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八厘麻毒素改造剂对麻醉大鼠的血流动力学及电生理作用

易卫平;邱汉婴;褚红涛

关键词:八厘麻毒素改造剂, 血流动力学, 心室电生理
摘要:目的探讨八厘麻毒素改造剂(Rh2)对麻醉正常血压大鼠的血流动力学及电生理参数的影响.方法给予不同剂量的Rh2后,测定心脏的血流动力学及电生理参数(SAP、DAP、MAP、LVSP、LVDP、LVEDP、±dp/dtmax、HR、VRRP、VERP).结果 Rh2明显升高血压,增加左心室内压及左心室内压变化速率大值、降低左心室终末舒张压,对心率、心电图(ECG)及心室不应期无明显影响.结论 Rh2明显升高血压同时,不影响心率、ECG及心室电生理,提示其升压作用可能与增加血管外周阻力有关.
中国药理学通报杂志相关文献
  • 普罗帕酮对豚鼠心肌力学的影响

    目的研究普罗帕酮心肌变力性作用并从组织水平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离体乳头肌灌流的方法观察普罗帕酮对豚鼠乳头肌主动张力(DT)、主动张力上升大速度(+dT/dtmax)、主动张力下降大速度(-dT/dtmax)的影响.经钙通道阻滞剂尼卡地平及Na+/Ca2+交换体阻滞剂KB-R7943预处理后,分别观察普罗帕酮的上述作用.结果①在场刺激引起收缩的乳头肌,0.1、1、10、30 μmol·L-1普罗帕酮分别使DT由对照(0.18±0.05) g降至(0.14±0.03)、(0.12±0.03)、(0.08±0.02)、(0.05±0.02) g(P<0.01),IC50为10 μmol·L-1;+dT/dtmax由对照(1.79±0.45) mg·s-1降至(1.58±0.37)、(1.46±0.29)、(1.26±0.19)、(0.97±0.15) mg·s-1(P<0.01);-dT/dtmax由对照(1.61±0.29) mg·s-1降至(1.45±0.28)、(1.26±0.19)、(0.92±0.26)、(0.78±0.22) mg·s-1.②尼卡地平(2.0 μmol·L-1)阻断L型钙通道后,普罗帕酮(10 μmol·L-1)使DT、+dT/dtmax、-dT/dtmax由(0.10±0.02) g、(1.32±0.24) mg·s-1、(1.24±0.17) mg·s-1分别降低至(0.06±0.01) g、(1.11±0.23) mg·s-1、(0.89±0.23) mg·s-1(P<0.01).③ KB-R7943(1.0μmol·L-1)阻断Na+/Ca2+交换体后,普罗帕酮(10 μmol·L-1)使DT、+dT/dtmax、-dT/dtmax由(0.18±0.02) g、(1.48±0.28) mg·s-1、(1.63±0.23) mg·s-1分别降低至(0.09±0.01) g、(1.16±0.01) mg·s-1、(1.05±0.23) mg·s-1(P<0.01).结论①普罗帕酮剂量依赖性抑制豚鼠乳头肌力学各项指标,显示有负性肌力作用.②普罗帕酮对L型钙通道及反向Na+/Ca2+交换的抑制作用参与其负性肌力的作用,且前者作用较大.

    作者:白枫;吕吉元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人参皂苷Rb1对H2O2诱导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b1对H2O2诱导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在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上建立H2O2损伤模型,观察不同剂量组人参皂苷Rb1(20、40、80 mg·L-1)对心肌细胞凋亡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细胞内钙离子变化的影响.结果不同剂量组人参皂苷Rb1可以减少心肌细胞凋亡率、降低MDA含量、增加SOD活性、减少细胞内钙超载.结论人参皂苷Rb1可以抑制H2O2引起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脂质氧化和减少细胞内钙超载有关.

