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生;刘敬霞;孙捷;赵跃武;苏静;郭晓燕;李宁
目的 研究醋酸锰对PC12细胞的损伤作用机制.方法 不同浓度醋酸锰处理PC12细胞24 h后,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Hoechst 33258和DNA凝胶电泳的方法检测细胞凋亡,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方法(HPLC-ECD)检测细胞内儿茶酚异喹啉物质的生成,同时测定细胞内丙二醛(MDA)和羟自由基的生成量.结果 不同水平的醋酸锰处理使PC12细胞存活率下降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Hoechst 33258和DNA凝胶电泳结果表明细胞发生了凋亡.MDA和羟自由基的含量与对照相比明显升高(P<0.05),多巴胺(DA)的含量呈下降趋势(P<0.05).Sal(6,7-二羟基-1,2,3,4-四氢异喹啉,Sal)和NMSal(N-甲基-6,7-二羟基-1,2,3,4-四氢异喹啉,NMSal)的含量则随锰浓度的增加而增加(P<0.05).结论 过量的醋酸锰导致PC12细胞产生高氧化应激水平,从而生成了一系列儿茶酚异喹啉物质,对细胞产生损伤作用,这可能是三价锰发挥损伤作用的途径之一.
作者:栾玉静;庆宏;卢剑清;谢海燕;林凡凯;毛健;邓玉林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女贞子多糖(LLP)的抗肿瘤作用及机制.方法 观察LLP对小鼠肉瘤(S180)、小鼠肝癌(H22)的抑制作用;采用MTT法观察LLP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的影响;ConA刺激T-淋巴细胞法研究LLP的免疫刺激作用.结果 LLP对S180、H22实体瘤均有抑制作用(P<0.05);对SMMC-7721肿瘤细胞无直接杀伤作用,可提高ConA对T淋巴细胞刺激的转换率,提高由淋巴细胞YAC-1所致NK细胞的活性.结论 LLP具有抗实体肿瘤的作用,LLP抗实体瘤的作用与其提高机体免疫,改善机体免疫能力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有关.
作者:李璘;邱蓉丽;程革;施樱樱;韩莹;高羽;陆茵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G蛋白抑制肽(GCIP-27)对野百合碱 (monocrotaline,MCT)所诱导右室重构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MCT模型组、GCIP-27低剂量组(30 μg·kg-1)和GCIP-27高剂量组(90 μg·kg-1).MCT造模后1 d~21 d给GCIP-27 (ip,bid) .造模d 22右心导管术测肺动脉压;称右心室自由壁重(RV)及左心室加室间隔重(LV+S),计算右心肥大指数[RVHI=RV/(LV+S)];HE染色光镜观察右室形态学改变;电镜观察右室超微结构变化;免疫组化观察右室心肌细胞核增殖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 GCIP-27能明显抑制MCT所引起RVHI的升高、右室心肌细胞肥大及线粒体肿胀、变性和右室心肌细胞PCNA的过表达.高剂量GCIP-27降低MCT所诱导的肺动脉收缩压,平均肺动脉压的升高(P<0.05或P<0.01),但低剂量GCIP-27(30 μg·kg-1)仅降低肺动脉收缩压的升高(P<0.05).结论 GCIP-27能明显抑制MCT诱导的右室重构.
作者:杨丹莉;李晓辉;张海港;杨晓娇;郝雪琴;苏敏 刊期: 2008年第12期
Aβ在阿尔采末病(AD)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寡聚化的Aβ分子被认为是AD发病的原发性因子,能够通过不同的机制发挥神经毒性作用,引发记忆损伤和神经元丢失,以Aβ为作用靶点的药物开发和应用也已初露端倪.该文对Aβ寡聚体在AD中的毒性作用和以Aβ为作用靶点的药物开发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刘明;辛现良;周瑞宇;杜晓光;耿美玉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在胆碱酯酶抑制剂塔崩诱发犬循环衰竭模型和普鲁卡因胺诱发犬心源性休克模型上,评价新药宾赛克嗪的治疗学作用.方法 塔崩中毒循环衰竭模型:3只健康成年♂杂种犬,体重12~18 kg.在麻醉状态下,肌肉注射塔崩,直至循环衰竭,观察循环衰竭前后血流动力学参数、心电图的变化以及宾赛克嗪0.1 mg·kg-1的治疗作用.普鲁卡因胺诱发犬心源性休克模型:4只健康成年♂杂种犬,体重12~15 kg.在麻醉状态下,静脉快速推注普鲁卡因胺100 mg·kg-1,直至循环衰竭,观察循环衰竭前后血流动力学参数、心电图的变化以及宾赛克嗪0.1 mg·kg-1的治疗作用.结果 2种休克模型,在循环衰竭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BP)、心率(HR)、反映心脏收缩功能的心室内压大上升速率(+dp/dtmax),反映心脏舒张功能的心室内压大下降速率(-dp/dtmax)和心肌纤维缩短速度(Vpm),均明显下降; 左室舒张压(LVDP)和等容收缩期压力(IP)明显增高.塔崩诱发犬循环衰竭模型,宾赛克嗪0.1 mg·kg-1救治后1 min,与循环衰竭时相比,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心电图开始明显改善.普鲁卡因胺诱发犬心源性休克模型,宾赛克嗪0.1 mg·kg-1救治后10 min,血流动力学指标开始明显改善,60 min后心电图才明显改善.结论 宾赛克嗪对胆碱酯酶抑制剂诱发的循环衰竭具有强效和速效治疗作用,优于对普鲁卡因胺诱发的心源性休克的治疗作用,表明其抗循环衰竭作用具有特异性.
