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秀亭;李婕;谢曦;黄凯鹏;黄河清
T型钙通道是钙通道家族中重要的一员,又名低电压激活钙通道.T型钙通道不仅有重要的生理学意义,同时在病理状态下如癫痫,自闭症,高血压,心脏病,疼痛和癌症等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了解T型钙通道的功能调节有重要意义.目前对T型钙通道的分子调节机制虽然有了相当的了解,但仍有许多不明之处.现对T型钙通道的生理病理学功能及其已发现的分子调节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黄东阳;刘雅妮;张海林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女贞子对去卵巢(ovariectomy,OVX)大鼠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女贞子(9、4.5、2.25 g·kg-1·d-1)灌胃给药,实验过程称体重,连续给药26周后测定血钙(S-Ca)、血磷(S-P)、尿钙(U-Ca)、尿磷(U-P)的含量,ELISA试剂盒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含量、骨钙素(OCN)含量、尿液中脱氧吡啶啉(DPD)含量,DEXA型骨密度仪分析大鼠的股骨、胫骨、第4椎骨的BMD(bone mineral density),动物处死后完整取下心、肝、脾、肺、肾、胸腺、脑、子宫进行称重,采用HE染色法进行子宫病理学检查.结果 女贞子能有效抑制去卵巢所致的大鼠体重增加、升高S-Ca、S-P、降低U-Ca、U-P、降低ALP、BALP、OCN、DPD的含量,增加大鼠股骨、胫骨、第4椎骨的BMD,并且长期用药对子宫无明显刺激作用.结论 女贞子对OVX大鼠所致的骨质疏松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降低高的骨转换率有关.
作者:程敏;王庆伟;刘雪英;邓雅婷;贾朝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绿原酸及其同分异构体对人血浆阿司匹林酯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司匹林酯酶体外培养体系中水杨酸(SA)和阿司匹林(ASA)的浓度,以CSA/(CASA+CSA)反映阿司匹林酯酶的活性.通过空白对照组和添加单体成分的实验组间阿司匹林酯酶活性的变化来分析各成分对阿司匹林酯酶活性的影响.结果 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之间差异没有显著性.结论 在本实验浓度下,绿原酸及其同分异构体对酯酶影响不明显,为临床同时使用阿司匹林与含有该类化合物的中药或中药制剂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戴国梁;马世堂;居文政;程小桂;谢丽艳;徐洁;谈恒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土槿乙酸(pseudolaric acid B,PB)对T细胞介导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以二硝基氟苯(2,4-Dinitrofluorobenzene,DNFB)诱导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delayed-type hypersensitivity,DTH),局部外涂PB进行干预后检测耳肿胀度,并进一步观察PB体外作用对DTH小鼠淋巴细胞及抗原特异性T细胞增殖水平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分析DTH小鼠CD4+CD25+Foxp3+Treg细胞数量,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38MAPK的磷酸化活性表达水平.结果 PB能够明显减轻DTH小鼠耳片厚度和重量的增加,体外作用亦能有效抑制DTH小鼠淋巴细胞以及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增殖,其免疫抑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Treg产生、上调p38MAPK信号通路有关.结论 PB体内外均具良好的免疫抑制活性,可通过增加Treg细胞、抑制效应细胞增殖等途径发挥作用,有望研发成为新型抗炎免疫调节剂.
作者:李覃;王火;陈虹;刘晓光;杨金娜;曹波;高颖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丙戊酸(2-propylpentanoic acid,VPA)体外对人脑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株增殖抑制、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及促进凋亡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MTT比色法检测VPA对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株的杀伤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对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作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乙酰化组蛋白H3(acetyl-Histone H3)、乙酰化组蛋白H4(acetyl-histone H4)表达量变化情况.结果 VPA对胶质瘤母细胞瘤细胞株SF295、U87具有抑制增殖作用,诱导细胞周期阻滞于G2 / M 期,乙酰化组蛋白H3、H4表达量呈时间依赖性增加.大剂量可以诱导出现凋亡.结论 VPA能够在体外抑制胶质瘤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及促进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促进组蛋白乙酰化有关.
作者:邵翠杰;杨俊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慢性吗啡(Mor)处理对大鼠交感神经节-颈上神经节(SCG)环腺苷酸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磷酸化和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成4 组(正常对照组、吗啡急性给药组、吗啡依赖组、吗啡戒断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RT-PCR法分别检测磷酸化的CREB(phosphorylated CREB,pCREB)和CREB mRNA在SCG中的表达.结果 (1)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吗啡急性给药组大鼠SCG中pCREB含量明显降低 (P<0.05);(2) 吗啡依赖组大鼠SCG中pCREB含量回到正常对照组水平,并有增高趋势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与吗啡急性给药组比较,P<0.01);(3) 吗啡戒断组大鼠SCG中pCREB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4) 各组大鼠SCG的CREBmRNA表达无差异(P>0.05).结论慢性吗啡处理大鼠交感神经节CREB磷酸化水平存在适应性上调现象.
