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弋冰;刘晓燕;唐荣兰
目的:研究体外冲击波对各种慢幽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临床各种慢性疼痛的100例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采用体外冲击波进行治疗,根据临床疗效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达到9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达到62%.结论:体外冲击波治疗可以有效快捷地治疗各种慢性疼痛,缓解症状,更好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超;王迪;周月凌;潘磊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刮除植骨术治疗孤立性骨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15例骨囊肿采用病灶清除植骨加内固定治疗.结果:1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切口一期愈合,无功能障碍及复发.结论:刮除植骨术治疗骨囊肿效果较好.
作者:赵基民;肖大庆;谭卫亮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早产儿转运过程中的护理、监护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成功转运的早产儿128例作为观察组,未建立转运系统联动机制的基层医院临时转运的早产儿55例作为对照组.两组进行对照观察.结果:两组转运成功率、转运途中致死率、治愈好转率、病死率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早产儿转运机制、实施转运途中严密监护、护理等规范而积极有效的处理,能显著提高早产儿的生存率.
作者:汪秀凤;芦玮玮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医院基建档案管理是反映医院基本建设历史和现状的真实记录.近些年医院基建档案较普遍地存在档案管理不规范现象.档案管理人员等要尽职尽责,不断提升基建档案管理水平,使基建档案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为医院今后基建设施的安全使用及维修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徐海捷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中双侧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在治疗中应用.方法:2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手术治疗中出现急性脑膨出,15例行一侧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单侧组),13例行双侧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双侧组),比较两组治疗和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发生脑积水和脑梗塞差异无显著性,但单侧组术后切口疝发生高于双侧组;术后3个月按GOS评分单侧组低于双侧组:术后两组生存状况比较,单侧组良好及中残率显著低于双侧组(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手术治疗中出现急性脑膨出时可考虑双侧开颅去骨瓣减压术以改善预后.
作者:胡朝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获取卫校学生对参加养老护理员培训的认知.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240名卫校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大部分学生认为这一职业待遇差、社会地位低、工作压力大,在对顺利通过资格考试的认识上,主观上信心不够,客观上课程冲突,时间不足,学校教学安排、配套设施有待加强.结论:针对学生以上认知,要提高养老护理员培训效果,应采取相应措施.
作者:郭敏;阳际华;肖俊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甲磺酸桂哌齐特对急性心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常压耐缺氧实验,观察甲磺酸桂哌齐特对正常小鼠和Iso诱导心肌缺血小鼠耐缺氧能力的影响;采用小鼠断头法,观察甲磺酸桂哌齐特对小鼠断头后张口喘息时间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相比,甲磺酸桂哌齐特(50mg/kg、100mg/kg)能延长正常小鼠及心肌缺血小鼠在常温常压缺氧条件下的存活时间(P<0.05,P<0.01);延长小鼠断头后张口喘息时间(P<0.05).结论:甲磺酸桂哌齐特对心脑缺血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邹浩军;魏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比较糖皮质激素联合幽门螺杆菌(Hp)根除疗法与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或住院幽门螺杆菌阳性的符合ITP诊断标准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糖皮质激素联合Hp根除疗法;对照组单用糖皮质激素;观察疗效6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幽门螺杆菌根除疗法对ITP的治疗效果显著,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作者:朱爱萍;方国全;张煌;鲁恒珍;郑华理;周帅跃;徐珍琴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探讨如何加强医院医护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问题,结合医院实际,提出了改进工作方法、保障职工权益、构建医院文化等思想政治工作新论点.
作者:孙小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在正畸GC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粘结剂粘结过程中,评价四手操作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44例正畸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均采用GC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粘结剂进行粘结,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由四手操作完成.统计正畸托槽粘接脱落率以评价效果.结果:四手操作粘结托槽不仅缩短了椅旁操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患者痛苦减少,复诊率降低.结论:提倡正畸护理时采用“四手操作”.
作者:夏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氢氧化钙在根管内封药治疗慢性瘘管型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2颗瘘管型根尖周炎的患牙,甲硝唑溶液冲洗后氢氧化钙根管内封药.对疗效进行观察.结果:82颗患牙中成功78颗,成功率为95.12%.结论:氢氧化钙根管内封药对病程长、长期渗出、根尖区破坏较大,疼痛的病例有减少治疗期疼痛和减低对根尖周组织的刺激性,促进瘘管减小和愈合方面有优良效果.
