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几种常用的中药质量检测方法

杨宇

关键词:现代科学技术方法, 中药质量, 分子生物学技术, 电化学分析法
摘要:中药质量的好坏可对中药治疗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因此中药行业十分注重中药质量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在中药质量检验中获得了广泛的运用,且中药质量研究越来越依赖于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下促使中医药发展不断的现代化,产业化,国际化。因此,通过现代化科学技术进行中药质量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中,笔者将对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在中药质量研究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探讨。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CT检查及MRI检查在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分析CT检查及MRI检查在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价值。方法:对2013年1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疑似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对这60例患者均进行CT检查及MRI检查,并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X线、CT、MRI等综合检查和诊断,这60例患者均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CT检查的阳性率为86.67%,进行MRI检查的阳性率为88.33%,二者相比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用CT检查诊断钙化和椎间盘积气的效果明显优于用MRI检查的效果,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用MRI检查诊断椎间盘变性、硬膜囊受压及脊髓变形的效果明显优于用CT检查的效果,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CT检查及M RI检查在诊断神经根受压的效果相比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诊断中,CT检查与MRI检查各具优势。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为其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

    作者:金勇;赵斌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对行髋部手术的老年患者分别进行全身麻醉与腰丛神经阻滞复合浅全身麻醉的效果对比

    目的:探讨对行髋部手术的老年患者分别进行全身麻醉与腰丛神经阻滞复合浅全身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髋部手术的6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我院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全身麻醉,为观察组患者进行腰丛神经阻滞复合浅全身麻醉。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在麻醉前、手术结束时和麻醉后其平均动脉压、心输出量、心率、肺动脉压指标变化的情况以及麻醉的效果。结果:麻醉前,观察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心输出量、心率、肺动脉压的指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手术结束时及麻醉后,观察组患者平均动脉压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手术结束时,两组患者心输出量均明显低于麻醉前,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手术结束时及麻醉后,对照组患者肺动脉压指标均明显高于麻醉前,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的优良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患者麻醉的优秀率(7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43.33%),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为行髋部手术的老年患者进行腰丛神经阻滞复合浅全身麻醉的效果较好,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稳定。此麻醉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曹娟;刘贺;卢伟东;庞志路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浅析ICU进行气管插管清醒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对其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ICU进行气管插管清醒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对其进行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ICU收治的60例进行气管插管清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我院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我院ICU进行气管插管清醒患者常见的心里问题有缺乏安全感、常伴有无助感和孤独感以及易产生焦虑感和恐惧感。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为90%,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为70%。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为ICU进行气管插管的清醒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可有效地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章伶俐;付显芬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对用干扰素和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副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用干扰素和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副作用。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对这40例患者均使用干扰素和利巴韦林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分析这40例患者副作用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在这40例患者中,有8例患者出现了副反应,对这8例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其副反应未影响临床治疗的效果。其中,出现变态反应的患者有6例,出现血液系统副反应的患者有1例,出现消化系统副反应的患者有1例,其中,以变态反应为常见。结论:用干扰素和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但副反应的症状均较轻微。在临床用药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病情的变化,一旦发生副反应,应立即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进而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祁建锋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用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用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采用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进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液流变学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脑梗塞患者应用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可取得理想的临床疗效,改善其血液流变学的指标,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高云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联合应用宫腔填塞法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宫腔填塞法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的疗效。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76例进行剖宫产术的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为观察组患者在采取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应用宫腔纱条填塞法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进行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其术中出血量及术后2h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总住院时间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术中输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子宫次全切除率、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及术后发热(体温≥38.5℃)的发生率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应用宫腔纱条填塞法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操作简便、止血快速有效,可保障患者的子宫及生育能力,而且安全性较高,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韦小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用藿香正气水治疗夏季常见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用藿香正气水治疗热痱、慢性荨麻疹、压疮及夏季空调综合征等夏季常见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6月~2012年9月期间我中心收治的80例夏季常见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在这80例患者中,有20例患有热痱的患者,有20例患有慢性荨麻疹的患者,有20例患有压疮的患者,有20例患有夏季空调综合征的患者。我院使用藿香正气水对这80例患者进行了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在20例患有热痱的患者中,有19例患者的治疗结果为有效,其治疗的有效率为95%;在20例患有慢性荨麻疹的患者中,有17例患者的治疗结果为有效,其治疗的有效率为85%;在20例患有压疮的患者中,有18例患者的治疗结果为有效,其治疗的有效率为90%;在20例患有夏季空调综合征的患者中,有19例患者的治疗结果为有效,其治疗的有效率为95%。结论:用藿香正气水治疗热痱、慢性荨麻疹、压疮以及夏季空调综合征等夏季常见病可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该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用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用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4月~2014年8月期间在我院分娩并发生产后出血的75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使用子宫压迫缝合术对这75例产妇进行治疗。结果:经手术治疗,这75例产妇中有74例产妇止血成功,有1例产妇止血失败,止血成功率为98.7%。这75例产妇在手术过程中的平均失血量为985.6±284.7mL。结论:用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止血成功率高,可有效地降低产妇的出血量,而且不会影响其生育能力。此手术方法可作为临床上治疗产后出血的优选方法。