    作者:许浩;葛亚坤;邓同乐;王天楠;郑筱祥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尼莫地平对小鼠齿状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及其活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阻断L-型电压门控式Ca2+通道(L-VGCC)对成年动物齿状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的表达及其活性的影响.方法通过阻塞大脑中动脉(MCAO)90 min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缺血前15 min静脉单次注射尼莫地平(2.0 mg·kg-1),24 h处死动物,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的方法研究尼莫地平对齿状回iNOS 的mRNA和蛋白水平的影响,并测定iNOS酶活性和NO含量的变化.用LPS和TNF-α诱导培养的星型胶质细胞表达iNOS,同时给予尼莫地平,培养24 h后,检测各组细胞的iNOS mRNA水平和iNOS酶活性.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MCAO后小鼠缺血侧齿状回iNOS 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升高,iNOS活性增强,NOx含量增加.给予尼莫地平的动物,缺血侧齿状回无论是iNOS mRNA水平、iNOS蛋白含量,还是iNOS活性及NOx含量,与假手术组相比均显著下降.尼莫地平还可以降低培养的星型胶质细胞的mRAN水平.结论尼莫地平阻断L-VGCC,可以明显下调缺血动物的齿状回和培养细胞的iNOS表达,降低iNOS的酶活性.

    作者:张爱霞;罗春霞;王玮;Liu Shu-hong;孙婧;朱新建;张书刚;LIU You-ming;朱东亚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高血压大鼠肥厚心肌中BMAL1蛋白表达的研究

    目的选取了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与肾性高血压大鼠(RHR)作为肥厚心肌的供体,从整体水平检测了时钟体系中为重要的BMAL1蛋白在3种不同心肌中的表达.方法建立了肾性高血压大鼠的模型,取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性高血压大鼠以及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在每12 h光暗交替的环境中饲养2 wk后,每隔4h取心脏,测心重指数等各项指标,并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高血压大鼠心肌组织与正常大鼠心肌组织中BMAL1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RHR和SHR大鼠的左心重与全心重比值及全心重与体重比值与正常组相比差异都具有显著性,正常大鼠心肌组织中BMAL1蛋白表达呈现出明显的节律性,但RHR与SHR组心肌组织中的BMAL1蛋白表达丧失了应有的波动性与节律性,各时间点之间几乎无差异.结论在心肌肥厚的发病过程中时钟基因可能起一定的作用,时钟基因蛋白表达的改变可能是影响肥厚心脏逐渐丧失适应能力的一个因素.

    作者:李晓林;丁延魁;黄新艳;魏立;朱东亚;李庆平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MAPKs信号转导在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中作用及其药物的影响

    MAPKs信号转导途径的活化是RA慢性滑膜炎的典型特征,通过这一途径诱导滑膜细胞胞浆蛋白磷酸化,进而使转录因子和核蛋白如c-fos、c-jun、AP-1和NF-κB等磷酸化,从而促进细胞增殖和活化.上述机制研究对于RA发病机制的深入了解以及研制开发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新型药物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贾晓益;郑咏秋;魏伟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As2O3诱导MGC803细胞凋亡中TRF1、TRF2蛋白表达及端粒稳定性的作用

    目的分析三氧化二砷(As2O3)对人胃癌MGC803细胞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1、2(TRF1、TRF2)表达及端粒稳定性的影响,探讨As2O3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MGC803细胞,MTT比色实验分析As2O3对MGC803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GC803细胞凋亡,进行染色体端-端融合分析及Western blot检测TRF1、TRF2蛋白表达.结果 MTT法显示As2O3对人胃癌MGC803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时间、剂量依赖关系.流式细胞术检测出现典型的凋亡峰,并随As2O3浓度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而增高,对照组未见此改变.染色体端-端融合分析显示5 μmol·L-1 As2O3处理MGC803细胞48 h染色体融和率明显高于对照组.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TRF1在5 μmol·L-1 As2O3处理MGC803细胞48 h后,表达上升,而TRF2表达下降.结论实验结果提示As2O3通过下调TRF2蛋白表达、上调TRF1蛋白表达及使染色体端-端融合,从而诱导MGC803细胞凋亡.

    作者:张杨;梁晓秋;苏琦;宋颖;曹建国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调脂药物作用新靶点

    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发生发展的主要高危因素之一.调脂药物通过调控脂质的代谢来降低血脂,进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近几年,人们发现了几种新的药物作用靶点,通过对这些新靶点的研究,有望开发出更安全有效的调脂药物.

