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院感染患病率调查与危险因素分析

王美婷;张鑫;王首亚;任阳

关键词:横断面调查, 医院感染, 现患率, 危险因素
摘要:目的 了解医院住院患者感染患病情况,分析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制定有效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某医院2011年9月14日的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进行了调查.结果 实际调查住院患者796人,发生医院感染患者27例、30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3.39%、例次现患率3.77%.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构成比为70.37%,其中上呼吸道为37.04%,下呼吸道为33.33%.日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40.70%,以治疗用药为主.医院感染主要危险因素是泌尿道和动静脉插管、免疫抑制剂和化疗的使用、手术等有创操作等.结论 该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不高,主要危险因素是各种置管和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应有针对性地加强防控措施.
中国消毒学杂志相关文献
  • 医疗机构医疗废弃物管理现状

    目的 了解基层医疗机构医疗废弃物管理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管理措施.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甘肃省47所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医疗废弃物管理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 所调查的医疗机构都制定有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只有36.1%的医疗机构能规范执行这些制度.在47所医疗机构中,有36所医院采用焚烧方式自行处置医疗废物,但仅有8所医院配备了专用焚烧炉.结论 甘肃省多数医疗机构对医疗废弃物的管理存在问题,建议加大对医疗废物处置的专项投入,改善管理现状.

    作者:张浩军;张映华;周垚;王燕;杨亚红;张俭;苏莉;王俊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皋兰县农村集中式供水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皋兰县农村集中式供水点(检测点)供水现状,为进一步推进皋兰县农村改水工作,制定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保障农民身体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皋兰县11个检测点基本情况进行现场调查,并进行水质检测分析.结果 被调查的11个检测点中,90.9%的检测点采用地面水水源,36.4%的检测点未进行水处理,54.5%的检测点无任何消毒设备,未进行任何方式消毒;水样合格率为29.5%,细菌总数超标率高达52.3%.结论 皋兰县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卫生状况较差,应加强农民群众饮水卫生知识的教育,保护水源不受污染,同时加强饮水的净化和消毒,加强水质监测.

    作者:王宇红;李盛;王金玉;余加琳;李志强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复方含氯消毒液对托幼机构环境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的试验观察

    目的 评价复方含氯消毒液对某托幼机构环境物体表面的消毒效果.方法 对某托幼机构240件接触幼儿物品应用复方含氯消毒液和紫外线消毒方法进行消毒,消毒前后对各组细菌检出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复方含氯消毒液消毒后细菌总数检出率为2.01%,大肠菌群检出率为1.39%,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复方含氯消毒液消毒效果优于紫外线.结论 复方含氯消毒液喷雾消毒是一种简便、快速、安全、有效、经济的消毒方法,值得托幼机构、学校环境物品消毒的推广.

    作者:尹晓飞;刘发梅;刘顺良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致基金课题论文作者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医院感染MRCNS耐药特性及护理措施

    目的 探讨医院感染患者MRCNS的分布特点、耐药性及其护理措施.方法 调查医院感染患者MRCNS的分布特点、菌株构成及其耐药性,并比较MRCNS与MSCNS的耐药性差异,并总结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医院感染患者MRCNS以溶血性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占到所有葡萄球菌的近70%,医院感染患者MRCNS以分泌物分布多;MRCNS对β-内酰胺类药物全部耐药,红霉素、四环素、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克林霉素耐药率均在80%以上,万古霉素全部敏感;MSCNS的耐药性要低于MRCNS(P<0.05或P<0.01).结论 医院感染患者MRCNS的耐药性很强,而且要强于MSCNS,医院MRCNS主要分布于分泌物中,以溶血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必要的护理措施对控制MRCNS感染具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杜艳红;谷德权;孙永习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优化流程法对氧气湿化瓶消毒保存的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两种不同的消毒包装方法对氧气湿化瓶的消毒效果和保存期限影响,选择一个佳消毒包装方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 采用棉拭涂抹采样和细菌定量检测方法,对集中清洗消毒包装常规流程法和集中消毒包装优化流程法消毒保存氧气湿化瓶的效果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 经优化流程法消毒干燥后的氧气湿化瓶消毒合格率100%,保存7d后的氧气湿化瓶保持良好率98.3%.经常规流程法消毒干燥后的氧气湿化瓶消毒平均合格率为95%,保存7d后的氧气湿化瓶保持良好率平均为75%.结论 优化流程法对氧气湿化瓶的消毒和保存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流程法,前者消毒效果有保证,保存期限长.

