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用米索前列醇治疗由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引起的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张雁平

关键词:米索前列醇,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产后出血, 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用米索前列醇治疗由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引起的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100例由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引起的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0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产妇。我院给观察组产妇使用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给对照组产妇使用宫缩素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产妇治疗的效果、总出血量和治疗前后血压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在观察组产妇中,治疗结果为显效者有35例,治疗结果为有效者有13例,治疗结果为无效者有2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在对照组产妇中,治疗结果为显效者有29例,治疗结果为有效者有11例,治疗结果为无效者有10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产妇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产妇的出血量为92.38±42.58ml,对照组产妇的出血量为174.25±52.14ml。观察组产妇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前,两组产妇的收缩压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后,两组产妇的收缩压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下降,其中观察组产妇治疗后的收缩压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米索前列醇治疗由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引起的产后出血疗效好,可有效地减少产妇的出血量,降低其收缩压。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相关文献
  • 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使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3月~2013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患者。我院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西医疗法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使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的肝功变化情况。结果:在观察组的患者中,治疗效果为显效的患者有14例,治疗效果为有效的患者有8例,治疗效果为无效的患者有3例,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在对照组的患者中,治疗效果为显效的患者有13例,治疗效果为有效的患者有6例,治疗效果为无效的患者有6例,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6%。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相比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使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崔荣刚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全面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及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8月至2013年10月间在我卫生院接受治疗的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他们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包含糖尿病患者3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比对照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更加平稳。实验组患者的饮食习惯、作息时间以及对医嘱的遵守程度均明显好于对照组的患者的相关数据。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积极全面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其血糖水平,降低其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方;韩志宏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用固定与铸造颌垫式局部义齿联合修复术治疗严重交错咬合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用固定与铸造颌垫式局部义齿联合修复术治疗严重交错咬合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0例严重交错咬合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我们将这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1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铸造颌垫式局部义齿修复术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使用固定与铸造颌垫式局部义齿联合修复术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咀嚼效率。结果:在进行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咀嚼效率相比差异不具显著性(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咀嚼效率为(64.2±6.1)%,对照组患者的咀嚼效率为(57.0±6.7)%。观察组患者的咀嚼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固定与铸造颌垫式局部义齿联合修复术对严重交错咬合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郭怡然;王虹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对行PKP手术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对行PKP (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手术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PKP手术的28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对这28例患者进行了术前护理和术后护理等围手术期护理。结果:经过我们悉心的护理,这28例患者全部康复出院,而且均能在短时间内下床活动,没有发生手术并发症的患者。结论:对行PKP手术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地促进其病情的康复,缩短其下床活动的时间,降低其发生手术并发症的几率,提高其生活质量。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宋红飞;赵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用莫西沙星治疗急性鼻窦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用莫西沙星治疗急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急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我们给对照组患者使用头孢呋辛酯进行治疗,给观察组患者使用莫西沙星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在观察组的25例患者中,治疗结果为痊愈者有21例,治疗结果为有效者有4例,没有治疗无效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在对照组的25例患者中,治疗结果为痊愈者有12例,治疗结果为有效者有8例,治疗结果为无效者有5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莫西沙星治疗急性鼻窦炎疗效确切。此药可作为治疗急性鼻窦炎的首选药物。

    作者:陈荣祥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浅谈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救治方法

