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栋;蔡乾荣;张春杰;陈剑;殷洁峰;张喆
目的 探讨吸引器头的有效清洗方法.方法 将回收到供应室的480件吸引器头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40件,实验组采用多酶浸泡+超声波+手工刷洗方法,对照组采用手工刷洗+全自动清洗机清洗方法,并对两组方法的清洗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实验组清洗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运用多酶浸泡+超声清洗+手工刷洗能有效清除吸引器头管腔内的血液污垢,是清洗吸引器头的较好方法.
作者:徐向红;魏素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对778例医护人员洗手效果的监测分析,寻找管理对策.方法 把2001-2011年随机抽查的778例医务人员洗手效果的监测数据分为干预前(2001-2006年)和干预后(2007-2011年)进行回顾性对比.结果 干预前监测采样376份,合格331份,合格率为88.0%;干预后监测采样492份,合格365份,合格率为90.8%,干预后比干预前监测合格率提高2.8%.结论 加强对医护人员洗手的管理及手卫生知识培训,提供有效的干预措施,能提高手卫生质量,更好的减少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王逸如;郑立;江敏霞;黄华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湖北省不同级别医院重症监护室(ICU)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为制定防控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资料调查,收集全省部分医院监测网点报告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2011年度全省29个监测网点共监测综合ICU住院患者18 706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5.78%,病人日感染率为13.59‰.所监测的29所医院综合ICU,医院感染发生率高者为37.78%,低者为1.07%.感染因素调查表明,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感染率为28.24‰,导尿管插管相关性泌尿道感染率为1.57‰,中心静脉插管相关性血液感染率为1.26‰.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引起呼吸道感染主要致病菌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 湖北省监测网点医院综合ICU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3种导管相关感染为主要危险因素,应加强无菌操作、消毒隔离和基础护理等主要防控措施.
作者:薛菊兰;王景梅;姜前喜;姚忠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对氯间二甲苯酚(PCMX)消毒液的杀菌效果及其相关性能,为实际消毒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理化分析和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方法进行了实验室研究.结果 该消毒液原液对氯间二甲苯酚含量为45.2g/L,pH值为10.10.用该消毒液浸泡4种金属片72 h,对不锈钢为基本无腐蚀,对铜、铝、碳钢为轻度腐蚀.以含对氯间二甲苯酚900 mg/L的该消毒液作用1.5 min,对悬液内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杀灭对数值均>5.00;用900 mg/L对氯间二苯酚的消毒液作用3.0 min,对悬液内白色念珠菌杀灭对数值>4.00.结论 该对氯间二甲苯酚消毒液对细菌繁殖体和真菌有良好的杀菌作用,性能稳定,腐蚀性低.
作者:宁培勇;丁津华;夏义平;苏旭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医院血液疾病住院患者感染病原菌构成谱及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 通过细菌分离培养鉴定技术和药敏试验方法,对该医院血液科2010年1月-2012年6月血液病住院患者临床送检标本进行了病原菌调查.结果 调查期间从各类标本中共检出不同病原菌304株,居前3位的是革兰阴性菌占56.9%,真菌占28.3%,革兰阳性菌占14.8%.病原菌主要来自血液标本.主要病原菌为大肠杆菌,其对头孢类、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等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相关主要感染疾病中急性白血病感染占36.4%,恶性淋巴瘤占29.9%,多发性骨髓瘤占19.8%.结论 血液病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中大肠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急性白血病为化疗高发感染疾病.
作者:葛国兴;王清;葛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集束化干预措施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效果.方法 用前瞻性监测方法,评价集束化干预措施对控制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效果.结果 全院2011年度从医院感染患者标本中共分离出13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51.8%.2011年度医院内获得MRSA感染构成比为32.56%(14/43),明显低于集束化管理前的2010年,该年度医院内获得MRSA感染率为52.17%(24/46).结论 实施集束化干预措施,可有效控制MRSA医院感染率,降低多重耐药菌的分离率.
作者:张淑敏;朱熠;陈旭;李辉;庄建文;潘颖颖;李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碘伏消毒液对白内障手术患者术前结膜囊内冲洗消毒效果.方法 通过采样检测和临床观察方法,对碘伏消毒液冲洗结膜囊消毒效果进行了观察,同时与应用庆大霉素溶液冲洗效果作平行比较.结果 用浓度为8万U/250 ml庆大霉素溶液冲洗眼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为8.0%,眼内炎症发生5例.用有效碘浓度为1 000 mg/L聚维酮碘消毒液冲洗消毒后眼结膜囊内采样标本未检出阳性病例,仅发生1例眼内炎症.结论 术前用碘伏冲洗结膜囊的消毒效果明显优于庆大霉素冲洗组.
