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迪;朱峰妍;曹志飞;王薇丹;鲍美美;顾振纶;周泉生
目的 研究丙戊酸(2-propylpentanoic acid,VPA)体外对人脑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株增殖抑制、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及促进凋亡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MTT比色法检测VPA对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株的杀伤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对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作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乙酰化组蛋白H3(acetyl-Histone H3)、乙酰化组蛋白H4(acetyl-histone H4)表达量变化情况.结果 VPA对胶质瘤母细胞瘤细胞株SF295、U87具有抑制增殖作用,诱导细胞周期阻滞于G2 / M 期,乙酰化组蛋白H3、H4表达量呈时间依赖性增加.大剂量可以诱导出现凋亡.结论 VPA能够在体外抑制胶质瘤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及促进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促进组蛋白乙酰化有关.
作者:邵翠杰;杨俊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T型钙通道是钙通道家族中重要的一员,又名低电压激活钙通道.T型钙通道不仅有重要的生理学意义,同时在病理状态下如癫痫,自闭症,高血压,心脏病,疼痛和癌症等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了解T型钙通道的功能调节有重要意义.目前对T型钙通道的分子调节机制虽然有了相当的了解,但仍有许多不明之处.现对T型钙通道的生理病理学功能及其已发现的分子调节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黄东阳;刘雅妮;张海林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三七皂苷R1(Notoginsenoside R1)对内毒素诱导的C57BL/6J小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阐明其抗心肌炎症的作用机制.方法 C57BL/6J小鼠预防性给予三七皂苷R1 3 d后,注射LPS(10 mg·kg-1,ip)建立急性内毒素心肌损伤模型.采用超声心动测定射血分数(EF),缩短分数(FS)等指标,观察小鼠心功能;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心室肌中ED-1+和CD11b+炎性细胞的浸润情况;Western blot检测IκBα和NF-κB p65的表达变化;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心肌组织匀浆中TNF-α、IL-1β和VCAM-1、ICAM-1的表达水平.结果 超声心动显示,与模型组(LPS组)相比三七皂苷R1能明显抑制LPS诱导的小鼠的左心室收缩功能减弱的情况;免疫组化可观察到R1有效抑制了ED-1+和CD11b+细胞的侵入;Western blot法显示R1对IκBα的降解具有抑制作用,同时对由此产生的NF-κB的活化也具有抑制作用;ELISA实验显示与模型组相比,R1明显降低了组织中TNF-α、IL-1β的浓度,抑制心肌组织中VCAM-1和ICAM-1的表达.结论 三七皂苷R1对LPS引起的心肌炎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有效改善由此导致的心肌损伤.
作者:吴颖;孙冰;肖静;孙桂波;吕圭源;李明;陈素红;孙晓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细胞色素P450 2E1(CYP 2E1)在依达拉奉作用于刀豆蛋白A(Con A)致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中的变化.方法 先期给予依达拉奉,之后用Con A腹腔注射致敏小鼠产生急性免疫性肝损伤,观察肝脏病理变化,分光光度法测血清AST和ALT浓度,肝匀浆中SOD、MDA、GSH含量,RT-PCR技术检测肝脏组织CYP 2E1 mRNA水平,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肝脏组织CYP 2E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依达拉奉能降低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血清中升高的ALT、AST含量;降低肝匀浆中的MDA水平,升高其降低的SOD、GSH水平;CYP 2E1 mRNA水平明显降低,CYP 2E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结论依达拉奉对小鼠急性免疫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这可能与它降低CYP 2E1的表达,清除自由基,增强机体抗脂质过氧化能力有关.
作者:陈方军;李俊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巴戟天低聚糖(oligosaccharides of Morinda Officinali,OMO)对Aβ25-35致拟痴呆模型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方法 采用SD大鼠双侧海马区注射Aβ25-35各10 μg制备拟痴呆模型,实验设置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安理申(0.125 mg·kg-1·d-1)组、OMO高剂量(60 mg·kg·d-1)组和OMO低剂量(20 mg·kg·d-1)组.连续灌胃给药 25 d后,采用Morris水迷宫进行行为学检测;采用HPLC-ECD法检测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采用HE染色后检测脑组织中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和神经元数量,以及大脑皮质和前脑基底核神经元数量等指标.结果 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Aβ25-35模型组定位航行潜伏期明显长于空白组,其定位航行总路程明显高于空白组,而各给药组潜伏期明显缩短.空间探索实验结果显示,空白组大鼠在第一象限(即平台原所在区域)游泳时间(27.36±3.38 s)长于其他象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在第一象限游泳时间(20.77±5.63 s)明显缩短,OMO高剂量组(31.93±3.39 s)比空白组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各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在第一象限游泳时间明显延长,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海马CA1区椎体细胞和神经元数量增加,以及大脑皮质和前脑基底核神经元计数增多.结论 实验结果显示OMO可以明显提高Aβ25-35致拟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提高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和抑制大脑神经元凋亡有关.