    目的:探讨分析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诊治方法。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4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重度AOPP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这38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在27h后发生中间综合征、呼吸肌麻痹,经抢救无效死亡;有37例患者经彻底洗胃、应用新型抗胆碱药长托宁、胆碱酯酶复活剂氯磷定、血液灌注治疗、建立人工气道及使用呼吸机等积极的抢救后,治愈出院。结论:重度AOPP在急性中毒中较为常见,早期进行诊断、早期应用长托宁及氯磷定等药物、必要时早期进行血液灌流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郭翔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应用艾灸法治疗少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艾灸法治疗少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男科2011年9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64例少精症患者,并将其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患者。治疗组患者应用艾灸法进行治疗(选取关元、中极、肾俞和三阴交等穴位)。对照组患者应用五子衍宗丸进行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①在治疗组中,痊愈的患者有19例,治疗有效的患者有7例,治疗无效的患者有6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1.26%。在对照组中,痊愈的患者有17例,治疗有效的患者有7例,治疗无效的患者有8例,治疗的总有效率75%。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虽高于对照组患者,但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在精子改善情况上,治疗组患者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组间精子数量比较上,两组患者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应用五子衍宗丸相比,应用艾灸法治疗少精症的疗效更令人满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韩楠楠;石庭哲;张殿龙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浅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发生再出血的原因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发生再出血的原因。方法:对2008年~2013年期间我院收治的3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对这300例患者均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有100例行开颅血肿清除减压术的患者,有200例行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的患者。我们根据是否发生了再出血将这300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再出血组有60例患者,未出血组有240例患者。我们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方式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其发生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结果:在这300例患者中,有60例患者在术后发生了再出血,其发生率为20.0%。这60例患者均具有出血量大于60ml、凝血块不规则、凝血功能异常、从初次出血到进行手术的时间大于6h的特点。导致这60例患者发生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包括:有43.3%的患者为脑内动脉的原有基础疾病发生病变,有23.3%的患者为血压波动频繁,有20%的患者为术中止血不彻底,有13.4%的患者为血肿周围的组织出现过度灌注水肿。结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来说,其从初次出血到进行手术治疗的时间小于6h可能是导致其发生术后再出血的主要原因。另外,患者的凝血块不规则、凝血功能发生异常、出血量过大及手术操作不当等也可导致其术后发生再出血。对此,临床上应尽快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及处理措施,以防患者发生再出血,进而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周新管;任登鹏;朱家宝;原睿智;梁晓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应用改良埋入式注射泵联合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法治疗晚期癌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应用改良埋入式注射泵联合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法治疗晚期癌痛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将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198例晚期癌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9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采用静脉自控镇痛法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式PCEA法进行治疗。记录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VAS评分)、发生并发症的情况及对镇痛方法的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镇痛效果更好,对镇痛方法的满意度较高,发生并发症的几率较低,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改良埋入式注射泵联合硬膜外自控镇痛法治疗晚期癌痛的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导致不良反应的几率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冯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联合应用硫酸镁和拉贝洛尔治疗子痫前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联合应用硫酸镁和拉贝洛尔治疗子痫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子痫前期的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硫酸镁进行治疗,为研究组患者在使用硫酸镁的基础上加用拉贝洛尔进行治疗,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在进行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发生胎心异常的几率、尿蛋白、脉压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应用硫酸镁和拉贝洛尔治疗子痫前期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维持胎儿在羊水中的正常胎动和胎盘的养分供给,其临床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曾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健康档案在老年人慢性病目标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健康档案在老年人慢性病目标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社区常驻的5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其建立健康档案。在建立健康档案期间,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健康干预管理,并定期随访他们的血压控制情况。结果:①经过2年多的健康目标管理,在这5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中,有464例患者的血压控制状况良好,其血压控制率达到了92.8%。②这500例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知识的知晓率达到了100%。③建立健康档案后,这500例患者的平均治疗费用从(2415±241)元/人减少到(1518±140)元/人。结论:通过建立健康档案可以帮助老年慢性病患者养成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预防、控制老年慢性病的发生及发展,可以显著降低老年慢性病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甘道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应用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对比

    目的:对比分析应用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均已婚)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应用阿立哌唑为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应用利培酮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性功能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0%,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第2周、第4周及第8周的性功能评分(性高潮评分+性唤起评分+性欲因子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均较为显著,但阿立哌唑对男性患者性功能的影响更小,安全性更高,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黄志勇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探析产后大出血的发病原因及防治对策

    目的:探讨分析产后大出血的发病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产后大出血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过对症治疗及护理,这60例患者的出血症状均得到有效的控制,无一例患者死亡。结论:在对产后大出血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及护理的过程中,对其发病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为其进行对症治疗及护理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