    作者:宋芳;谢梅林;顾振伦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蜂胶总黄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Fas、Bax和Bcl-2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蜂胶总黄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研究Fas、Bax、Bcl-2、p53基因蛋白表达.结果缺血30 min,再灌注48 h后,模型组和蜂胶总黄酮组的大鼠心肌Fas基因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显著性;且蜂胶总黄酮组的Fas表达均低于模型组,证明蜂胶总黄酮对Fas表达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Bax基因的蛋白表达:模型组与蜂胶总黄酮组均高于假手术组,但蜂胶总黄酮组与模型组之间并无差异.Bcl-2基因蛋白的表达:模型组与蜂胶总黄酮组均高于假手术组,其中蜂胶总黄酮高剂量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而其它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53基因蛋白表达:各组切片经免疫组化反应后,均未见明显的p53基因蛋白表达迹象.结论蜂胶总黄酮通过抑制Fas蛋白表达,上调Bcl-2蛋白表达而减少了心肌细胞的凋亡,保护了心肌组织的结构与功能.

    作者:杨明;隋殿军;朱姝;孙红;于德伟;崔志勇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人源受体hGPCRc工程细胞株的建立及其应用

    目的建立孤儿G蛋白偶联受体(Orphan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oGPCRs)配基筛选体系并应用于化合物的筛选.方法利用RT-PCR从人结肠组织获得oGPCR成员hGPCRc的氨基酸编码序列,在利用相关软件对hGPCRc的结构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hGPCRc之表达载体pcDNA3.1(+)-hGPCRc,转染CHO-K1细胞获得CHO-hGPCRc工程细胞株,将不同化合物作用于细胞株,用Fluo-3为分子探针检测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变化,以分析化合物中是否为该受体的特异性配基.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得到:hGPCRc定位于人染色体13q32.2,对应的氨基酸序列组成了7个跨膜区段的结构域,在进化树上与人源P2Y1受体亲近,应属于人类GPCR成员;成功得到CHO-hGPCRc工程细胞株;所检测化合物作用于细胞株并没有引起胞内钙离子的波动,很可能没有活化hGPCRc.结论 hGPCRc是一个与已知人P2Y1近的成员,但基于CHO-hGPCRc工程细胞株的第二信使筛选结果表明,hGPCRc并不被P2Y1的已知配基活化,因此很可能属于不同于P2Y1的嘌呤类受体新亚型.

    作者:袁广胜;刘永学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前列腺素E1干预大鼠血管球囊损伤后再狭窄的机制探讨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 (PGE1) 在大鼠血管球囊损伤术后对血小板颗粒膜蛋白(GMP-140)、D-二聚体(D-dimer)、血浆内皮素(ET)及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探讨PGE1对血管球囊损伤术后再狭窄形成的防治机制.方法采用大鼠腹主动脉球囊损伤模型,用药组术前连续5d经尾静脉给予PGE1(8、24、72 μg·kg-1),模型组及假手术组给予等容积NS.各组动物于术后6 h、24 h、10 d、21 d 4个时间点取血,采用酶连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浆中GMP-140、D-dimer的含量;采用平衡法测定血浆中内皮素及血清中IL-1β、IL-6、TNF-α的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球囊损伤模型组术后6 h血浆GMP-140、D-dimer含量明显升高(P<0.01),PGE1(8、24、72 μg·kg-1)各组血浆GMPI40和D-二聚体的含量显著降低(P<0.01).模型组血浆ET含量6 h开始增加,24 h达高峰,10 d降至正常.PGE1(24、72 μg·kg-1)两组能明显降低6、24 h血浆ET含量(P<0.01).血管球囊损伤术后6 h,模型组TNF-α含量达高峰,而IL-1β、IL-6则在术后24 h达高峰,PGE1各组均可在高峰时显著降低IL-1β、IL-6、TNF-α的含量,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并呈良好的剂量相关性(r=0.747,0.907,0.747).结论 PGE1在大鼠血管球囊损伤术后可降低GMP-140、D-dimer及血浆中ET、血清中IL-1β、IL-6、TNF-ɑ水平的作用,是其干预血管再狭窄形成的重要机制.