作者:陈地灵;张鹏;林励;张鹤鸣;刘颂豪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PI3K/Akt信号通路是否通过调节线粒体缝隙连接蛋白Cx43而在硫化氢(H2S)后处理中减轻离体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方法 56只♂Sprague 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14):缺血/再灌注组 (I/R组),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组(LY组),硫化氢后处理组(NP组),硫化氢后处理+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组(N+L组).采用离体心脏 Langendorff灌注模型,平衡灌注 20 min后停灌 30 min复灌 60 min.记录平衡末及灌注结束时的心率 (HR)、左室舒张末期压 (LVEDP)、左室发展压 (LVDP)、左室内压上升大速率 (+dp/dtmax)、左室内压下降大速率(-dp/dtmax);灌注结束时,TTC法染色心肌切片并计算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计算凋亡指数 (AI);Western blot半定量线粒体总的Cx43(total connexin 43,tCx43)和磷酸化Cx43(phosphorylated connexin 43,pCx43)表达水平.结果 平衡灌注末各组间心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再灌注后,与I/R组比较,NP组心功能的各项指标明显改善(P<0.05);心肌梗死面积减少(26.5±4.2)% vs (44.5±5.3)% (P<0.05);凋亡指数降低(25.9±3.0)% vs (43.1±1.9)% (P<0.05);线粒体tCx43和pCx4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LY294002逆转了H2S后处理产生的心肌保护效应,使N+L组心功能指标及线粒体中tCx43和pCx43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心肌梗死面积及凋亡指数均增加(P<0.05).结论 PI3K/Akt信号通路通过上调线粒体缝隙连接蛋白Cx43蛋白的表达而在硫化氢(H2S)后处理中减轻离体大鼠I/R损伤.
作者:张可璇;毛洪雅;孟雪;惠夏;张邓新;季永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地塞米松(DXM)对哮喘大鼠肺组织IL-8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以1%卵蛋白(OVA)致敏并激发,建立大鼠哮喘模型.30只♂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哮喘组,DXM干预组.在末次激发后24 h,将肺组织经脱水透明、石蜡包埋等处理后制作成肺标本切片.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RT-PCR方法对肺组织IL-8 mRNA表达检测,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技术测定大鼠肺组织标本IL-8表达.结果哮喘组肺组织IL-8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DXM组IL-8 mRNA及蛋白的表达与哮喘组相比明显减少(P<0.01).结论 哮喘大鼠肺组织IL-8水平增高,并且DXM可通过抑制IL-8的表达,减弱其对炎性细胞的趋化与激活,是激素减轻气道炎症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范晓云;汪浩;徐轲;唐伟;陆兆双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关附甲素的LC-MS测定法,研究其在Caco-2细胞上的摄取特性.方法采用ShimadzuVP–ODS,C8柱,(250mm×2.1 mm,5 μm),流动相:乙腈∶水=30:70(V/V),用0.2%冰乙酸溶液,加入二乙胺适量调pH至4.0左右,流速:0.2 ml·min-1,电喷雾离子化(ES1)方式,采用选择性离子检测法,检测离子为正离子,关附甲素的选择性离子:[M+H],m/z 430.考察温度、药物浓度、时间和pH值对关附甲素在Caco-2细胞上摄取的影响.结果关附甲素在0.2~50.0 μmol·L-1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8),低定量限0.2 μmol·L-1.关附甲素在Caeo-2细胞上的摄取具有一定的浓度、时间和pH值依赖性,其摄取表现为被动扩散.结论 该法灵敏、简单,专属性强,关附甲素在Caco-2细胞上具有良好的摄取.
作者:李晓天;王素军;王广基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去甲肾上腺素(NE)和酚妥拉明对吗啡依赖大鼠伏核(NAc)内痛兴奋神经元(PENs)和痛抑制神经元(PINs)生物电活动的影响.方法 采用NAc内给药的方法,以电脉冲刺激右侧的坐骨神经作为伤害性刺激,用玻璃微电极记录吗啡依赖大鼠NAc内PENs或PINs的电变化.结果 NAc内微量注入NE(4 g · L-1,0.5 μl)可使吗啡依赖大鼠NAc中PEN对伤害性刺激反应的痛诱发放电频率减少,潜伏期延长,但PIN痛诱发放电频率增加,抑制时程(ID)缩短,呈现出NE的镇痛效应.NAc内注入酚妥拉明(4 g · L-1,0.5 μl)产生相反反应,表明酚妥拉明可阻断内源性NE的作用.结论 NE和α-肾上腺素能受体均参与吗啡依赖大鼠NAc内伤害性信息的调控.NAc是调制吗啡依赖大鼠中枢痛觉的重要核团之一.
