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绪;张少军
儿童扁桃体炎是儿科常见疾病,具有起病急、症状重等特点,表现为咽部疼痛、高热、食欲下降,常合并中耳炎、扁桃体周围脓肿、下呼吸道感染、淋巴结炎等症状[1] ,易引起患儿情绪、睡眠的异常. 临床多采用抗菌消炎、退热及对症治疗[2] ,局部杀菌浓度高而不良反应小的药物亦可对扁桃体炎起有效作用,我们发现加用低浓度碘甘油可达到这一效果[3].
作者:井丽君;韩丽娟;李晶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T)对异位妊娠破裂并发失血性休克患者围手术期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行异位妊娠破裂并发失血性休克择期手术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GDT组(A组)和常规液体治疗组(B组),各25例.记录2组术前(T0)、手术开始(T1)、手术开始后30 min(T2)、手术开始后1 h(T3)、手术开始后2 h(T4)、手术结束(T5)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血清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以及肌钙蛋白T的变化,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A组T2、T5的血清肌酸激酶和T2~T5同工酶及肌钙蛋白T水平均低于B组(P<0.05~P<0.01).A组T1~T3的心率均低于B组(P<0.01),而T1~T3时点的平均动脉压以及T2时点中心静脉压均高于B组(P<0.05~P<0.01).结论:GDT应用于异位妊娠破裂并发失血性休克患者能增加围手术期有效容量负荷,且具有一定的心肌保护作用.
作者:李云翔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安置心脏起搏器联合超声刀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安全性及注意事项.方法:对安置心脏起搏器联合超声刀行LC的5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9例患者均成功完成LC.其中,1例安置临时起搏器的患者术中突然出现心率和血压下降,经及时有效的处理后心率很快恢复正常,并顺利完成手术.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腹痛、黄疸、心慌、胸闷等并发症,痊愈出院.结论:胆囊结石合并心律失常患者LC术前安置心脏起搏器,可有效地保护心脏功能,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
作者:王伟;龚仁华;王尚中;魏超;李雷;曹葆强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系统评价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TC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及与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的关系.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2000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公开发表于Medline(检索平台PubMed)、Embase(检索平台Ovild)、Central(检索平台Ovild)、维普、万方、知网等数据库所有关于CHB患者外周血TC细胞亚群变化的相关中英文文献.由2位评价人员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CHB患者外周血CD3+、CD4+T细胞和CD4+/CD8+比值均低于健康人群(P<0.01),而CHB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百分率高于健康人群(P<0.01).HBeAg阳性组与HBeAg阴性组比较,外周血CD4+T细胞百分率显著降低,CD8+T细胞百分率显著升高(P<0.01),CD4+/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阳性组与HBV-DNA阴性组比较,外周血CD3+、CD4+T细胞百分率和CD4+/CD8+均显著降低(P<0.01),而CD8+T细胞百分率显著升高(P<0.01).HBV-DNA定量高拷贝组与HBV-DNA定量低拷贝组比较,外周血CD4+T细胞百分率和CD4+/CD8+显著降低(P<0.01),而CD8+T细胞百分率升高(P<0.05);2组CD3+T细胞百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B可导致人体外周血TC细胞亚群的改变,其变化与HBV-DNA含量呈相关性.
作者:易婉婉;孙奋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SUT型超声扫描治疗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斑块及低密度脂蛋白(LDL)的疗效.方法:选取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证实有颈动脉斑块的2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120例单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联合组120例接受SUT型超声扫描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并对比2组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颈动脉斑块性质、颈动脉斑块面积变化及LDL水平的变化.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颈动脉斑块性质趋于稳定、颈动脉斑块明显缩小、LDL明显下降(P<0.01).2组治疗6个月后,颈动脉斑块面积和LDL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UT型超声扫描治疗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斑块,可使颈动脉斑块稳定和缩小,有效地降低LDL.