作者:陈洁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氧气湿化瓶是临床氧疗必不可少的治疗工具.2008年医院感染办公室对氧疗系统进行了目标性监测,结果显示临床科室存放、应急、使用中3种状态的湿化瓶及管芯均存在不同程度污染,其中使用中的菌落数超标.为此,我们将传统的分散式处置改为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式处置,实施4年并逐步完善,效果满意.现将管理经验总结如下.1 方法1.1 实施前准备在实施集中式处置前,医院感染办公室制定运行流程,召开护士长会议,统一认识,使大家明确集中管理的优点、目的和意义,取得配合.供应中心护士长到临床与各科护士长进行沟通,确定各科使用基数、应急备用数并按1:2配备周转数.准备物品包括浸泡箱、清洗剂、消毒剂、除垢剂、湿化瓶烘干架、器械筐、烘干柜、毛刷、包装袋和防护用品等.
作者:曾蓉;李方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发展,这项侵入性诊疗技术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而由此带来的医院内感染风险也随之增加.日本学者报告,日本胃镜检查引起的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为1.1%[1].由于内镜操作环境的特殊性,需要接触体内的血液、体液、黏膜、组织,使用后清洗消毒不及时就会导致有机物和微生物残留,甚至形成生物膜,造成胃镜清洗消毒失败,终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因此,内镜在使用过程中的清洗消毒十分重要.由于胃镜的材料特殊、精密度高、结构复杂、材质不耐热等特点导致临床胃镜的清洗消毒只能采用冷消毒处理,通常采用化学消毒法消毒灭菌.现就医院胃镜清洗消毒方法研究状况国内外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潘玲玲;许宏;赵晓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掌握丹东市各级医疗机构的消毒质量,指导医疗机构消毒工作,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方法 采用采样检测方法对丹东市506所医疗机构消毒质量进行调查.结果 全市506所医疗机构共采样3 070份,平均总合格率为94.6%.市级、县级、乡镇医疗机构及个体诊所合格率分别为99.7%、96.9%、94.7%和90.7%.压力蒸汽灭菌和医疗用品合格率均为100%,紫外线照度、空气、物体表面及医护人员手合格率分别为97.7%、95.5%和90.7%,使用中消毒剂合格率仅为86.3%.结论 丹东市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消毒质量差别较大,市级和县级医疗机构的消毒质量要好于乡镇医院,个体诊所的消毒质量较差.
作者:孙丹阳;张平;陈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胆囊切除手术部位感染情况,分析感染因素,提出干预措施.方法 通过回顾性调查和目标性监测,对该医院实行开腹胆囊切除手术患者的手术部位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2010年度233例胆囊切除手术患者发生手术切口部位感染20例,感染率为8.6%.2011年度260例胆囊切除手术患者发生手术切口部位感染9例,感染率为3.5%.结论 通过目标性监测,提出干预措施,有效降低了胆囊切除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率.
作者:吴桂琴;陶映;王米兰;于美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针灸是我国中医特有的医疗技术,通过科学运用人体穴位和针刺或灸的方法进行治病.针灸针需要进入体内,经过皮肤、皮下及皮下组织,甚至更深的人体组织,因此针灸针刺属于侵入性操作.目前,很多医疗机构或个体行医者不仅没有严格的针灸针消毒灭菌措施,而且一直没有专门针对针灸科的相关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这是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一个死角[1].为加强针灸科医院感染管理,提出针灸科医院感染防控对策.
作者:余海珠;吴剑;杨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两种水中余氯测定方法的特点,以便合理选择与应用.方法 分别采用方法1和方法2,测定生活饮用水中余氯量,以比较此两种方法的特点.结果 方法1检测结果得到回归方程Y =0.197X +0.00197,相关系数(r)=0.999;平均回收率为99%~101%,RSD分别为3.72%和1.46%;低检测浓度为0.01 mg/L.方法2检测结果达到回归方程Y =0.119X-0.00198,相关系数(r)=0.999;平均回收率为95.6%~101%,RSD为1.31%~3.71%;低检出限为0.03 mg/L.结论 以国家标准GB/T 5750.11-2006推荐的方法(即方法1)综合优点更多一些,且在实际工作中更加易于掌握.
