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组织结构声学定量分析技术对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纤维化诊断的研究

靳松;郑慧;朱圣涛;帅秀芳;王迪;李晓金;万颖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早期, 组织结构声学定量分析
摘要:采用4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45例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纤维化患者作为实验组,应用组织结构声学定量分析技术(ASQ)对其进行定量分析,比较两者红、蓝曲线各定量参数:Mode值、Average值、SD值及Ratio值.实验结果证实ASQ技术在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脏纤维化诊断方面有较高的精确度及敏感性.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炎症反应的阿尔茨海默症基因通路研究

    目的 融合基因表达数据和蛋白质交互作用数据(PPI),同时考虑到炎症反应是阿尔茨海默症(AD)核心病理机制之一,构建基于炎症因子核因子-κB (NF-κB)的AD相关信号传导通路.方法 首先,使用线性回归模型进行显著基因提取;然后,使用整数线性规划方法(ILP)融合基因表达数据和PPI数据,构建信号传导通路.结果 得到以NF-κB为起点的预测通路,通路中包含6个已确定的AD致病基因,并探寻出与AD密切相关的T/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发现多个与炎症相关的基因.结论 证明炎症反应是AD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孔薇;张敬茂;牟晓阳;杨旸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N-乙酰半胱氨酸对吸烟导致小鼠肺气肿及IL-12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烟草烟雾暴露导致的小鼠肺气肿及白介素-12(IL-12)水平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C57BL/6小鼠2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烟雾暴露组和NAC组.烟雾暴露组和NAC组小鼠给予香烟烟雾吸入共20周.NAC组小鼠在烟雾暴露16周时,予以加用NAC腹腔内注射给药,4周后处死小鼠,留取肺组织、血液和肺泡灌洗液(BALF).使用HE染色法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形态改变,计算单位面积内的平均肺泡内衬间隔以及肺泡数;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小鼠BALF和血清中IL-12的浓度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烟雾暴露组小鼠肺组织内炎症细胞浸润及肺气肿样变化明显,肺泡内衬间隔增加,肺泡数减少.同时,血清及BALF内IL-12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AC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与烟雾暴露组相比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和BALF内IL-12水平较烟雾暴露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AC能明显抑制烟雾暴露导致的肺气肿,降低炎症因子IL-12水平,提示NAC对烟雾暴露导致的小鼠肺部炎症反应及肺气肿可能有减轻作用.

    作者:胡代菊;郭欣;梅晓冬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人肺上皮细胞诱导氧化应激对TLR7基因及其下游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人肺上皮细胞(A549细胞)引起的氧化应激对Toll样受体7(TLR7)活化及其主要信号分子的作用,探讨其所介导的抗炎作用和可能的调控机制,为临床治疗和预防RSV感染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RSV体外感染A549细胞为感染组,以抗氧化剂BHA进行预处理作为抗氧化剂组,于感染后的4、8、12、24h收集细胞,以未感染细胞作为正常组.①化学法检测活性氧指标·OH含量的变化;②硝酸还原酶法检测NO含量的变化;③用TRIzol提取细胞总RNA,通过半定量RT-PCR法检测TLR7、白介素(IL-6)的mRNA转录水平的变化;④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IL-6的表达变化;⑤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结果 ①感染组里·OH的含量升高并呈时间依赖性,在抗氧化剂组,·OH的含量与感染组相比是降低的;②感染组各时间段NO含量升高并呈时间依赖性,抗氧化剂组的NO含量与感染组同一时间点相比降低;③感染组中不同时间点的TLR7基因转录水平表达上调,抗氧化剂组TLR7的表达虽有上调,表达量都比感染组同时间点下降;④感染组里IL-6的表达量与感染之间有时间依赖性关系,抗氧化剂组IL-6的表达虽有上调,但比感染组同时间点下降;⑤感染组随时间点的延长,细胞抑制率增加,抗氧化剂组的细胞抑制率与感染组相比下调明显.结论 RSV感染可诱导氧化应激的产生,在加入抗氧化剂BHA预处理后,可明显减轻TLR7及其下游主要信号分子的表达变化和细胞抑制率,表明RSV感染活化TLR7及引起细胞损伤可能是通过氧化应激途径来调节的.

