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斌
目的:探讨分析对手足口病患儿进行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4月~2013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为这20例患儿均进行综合护理,护理结束后,探讨其临床效果。结果:护理结束后,在这20例患儿中,有4例患儿的病情出现恶化,有2例患儿出现其他并发症。对这6例患儿分别进行抢救治疗和对症治疗后,所有患儿均痊愈出院。结论:对手足口病患儿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显著,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晶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分析早期心理干预对腰椎间盘脱出症患者术后负面情绪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脱出症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为两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科学的心理护理干预,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为两组患者进行评估,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入院时的SDS评分为(53.24±11.21)分,SAS评分为(53.24±10.82)分,手术后的SDS评分为(41.01±8.41)分,SAS评分为(42.82±8.01)分;对照组患者入院时的SDS评分为(54.01±10.31)分,SAS评分为(54.61±10.31)分,手术后的SDS评分为(53.71±12.81)分,SAS评分为(53.21±12.98)分。入院时,两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手术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较入院时均有明显的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腰椎间盘脱出症患者实施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术后负面情绪的发生,有利于将患者的心态调整至佳状态,促进其快速康复。
作者:武华侨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对浆细胞性乳腺炎与肉芽肿性乳腺炎进行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我们对这60例乳腺炎患者的乳腺炎细胞进行病理检查,检查后发现,这些患者中,有32例患者患有浆细胞性乳腺炎,有28例患者患有肉芽肿性乳腺炎。我们根据这32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和28例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分别对他们进行对症治疗,观察他们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这60例乳腺炎患者均全部治愈。其中,在32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中,通过接受手术治疗痊愈的患者有7例,通过接受药物加手术治疗痊愈的患者有20例,通过接受药物治疗痊愈的患者有5例;在28例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中,通过接受药物治疗痊愈的患者有10例,通过接受手术加药物治疗痊愈的患者有13例,通过接受单纯手术治疗痊愈的患者有5例。结论:对浆细胞性乳腺炎与肉芽肿行乳腺炎进行准确诊断,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虞敏晶 刊期: 2014年第10期
艾滋病病毒(HIV)的实验室检验方法主要包括进行免疫学抗体抗原检测和进行分子生物学核酸检测。进行免疫学抗体抗原检测的目的是检测患者的HIV感染因子。此检测包括进行HIV抗体检测和进行HIV抗原检测,其中进行HIV抗体检测的目的是对HIV感染者进行早期的筛查和确认,进行HIV抗原检测的目的是对HIV感染者的病情发展状况及其抗逆转录病毒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进行分子生物学核酸检测的目的是判断患者的HIV感染情况,以及对其病程进行监控。本文结合近年来医学界对艾滋病进行诊疗的研究和报道资料,对HIV的实验室检验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梁释予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5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6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80例患者。在这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我院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实验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护理。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结果:经过治疗和护理,在实验组患者中,治疗结果为显效者有42例,治疗结果为有效者有33例,治疗结果为无效者有5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8%。在对照组患者中,治疗结果为显效者有30例,治疗结果为有效者有29例,治疗结果为无效者有21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3.8%。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结束后,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为100%,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为90%。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可有效地提高其治疗的效果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刘艳杰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出现腹胀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在我院进行剖宫产的产妇,对产妇出现术后腹胀的原因进行分析并进行有效护理。结果:共16例产妇发生腹胀,占16.33%,患者平均肛管排气时间为(32.9±4.3)小时,2例患者肠梗阻,1例患者肠黏连,并发症发生率为18.75%。结论:明确剖宫产术后产妇出现腹胀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能够使腹胀发生率得到控制,加快产妇的身体以及心理恢复速度。
作者:张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随着护理教育的不断发展,护理教育的对象也呈现出多层次并存的现象。如何让不同层次的护理教育对象更好、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提高其临床护理的能力,制定和认真实施多层次的护理教学计划至关重要。本文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陈洪霞;刘增梅;王喜园;张静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应用艾灸法治疗少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男科2011年9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64例少精症患者,并将其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患者。治疗组患者应用艾灸法进行治疗(选取关元、中极、肾俞和三阴交等穴位)。对照组患者应用五子衍宗丸进行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①在治疗组中,痊愈的患者有19例,治疗有效的患者有7例,治疗无效的患者有6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1.26%。在对照组中,痊愈的患者有17例,治疗有效的患者有7例,治疗无效的患者有8例,治疗的总有效率75%。