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丁苯酞联合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张艳军;贾琎;吴大伟;王慧;姜迪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丁苯酞, 早期康复, 神经功能缺损, 日常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 观察丁苯酞联合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天津市黄河医院2016年7月 -2017年6月间收治的92例ACI 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常规给予抗血小板、改善脑代谢及早期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治疗.两组均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NIHSS 评分、 Barthel 指数、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临床症状治疗后较治疗前Barthel 指数有所提高,NIHSS 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有降低,治疗后治疗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6%,高于对照组的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I 患者给予丁苯酞联合早期康复治疗,在脑梗死患者的神经缺损方面改善明显,同时能够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诊治新进展

    当前随着医学技术,特别是剖宫产技术、分娩技术与麻醉技术的提高,使得剖宫产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得到了明显提高,有效提高了孕妇与新生儿的生存率.但是剖宫产率无节制的逐渐上升使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逐年增多.如果对CSP 不进行及时诊治,将严重危及孕妇与新生儿的生命安全.本文首先概述了CSP的发生情况,然后综述了CSP的临床诊治新进展:药物治疗与栓塞治疗、引产方法、手术治疗等,希望为改善CSP预后提供参考.CSP一经确认应立即处理,药物、引产与栓塞治疗能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治疗为瘢痕妊娠的治疗提供了后的保障,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陈萍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标准管理在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中的效果

    目的 探究标准管理在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公安边防部队总医院200例临床一线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标准管理前2013-2014年及标准管理后2015-2016 两个阶段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状况.结果 实行标准管理后,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率为10例(5.00%),低于实行标准管理前的17例(8.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调查发现,主要为防护措施不到位、操作不规范及皮肤损伤等原因.结论 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具有严重的危害性,加强标准化管理,规范医务人员的行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职业暴露的发生,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作者:赵子雅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健康宣教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健康宣教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东莞市第五人民医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间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12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及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基础上实施健康宣教,观察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情况和依从性.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SAS 和SD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各项心理状态评分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者的降低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得分也均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配合完成率为96.67%,对照组分别为18.33%和8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宣教可有效改善行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的焦虑、抑郁等心理情绪,提高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以及配合完成率,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效果明显,可推广使用.

    作者:陈炜璋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痰液降钙素原检测在肺部感染性疾病的临床应用

    目的 分析肺部感染性疾病诊治中痰液降钙素原(PCT)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接收的肺部感染性疾病患者133例,均给予PCT 检测,观察检测结果.结果 (1)肺脓肿PCT 阳性率高于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感染、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感染,且AECOPD 合并感染、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阳性率高于CAP、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痰液PCT 浓度与痰液培养阳性率之间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痰液培养阳性组 PCT、C 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白细胞计数(WBC)均高于痰液培养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痰液培养阳性组血PCT、血沉与痰液培养阴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 PCT 检测应用后可提高诊断准确率,并判定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利于治疗尽早开展.

    作者:杨录波;蓝惠荃;叶菊梅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WBC、CRP和PCT联合检测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血WBC、CRP 及PCT 联合检测在不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为临床疾病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于广东省怀集县人民医院就诊并经确诊的感染性疾病患者96例为观察对象,按照感染性质不同分为细菌性感染组(51例)和非细菌感染组(45例),另选取同期在该院行健康体检的非感染者50例为对照组.测定所有对象WBC 计数、CRP 及PCT 含量,判断其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对诊断感染性疾病的意义.结果 细菌性感染组患者WBC 计数、CRP 及PCT 含量均高于非细菌性感染组及健康对照组,非细菌性感染组WBC 计数及 CRP 含量高于健康对照组;WBC、CRP 及PCT 单独检测细菌性感染组阳性率均高于非细菌性感染组及健康对照组; CRP 单独检测非细菌性感染组阳性率高于健康对照组;细菌性感染组患者WBC 计数、CRP 及PCT 含量均高于非细菌性感染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细菌性感染组WBC 计数及CRP 含量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BC、CRP 联合PCT 检测诊断感染性疾病具有较高诊断准确率,利于患者早期诊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谭罗坤;李秀珍;陈聚兴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球差控制的人工晶状体植入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球差控制的白内障患者人工晶状体植入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天津市眼科医院行常规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共62例(62 眼),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32例(32 眼)为球差控制组(观察组),选择个性化的非球面人工晶状体将角膜球差中和为小正值,30例(30 眼)为球差未控制组(对照组),均植入零球差人工晶状体,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 个月的视力、对比敏感度、球差及视功能调查问卷(VF-14)评分.结果 术后3 个月时两组患者的裸眼及验光后的佳矫正视力均较好,VF-14 评分均较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明场 CPD18 及暗场CPD12 测得的对比敏感度均优于对照组,球差结果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晶体大程度地中和角膜球差可以降低术后球差,改善对比敏感度,提高术后视觉质量.