    作者:朱童娜;吴璇;邱欢;于莉;黄升海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人AK3基因在哺乳动物细胞系中的表达与定位

    目的 运用基因克隆技术构建带FLAG标签的腺苷酸激酶3(AK3)真核表达载体,观察其在哺乳动物细胞内的定位和表达情况.方法 以人AK3全长的cDNA序列的菌液为模板,设计带有FLAG标签的引物,用PCR方法构建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AK3-FLAG.运用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其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定位与表达情况.结果 成功构建了pcDNA3.1-AK3-FLAG质粒;荧光定位试验表明AK3在COS7细胞的胞质中呈斑点状分布,细胞核中未见明显分布;Western blot法检测表明AK3在HEK-293T细胞中能有效表达.结论 AK3在哺乳动物细胞内能够有效表达和定位,为进一步研究AK3和其他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奠定了基础.

    作者:李克娟;顾彧;刘晓颖;范礼斌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直肠癌MRI与病理分期对照及其与MVD值的关系

    回顾性分析28例直肠癌患者的磁共振成像(MRI)资料,结合高分辨率MRI(HR-MRI)及弥散加权成像(DWI)的多序列MRI对患者进行T、N分期,并与术后病理对照.术后标本采用CD34单克隆抗体行免疫组化染色计数微血管密度(MVD),统计MRI分期与MVD的关系及表观弥散系数(ADC)与MVD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多序列MRI对直肠癌T分期总的正确率为85.7%(24/28),Kappa=0.805;N分期正确率为82.14% (23/28),Kappa=0.632.MRI T3-4期的MVD值(27.00 ±4.34)较T1-2期(20.47 ±3.60)高,N1-2期(26.35 ±4.06)较N0期(19.09±2.98)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DC与MVD呈负相关(r=-0.743,P<0.05).

    作者:张茜;刘影;王昌新;黄寒梅;陈柯;彭艳;朱志强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右美托咪定辅助全麻在肩关节镜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DEX)辅助全麻在肩关节镜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择期全麻下行肩关节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DEX组,DEX组在麻醉诱导前20 min静脉泵注0.5 μg/kg DEX,维持为0.5μg/(kg·h),直到术毕前20 min,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观察术前(T0)、插管时(T1)、手术开始30 min(T2)、手术开始60min(T3)、停药时(T4)、手术结束时(T5)、拔管时(T6)、拔管后30 min(T7)、回病房时(T8)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记录术中尿量、冲洗液量、静脉补液量、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用量和瑞芬太尼用量等,另外对T7、T8、回病房后2 h(T9)时段进行VAS疼痛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同时观察苏醒期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DEX组术中和苏醒期MAP和HR有明显降低,血流动力学稳定(P<0.05,P<0.01),且在T1、T6时MAP、HR波动小,应激反应低.DEX组内比较,各时间点与T0比较,MAP、HR明显降低(P<0.05,P<0.01).两组在T7、T8、T9时段的VAS评分和Ramsay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术中尿量、冲洗液量、丙泊酚用量、瑞芬太尼用量以及麻醉苏醒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DEX组术后躁动、寒战、恶心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P<0.01),但口干、嗜睡和心动过缓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 <0.05,P<0.01).结论 DEX辅助全麻用于肩关节镜手术是安全、有效、确切的,且苏醒期不良反应少.