作者:吴功林;杨玉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评价轻比重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阻滞用于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应用轻比重罗哌卡因进行择期髋关节置换术的50例高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观察麻醉过程中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的变化情况,总结轻比重罗哌卡因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50例患者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生命体征平稳,麻醉效果满意.麻醉后T1、T2、T3、T4、T5各时间点MAP、心率、SpO2监测结果与麻醉前(T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轻比重罗哌卡因在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有明显的可行性.
作者:徐忠厚;李建军;郑立东;李家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胃瘫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67例手术治疗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67例患者确诊食管癌术后胃瘫12例,患者表现为胃潴留,无明显腹痛,肛门排气大多正常.消化道造影见胃蠕动差,吻合口通畅.所有病例经胃肠减压,肠内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以及促进胃肠动力药物的应用,病情均得以缓解出院,全组无死亡病例.结论:食管癌术后胃瘫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消化道造影及胸部CT等检查,排除存在机械性梗阻后应积极采取以肠内营养为主的综合治疗以及胃肠动力促进剂等非手术治疗,可以保守治愈.
作者:韩锋;吕新明;李云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双歧三联活菌片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10例小儿腹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05例患者采用双歧三联活菌片治疗,对照组105例患者采用常规对症治疗,治疗时间均为7天,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中显效74例,有效27例,总有效率96.19%;对照组显效62例,有效29例,总有效率8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临床症状改善,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腹泻采用双歧三联活菌片效果比较显著,既能缓解临床症状,患儿也比较容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文胜利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儿科轮状病毒肠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6例轮状病毒肠炎住院患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55例作为观察组,按临床路径接受个体化治疗护理.41例为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治疗护理方式.对两组住院日、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患儿住院日、住院费用、患儿家长满意度,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轮状病毒肠炎治疗护理中引入临床路径管理,可以减少平均住院日和住院费用,增加患儿家长的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徐红霞;姚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实施健康教育对妇科病人术后康复的影响,指导临床选择佳时期对妇科手术病人实施健康教育,促进早日康复.方法:选择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8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3例术前给予详细具体的健康教育,术后给予常规宣教.对照组45例术前术后给予住院患者常规宣教.对两组患者术后腹胀、尿潴留、切口出血发生率加以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腹胀、尿潴留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后切口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结论:术前给予详细具体的健康教育减少了腹胀及尿潴留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卢杨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在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46例,24例接受肠内营养+肠外营养治疗,22例接受全肠外营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的差异.结果:肠内+肠外营养经济,可降低肠道功能紊乱的发生,对胰腺炎治疗效果明确.比全肠外营养症状体征改善明显,生化指标恢复及住院时间显著缩短,住院费用明显减少.结论:EN+PN是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的重要手段,合适的肠内+肠外营养能有效降低SAP患者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和病死率,治疗费用明显减少,缩短了住院天数,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史华明;王惟;吴龙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靶器官损害(TOD)与动态血压监测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平均动脉压(MBP)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无创便携式动态血压监测仪对社区216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MBP分为:Ⅰ组,MBP≥120mmHg,共108例;Ⅱ组,MBP<120mmHg,共108例.每组再以脉压(PP)分为三个亚组:A组,PP<60mmHg;B组,PP在60~80mmHg;C组,PP>80mmHg.比较各组TOD发生率的差异.结果:Ⅰ组的SBP、DBP、MBP均大于Ⅱ组(P<0.05);随SBP增加,TOD发生率逐步增加(P<0.05);而两组中相同亚组的TOD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病患者TOD与PP关系更为紧密.
作者:王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阐述1例剖宫产术后迟发性羊水栓塞成功救治的体会.对某科成功救治的1例剖宫产术后迟发性羊水栓塞的产妇整个救治过程进行回顾、分析、总结.认为早发现、早诊断以及高效率的抢救是迟发性羊水栓塞患者救治成功的保证.
作者:张永分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查腹腔镜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某医院妇产科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的手术方式、术后用药、随访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3~4期患者经给予口服安宫黄体酮,米非司酮或孕三烯酮3~6个月.随访6~12个月,痛经缓解率100%.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具有安全,彻底,可多次进行,痛苦小,恢复快等特点,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邵珊珊;褚德英;谢桂芹;马棣;崔艳艳;杨晓艳 刊期: 201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