作者:何萍;陈家欢;黄晓亮;于洪波;莫宁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旨在从TLR4-NF-κB信号转导通路角度探讨黄芪多糖(APS)对脂多糖(LPS)诱导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肥大的作用机制.方法 原代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以LPS 1 mg·L-1诱导心肌细胞肥大,观察不同浓度APS及IκBα磷酸化抑制剂BAY11-7082对肥大心肌细胞的影响.以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检测细胞体积;考马斯亮蓝法测定细胞总蛋白含量;RT-PCR法检测TLR4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细胞 IκBα 的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外液TNF-α 的含量.结果 APS及BAY11-7082均能有效抑制LPS诱导的心肌肥大,表现为蛋白含量降低,体积减小;并能有效减少炎症反应,表现为TLR4 mRNA表达降低,IκBα的蛋白含量升高,细胞外液中TNF-α明显减少,且APS的作用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结论 黄芪多糖对LPS诱导的乳鼠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有关.
作者:孙雪芳;王洪新;梁灵君;鲁美丽;顾洁莹;何海洋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硫化氢(H2S)对PC12细胞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及该通路在H2S神经保护中的作用.方法 Western blot 法检测H2S供体硫氢化钠(NaHS)处理PC12细胞诱导Akt磷酸化的水平;CCK-8 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应用碘化丙啶(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应用不同浓度NaHS处理PC12细胞30 min,在50~400 μmol·L-1浓度范围内,呈浓度依赖性地上调Akt磷酸化的水平,但随着NaHS浓度的增加,磷酸化Akt表达量逐渐下降;Ly294002明显抑制了NaHS对Akt磷酸化水平的上调作用.NaHS预处理可以保护PC12细胞对抗600 μmol·L-1 CoCl2诱导的损伤,使细胞存活率提高及细胞凋亡率降低.而在预处理前使用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则明显地减弱了H2S的神经细胞保护作用.结论 H2S可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保护PC12细胞对抗化学性缺氧损伤.
作者:孟金兰;陈雅嘉;陈红;董艳芬;邢德刚;梁燕玲;兰爱平;冯鉴强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巴戟天低聚糖(oligosaccharides of Morinda Officinali,OMO)对Aβ25-35致拟痴呆模型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方法 采用SD大鼠双侧海马区注射Aβ25-35各10 μg制备拟痴呆模型,实验设置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安理申(0.125 mg·kg-1·d-1)组、OMO高剂量(60 mg·kg·d-1)组和OMO低剂量(20 mg·kg·d-1)组.连续灌胃给药 25 d后,采用Morris水迷宫进行行为学检测;采用HPLC-ECD法检测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采用HE染色后检测脑组织中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和神经元数量,以及大脑皮质和前脑基底核神经元数量等指标.结果 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Aβ25-35模型组定位航行潜伏期明显长于空白组,其定位航行总路程明显高于空白组,而各给药组潜伏期明显缩短.空间探索实验结果显示,空白组大鼠在第一象限(即平台原所在区域)游泳时间(27.36±3.38 s)长于其他象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在第一象限游泳时间(20.77±5.63 s)明显缩短,OMO高剂量组(31.93±3.39 s)比空白组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各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在第一象限游泳时间明显延长,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海马CA1区椎体细胞和神经元数量增加,以及大脑皮质和前脑基底核神经元计数增多.结论 实验结果显示OMO可以明显提高Aβ25-35致拟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提高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和抑制大脑神经元凋亡有关.