作者:刘念;曹洁玮;龙超良;王汝欢;汪海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石菖蒲成分α-细辛醚的抗癫痫作用.方法 采用MES、MST及Lithium-pilocarpine模型;预先给予不同剂量的α-细辛醚,2次/d,连续28 d,记录发作潜伏期、发作级别及惊厥动物数,对比观察α-细辛醚在控制3种模型癫痫发作中的疗效.结果 石菖蒲α-细辛醚能对抗MES、MST模型小鼠及Lithium-pilocarpine模型大鼠的惊厥发作, 抗惊厥率分别为40%~100%、50%~90%、40%~80%;能明显延长MST模型小鼠及Lithium-pilocarpine模型大鼠惊厥发作潜伏期,分别为70~180 s和4~15 min;并能降低Lithium-pilocarpine模型大鼠惊厥发作级别达1.96.结论 石菖蒲α-细辛醚具有确切的抗癫痫作用,是一种广谱抗癫痫药.
作者:苗静琨;吴小玫;陈启雄;张晓萍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萘哌地尔(naftopidil,Naf )对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NA)诱导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培养的VSMCs经NA诱导其增殖,分别用MTT比色法和细胞计数法检测Naf对VSMCs增殖的影响;荧光法测定细胞内钙浓度([Ca2+]i)及Real-Time RT-PCR检测c-myc、c-fos、高血压相关基因(hypertension related gene-1,HRG-1) mRNA的表达.结果 萘哌地尔(10-7~10-6 mol·L-1)能够抑制NA诱导的VSMCs增殖,并明显降低VSMCs [Ca2+]i,降低c-myc、c-fos mRNA表达,增加HRG-1 mRNA的表达.结论 萘哌地尔明显抑制NA诱导的VSMCs增殖,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降低VSMCs [Ca2+]i、拮抗NA上调c-myc、c-fos mRNA的表达和拮抗NA下调HRG-1mRNA的表达有关.
作者:李利生;孙安盛;余丽梅;吴芹;黄燮南;袁牧 刊期: 2008年第12期
EGFR/HER-2是理想的抗肿瘤分子靶点.拉帕替尼(lapatinib)是口服的小分子EGFR/HER-2双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体内外的临床前试验证实了lapatinib的抗肿瘤活性,Ⅰ期临床研究显示了它的安全性,治疗侵袭、复发、炎性、脑转移乳癌的Ⅱ、Ⅲ期临床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随着对乳癌生物特性的理解,选择特异的肿瘤亚型(HER-2过表达),进行分子靶向治疗(例如lapatinib)正成为一种新的辅助治疗方案.
作者:陶黎阳;符立梧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低频超声对大鼠C6胶质瘤细胞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低频超声开放血脑肿瘤屏障的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应用1MHz低频超声辐照体外培养C6胶质瘤细胞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分别检测细胞培养液中TNF-α的含量及胶质瘤细胞中TNF-α mRNA的表达.结果 ELISA结果显示C6胶质瘤细胞在低频超声辐照后1.5 h~3 h,其细胞培养液中TNF-α的含量达高峰.RT-PCR结果亦证明了低频超声辐照后1.5 h~3 h,TNF-α mRNA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达高峰.结论 低频超声辐照可刺激大鼠C6胶质瘤细胞TNF-α分泌增加,TNF-α的表达上调可能在低频超声开放血肿瘤屏障的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
作者:樊立林;张震;夏春义;薛一雪;刘云会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供体--硫氢化钠(sodium hydrosulfide,NaHS)后处理对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中线粒体渗透性转换(mitochondrial permeable transition,MPT)影响.方法 将原代培养大鼠乳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缺氧/复氧组(H/R)和硫氢化钠后处理组(H/R+NaHS).H/R组为缺氧2 h后复氧2 h.H/R+NaHS组为缺氧2 h后,给予1×10-6 mol·L-1 NaHS后处理0.5 h,再复氧1.5 h.两组分别于缺氧前、缺氧2 h、复氧0.5 h、1和2 h,应用噻唑蓝法检测细胞活性,荧光指示剂孵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检测线粒体渗透性转换孔(MPTP)的开放程度和线粒体膜电位(Δψm)的变化.结果 缺氧2 h内细胞活力明显下降,MPTP开放,Δψm下降.在复氧初期两组细胞损伤会进一步加剧,但H/R+NaHS组在NaHS后处理后,细胞活性(45%±3.7%)下降幅度明显小于H/R组(36.5%±1.8%,P<0.05);MPTP荧光强度(52%±5.7%)和Δψm荧光强度(47.2%±5.1%)也明显高于H/R组 (40%±5.4%, 33.4%±5.0%,P<0.05).到复氧2 h时,两组细胞损伤均不再加重,但H/R+NaHS组各项指标仍然明显好于H/R组(P<0.05).结论 硫氢化钠后处理可以有效调控缺氧/复氧心肌细胞线粒体渗透性转换,阻止MPTP开放,抑制Δψm下降,从而减轻缺氧/复氧造成的心肌细胞损伤.