    作者:冯家兵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用前路手术治疗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用前路手术治疗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7月~2014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2例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7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36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后路手术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使用前路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脊柱恢复的情况及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脊柱的融合率及解剖高度的恢复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前路手术治疗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的效果显著,患者脊柱恢复的效果好,且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低。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赵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联合应用胺碘酮和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胺碘酮和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90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为对照组患者单用美托洛尔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胺碘酮和美托洛尔进行治疗,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7.8%,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1%,二者相比差异显著, 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应用胺碘酮和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而且安全性较高,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季成伦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对糖尿病足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对糖尿病足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对其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为其实施包括创面护理、基础护理、皮肤水疱护理在内的综合护理干预,并将治疗和护理的效果及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及护理,在这45例糖尿病足患者中,创面愈合的患者有45例,治疗及护理的总有效率为100%,平均创面清洁时间为(7.9±1.5)天,平均住院天数为(20.8±2.9)天。结论:对糖尿病足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帕孜拉提·肉扎洪;杰恩斯古力·帕提汗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联合应用步长稳心颗粒和美托洛尔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步长稳心颗粒和美托洛尔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近三年来我院心内科收治的39例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为对照组患者使用美托洛尔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步长稳心颗粒和美托洛尔进行治疗,并对比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显效率为60.0%,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患者的显效率为36.9%,总有效率为73.7%。两组患者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单用美托洛尔相比,联合应用美托洛尔和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较优,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符明惠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对慢性高血压孕妇发生子痫前期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导致慢性高血压孕妇发生子痫前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慢性高血压孕妇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发生子痫前期的1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将未发生子痫前期的1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检测并对比两组患者在孕早期、孕中期及孕晚期的平均动脉压(MAP)、24h尿蛋白含量及第20周的血液学指标,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孕前期,两组患者MAP和24h尿蛋白含量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孕中期和孕晚期,观察组患者的MAP和24h尿蛋白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妊娠20周时,两组患者PLT水平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Hct、尿酸水平、LDH水平及尿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AP水平升高、蛋白尿含量升高、Hct升高、尿酸水平升高及尿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含量升高是导致慢性高血压孕妇发生子痫前期的危险因素,因此,监测孕妇的血压、尿蛋白及血液学指标对预测子痫前期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羊小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用益气化瘀足浴方辅助治疗0级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用益气化瘀足浴方治疗0级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气虚血瘀型0级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为治疗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化瘀中药足浴方进行治疗,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益气化瘀足浴方辅助治疗0级糖尿病足可取得确切的疗效,此法可作为治疗糖尿病足的首选辅助疗法。