作者:陈地灵;张鹏;林励;张鹤鸣;刘颂豪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第一类胰岛素增敏剂--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TZDs)曾在二型糖尿病(T2DM)治疗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TZDs类药物存在增重、水肿、骨折、充血性心力衰竭等严重副作用,保留TZDs类药物的胰岛素增敏效果而无其副作用的选择性PPARγ调节剂(SPPARγM)是新型胰岛素增敏剂的发展方向.现有实验主要对SPPARγM候选分子影响PPARγ受体构象改变、受体磷酸化、受体对共调节因子的选择性募集和PPARγ下游靶基因选择性开启等几个层次的分子作用机制作了初步探讨.该文综述了SPPARγM治疗二型糖尿病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张宁;孟爱民;王莉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后血浆中升高的microRNA-1(miR-1)与QT离散度(QTd)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53例[无室性心律失常(VA)者40例、有VA者13例],健康对照人群49例,对血浆中miR-1的表达含量进行绝对定量,并测定心电图QT间期计算出QTd及校正的QTcd,再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AMI患者血浆中miR-1的实际表达量和QTd及QTcd值均高于正常对照人群,而且有VA者的QTd及QTcd值均大于无VA者,QTd的延长与VA的发生密切相关,血浆中的miR-1表达水平与QTd呈正相关性.结论 AMI患者血浆中miR-1与QTd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二者联合对AMI患者预警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近期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张荣;徐毅;王晓丹;牛慧芳;张涛;何美娇;孙荣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计算机虚拟筛选,寻找生存素(survivin)的小分子抑制剂,并对其活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基于survivin与其抑制性配体Smac/Diablo复合物的三维结构,用分子对接的方法对含有149,214个小分子的三维结构数据库进行筛选.通过初步活性测定确定活性较高的化合物,进一步研究其对凋亡,细胞周期及活性氧产生的影响.利用分子图像学方法分析化合物与survivin之间的作用模式.结果 通过能量打分并根据结构多样性和类药性原则,终选择了35个化合物进行初步活性测定,其中有9个化合物显示出明显的抑制活性,3个化合物的半数抑制浓度在30 μmol·L-1以下.选择其中活性高的化合物1-19进行进一步研究,结果显示小剂量的1-19能够促进细胞的早期凋亡,诱导细胞内活性氧产生,导致细胞发生S和G2/M期阻滞.分子图像学分析显示活性高的1-19能够与survivin配体结合区的71位天门冬氨酸形成两个稳定的氢键.结论 通过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药理活性测试以及分子图像学分析,初步确定了一个针对survivin的全新的先导化合物,为今后survivin小分子抑制剂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张孝云;纪庆;代晓华;姜琳琳;熊冬生;周圆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华法林是临床使用广泛的口服抗凝药,其治疗窗窄,剂量个体差异大,容易发生出血或栓塞的风险.CYP2C9和VKORC1基因多态性明显影响华法林剂量.其他参与维生素摄入和循环,华法林转运的基因变异,以及microRNA也可能影响华法林剂量.该文结合国内外各种华法林稳定剂量预测模型研究,总结影响华法林剂量相关基因的新研究进展,旨在为华法林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和指导依据.
作者:彭娟;谭胜蓝;周宏灏;李智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三七皂苷R1(Notoginsenoside R1)对内毒素诱导的C57BL/6J小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阐明其抗心肌炎症的作用机制.方法 C57BL/6J小鼠预防性给予三七皂苷R1 3 d后,注射LPS(10 mg·kg-1,ip)建立急性内毒素心肌损伤模型.采用超声心动测定射血分数(EF),缩短分数(FS)等指标,观察小鼠心功能;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心室肌中ED-1+和CD11b+炎性细胞的浸润情况;Western blot检测IκBα和NF-κB p65的表达变化;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心肌组织匀浆中TNF-α、IL-1β和VCAM-1、ICAM-1的表达水平.结果 超声心动显示,与模型组(LPS组)相比三七皂苷R1能明显抑制LPS诱导的小鼠的左心室收缩功能减弱的情况;免疫组化可观察到R1有效抑制了ED-1+和CD11b+细胞的侵入;Western blot法显示R1对IκBα的降解具有抑制作用,同时对由此产生的NF-κB的活化也具有抑制作用;ELISA实验显示与模型组相比,R1明显降低了组织中TNF-α、IL-1β的浓度,抑制心肌组织中VCAM-1和ICAM-1的表达.结论 三七皂苷R1对LPS引起的心肌炎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有效改善由此导致的心肌损伤.
作者:吴颖;孙冰;肖静;孙桂波;吕圭源;李明;陈素红;孙晓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糖脉交泰胶囊对高糖高脂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及肝脏葡萄糖激酶(GCK)、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高糖高脂饮食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35 mg·kg-1)联合诱导制备高糖高脂糖尿病大鼠模型,并随机分组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糖脉交泰组和吡格列酮组,每组8只,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4周.实验结束后比较各组空腹血糖值(FBG)、糖化血清蛋白(GSP)、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肝糖原等指标;Western blot 法检测肝脏组织中GCK和LDLR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糖脉交泰胶囊能明显降低大鼠FBG、HbA1c、GSP水平,明显改善TC、TG、LDL-C等指标(P<0.05);肝脏肝糖原含量及LDLR和GCK的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结论 糖脉交泰胶囊具有明显的调节糖脂代谢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其提高肝糖原的含量,增加肝脏GCK和 LDLR蛋白表达相关联.