    作者:熊言顺;蔡铁良;张正迪;蔡英蔚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间充质干细胞在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及气道重塑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哮喘大鼠慢性气道炎症及气道重塑中的作用.方法 将18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4周组和哮喘8周组,每组6只.卵清蛋白(OVA)致敏后,雾化吸入OVA制作哮喘模型.哮喘模型成功后,测定气道压力;通过HE染色、Image-ProPlus图像分析软件分析大鼠气道平滑肌的嗜酸性粒细胞(ESO)浸润情况,测定支气管管腔的内周长、管壁面积,支气管平滑肌面积、平滑肌细胞核数;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MSCs的含量,并分析其与哮喘气道炎症及气道重塑的关系.结果 哮喘4周组、哮喘8周组大鼠的气道反应性、气道壁EOS计数、支气管管壁面积、支气管平滑肌面积、平滑肌细胞核数目、外周血中MSCs比例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P <0.01,P<0.05);哮喘两组间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earson线性相关显示:各组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SCs的含量与气道反应性、EOS浸润数、支气管壁面积、支气管平滑肌厚度及支气管平滑肌细胞核数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 MSCs在哮喘状态下含量增加,可能参与了哮喘的慢性气道炎症及气道重塑.

    作者:李洁;莫碧文;毛雨红;李劳东;王志霞;牛坤汀;王昌明;曾锦荣;韦江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sTRAIL及受体TRAIL-R1在DNT细胞抑制胰腺癌细胞中的作用及意义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sTRAIL)与其受体TRAIL-R1在DNT细胞杀伤胰腺癌细胞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采用抗体吸附法培养外周血中分离的DNT细胞,ELISA法检测其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sTRAIL水平.采用qPCR、Western blot法检测TRAIL-R1在5株胰腺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8例胰腺癌组织标本中TRAIL-R1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DNT细胞数目逐渐增多,其培养液中sTRAIL与对照组相比浓度明显升高(t=17.24,P<0.05).qPCR检测受体TRAIL-R1在5株胰腺癌细胞中均有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TRAIL-R1受体表达发现在胰腺癌细胞系CFPAC-1中表达高,在MIA PaCa-2和panc-1中表达较高,BXPC-3中表达较低,在Capan-1细胞系中不表达.TRAIL-R1在胰腺癌组的阳性表达率及染色强度低于相应的癌旁组织(x2=7.43、12.48,P<0.05);TRAIL-R1的表达与染色强度有关(x2=12.48,P<0.05).结论 外周血来源的DNT细胞可分泌sTRAIL,sTRAIL与胰腺癌细胞和组织所表达的受体TRAIL-R1结合诱导细胞凋亡,可能是DNT细胞抑制胰腺癌细胞增殖的机制之一.

    作者:赵跃;陈炯;杨仁保;陈龙江;胡立威;马小磊;徐弘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卵巢高反应临床结局及其卵母细胞超微结构分析

    目的 探讨控制性超促排卵周期中卵巢高反应对卵母细胞、胚胎质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因输卵管因素和(或)男方因素初次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卵胞浆单精子注射(IVF-ET/ICSI)周期治疗的326例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血清雌二醇(E2)水平、获卵数不同分为卵巢高反应组(HCG日血清E2>3 000 pg/ml或获卵数>15个,n=146)和正常反应组(HCG日血清E2500~3 000 pg/ml或获卵数5~15个,n=180),分析两组间的MII卵率、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和流产率.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两组卵母细胞透明带、卵母细胞卵周隙、卵母细胞细胞器等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卵巢高反应组获卵数、优质胚胎数和移植周期取消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反应组(P<0.05),MII卵率、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可利用胚胎率、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均显著低于正常反应组(P<0.05).两组间卵裂率、流产率和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反应组的超微结构分析显示,部分卵母细胞胞质中出现大量异常线粒体.结论 卵巢高反应影响卵母细胞质量及胚胎发育潜能,终降低临床结局.