    作者:宋志燕;方筱妹;吕玉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唐山市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医疗机构消毒质量,预防控制医院内感染.方法 主要选择市直医疗机构,对其诊疗中的室内空气、物体表面、灭菌医疗用品、消毒医疗用品(口腔科)、内窥镜、使用中消毒液进行抽样监测.结果 2011年共采样253份,合格234份,平均总合格率92.49%;室内空气、物体表面、灭菌医疗用品、消毒医疗用品(口腔科)、内窥镜和使用中消毒液合格率依次为93.75%、98.25%、100%、80% 、85.71%和93.33%.结论 唐山市医疗机构消毒质量总体较高,但消毒医疗用品合格率较低,应有针对性地加强监督管理.

    作者:付学红;杜淑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一种手消毒凝胶替代消毒耦合剂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一种手消毒凝胶替代消毒耦合剂进行B超检测的效果.方法 通过B超应用效果和涂抹采样及细菌检测方法,对该手消毒凝胶作为耦合剂使用时B超实时图像显示和使用后除菌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 在乳腺肿物切除术过程中,用该手消毒凝胶取代耦合剂进行B超监测显示,图像清晰可靠.使用中的消毒凝胶开启后在2周内可保持无菌生长.用该手消毒凝胶涂抹过的皮肤上未检出存活细菌.结论 该手消毒凝胶替代超声耦合剂不影响图像清晰度,可抑制或杀灭皮肤上细菌.

    作者:陈丽容;肖秀红;徐凤琴;陈伯宁;丘小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特殊手术器械清洗与维护方法探讨

    由于管腔器械、多关节器械、动力器械等特殊手术器械类型繁多、结构复杂,采用常规的方法清洗与维护,存在清洗与润滑难彻底、机械与动力部件性能不良等问题,影响了检查、包装、灭菌与使用.为保证特殊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和完好的性能,通过对特殊手术器械进行预处理、细化清洗流程及清洗注意事项、加强对清洗后器械的维护保养及检查.显著提高了清洗质量,较好地保证了器械的性能,保障了医疗安全,提高了手术医生对手术器械使用的满意率.

    作者:王大莉;王晓娅;邓晓东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肿瘤内科医院感染调查及其防控对策

    目的 了解医院肿瘤内科病房医院感染情况与危险因素,探讨有效防控措施.方法 通过前瞻性调查,对2010年全年入住某医院肿瘤内科的患者医院感染进行了监测,分析感染危险因素.结果 该医院肿瘤内科全年共入住3 449例肿瘤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108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13%.呼吸道感染居首位,其次是消化道和皮肤感染.引发肿瘤病人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是中心静脉置管、深静脉留置通道以及气管插管.结论 住院肿瘤病人医院感染主要表现为呼吸道感染,侵入性操作是发生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应有针对性地加强防控措施.

    作者:王靖;杨爱芝;赵应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驻马店市自备井水消毒效果的调查

    目的 了解驻马店市生活饮用水自备井水的卫生状况,研究引起细菌污染的因素,提出水体消毒与改水措施.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及抽检水样的方法,检测自备井水消毒前后的水质情况,进行细菌检测.结果 2002-2007年自备井水细菌总数合格率为76.98%,总大肠菌群合格率为49.6%.结论 驻马店市生活饮用水自备井水的卫生状况较差,应加强水消毒管理,保证饮用水安全.

    作者:王振岗;黄永志;张庭喜;李晓勇;刘凯;郑宏建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两种浓度氯已定皮肤消毒剂持续抑菌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2种浓度葡萄糖酸盐氯己定的皮肤抑菌效果.方法 根据英国测试和材料协会(ASTM)相关测试方法,对受试者在用氯己定皮肤消毒前和消毒后不同时间段分别进行采样培养,检测消毒效果.结果 消毒前菌数平均对数值大于2.65 lg cfu/ml,2种不同浓度氯已定消毒即时的杀菌率都在99%以上,此后出现细菌反弹,5 g/L氯已定消毒液皮肤持续抑菌时间在48 h左右,此后细菌明显反弹,96 h已恢复消毒前水平.20 g/L氯已定消毒皮肤持续抑菌时间可持续在192 h,仅为消毒前菌数水平的0.5%,显示良好的长效抑菌性能.结论 2种浓度氯己定经ASTM方法检测氯已定皮肤消毒后在皮肤上有明显的残留抑菌活性.

    作者:任慧;江褶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血液透析单位透析用水及透析液内毒素含量检测

    目的 了解某地区血液透析单位透析用水、透析液内毒素污染情况,为透析安全用水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动态比浊法对12家透析单位送检样本进行了检测.结果 所检测的12家单位透析用水内毒素平均含量为0.083 EU/ml,透析液内毒素平均含量为0.392 EU/ml.不同季节检测的透析用水和透析液内毒素含量存在差异,夏秋季检测的内毒素含量高于冬春季.结论 辽西地区医疗机构透析单位透析用水和透析液质量较好,但仍存在少量超标,要求应严格按标准操作规程执行,减少透析液的污染,降低内毒素含量.