作者:汪莉;徐钢;季永;曾因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FMS-like Tyrosine Kinase 3 (FLT3)是一种受体酪氨酸激酶,在造血干细胞、前体B细胞等的增殖、分化以及存活中具有重要作用.急性白血病的发病往往伴随着FLT3的异常活化,FLT3突变是造成其异常活化的主要原因,且FLT3突变的患者往往具有较差的预后.FLT3抑制剂的研究为白血病靶向治疗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作者:刘涛;刘珍珍;朱平;程克棣;Lars R(o)nnstrand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法舒地尔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元是否具有抗凋亡作用并探讨其抗凋亡机制.方法 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运用TUNEL法检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区神经细胞的凋亡, 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Bax、Caspase-3 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Akt以及Rho激酶特异性底物蛋白MYPT的磷酸化表达.结果 法舒地尔能明显减少TUNEL染色阳性细胞数,增加Bcl-2的表达,降低Bax、Caspase-3的表达,升高Akt的磷酸化水平以及降低MYPT的磷酸化水平.结论 ①法舒地尔能减少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区神经细胞凋亡.②法舒地尔的抗凋亡机制可能与其抑制Rho激酶活性,进而激活PI3-K/Akt传导通路有关.
作者:吴建华;谢立新;方芳;方云祥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肉毒毒素A(botulinum toxin type A,BoNT-A) 后处理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疼痛行为学的影响.方法 建立SD大鼠右侧慢性坐骨神经结扎模型(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of sciatic nerve,CCI).CCI术后d 3始,CCI同侧肢体足底注射BoNT-A 7.5、15、30 U·kg-1或等容积生理盐水,或对侧肢体足底注射BoNT-A 15或30 U·kg-1.分别于术前、术后1、3、5、7、14 d,测定大鼠的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和热缩足潜伏期(TWL).结果 CCI手术同侧足底皮下注射BoNT-A可以增加大鼠的MWT和TWL,对侧应用BoNT-A对MWT和TWL无影响.结论 BoNT-A可以通过局部作用减轻CCI手术同侧肢体的机械痛敏和热痛敏.
作者:申文;苏小虎;张井浪;唐元章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BBB)改变,并从对纤溶酶系统调节的影响方面探讨大黄苷元、BMSCs移植及其联合保护微血管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扩增BMSCs;大鼠随机分组;线栓法制备MCAO模型;术后3 h再灌注24 h,将BMSCs由同侧颈内动脉移植入脑,大黄苷元灌胃用药;观察脑微血管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BMSCs移植后d 7(早期)、d 14(中期)和d 28(后期)IgG和LN、tPA和PAI表达变化.结果 模型组大鼠微血管残缺、破损,脑组织IgG和tPA表达增强,随再灌注时间延长呈增加趋势;LN和PAI表达减弱,其中PAI随再灌注时间延长呈减弱趋势.与模型组比较,大黄苷元组d 7、移植组d 14和d 28、联合组各时间点大鼠微血管结构改善明显;大黄苷元组各时间点的IgG和tPA表达均减弱,LN增强,d 14的PAI表达增强;移植组d 14和d 28的IgG和tPA表达减弱,LN增强;联合组各时间点IgG和d 14的tPA表达减弱,d 7的LN和各时间点PAI表达增强.联合组d 7的微血管结构较移植组完整,其d 28的tPA表达分别较大黄苷元和移植组降低,d 14和d 28的LN、d 7和d 28的PAI-1均较大黄苷元和移植组增强.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微血管基底膜层连蛋白降解明显,BBB通透性随再灌注时间延长而增加;BMSCs移植后早期保护微血管受损的作用不明显,此后随移植时间的延长而增强;大黄苷元可使BMSCs移植早期的作用提前及中、后期作用增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强PAI-1表达以调节纤溶酶平衡,进而减轻微血管基底膜胶原降解有关.