作者:常秀亭;李婕;谢曦;黄凯鹏;黄河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淡竹叶总黄酮(TFLG)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法,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测定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 TFLG 50、100 mg·kg-1可抑制大鼠心肌中LDH及CK的漏出,降低血清和心肌组织中LDH与CK活性,降低MDA含量,提高SOD、GSH-PX和NO浓度.TFLG 100 mg·kg-1可抑制NF-κB和TNF-α蛋白的表达,下调caspase-3蛋白表达.结论 TFLG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自由基、抑制炎症反应和减少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邵莹;吴启南;周婧;乐巍;巢建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建立SD大鼠寒积里实证动物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 应用先冰水后高岭土灌胃方法制作寒积里实证动物模型.观察模型动物的一般生物学特征变化,进行模型动物的排便和尾部温度测量实验,检测模型动物的肠神经递质、胃肠激素、cAMP和cGMP等客观指标.结果 造模后,模型动物的一般生物学特征表现为:披毛蓬松、好聚集饲养笼一端、大便干燥,摄食量降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动物的6 h排便粒数明显减少,尾部温度明显降低,胃动素、血管活性肠肽、P物质分泌紊乱,cAMP/cGMP降低,经大黄附子汤治疗后,上述症状和指标改善.结论 应用先冰水后高岭土灌胃方法能复制出稳定的SD大鼠寒积里实证模型.
作者:李嬛;吴丽;李杰;郭辉;刘晓;蔡皓;蔡宝昌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去甲肾上腺素(NE)和酚妥拉明对吗啡依赖大鼠伏核(NAc)内痛兴奋神经元(PENs)和痛抑制神经元(PINs)生物电活动的影响.方法 采用NAc内给药的方法,以电脉冲刺激右侧的坐骨神经作为伤害性刺激,用玻璃微电极记录吗啡依赖大鼠NAc内PENs或PINs的电变化.结果 NAc内微量注入NE(4 g · L-1,0.5 μl)可使吗啡依赖大鼠NAc中PEN对伤害性刺激反应的痛诱发放电频率减少,潜伏期延长,但PIN痛诱发放电频率增加,抑制时程(ID)缩短,呈现出NE的镇痛效应.NAc内注入酚妥拉明(4 g · L-1,0.5 μl)产生相反反应,表明酚妥拉明可阻断内源性NE的作用.结论 NE和α-肾上腺素能受体均参与吗啡依赖大鼠NAc内伤害性信息的调控.NAc是调制吗啡依赖大鼠中枢痛觉的重要核团之一.
作者:石铁锋;杨春晓;杨东晓;闫彬彬;许艳;张辉;张颖;徐满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紫草素(Shikonin)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自噬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CCK-8法检测紫草素处理人乳腺癌MCF-7细胞24、48 h细胞的存活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紫草素处理24 h和48 h时LC3、p62、PI3K、Akt、p-PI3K、p-Akt蛋白水平.结果 1 μmol·L-1紫草素处理细胞48 h以及2.5、5 μmol·L-1紫草素处理MCF-7细胞24 h和48 h时,MCF-7细胞的活力受到明显抑制,LC3-Ⅱ/LC3-Ⅰ值增加,p62表达减少,总PI3K、Akt、p-PI3K、p-Akt均减少.结论 紫草素促进乳腺癌MCF-7细胞自噬,其作用机制可能与PI3K/Akt通路受到抑制有关.
作者:陈菊英;刘朝纯;曾智;黄文东;杨永飞;朱邦豪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银杏内酯B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刺激脐静脉内皮细胞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分别用银杏内酯B 0.2、0.4、0.6 g·L-1预孵育内皮细胞1 h,再加入ox-LDL(0.1 g·L-1)刺激细胞.用Western blot 检测Lectin-like oxidized LDL receptor-1 (LOX-1)、PI3K、Nrf2、SIRT1表达及Akt磷酸化.结果 1.ox-LDL刺激内皮细胞LOX-1表达增加,银杏内酯B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了LOX-1表达.2.银杏内酯B有效地抑制了ox-LDL刺激的Akt磷酸化,但对PI3K的表达无影响.3.ox-LDL刺激内皮细胞SIRT1表达降低,银杏内酯B有意义地增加了细胞SIRT1表达.4.ox-LDL刺激细胞抗氧化应激蛋白Nrf2表达明显增加,银杏内酯B下调了Nrf2的表达.结论 银杏内酯B对内皮细胞保护作用与抑制LOX-1表达、Akt磷酸化,启动细胞内源性保护机制相关.
作者:马丽娜;陈北冬;赵艳阳;鲍利;吴伟;李兴广;齐若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