    作者:左壮;宋桂敏;史际华;高月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住院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

    目的 了解住院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以便积极进行预防控制.方法 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某医院2010年度住院糖尿病高危人群医院感染情况进行了监测.结果 该医院2010年全年共监测糖尿病患者463例,发生医院感染患者17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67%.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部位主要集中在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和泌尿道感染,感染构成比依次为35.29%、32.41%和23.53%.结论 住院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处于有效控制范围,感染部位除呼吸道感染率较高之外,皮肤软组织感染率较高值得关注.

    作者:吴天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复用器械清洗消毒质量监测

    目的 了解医院器械清洗消毒质量状况,根据发现的问题采取相应对策.方法 每年从各类清洗消毒后的复用器械中随机抽样500件采用目测、放大镜下检测、白纱布擦拭和隐血试验方法进行检测.结果 2008-2010年连续3年目测合格率为94.4%~100%;放大镜下目测合格率为93.2%~ 100%;白纱布擦拭合格率为91.2%~98.6%;隐血试验合格率为88.0%~97.6%.结论 该医院复用器械清洗质量总体较高,且呈逐年上升趋势.

    作者:王雪慧;翁小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苯扎溴铵消毒剂的抗力观察

    目的 研究医院环境分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布及其对苯扎溴铵消毒液抗力的变化情况.方法 采用细菌检测和肉汤稀释法,对医院环境标本进行了细菌分离鉴定并测定分离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苯扎溴铵的小抑菌浓度(MIC).结果 从841份医院环境表面和医护人员手标本中共分离出63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离率为7.49%;从中检出12株携带qacA基因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苯扎溴铵对携带qacA基因的12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IC值范围为0.7 mg/L~2.8 mg/L,其中11株的MIC值均高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株.结论 携带qacA基因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苯扎溴铵的抗力普遍高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消毒试验标准菌株.

    作者:孟琳;李俐;尹世辉;谭金煜;王立平;王炜红;林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医院感染患病率调查与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住院患者感染患病情况,分析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制定有效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某医院2011年9月14日的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进行了调查.结果 实际调查住院患者796人,发生医院感染患者27例、30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3.39%、例次现患率3.77%.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构成比为70.37%,其中上呼吸道为37.04%,下呼吸道为33.33%.日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40.70%,以治疗用药为主.医院感染主要危险因素是泌尿道和动静脉插管、免疫抑制剂和化疗的使用、手术等有创操作等.结论 该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不高,主要危险因素是各种置管和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应有针对性地加强防控措施.

    作者:王美婷;张鑫;王首亚;任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某教学医院ICU医院感染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研究教学医院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及前瞻性监测,对某教学医院综合性ICU 2004-2010年所有住院患者医院感染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 该综合ICU在调查期间共收治住院患者2 060例,发生医院感染662例、913例次,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2.14%、感染例次率为44.32%.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构成比为64.35%;其次为泌尿道感染,构成比为10.37%.患者病情,基础病、住院时间、机械通气等侵入性操作构成医院感染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该教学医院综合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危险因素明确,应有针对性地加强防控措施.

    作者:王海燕;王书会;刘艳;王一瑶;李颖霞;孙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的持续改进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体现在确保临床使用后医疗用品和诊疗器械安全回收、彻底清洗、有效的消毒与灭菌和保障供应及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每天从各临床科室回收的各种诊疗、护理器械,均属高危污染医用器械,清洗不彻底、包装不规范,不仅会影响到消毒与灭菌效果,还可能会给工作人员带来感染的危险.因此,沂水中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对使用后医疗器械从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储存、下送等处理过程,引入全面持续质量改进措施,确保了物品供应和质量100%合格.

    作者:江芝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含氯消毒剂浓度试纸应用不当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含氯消毒剂以其广谱、高效、速效的杀菌性能以及低毒、价廉、使用方便的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是现今医院环境消毒工作中使用多的一种消毒剂型[1].但其稳定性差,容易分解,为确保其在使用中溶液的有效性,含氯消毒剂浓度试纸使用简单,操作方便,成为必不可少的检测手段.若试纸使用不当,常导致含氯消毒剂的消毒效果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容易造成医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在临床工作中,笔者发现有试纸应用不当的情况发生,并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期为临床消毒工作提供指导.

    作者:陈艳丽;丁桂菊;周红霞;张蓉;张婷婷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主管:消毒与灭菌

主办:军事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