    作者:江树舒;李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浅谈应用肿瘤标记物CEA、CA50、CA199、CA125、CA153辅助诊断肺癌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肿瘤标记物CEA、CA50、CA199、CA125、CA153辅助诊断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4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肺癌患者100例(设为实验组)及呼吸道炎症性疾病患者100例(设为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发光法分别对其血清肿瘤标记物CEA、CA50、CA199、CA125、CA153进行检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CEA水平为(16.5±1.5) U/ml,CA50水平为(30.6±2.1)ng/ml,CA199水平为(37.5±2.3)ng/ml,CA125水平为(20.7±1.2)ng/ml,CA153水平为(27.8±1.9)ng/ml;对照组患者的CEA水平为(2.0±0.2)U/ml,CA50水平为(8.2±1.7)ng/ml,CA199水平为(7.2±0.3) ng/ml,CA125水平为(27.4±1.6)ng/ml,CA153水平为(8.5±2.0)ng/ml。实验组患者各项血清肿瘤标记物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血清肿瘤标记物CEA、CA50、CA199、CA125、CA153的灵敏度分别为0.67、0.67、0.65、0.67、0.61,其特异度分别为0.65、0.63、0.61、0.61、0.61,其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0.68,特异度为0.96。结论:应用血清肿瘤标记物CEA、CA50、CA125、CA199、CA153辅助诊断肺癌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均较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米热古丽·阿不都热合曼;哈力木拉提·艾木肉拉;刘丹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在剖宫产手术麻醉中使用小剂量的舒芬太尼对预防产妇发生寒战和牵拉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在剖宫产手术麻醉中使用小剂量的舒芬太尼对预防产妇发生寒战和牵拉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1月期间在我院行剖宫产手术的1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产妇。为观察组产妇使用含有小剂量舒芬太尼的麻醉剂进行麻醉,为对照组产妇按常规进行麻醉,然后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寒战和牵拉痛的发生情况。结果:经过麻醉后,观察组产妇寒战和牵拉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手术麻醉中使用小剂量的舒芬太尼可明显减轻产妇寒战和牵拉痛的发生率。此麻醉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冯莉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对临床检验过程中部分项目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

    目的:对临床检验过程中部分项目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方法进行探究。方法:使用三种不同型号的全自动分析仪(sysmex XT1800、STA compact及R oche c6000)对生化、血液及免疫项目进行检验,选择其中的14项指标,对其测量的不确定度进行评估。结果:采用扩展值表达(平均值±不确定度)来表示测量结果,其中配套检验系统对14项指标进行了不同浓度不确定度的测定,并做出了详细的评估和报告。结论:评估临床检验当中部分项目测量的不确定度,可充分显示出被检验指标测定结果的分布特征,总结测量结果的概率分散趋势及分布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胡晓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用胺碘酮治疗因急性心肌梗死导致的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用胺碘酮治疗因急性心肌梗死导致的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9例因急性心肌梗死导致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39例患者均使用胺碘酮进行治疗。然后,观察这些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且计量其各项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这些患者第3d治疗的显效率明显高于第2d,第2d治疗的显效率明显高于第1d,第1d治疗的显效率明显高于治疗后12h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这39例患者中,出现胸痛复发的患者有4例,发生房颤、房扑、室上速的患者有3例。这些患者在进行治疗的3天后,其左心室射血的分数明显高于进行治疗前,其心率、QTd的水平均低于进行治疗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胺碘酮治疗因急性心肌梗死导致的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显著,患者的心率、左心射血分数、QT间期等临床指标均可得到显著的改善。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杜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浅论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2年9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0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0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52例患者。我院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手术室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手术室常规护理(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然后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对护理质量的评分及手术前后其SCL-90中各因子的评分情况。结果:手术前,观察组患者SCL-90中各因子的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均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手术后,观察组患者SCL-90中各因子的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及其对护理质量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将人性化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可有效地缓解患者在术中产生的不良情绪,进而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和满意度。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朱美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12月~2014年1月期间沈阳市某医院收治的92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9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6例患者。该医院使用头孢曲松钠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联合使用痰热清注射液和头孢曲松钠(用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起效的时间和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起效的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具有起效快、疗效好的优点。此联合用药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杜冬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当代医药论丛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