作者:石铁锋;杨春晓;杨东晓;闫彬彬;许艳;张辉;张颖;徐满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计算机虚拟筛选,寻找生存素(survivin)的小分子抑制剂,并对其活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基于survivin与其抑制性配体Smac/Diablo复合物的三维结构,用分子对接的方法对含有149,214个小分子的三维结构数据库进行筛选.通过初步活性测定确定活性较高的化合物,进一步研究其对凋亡,细胞周期及活性氧产生的影响.利用分子图像学方法分析化合物与survivin之间的作用模式.结果 通过能量打分并根据结构多样性和类药性原则,终选择了35个化合物进行初步活性测定,其中有9个化合物显示出明显的抑制活性,3个化合物的半数抑制浓度在30 μmol·L-1以下.选择其中活性高的化合物1-19进行进一步研究,结果显示小剂量的1-19能够促进细胞的早期凋亡,诱导细胞内活性氧产生,导致细胞发生S和G2/M期阻滞.分子图像学分析显示活性高的1-19能够与survivin配体结合区的71位天门冬氨酸形成两个稳定的氢键.结论 通过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药理活性测试以及分子图像学分析,初步确定了一个针对survivin的全新的先导化合物,为今后survivin小分子抑制剂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张孝云;纪庆;代晓华;姜琳琳;熊冬生;周圆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淡竹叶总黄酮(TFLG)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法,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测定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 TFLG 50、100 mg·kg-1可抑制大鼠心肌中LDH及CK的漏出,降低血清和心肌组织中LDH与CK活性,降低MDA含量,提高SOD、GSH-PX和NO浓度.TFLG 100 mg·kg-1可抑制NF-κB和TNF-α蛋白的表达,下调caspase-3蛋白表达.结论 TFLG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自由基、抑制炎症反应和减少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邵莹;吴启南;周婧;乐巍;巢建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 IV,Ast)对体外培养人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human 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ADSCs)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应用CCK8和PCNA法检测不同浓度和时间Ast孵育对hADSCs增殖情况的影响,选取出Ast适干预条件并对hADSCs进行培养,观察药物干预后细胞形态、表面标志物、成骨及成脂分化潜能.结果 CCK8和PCNA结果均显示,Ast 20 mg·L-1干预48 h后细胞增殖为明显,进一步选取Ast20 mg·L-1干预hADSCs 48 h,与对照组相比,两组细胞CD29、CD44、CD105的阳性率均为96%-99%;两组细胞成骨诱导与成脂诱导结果也无差异.结论 Ast可促进ADSCs增殖,以20 mg·L-1、孵育48 h为适干预条件,且该条件干预后并不影响hADSCs细胞形态,表面标志物水平及多向分化能力.
作者:王葳;姜燕;王巍巍;张金元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中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即明确中药(方剂)复杂药效物质基础及其配伍机制,但几十年来大部分中药的确切机制仍没有被阐明.原因一,中药的靶点不是西方人所理解的病的靶点,而是证的靶点.证强调疾病表型之间的关联,故中药的靶点是联系的靶点,组合的靶点;原因二,中药药效的物质基础不是一种有效单体,而是多种成分的有效组方.方是在证的基础上进行合理配伍和加减而建立的,是有规律和规则的,相应的中药不是孤立地作用于病的靶点而是系统地作用于证的靶点.西医有可以治疗该疾病相应靶点的药物,那么中医就有该证相应组合靶点的复方.目前认为,中药配伍的意义在于通过由特定活性物质群介导的多靶点、多途径整合作用发挥方证对应的终末效应.同时将中药配伍筛选为有效组分配伍,利用有效组分配伍阐明中药整合作用已成为近年来的普遍研究模式.而在传统的实验药理上,融合数学、生物信息学等多学科的定量药理学、逆向药理学、多向药理或网络药理学有助于理解中医药在治疗复杂性疾病中体现的整体性、系统性特点.