    作者:周臻;郑峥峥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1例心肾联合移植术患者术中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1例心肾联合移植手术患者术中护理效果体会.方法 手术室护士进行全面护理,其中包括巡回护士术前制订并实施心理护理计划,术中给予保温、预防压疮,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对供体心脏、肾脏进行及时修整和保存并在术中配合麻醉医生进行动静脉穿刺及麻醉插管等操作,协助其完成术中体外循环;器械护士积极配合手术医生备齐移植所需手术器械,术中积极配合,终,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顺利配合完成此例手术.结果 术后,患者各项生命指标平稳安全护送至心外监护室.结论 此例手术患者病情极为危重,手术难度系数大、时间长、步骤多,手术室护士的迅速反应、精心配合,提高了护理质量,手术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作者:张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在干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广州市第二中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6年12月之前实行常规肾内科及血液透析护理的3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2016年12月之后在前者护理工作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心理护理的3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9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干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病情在护理工作中具有明显优势,它即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付菊荣;宁丽萍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PDCA循环法在降低足外伤高危患者跌倒发生率的应用

    目的 探讨运用PDCA 循环法管理降低足外伤高危患者跌倒的发生率.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7月收治的足外伤跌倒高危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收治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未实行PDCA循环管理,观察组实行PDCA 循环法管理.比较两组住院期间跌倒发生率、跌倒防范知识知晓率等;比较两组采用跌倒相关护理知识的问卷及实际查看现场,检查护士对于高危患者跌倒知识的宣教方式、方法、技巧的掌握程度.结果 观察组跌倒坠床发生率为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06%;观察组跌倒、坠床防范知识知晓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CA 循环法实施后各层级护士对于跌倒知识的全面知识知晓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PDCA 循环法管理足外伤高危患者可有效降低跌倒、坠床发生率,提高护士对跌倒知识的知晓率,有效保证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冯艳文;邓新征;江美玲;庄燕云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孕期运动的重要作用及指导

    分娩是一个自然、正常、健康的生理过程,并将这一使命赋予女性.母亲和胎儿都有适应分娩过程的能力.近年来,由于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孕妇更多地去提高饮食营养程度,而忽略孕期的运动量,造成孕妇营养过剩,严重缺乏运动,从而导致了孕妇在孕期体重增长过多,增大顺产的难度,剖宫产率上升.孕期科学的、合理的、适度的运动对孕妇及胎儿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总结孕期适度的运动对胎儿、孕妇及分娩的影响,并从禁忌证、适应证、一般要求、注意事项等方面为孕期运动提供科学合理的指导,为广大孕期女性和临床护理工作者提供科学的临床参考.

    作者:史爽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胃肠镜下黏膜下肿物切除术的护理配合研究

    目的 探究胃肠镜下黏膜下肿物切除术的护理配合要点及其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 2016年11月福州总医院接收的胃肠镜下黏膜下肿物切除术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按护理配合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2例给予针对性手术配合护理,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手术室配合护理,两组术中紧急事件发生率和手术成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经胃肠镜下黏膜下肿物切除术治疗均成功完整切除肿物,术后复查、随访无残留;治疗后患者均未发生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创面恢复良好,治疗效果确切.观察组术中紧急事件发生率为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治疗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肠镜下黏膜下肿物切除术过程中配合针对性手术室护理可明显降低紧急事件发生率,进一步保证了患者生命安全,为手术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作者:陈凤琴;文晓冬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连续性护理对CABG术治疗患者术后健康行为影响

    目的 探讨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实施连续性护理对其术后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行CABG 治疗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连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以及出院后半年的健康行为.采用自制健康行为量表进行评分,主要包括服药管理、营养、运动、并发症管理、压力应对、吸烟饮酒行为.结果 出院时两组患者健康行为各项评分以及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半年,研究组健康行为各项评分以及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CABG 患者采取连续性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以及术后健康行为,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李静茹;冯东杰;林岱纯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人性化护理理念在眼科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在眼科手术室实施人性化护理方案的效果,总结并阐述该护理方案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 选择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拟行手术治疗的眼科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方案的满意程度、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患者情绪、生活质量等.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总满意率为94.0%,高于对照组的80.0%;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方案临床应用价值和意义重大,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满意程度,有利于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提高生活质量,这对于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及改善患者疾病的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汤如青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不同避孕节育技术对已婚育龄妇女性生活质量影响

    目的 分析不同避孕节育技术在已婚育龄妇女中的应用情况,比较主要避孕节育方式对性生活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3 673 名已婚育龄妇女为调查对象,分析其避孕节育技术的应用情况,并采用《女性性生活质量量表》评价不同避孕方式下的妇女性生活质量.结果 无生育史者主要以使用避孕套(占54.17%)及计算排卵期(占31.48%)为主要避孕方式,其次为使用避孕药(占14.06%),无结扎及使用宫内节育器者.有生育史者主要以使用宫内节育器(占51.30%)为主要避孕方式,其次为使用避孕套(占21.97%)及避孕药(占15.02%),结扎(占9.50%),两者在使用避孕套、计算排卵期、结扎、宫内节育器避孕方式的选择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无生育史及有生育史的妇女中,不同的避孕方式对妇女的性生活质量均无明显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避孕方式对已婚育龄妇女的性生活质量无明显影响,应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适宜的避孕方式.