    作者:李云龙;张艳芳;郭斌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对在乡镇卫生院门诊进行静脉输液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对在乡镇卫生院门诊进行静脉输液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9月~2013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68例门诊静脉输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6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84例患者。我们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穿刺失败率、液体外渗率、疼痛率、出血率和对护理的满意率。结果:经过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的穿刺失败率、液体外渗率、疼痛率、出血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在乡镇卫生院门诊进行静脉输液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穿刺的失败率、液体的外渗率、患者的疼痛率和出血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提高治疗的效果。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刘莉花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观察舒适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50例已经决定择期进行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75例。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对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然后探讨两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效果、在手术中的舒适度、在手术前的焦虑程度、生命体征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比对照组患者高。两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时血压都有所升高,但对照组患者血压升高的情况更为明显。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作者:耿会青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用子宫腔纱布填塞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用子宫腔纱布填塞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9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76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进行剖宫产手术的过程中,用纱布填塞产妇的子宫腔,并观察其对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效果。结果:在这76例产妇中,只有1例产妇的子宫再次出血,其余产妇均只有少量的阴道出血。对这1例产妇进行对症治疗后,其子宫出血的情况得到有效缓解。结论:用子宫腔纱布填塞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朱笑菊;纪忠晶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浅谈应用彩超心动图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彩超心动图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220例作为研究对象,为其进行彩超心动图检测,并将检测的结果及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这220例CAS患者中,有143例患者患有颈总动脉(CCA)粥样硬化,占患者总数的65.0%,其中患有颈动脉分叉处(BCA)粥样硬化的患者有130例,占患者总数的59.09%,患有颈动脉主干粥样硬化的患者有13例,占患者总数的5.91%;有62例患者患有颈内动脉(ICA)粥样硬化,占患者总数的28.18%;有15例患者患有颈外动脉(ECA)粥样硬化,占患者总数的6.82%。在这220例CAS患者中,有205例患者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占患者总数的93.18%,其中存在混合斑的患者有62例,占患者总数的28.18%,存在硬斑的患者有70例,占患者总数的31.82%,存在软斑的患者有73例,占患者总数的33.18%。在这220例患者中,有77例患者存在血管变窄的情况,占患者总数的35.0%,其中狭窄程度为轻度的患者有46例,占患者总数的20.91%,狭窄程度为中度的患者有19例,占患者总数的8.64%,狭窄程度为重度的患者有11例,占患者总数的5.00%,狭窄程度为完全闭塞的患者有1例,占患者总数的0.45%。结论: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进行彩超心动图检查,能准确全面地反映出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位置、程度、斑块的特征及血管变窄的情况,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作者:陈建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应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1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93例)和实验组(93例),应用布地奈德为对照组患儿进行雾化吸入治疗,为实验组患儿在进行上述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其肺功能的改善情况[1],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对照组93例患儿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显效的患儿有48例(占患儿总数的51.6%),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有效的患儿有32例(占患儿总数的34.4%),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无效的患儿有13例(占患儿总数的14.0%),病情复发的患儿有17例(占患儿总数的18.3%);在实验组93例患儿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显效的患儿有60例(占患儿总数的64.5%),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有效的患儿有28例(占患儿总数的30.1%),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无效的患儿有5例(占患儿总数的5.4%),病情复发的患儿有6例(占患儿总数的6.5%)。实验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儿的肺功能指标FVC、FEV及PEF进行测定,实验组患儿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杨春霞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护理的效果,分析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护理的现状及问题。方法:对我社区中心卫生院近期收治的2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例患者。我们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放养”式护理,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社区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糖尿病控制情况、饮食控制情况以及社区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的了解程度和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认识情况。结果:经过护理观察组患者的病情基本上得到稳定,患者的饮食得到了合理的控制,社区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病情较为了解,患者及其家属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更为全面。对照组患者能够按时服用降糖药物,但护理人员对其病情的掌握不够全面、治疗不够得当、饮食控制较为薄弱,患者及其家属对糖尿病的认识仍有误区。另外,在我社区中心卫生院存在人员匮乏和管理不善等情况。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在社区的护理服务中,存在人才短缺、管理不善等情况,需要社区中心卫生院配齐管理和护理护理人员不断提高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

    作者:徐桂霞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5月~2013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我院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护理。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我院悉心的护理,在观察组患者中,护理结果为显效者有22例,护理结果为有效者有16例,护理结果为无效者有2例,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5%。在对照组患者中,护理结果为显效者有19例,护理结果为有效者有12例,护理结果为无效者有9例,护理的总有效率为77.5%。观察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改善其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减轻其肢体的残疾程度,提高其生活质量。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马小莹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当代医药论丛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