    作者:许慧丽;许波;施维;郑圣霞;刘雨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硫酸镁联合伊布利特转复消融术后持续性房颤的临床观察

    收集54例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的资料,持续时间在1个月到3年之间,均符合射频消融指征,使用同样消融方法,术后未转复窦性心律的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单独使用伊布利特(单药组)26例;另一组为伊布利特联合硫酸镁(联合组)28例.两组的成功率分别为:单药组为73%,联合组为82% (P <0.05);两组用药前后QTc分别为:单药组为(443 ±30) ms、(484 ±32)ms(P <0.05),联合组为(445±34) ms、(465 ±35) ms(P <0.05),联合组用药后QTc显著小于单药组(P<0.05).单药组6例出现频发室性早搏,而后自行消失,1例出现持续性单行性室速,不能自行终止,电转复成功,2例出现窦性停搏,1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而联合组出现3例频发室性早搏,1例出现窦性停搏,1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伊布利特联合硫酸镁转复导管消融术后持续性心房颤动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降低.

    作者:苏浩;徐健;范西真;孙贤林;严激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N-乙酰半胱氨酸对模拟失重肺炎大鼠的保护性研究

    目的 探讨在模拟失重(微重力)状态下,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呼吸系统感染肺炎链球菌时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32只清洁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尾吊灌药注菌组(A组)、尾吊灌药未注菌组(B组)、尾吊未灌药注菌组(C组)、尾吊未灌药未注菌组(D组).从实验第1天开始A、B组灌胃给予NAC 300 mg/kg,C、D组予以等量无菌注射用水灌胃.第2天采用国际通用的持续尾吊法建立模拟失重模型,A、C组于第4天通过气管注入0.4 ml肺炎链球菌稀释液.B、D组注入等量无菌生理盐水.尾吊7d后处死大鼠取材,测定血常规、中性粒细胞表面CD11 b/c、中性粒细胞活性氧浓度、白介素-10 (IL-10)、白介素-6(IL-6)含量.病理切片观察肺组织结构变化.结果 C组显微镜下明显可见肺泡大小不等,肺泡间隔增宽增厚,间质内大量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浸润,肺泡腔内可见大量泡沫细胞.A组也可见上述病理变化,但较C组减轻,D组次之,B组病变轻,炎症反应不明显.A、C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高于B、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A组与C组,B组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间CD11b/c、中性粒细胞活性氧浓度、IL-10、IL-6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P<0.05).结论 N-乙酰半胱氨酸能够减轻模拟失重状态下大鼠肺炎链球菌肺炎的炎症反应和肺组织破坏,其抗氧化应激作用可能对呼吸系统感染有一定保护作用.

    作者:王小辉;王萍;朱敏立;李月越;徐冰心;周金莲;易勇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蒙特卡洛模拟对分层整群抽样下样本轮换的评价

    目的 采用蒙特卡洛模拟(SAS编程)对分层整群抽样下样本轮换连续调查的方法和公式进行信度、效度和精度评价.方法 以嘉兴市中小学生肺活量的调查结果为模拟总体参数,各在抽样比为10%和40%时应用SAS编程进行分层整群抽样下样本轮换的蒙特卡洛模拟,分别模拟100个样本并按公式计算获得100个总体均数的95% CI,采用95% CI法比较模拟计算出的总体均值估计量与总体均数,以评价该调查方法及其公式的信度、效度.另外,分别在两种抽样比下模拟分层整群抽样下样本轮换连续调查和固定样本连续调查各100个样本并比较两种方法下100个样本均值的标准差,以评价抽样精度.结果 两种抽样比下模拟总体均数几乎均被包含在总体均值的95% CI(仅在10%的抽样比下有两次不包含);两种抽样比分层整群抽样下样本轮换连续调查的样本均值的标准差较固定样本的均值标准差小.结论 分层整群抽样下样本轮换的方法及其统计公式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精度,今后可应用于医学领域的连续性调查.