    作者:冯国清;赵胜;程红梅;付润芳;刘红;杨万雷;秦攀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冷应激引起的胃肠动力紊乱及NO含量变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冷束缚应激引起的胃肠动力紊乱及NO含量变化的影响. 方法采用冷束缚应激的方法建立肠功能紊乱模型,应用葡聚糖蓝2000(DB-2000)作为染料观察EGb和冷束缚应激状态对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的影响,并利用比色法观察大鼠胃肠组织、血浆中NO含量的变化. 结果冷束缚应激可抑制大鼠胃排空速度(P<0.05)及小肠推进率(P<0.01),EGb干预可明显拮抗冷束缚应激引起的胃排空速度及小肠推进率降低(P<0.05);EGb可以降低冷束缚应激引起的血浆中NO含量的升高(P<0.01). 结论 EGb对冷束缚应激所诱发的肠道功能紊乱具有正向调解作用, NO可能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作用.

    作者:柯道平;杜鹃;唐影;高莉;李忠稳;胡金兰;王刚;孔德虎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番茄红素对动脉粥样硬化兔血脂的调节作用

    目的研究番茄红素(lycopene)对动脉粥样硬化兔血脂的调节作用.方法 21 只新西兰大白兔,♀♂不拘,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胆固醇组)、番茄红素预防干预组(药物组),分别饲喂标准、标准+胆固醇、标准+胆固醇+番茄红素的颗粒饲料,于实验开始前1 d和开始后第4 、8 、10 wk末取空腹血,检测血清甘油三酯( TG) 、总胆固醇( TC) 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0 wk末取血后处死,取主动脉、肝脏做病理形态学观察.所有数据经SPSS 10.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胆固醇组比较,药物组的TG在第10 wk时降低(P<0.01).病理分析,主动脉的苏丹Ⅳ大体观察显示,药物组的主动脉脂质斑块面积较胆固醇组减少,脂肪肝的程度也较胆固醇组减轻.结论番茄红素可以防止或延缓新西兰兔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成,其机制除抗氧化以外,还可能与调血脂、降低甘油三酯浓度有关.

    作者:王蕾;唐湘宇;郭芳;何慧;万载阳;刘俊文;肖纯;杨向东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地塞米松对哮喘动物模型支气管平滑肌MLCK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DXM)对哮喘动物模型支气管平滑肌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表达的影响,探讨MLCK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24只♂SD大鼠,随机等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和地塞米松组.以卵蛋白(OVA)诱发大鼠支气管哮喘模型.地塞米松组大鼠于每次激发前1 h给予腹腔注射地塞米松0.5 mg·kg-1.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免疫印迹法分析三组大鼠支气管平滑肌中MLCK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显示DXM组大鼠支气管平滑肌MLCK的表达低于哮喘模型组(P<0.05),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同时,免疫印迹法检测也表明哮喘模型组大鼠smMLCK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地塞米松组.结论 MLCK参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地塞米松通过下调哮喘大鼠支气管平滑肌MLCK表达,可能是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的一种机制.

    作者:桂淑玉;王勇生;李永怀;周青;胡向阳;吴强;汪渊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细胞核1,4,5三磷酸肌醇受体结合特性改变的研究

    目的观察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细胞核1,4,5三磷酸肌醇受体(IP3R)的结合特性改变,进一步探索心肌缺血再灌注时细胞凋亡的病理机制.方法 TUNEL技术检测心肌细胞核凋亡率.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提纯心肌细胞核,放射配体分析法检测心肌细胞核膜上IP3R的结合特性变化.结果①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P<0.01).②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心肌细胞核IP3R的大结合容量Bmax较假手术组增加2.6倍;而其亲和力Kd值无明显变化.③ IRI组心肌细胞核IP3R经激活的PKC磷酸化后结合特性增强1.54倍, 对照组核IP3R经PKC磷酸化后结合特性无明显改变.④[Ca2+]对IRI组及假手术组心肌细胞核IP3R的调节均呈双相性,胞浆钙超载状态下([Ca2+]为5 μmol·L-1时)较正常胞浆钙浓度下([Ca2+]为100 nmol·L-1时),两组核IP3R结合特性均增强,[Ca2+]为100μmol·L-1时,两组核IP3R结合特性降低.结论大鼠心肌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病理情况下心肌细胞核IP3R结合特性增强,致核内钙浓度([Ca2+]n)增高,这可能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心肌细胞凋亡的主要病理机制之一.