作者:徐向阳;孟凡信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氯化消毒自1902年首次作为饮用水的消毒方式至今已经有100多年了,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氯化消毒使由水中致病性微生物引起的介水传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因此加氯消毒作为保证饮用水生物学安全性的一个重要手段一直沿用至今.氯化消毒以其高效、经济、水处理工艺成熟而成为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的饮用水消毒方式.目前,美国自来水厂中约有94.5%采用氯消毒,中国据估计99.5%以上自来水厂采用氯消毒.然而,在消毒饮用水的同时,也带来了化学性污染,即水源水经过混凝-沉淀-过滤-加氯消毒的常规工艺或其他工艺的处理后,氯和水中的天然有机物(natural organic matter,NOM)及某些特定污染物发生反应,生成了消毒副产物(disinfection by-products,DBPs),即对人类健康具有潜在危害的一系列物质.
作者:金涛;唐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儿科治疗中心患者多重耐药菌(MDRO)防控方法.方法 通过加强感染患者标本病原学监测和强化医护人员手卫生管理,有效防控MDRO感染.结果 在实施干预措施之前的2010年全年该医院儿科治疗中心共发生MDRO感染患儿38例,感染率为0.39%.实施干预措施后的18个月时间内,该儿科治疗中心共发生MDRO感染患儿5例,感染率为0.05%;两组患儿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本次实施的干预措施显示出明显的防控MDRO感染的效果.
作者:袁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兰州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特点,为加强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兰州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 2007-2011年兰州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率平均为1.37%,漏报率平均为0.15%.市级医院感染率为1.94%,厂矿医院为1.15%,县区级医院为0.92%,民营医院为0.22%.呼吸道感染占全部感染病例的64.24%,其次是胃肠道感染、泌尿道感染和手术切口感染.结论 兰州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率较低,存在漏报现象,应提高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水平.
作者:陆润兰;王芸;田丰;李笙铭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某传染病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探讨防护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传染病医院2009-2011年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调查期间该传染病医院的医务人员中共职业暴露50例,其中护士占86%,主要是针刺伤,构成比高达90%.职业暴露血源性疾病病原体以乙型肝炎(HBV)患者为主,占64%;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占6%,其余为其他血源性疾病因子.结论 传染病医院护士是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针刺伤是造成职业暴露的主要的因素,HBV为重要的感染因子,应重点加强职业安全防护措施.
作者:陈士新;倪晓如;王以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福州总医院附属第一医院是一所以骨科、外科、烧伤科为主的三级甲等医院,每天使用的换药碗有500多个,特别是烧伤科使用的换药碗沾有油性物、糊状物等污染物,给清洗带来一定的困难.要确保达到佳清洗质量,必须严格控制清洗流程,注重清洗效果.在平时的工作中对两种不同的清洗方法进行对比,现总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ZQ-480全自动喷淋式清洗消毒机2台,机械清洗酶液,酸性氧化电位水发生器生成的碱性水,40cm×50 cm×50 cm浸泡桶,清洗架,随机抽样医院临床科室回收未经过任何处理的换药碗2 000件,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 000件.
作者:蔡碧芳;李文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两种方法对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消毒效果.方法 用细菌定量检测和基因扩增荧光定量技术,对两种消毒液冲洗消毒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的效果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 分别用酸性氧化电位水原液或含50g/L有效氯的次氯酸钠溶液循环冲洗消毒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并作用10 min,可完全灭活污染在水中的HBV-DNA;作用15 min,可有效杀灭溶血性链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达到消毒合格要求.结论 酸性氧化电位水和次氯酸钠冲洗消毒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15 min,均可达到消毒合格要求,二者无明显差别,但酸性氧化电位水更安全.
作者:郝玉梅;肖瑞森;柴晓红;张莹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天津市医疗机构空气消毒机使用情况,研究其合理使用方法.方法 通过现场查看和采样检测方法,对医疗机构空气消毒机使用中效果进行了监测.结果 在天津市66所医疗机构共抽检805台空气消毒机,均安装在病人较密集的科室,输液室人均面积应达到1.5 m2.经对163间次空气消毒机运行后进行监测,其中60间次符合静态下消毒效果要求.有效合理使用关键要素是消毒机与空间体积要匹配,结合表面擦拭消毒和适当控制人员流动.结论 天津市医疗机构空气消毒机使用主要集中在三级和二级医院内,加强合理使用是保证消毒效果的关键.
作者:刘军;孙忠;费春楠;沈芃;纪学悦;刘贺 刊期: 201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