    作者:林冬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75例老年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观察与体会

    目的 通过对老年重度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全程护理干预,总结护理体会.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天津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75例老年重度心力衰竭患者,通过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帮助患者改善临床状态,总结体会.结果 通过系统的护理干预后,患者的心脏功能得到有效的改善,减少了急性心力衰竭的发病频率和患者的再住院率,改善了患者的生存状态.结论 精致细微的护理观察有助于医护人员及时发现患者疾病发作的先兆,使患者尽早得到诊治和护理,从而减轻甚至解除患者疾病发作的痛苦,极大地提高老年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患者早日康复起到辅助作用.

    作者:李开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新生儿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防治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和观察新生儿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采用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2015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60例NEC 患儿进行观察,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方法,治疗组给予综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疗效.结果 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25例,总有效率为83.3%;总并发症发生8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6.6%;治疗组总有效29例,总有效率为96.6%,总并发症发生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0.0%,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中治疗NEC的方法中,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可提升治疗的效果,降低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罗立荣;徐倩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高龄患者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临床常见的血管性疾病之一,占周围血管疾病的40%左右,可继发肺栓塞,远期可并发静脉血栓后综合征等.随着血管腔内技术的发展,介入治疗已成为有效治疗DVT的方法.高龄患者由于原发病、肢体肿胀、疼痛等影响,不能很好配合治疗,所以护理工作尤其重要.加强病房巡视及对患者生命体征的动态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危险,通知医生尽早干预.护理人员通过加强监控教育、心理干预、周密的围手术期护理、患肢护理、导管护理、用药护理、生活护理、饮食健康指导等护理措施是患者降低并发症的关键.优质的综合护理有利于巩固治疗效果,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张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三维反转成像在产前诊断胎儿心房异构中应用

    目的 评价三维反转成像在产前诊断胎儿心房异构中的应用,总结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7年7月间于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和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经二维超声联合三维超声诊断,经病理与出生后超声心动图确诊的80例异构综合征胎儿临床资料,观察对比二维超声与三维超声诊断各类心血管异常的符合率.结果 二维超声诊断与三维超声反转成像的左侧异构综合征诊断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超声反转成像的右侧异构综合征诊断符合率及诊断完整性级别高于二维超声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二维超声及三维超声反转成像显示心耳形态来确定心房反位或心房异构等先心病能提供直接证据,三维超声反转成像在诊断右侧异构房室异构等异常中表现更优.

    作者:唐茜;陈香洁;贾保霞;刘滨月;王俊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2016年滨州市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2016年滨州市食源性疾病的发病及流行趋势,为食源性疾病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在哨点医院就诊的食源性疾病患者进行登记,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发生场所、临床症状和体征及饮食史,分析2016年滨州市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特征.结果 食源性疾病的高发期月份为8月,第三、四季度病例数均保持较高趋势,共发生1 008例,占病例总数的68.20%;病例中25~34 岁年龄组人数较多,占21.18%;职业主要为农民,占53.86%;家庭是发生食源性疾病的主要进食场所,占80.78%;肉与肉制品是引起食源性疾病的主要食品,占17.97%.结论 滨州市食源性疾病监测反映本市食源性疾病发生趋势,应加强食源性疾病的监测和管理,开展积极有效的防控措施,以降低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作者:聂勇光;刘风仙;程自科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原发性脑干出血4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原发性脑干出血的病因、诊断方法、治疗以及预后.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7年5月天津市东丽区东丽医院收治的40例原发性脑干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该病的高发年龄为42~65 岁,男性多于女性,可能与男性吸烟饮酒者、脾气暴躁者偏多有关.仅有1例患者无高血压病史,其余均有高血压病史,平均患高血压10.3年,并且其中18例平素未进行有效降压治疗.患者中伴有糖尿病的也较多,是另一致病因素.全部患者经急诊头颅CT平扫均能明确诊断.出血量<2 ml 者经内科对症治疗预后佳,出血量>5 ml 者预后差,出血量>10 ml 者均死亡.部分患者通过积极外科干预有一定疗效.结论 高血压为本病主要致病因素.患者经过头部CT 平扫检查均能快速、准确的诊断.脑干出血病情凶险,尤其出血量大者,血压控制困难,病死率高,预后差.有效的外科干预能适当改善预后.

    作者:张彪 刊期: 2018年第05期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杂志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天津市职业病防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