作者:陶丽;范方田;刘玉萍;沈存思;王爱云;陈文星;陆茵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主要以持续关节组织滑膜增生、软骨侵蚀、关节损坏为主要特征的累及多关节的系统性疾病,发病机制不明.滑膜衬里层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在RA发病机制中起关键作用.Wnt通路广泛参与细胞癌变和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等,在肿瘤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Wnt通路同样调控了RA的发生发展,下调RA Wnt和Fz表达能够抑制FLS活化、增殖,提示Wnt通路Wnt蛋白可能是潜在的RA治疗靶点.
作者:缪成贵;黄成;黄艳;李小枫;李俊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银杏内酯B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刺激脐静脉内皮细胞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分别用银杏内酯B 0.2、0.4、0.6 g·L-1预孵育内皮细胞1 h,再加入ox-LDL(0.1 g·L-1)刺激细胞.用Western blot 检测Lectin-like oxidized LDL receptor-1 (LOX-1)、PI3K、Nrf2、SIRT1表达及Akt磷酸化.结果 1.ox-LDL刺激内皮细胞LOX-1表达增加,银杏内酯B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了LOX-1表达.2.银杏内酯B有效地抑制了ox-LDL刺激的Akt磷酸化,但对PI3K的表达无影响.3.ox-LDL刺激内皮细胞SIRT1表达降低,银杏内酯B有意义地增加了细胞SIRT1表达.4.ox-LDL刺激细胞抗氧化应激蛋白Nrf2表达明显增加,银杏内酯B下调了Nrf2的表达.结论 银杏内酯B对内皮细胞保护作用与抑制LOX-1表达、Akt磷酸化,启动细胞内源性保护机制相关.
作者:马丽娜;陈北冬;赵艳阳;鲍利;吴伟;李兴广;齐若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后血浆中升高的microRNA-1(miR-1)与QT离散度(QTd)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53例[无室性心律失常(VA)者40例、有VA者13例],健康对照人群49例,对血浆中miR-1的表达含量进行绝对定量,并测定心电图QT间期计算出QTd及校正的QTcd,再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AMI患者血浆中miR-1的实际表达量和QTd及QTcd值均高于正常对照人群,而且有VA者的QTd及QTcd值均大于无VA者,QTd的延长与VA的发生密切相关,血浆中的miR-1表达水平与QTd呈正相关性.结论 AMI患者血浆中miR-1与QTd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二者联合对AMI患者预警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近期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张荣;徐毅;王晓丹;牛慧芳;张涛;何美娇;孙荣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血管损伤后发生的管壁结构重塑是血管重建术后再狭窄、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心血管疾病发病的共同病理基础.已有研究表明血管外膜并非仅起支撑作用,在血管损伤和高血压中也起重要作用.
作者:刘培;邵铁梅;李雪;焦展;温昕;仵陶;安胜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BMECs)是构成血脑屏障的主要成分,与脑水肿、脑缺血以及脑肿瘤等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BMECs原代培养模型已被广泛应用于血脑屏障、脑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及分子生物学研究.该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BMECs原代培养的方法进行综述,为脑血管疾病的研究提供基础.
作者:王艳;汪宁;林辰雨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华法林是临床使用广泛的口服抗凝药,其治疗窗窄,剂量个体差异大,容易发生出血或栓塞的风险.CYP2C9和VKORC1基因多态性明显影响华法林剂量.其他参与维生素摄入和循环,华法林转运的基因变异,以及microRNA也可能影响华法林剂量.该文结合国内外各种华法林稳定剂量预测模型研究,总结影响华法林剂量相关基因的新研究进展,旨在为华法林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和指导依据.
作者:彭娟;谭胜蓝;周宏灏;李智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旨在从TLR4-NF-κB信号转导通路角度探讨黄芪多糖(APS)对脂多糖(LPS)诱导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肥大的作用机制.方法 原代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以LPS 1 mg·L-1诱导心肌细胞肥大,观察不同浓度APS及IκBα磷酸化抑制剂BAY11-7082对肥大心肌细胞的影响.以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检测细胞体积;考马斯亮蓝法测定细胞总蛋白含量;RT-PCR法检测TLR4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细胞 IκBα 的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外液TNF-α 的含量.结果 APS及BAY11-7082均能有效抑制LPS诱导的心肌肥大,表现为蛋白含量降低,体积减小;并能有效减少炎症反应,表现为TLR4 mRNA表达降低,IκBα的蛋白含量升高,细胞外液中TNF-α明显减少,且APS的作用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结论 黄芪多糖对LPS诱导的乳鼠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有关.
作者:孙雪芳;王洪新;梁灵君;鲁美丽;顾洁莹;何海洋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