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虽高于对照组患者,但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在精子改善情况上,治疗组患者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组间精子数量比较上,两组患者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应用五子衍宗丸相比,应用艾灸法治疗少精症的疗效更令人满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韩楠楠;石庭哲;张殿龙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维生素C对尿糖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5~12月期间我院收集的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的600例糖尿病患者的新鲜尿液进行研究。我们对这600例尿液样本进行了尿糖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将他们分为Ⅳ组。其中,Ⅰ组有尿液样本125例,样本中尿液的尿糖值为2.8mmol/L,Ⅱ组有尿液样本165例,样本中尿液的尿糖值为5.5 mmol/L,Ⅲ组有尿液样本160例,样本中尿液的尿糖值为14 mmol/L,Ⅳ组有尿液样本150例,样本中尿液的尿糖值为28 mmol/L。我们分别在这四组尿液样本中抽取20个尿液样本,并依次在尿液样本中加入0.3 g/L、1.35 g/L、1.95 g/L、2.55 g/L的维生素C,将尿液样本与维生素C进行混合后,再使用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对这些尿液样本进行尿糖检测,研究在已知尿糖浓度的尿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维生素C后,尿糖浓度的变化情况。结果:在Ⅰ组尿液样本中加入浓度为0.3 g/L的维生素C时,尿液样本中葡萄糖浓度测定结果为阴性;在Ⅱ组尿液样本中加入浓度为1.35 g/L的维生素C时,尿液样本中葡萄糖浓度测定结果为阴性;在Ⅲ组尿液样本中加入浓度为1.95 g/L的维生素C时,尿液样本中葡萄糖浓度测定结果为阴性;在Ⅳ组尿液样本中加入浓度为2.55 g/L的维生素C时,尿液样本中葡萄糖浓度测定结果为阴性。结论:维生素C可严重影响尿糖的检测结果,且加入的维生素的C浓度越高,尿糖的数值越低。
作者:张滋勇;代婷婷;罗静;张金花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37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设为观察组,另选取我院同期收治的接受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36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30.2±5.1)min,术中出血量为(15.4±2.9)ml,下床活动时间为(26.7±4.4)h,平均住院时间为(5.8±0.7)d;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30.4±4.9)min,术中出血量为(30.4±5.1)ml,下床活动时间为(50.9±2.8)h,平均住院时间为(9.1±1.1)d。除手术时间基本相同以外,观察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耿三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用米索前列醇治疗由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引起的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100例由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引起的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0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产妇。我院给观察组产妇使用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给对照组产妇使用宫缩素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产妇治疗的效果、总出血量和治疗前后血压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在观察组产妇中,治疗结果为显效者有35例,治疗结果为有效者有13例,治疗结果为无效者有2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在对照组产妇中,治疗结果为显效者有29例,治疗结果为有效者有11例,治疗结果为无效者有10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产妇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产妇的出血量为92.38±42.58ml,对照组产妇的出血量为174.25±52.14ml。观察组产妇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前,两组产妇的收缩压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后,两组产妇的收缩压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下降,其中观察组产妇治疗后的收缩压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米索前列醇治疗由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引起的产后出血疗效好,可有效地减少产妇的出血量,降低其收缩压。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张雁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用腹腔镜手术联合胆道镜再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2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90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9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5例患者。我院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开腹手术治疗,对研究组患者使用腹腔镜手术联合胆道镜再手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和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分别为54.4±10.5min、49.8±10.6mL、2.2±0.4d和14.6±2.8d。对照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分别为108.8±20.6 min、137.4±17.6 mL、3.8±0.9d和22.7±4.8d。研究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过程中,研究组患者中有7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对照组患者中有29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研究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腹腔镜手术联合胆道镜再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疗效好,术中出血量少,治疗的时间短,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低。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恩宽;白松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用16层螺旋CT技术诊断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0例胸部外伤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检查和X线平片检查,并对比分析其检查结果的准确性。