    作者:张红;周红;司良毅;张乐之;何华美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异甘草素对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收缩功能的影响

    异甘草素(isoliquiritigenin,ISL)是从甘草中提取出的一种黄酮类化合物.本文观察了ISL对豚鼠离体气管条张力的影响,旨在为其治疗支气管哮喘等呼吸道疾病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刘斌;杨静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八厘麻毒素改造剂对麻醉大鼠的血流动力学及电生理作用

    目的探讨八厘麻毒素改造剂(Rh2)对麻醉正常血压大鼠的血流动力学及电生理参数的影响.方法给予不同剂量的Rh2后,测定心脏的血流动力学及电生理参数(SAP、DAP、MAP、LVSP、LVDP、LVEDP、±dp/dtmax、HR、VRRP、VERP).结果 Rh2明显升高血压,增加左心室内压及左心室内压变化速率大值、降低左心室终末舒张压,对心率、心电图(ECG)及心室不应期无明显影响.结论 Rh2明显升高血压同时,不影响心率、ECG及心室电生理,提示其升压作用可能与增加血管外周阻力有关.

    作者:易卫平;邱汉婴;褚红涛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盐酸氟桂利嗪对缺血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持续钠电流的影响

    现在认为缺血时钠通道电流的变化尤其持续钠电流的变化是造成神经元损伤的重要原因[1,2],抑制持续钠电流的增加是某些神经保护剂如riluzole等缺血脑保护作用的重要机制[3].盐酸氟桂利嗪的药理作用比较广泛,其对钠通道的阻滞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本实验通过观察其对缺血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持续钠电流的影响,探讨其脑保护的机制.

    作者:张一;周岱;王士雷;焦志华;杨伊林;庄心良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ELISA法研究新型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目的研究新型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nrhTNF-α)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给小鼠分别im和iv nrhTNF-α后,按不同时间点采血,分离血清,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中nrhTNF-α的浓度,用DAS药动学软件进行曲线拟合并计算参数.结果 nrhTNF-α 5.51 μg·kg-1、24.60 μg·kg-1小鼠im后药动学特征符合一室开放模型,呈一级动力学消除.nrhTNF-α im给药能迅速吸收入血,Tmax分别为0.17 h和0.33 h.T1/2分别为1.25 h和0.73 h,AUC随剂量增加而成比例增加.nrhTNF-α 5.51 μg·kg-1小鼠iv后符合二室开放模型,呈一级动力学消除,T1/2β为0.37 h,AUC为771.24 ng·L-1·h-1. 结论 nrhTNF-α im和iv的药动学行为在小鼠体内分别符合一室和二室开放模型,均呈一级动力学消除.im给药的生物利用度为48.84%,可考虑作为替代iv的一种安全给药途径.

    作者:鞠洋;路莉;吴勇杰;高明堂;李文广;闵光宁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砒石对哮喘小鼠气道壁厚度及c-myc与c-sis表达的影响

    气道重构是哮喘的主要病理特征之一,平滑肌细胞(SMC)、成纤维细胞(FB)是气道粘膜下的主要结构细胞,具有合成和降解细胞外基质(ECM)的双重功能,其大量增殖引起ECM大量沉积,是引起基底膜增厚、导致气道重构的关键因素.近年来研究发现,c-myc 、 c-sis与SMC、FB增殖密切相关,三氧化二砷能抑制哮喘豚鼠的气道炎症.本研究通过建立小鼠哮喘模型,探讨c-myc、c-sis在哮喘气道重构中的作用及砒石对它们的影响,进一步探讨砒石治疗哮喘的可能机制,为哮喘的防治开辟新途径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郭红荣;梁标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半夏生物碱含量测定及止呕研究

    目的提取并测定半夏生物碱含量,研究其对水貂的止呕作用.方法提取半夏生物碱,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含量;观察在顺铂(7.5 mg·kg-1,ip)、阿朴吗啡 (l.6 mg·kg-1,sc)、硫酸铜(40 mg·kg-1,ig)水貂呕吐模型的止呕作用;观察半夏生物碱对水貂运动呕吐模型(100 r·min-1, 1 h)的影响.结果半夏生物碱含量为 2.83 mg·g-1,对顺铂、阿朴吗啡致水貂呕吐均有抑制作用 (P<0.05),对硫酸铜及运动致水貂呕吐无效.结论半夏生物碱具止呕作用,其机制与中枢抑制有关.

    作者:王蕾;赵永娟;张媛媛;吴静芬;张向农;吉中强;岳旺 刊期: 2005年第07期

中国药理学通报杂志

中国药理学通报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药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