    作者:傅颖;高歌;刘升学;周云华;施佳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解剖性右半结肠切除的临床应用

    回顾性分析10例接受解剖性右半结肠切除术的右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解剖性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1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清扫淋巴结(18.0±6.7)枚,平均手术时间(162.7±25.3) min,平均失血量(95.2±32.5) 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4.2±1.9)d,肿瘤平均大小(4.9±3.2)cm;全组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由此认为解剖性右半结肠切除在右半结肠癌治疗上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作者:张传海;许戈良;邵峰;姚寒晖;王宇翔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老年不同糖耐量状态下餐后血糖与前列腺增生症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餐后2h血糖(2hPG)在不同糖耐量状态下与前列腺体积(PV)的相关性.方法 将84例老年男性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结果分为正常糖耐量组(NGT) 23例、糖耐量异常组(IGT) 27例和2型糖尿病组(T2DM) 34例,比较组间各代谢指标及PV的差异.结果 PV在NGT组、IGT组及T2DM组中呈递增趋势(P<0.01);在BPH患者中,2hPG、三酰甘油(TG)为PV的独立相关因素(P<0.01).结论 在不同糖耐量状态下,老年男性BPH患者的PV变化与2hPG密切相关,糖脂代谢参与BPH进展.

    作者:顾朋颖;肖峻;王卫东;黄涛;赵志宏;赵卫刚;郑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食管-空肠、食管-结肠端端吻合的临床应用

    回顾性分析67例空肠、结肠代食管消化道重建治疗食管胃双源癌、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残胃癌及胃体贲门癌的临床资料,总结食管-空肠、食管-结肠端端吻合方法,操作技巧及优点.全组无手术死亡,吻合口瘘3例,2例治愈,1例自动出院.胸腔感染1例,切口感染2例,一过性心律失常8例.吻合口无张力,术后消化道造影示吻合口通畅,无残端盲袋.

    作者:马冬春;魏大中;范军;徐世斌;李田;田界勇;王君;徐广文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PTEN、BMI-1、CIP2A、ALOX-5、TWIST-1及PML基因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各分期表达差异

    目的 探讨PTEN、BMI-1、CIP2A、ALOX-5、TIWIST-1及PML基因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疾病进展过程中的临床意义,同时初步评价Sokal积分在分子生物学水平预后效力.方法 运用实时定量PCR法分别测定107例骨髓标本[CML慢性期(CP)患者64例,进展期患者23例,对照组20例] GAPDH、PTEN、BMI-1、CIP2A、ALOX-5、TWIST-1及PML基因相对表达量.分析CP、进展期包括加速期(AP)及急变期(BP)患者骨髓中上述基因表达水平差异.结果 BMI-1、CIP2A及TWIST-1基因在AP/BP组表达明显增高,与CP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76、-5.096、-2.714,P<0.05).按Sokal积分进行危险度分层后,上述基因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BMI-1、CIP2A及TWIST-1基因在CML进展过程中明显增高,提示与疾病进展有关.Sokal预后系统结合相关分子生物学指标评价预后或许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作者:钱伟;杨明珍;夏雷鸣;郭婷婷;赵雨辰;谢研研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18F-FDG PET-CT显像鉴别腹水良恶性的价值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在鉴别不明原因腹水良恶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经病理确诊的68例腹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行PET-CT扫描和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查.结果经胃镜、肠镜、腹腔镜、组织病理学检查及临床随访确定(随访时间均>6个月).采用Student'st检验比较有无腹膜转移的两组间腹膜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分析SUV max、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CA125、CA199对腹水性质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PET-CT鉴别腹水良恶性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是93.6%(44/47)、90.5%(19/21)、92.6% (63/68).有无腹膜转移患者腹膜SUVmax分别是5.82±3.89和2.51 ±1.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1,P< 0.01).在ROC曲线分析中,SUVmax的曲线下面积(AUC)大,而AFP的小.结论 PET-CT显像诊断不明原因腹腔积液性质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张依凡;汪世存;潘博;展凤麟;倪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兔肝VX2瘤射频消融后不同区带PCNA mRNA和VEGF表达