结果:本组50例患者在进行X线肋骨正位和斜位(DR)检查时,有28例患者被诊断发生了肋骨骨折,此后经16层螺旋CT检查被确诊患有肋骨骨折;有12例患者的检查结果正常,此后经16层螺旋CT检查发现有10例患者存在无移位骨折。有10例患者的检查结果为“疑似骨折”,此后经16层螺旋CT检查确诊这10例患者患有肋骨骨折,本组患者在进行X线肋骨正位和斜位(DR)检查时被检出的肋骨骨折共有54根,被检出的疑似骨折有16根;在进行16层螺旋CT检查时被检出的肋骨骨折为103根。在为本组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扫描时,我们对疑似骨折的肋骨采用曲面重组进行检测,显示肋骨骨折的几率为100%,此外我们还发现有5例患者发生肺挫裂伤,有11例患者发生胸腔积液,有1例患者发生锁骨骨折。结论:16层螺旋CT对肋骨骨折的检出率、诊断率明显高于X线平片,是胸部外伤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徐清珍;郭俊;于佳根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处方中出现的不合理用药情况,探讨对其进行预防的措施。方法:对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期间在我院开出的13902张处方的点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成立处方点评小组,每张处方都由小组成员进行点评,其他成员及组长对点评结果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并探讨对不合理用药的情况进行预防的措施。结果:在这13902张处方中,有132张处方存在不合理用药的情况,所占比例为0.95%;有13770张处方用药合理,所占比例为99.05%。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的这132张处方,其不合理用药的类型包括诊断结果与实际用药不符、重复用药、大处方用药、对特殊人群用药不当、药物配伍不当、用法或用量异常。结论:进行处方点评可及时发现医生在诊治病人过程中存在的各种不合理用药情况。根据不合理用药的类型对其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发生不合理用药的几率,提高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桂贞才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对评估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血压控制情况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4例高血压患者分为血压正常组和血压偏高组,对其进行24小时的动态血压监测,并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与进行诊室血压测量相比,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更能真实地反应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结论:进行24小时的动态血压追踪观察是了解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的有效措施。
作者:李秀琴;宋中华;梁胜;汪玉忠;邱肃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拔罐疗法治疗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肺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及化痰止咳治疗,为实验组患者在进行上述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拔罐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实验组40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痊愈的患者有38例(占患者总数的95%),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为(1.5±0.7)d,咳嗽症状消退的时间为(3.2±0.5)d,胸痛症状明显减轻的时间为(3.5±1.2)d;在对照组40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痊愈的患者有18例(占患者总数的45%),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为(2.8±1.8)d,咳嗽症状消退的时间为(5.1±1.2)d,胸痛症状明显减轻的时间为(4.9±1.5)d。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拔罐疗法治疗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方雪;蔡丹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纸质知情同意书的管理方法。方法:对我院纸质知情同意书的管理情况进行调查,总结纸质知情同意书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果:我院对纸质知情同意书的管理上存在同意书制作的质量不高、同意书的保存不好、同意书容易遗失等问题。结论:对纸质知情同意书进行有效的管理,可以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周巧玲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分析用子宫腔纱布填塞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9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76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进行剖宫产手术的过程中,用纱布填塞产妇的子宫腔,并观察其对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效果。结果:在这76例产妇中,只有1例产妇的子宫再次出血,其余产妇均只有少量的阴道出血。对这1例产妇进行对症治疗后,其子宫出血的情况得到有效缓解。结论:用子宫腔纱布填塞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朱笑菊;纪忠晶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分析产后大出血的发病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产后大出血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过对症治疗及护理,这60例患者的出血症状均得到有效的控制,无一例患者死亡。结论:在对产后大出血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及护理的过程中,对其发病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为其进行对症治疗及护理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
作者:李云龙;张艳芳;郭斌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用改良的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结肠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为研究组患者采用改良的右半结肠切除术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的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淋巴结清扫数更多,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经3年的随访,在研究组患者中,有28例患者存活,占93.33%;有4例患者病情复发,占13.33%。在对照组患者中,有24例患者存活,占80.00%;有11例患者病情复发,占36.67%。两组患者的存活率和病情复发率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结肠癌患者采用改良的右半结肠切除术进行治疗可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而且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淋巴清扫数多等优点,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陈廷耀 刊期: 201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