场监管.

    作者:罗嵩;邱天;张淼;杨艳伟;朱英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过氧化氢等离子体低温灭菌器规范应用研究进展

    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技术是一种以过氧化氢为介质对医用器械和耗材进行低温灭菌的灭菌技术.与压力蒸汽灭菌和环氧乙烷灭菌等传统灭菌方式相比,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具有灭菌温度低、灭菌周期短、灭菌后灭菌剂无残留、设备操作简单、占用空间小、对工作场所的条件要求较宽松等特点〔1〕,对一些不耐热、不耐湿的手术器械,尤其对腔镜外科手术器械的灭菌发挥了不可代替的作用.因此,过氧化氢等离子体低温灭菌器自2003年进入我国便受到各级医疗机构的欢迎〔2〕.据统计,目前在我国已有近30家企业在开发和生产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器,其使用量直逼美国〔3〕,过氧化氢等离子体低温灭菌方法已经成为各级医院常用的灭菌方法之一.虽然过氧化氢等离子体低温灭菌技术为临床工作提供了方便可靠的灭菌方式,但在日常工作中,如果操作人员操作不规范,管理不到位,仍会导致灭菌失败,给临床诊疗工作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4〕.本文总结了过氧化氢等离子体低温灭菌器的工作原理,并对工作实践中有关此类设备的规范使用与安全管理问题进行了综述.

    作者:励秀武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某医院连续十年医院感染现患率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现状及变化趋势,为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及制定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资料分析的方法,对某医院连续10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医院2007-2016年连续10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波动在3.29%~7.55%范围,例次现患率波动在4.01%~8.26%范围.医院感染部位始终以下呼吸道为主,感染病原体始终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自2009年以来,抗菌药物使用率呈总体下降趋势,治疗性用药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 该医院连续10年医院感染现患率无规律性变化,但均在规范控制范围,抗菌药物使用趋于合理,医院感染管理向好发展.

    作者:王超;曹先伟;邓琼;曾凌;余奇;饶思友;徐珍;周芸;章琦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不同预处理方法对手术吸引管清洗效果的影响

    目的 对比观察不同预处理方法对吸引管清洗效果的影响,提高清洗质量.方法 通过目测法和ATP生物荧光法,观察不同预处理方法对使用后手术吸引管清洗效果的影响.结果 使用后的手术吸引管经A、B、C3种预处理方法处理后,由消毒供应中心回收后按相同清洗方法进行清洗干燥后,经ATP生物荧光法检测,A、B、C 3组手术吸引管清洗质量合格率依次为97.78%、77.78%和62.2%,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A组预处理方法,即使用后立即将吸引管插入注射用水,踩动脚踏持续负压吸引3 s,卸下吸引管,湿纱布擦拭外表面,有利于确保清洗效果.

    作者:花瑞芳;李胜云;李晓莉;崔志丹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2013-2016年烟台市托幼机构消毒效果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烟台市托幼机构消毒质量,发现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方法 2013-2016年通过现场采样的方法对烟台市各类别托幼机构进行消毒效果监测.结果 4年共对1423家(次)托幼机构采样13673件,合格12405件,总合格率为90.73%,2013-2016年合格率分别为93.39%、90.49%、91.78%和85.86%,不同年度间消毒效果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590,P=0.000),总体呈下降趋势.不同类别托幼机构消毒效果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998,P=0.000),其中入托人数50人以下合格率低,为86.02%;入托人数50~100人合格率高,为92.14%.不同监测项目消毒效果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3.886,P=0.000),其中空气的消毒效果合格率低,为84.59%;餐饮具的消毒效果合格率高,为97.20%.结论 2013-2016年托幼机构消毒效果合格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入托人数50人以下的托幼机构消毒效果合格率低,空气的消毒效果合格率低,应针对薄弱环节进一步改善和提高.

    作者:于涛;潘行杰;李春辉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不同消毒措施对B超探头消毒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不同方法对医用B超探头消毒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细菌培养法,对不同消毒措施消毒临床使用中B超探头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使用普通耦合剂的B超探头带菌率达97.78%,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13.33%;使用消毒型耦合剂的B超探头带菌率为28.21%,MRSA检出率为10.26%;使用消毒型耦合剂进行B超检查后,再用含季铵盐的消毒湿纸巾擦拭B超探头,带菌率为8.89%,未检出MRSA.结论 使用普通耦合剂的B超探头细菌污染严重,使用消毒型耦合剂可使探头带菌率降低,但对于多重耐药菌患者,建议加用消毒湿纸巾擦拭消毒.

    作者:谭莉;彭威军;范允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2012-2016年某医院肺炎克雷伯杆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

    目的 了解医院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特点,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某医院2012-2016年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杆菌,采用VITEK-2 Compact进行菌种鉴定,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5年共分离出2582株肺炎克雷伯杆菌,痰液标本中检出1498株,占58.0%;科室分布以ICU和呼吸内科为主,分别占20.2%和18.6%;2012-2016产ESBLs肺炎克雷伯杆菌的检出率分别为13.9%、15.3%、18.8%、22.3%和29.0%;产ESBLs大肠埃希菌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5年共检测出对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315株,占12.2%.结论 肺炎克雷伯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呈增长趋势,尤其是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性明显增加,应加强耐药性监测,防止其在医院内的流行.

    作者:周静珍 刊期: 2018年第08期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主管:消毒与灭菌

主办:军事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