作者:李建生;刘敬霞;孙捷;赵跃武;苏静;郭晓燕;李宁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CJX1与K562/DOX (耐受阿霉素的骨髓粒细胞性白血病) 细胞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ATP酶的相互作用.方法 由K562/DOX细胞制成细胞膜,定磷法测定膜上P-gp ATP酶活性.结果 CJX1可提高基础P-gp ATP酶活性,Km值为(8.6±1.4) μmol·L-1,CJX1与P-gp的亲和力高于维拉帕米(verapamil,Ver);动力学分析提示,CJX1可非竞争性抑制Ver激活的P-gp ATP酶活性,粉防己碱(tetrandrine,Tet)可竞争性抑制CJX1激活的P-gp ATP酶活性,环孢素A (cyclosporin A,CsA)分别以非竞争性和竞争性方式抑制CJX1和Ver激活的P-gp ATP酶活性.结论 CJX1与Tet在K562/DOX细胞P-gp上可能具有相同的结合部位,CJX1与Ver或CsA在K562/DOX细胞P-gp上可能存在不同的结合部位.
作者:姬汴生;何玲 刊期: 2008年第12期
心肌肥厚是增加心血管病病死率和病残率的独立预测因子[1],但其形成的机制尚不清楚.荞麦花叶总黄酮(TFBFL)是从天然蓼科植物甜荞麦花叶中提取的活性成分兼有抗氧化、钙拮抗和抗肥厚心肌局部RAS作用[2,3].本研究观察TFBFL对去甲肾上腺素所致心肌肥厚大鼠PKC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保护机制.
作者:姜妍;韩淑英 刊期: 2008年第12期
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是常用中药.已有研究证实黄芩体内外具有抗肿瘤作用[1~3],但对其有效成分抗肿瘤作用未见报道.本实验对黄芩苷抑瘤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
作者:洪铁;杨振;绳娟;姜红柳;刘玉梅 刊期: 2008年第12期
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是目前治疗阿尔采末病(Alzheimer's disease, AD)的一个重要靶点.其中基于他克林的二联体(dimeric)和杂合体(hybrid)的研究得到广泛重视.设计思路正由同时结合AChE双位点提高抑制活性和选择性转变为针对AD多靶点定向作用的开发.该文综述了基于他克林的二联体或杂合体的抗AD研究进展及对其展望.
作者:叶敏忠;成志毅;皮荣标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新的甲磺酸甾醇类药物(NSC67657)对HL60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并对HL60细胞在药物诱导分化前后的蛋白质组表达差异进行分析.方法 首先在基因和蛋白水平验证NSC67657对CEBPα的诱导作用;然后采用MTT法探索在不同药物浓度作用下HL60细胞的增殖水平;采用细胞化学染色了解HL60细胞药物作用后的大概分化方向;然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在不同时间、不同药物浓度作用下细胞表面分化抗原的表达,筛选佳药物诱导浓度和时间;再用流式细胞技术和电镜观察,对以佳的药物浓度和诱导时间作用下HL60细胞进行细胞周期和超微结构观察,以及预测在该药物作用浓度和时间下是否有凋亡发生;后应用改良双向电泳技术对药物作用前后HL60细胞蛋白质组进行分离,并对差异蛋白点进行质谱分析.结果 NSC67657可以促进CEBPα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增高.通过比较可见药物处理后的HL60细胞增殖受抑,细胞化学染色的结果表明NSC67657处理后的HL60细胞向单核系分化,并以药物浓度为10 μmol·L-1、连续诱导5 d为佳.处理后的细胞G0~G1期数目增多,流式细胞检测和电镜观察都显示无凋亡现象发生.经过双向电泳分离药物处理前后的HL60细胞全蛋白质组,发现有14个蛋白点仅在分化细胞检测到,20个蛋白点仅在未分化细胞检测到.结论 NSC67657可以促进CEBPα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升高,并可诱导HL60细胞向单核系分化,分离分析处理前后细胞的蛋白表达差异,为后续关键蛋白的筛选及其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王伟佳;唐薇;毛小琴;邱宗荫 刊期: 2008年第12期
帕金森病重要的病理特征是Lewy bodies的出现,α-synuclein蛋白是Lewy bodies的主要成分.近年来研究表明,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与神经细胞内蛋白积聚有密切的联系,而蛋白的降解是细胞防御蛋白过度积聚的重要手段.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和溶酶体自吞噬途径是细胞内两种重要的蛋白降解途径,在细胞内可溶性蛋白的降解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该文对细胞内两种重要的蛋白降解途径和帕金森病的发生发展机制以及植物雌激素等对帕金森病的保护策略进行综述.
作者:朱国旗;程月发;王梅;刘景根;李庆林 刊期: 200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