    目的 研究兔肝VX2瘤射频消融(RFA)后不同区带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 mRN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观察其对凋亡和增殖的影响.方法 将48只实验兔制成VX2肝移植肿瘤模型,分成RFA组(42只)及对照组(6只),分别于RFA后即刻、1d、2d、1周、2周、3周后处死,对肝移植肿瘤组织通过HE染色、Annexin V-FITC/PI标记、PCNA mRNA及VEGF检测来观察不同时期不同区带的肿瘤细胞凋亡及增殖.结果 对照组VX2肿瘤呈浸润性生长.RFA组术后中央消融区呈大片坏死,边界区见炎性反应细胞及残留癌细胞;RFA组术后中央消融区内即刻出现大量坏死细胞,以针道区为主,坏死百分率约(45.16±4.44)%;3周后针道区坏死率仍明显高于热凝固区及边界区(F=142.089,P=0.000),此时,各区带内肿瘤细胞凋亡率均明显下降,接近术前水平;针道区在1d后PCNA mRNA一直维持低表达水平;热凝固区在3周后PCNA mRNA表达恢复到术前对照水平(P=0.159);边界区的PCNA mRNA表达在2周时较1周时明显升高(P =0.000),但仍低于术前对照组(P=0.001),3周后边界区PCNA mRNA的表达则高于术前对照组(P =0.031);RFA后边界区VEGF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针道区及热凝固区(P<0.05).结论 RFA对针道细胞可以达到完全杀灭,但对于边界区的残留,RFA可能促进其复发及转移,仍需要进一步治疗.

    作者:唐文静;吕维富;王亚光;朱先海;杜丹丹;鲁东;周春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突变型PUMA(S10A)对Hela细胞的凋亡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目的 观察突变型PUMA和野生型PUMA对Hela细胞在促凋亡及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方面的生物学功能差异,并探讨导致这些差异的分子机制.方法 实验随机分为:空载体质粒组、野生型PUMA组、突变型PUMA 3个实验组,应用脂质体转染方法分别将空载质粒、野生型PUMA质粒、突变型PUMA质粒转染Hela细胞中,转染24、48 h后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PUMA表达情况;野生型实验组和突变型实验组分别加入蛋白质合成抑制剂放线菌酮后,Western blot法检测PUMA蛋白的表达;MTT及流式细胞术检测野生型PUMA与突变型PUMA对细胞增殖抑制和促凋亡作用.结果 在相同转染效率的情况下,通过Western blot法分析野生型PUMA组和突变型PUMA组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突变型PUMA蛋白比野生型PUMA蛋白有一个更高的稳定状态.转染24 h后诱导表达野生型和突变型的PUMA细胞中均加入放线菌酮,结果表明,突变型PUMA蛋白降解延迟、半衰期延长;光密度值测定结果显示细胞转染两种质粒后,细胞存活率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且转染突变型PUMA质粒在24、48 h的存活率均比野生型PUMA组低(P<0.05,P<0.01);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随着PUMA转染时间的增加,野生型和突变型两组肿瘤细胞的凋亡率均逐渐升高,并且突变型组细胞比野生型组细胞的凋亡率增加更加明显(P<0.05,P<0.01).结论 PUMA具有抑制Hela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的作用,而其10号位的丝氨酸被丙氨酸取代后增加了突变型PUMA的稳定性、延长了其半衰期,导致突变型比野生型PUMA对Hela细胞的抑制作用及促凋亡功能得到加强.

    作者:熊为国;孙洁;黄伟;郑泽琪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急性低压低氧对小鼠学习记忆及海马ACh水平、磷酸化tau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模拟高原急性低压低氧环境对小鼠学习记忆行为及乙酰胆碱水平(ACh)、磷酸化tau蛋白(P-tau)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小鼠置于模拟海拔6000m的低压低氧舱内8h后,用Morris水迷宫测定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用比色法测定海马ACh水平和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活性的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其海马区总tau蛋白(T-tau)和P-tau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常压常氧组比较,低压低氧组小鼠寻找平台的潜伏期延长(P<0.01),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减少(P<0.05),海马区ACh水平和ChAT水平显著下降(P<0.05,P<0.01)P-tau表达增加(P<0.05).结论 急性低压低氧环境可使小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这可能与海马区ACh水平和ChAT减少以及P-tau表达增加有关.

    作者:钟玲;宋永斌;徐建春;焦岩;王荣;杨遥;刘静;徐江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