作者:张军莉;尹伟;刘惠娟;王斌;李和侠;顾庆波;张晓莉;赵玉飞;叶秀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评估血清乙型肝炎大蛋白(HBV-LP)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抗病毒疗效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120例CHB患者经恩替卡韦治疗96周.分别于用药0、12、24、36、48、72和96周检测HBV-LP和HBV DNA.结果:CHB患者中治疗前HBV-LP与HBV DNA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抗病毒治疗中,HBV-LP与HBV DNA降低呈一致趋势(P<0.01),HBV-LP含量与HBV DNA拷贝数呈明显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血清HBV-LP检测为抗病毒疗效评估提供有效参考指标.
作者:张红云;徐瑞芳;田怡;张志峰;刘红;张曹庚;邓文宗;刘雨;施燕芬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5E康复模式对下肢烧伤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8例下肢烧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5E康复模式,包括鼓励、教育、锻炼、工作和评估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及膝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及抑郁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中、重度焦虑率及中、重度抑郁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主动及被动关节活动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上下楼梯、功能独立性测量及肌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5E康复模式较常规康复措施能更有效地缓解下肢烧伤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关节活动度及膝关节功能.
作者:张丽华;肖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不同分型的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931例行颅脑磁共振检查的患者.其中高血压患者220例,非高血压患者711例.所有病例均加扫磁敏感加权成像序列.结果:Ⅰ型、Ⅱ型、Ⅴ型CMBs在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的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Ⅲ型、Ⅳ型CMBs在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的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不同分型的CMBs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MBs多见于高血压患者;Ⅰ型、Ⅱ型、Ⅴ型CMBs多见于高血压患者,Ⅲ型、Ⅳ型CMBs在高血压与非高血压患者的检出率差别不大;高血压患者CMBs以Ⅰ型为主,Ⅴ型次之;非高血压患者Ⅰ型、Ⅱ型CMBs偏多.
作者:刘艺超;邱晓晖;王利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检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水平,探索血糖升高与LOX-1表达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68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年龄、性别、腰围、体质量指数等相匹配的无糖尿病体检者56例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及血清LOX-1浓度,分析糖化血红蛋白与LOX-1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LOX-1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LOX-1与糖化血红蛋白呈正相关关系(P<0.01),血脂与LOX-1无相关关系(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发现糖化血红蛋白的升高是LOX-1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血糖升高可能直接导致了LOX-1的表达上调,进而启动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作者:郑徽;李雪松;张钰;沈春芳;范玉娟;张宁;范晓方;杨架林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早期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心理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6例早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比较实施前后2组患者的心理行为和生活质量.结果:早期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心理行为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实施心理干预后,患者术后绝望、依赖、恐惧、抑郁和焦虑心理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协作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调查表明,观察组患者术后功能领域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疲乏、疼痛、睡眠障碍、食欲减弱、便秘和腹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而观察组患者术后整体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普遍存在负性心理行为,积极的心理干预能有效促进肿瘤患者的心理健康,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张丽凤;黎阳;黄玲;张爱桂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医学生人文素质现状,评价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得失,提出改善路径.方法:使用《医学生人文素质发展性评价调查问卷》为调查工具,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某医学院校麻醉学专业一年级、三年级和五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自评.自评内容包括人文素质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中的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和27个三级指标.结果:3个年级医学生人文素质发展性评价一级指标自评优良率从高到低依次是人文精神、人文思想、人文方法和人文知识,且人文知识、人文思想和人文方法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评分较低的前3个二级指标依次为基础知识、执行能力和思维观念.结论:该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是有成效的,但学校仍需加强医学生人文基础知识的学习,提升学生信息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性观念和思维.
作者:吴金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3种治疗方案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疗效.方法:将120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甲氨蝶呤(MTX)组静脉注射MTX,栓塞组采用明胶海绵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组子宫动脉灌注MTX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术.比较3组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恢复情况、出血总量、治疗7 d妊娠囊直径、住院时间、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治疗3 d、7 d后血清β-hCG水平均明显低于栓塞组和MTX组(P<0.01),出血总量显著少于栓塞组和MTX组(P<0.01),治疗7 d后妊娠囊直径均明显小于栓塞组和MTX组(P<0.01),β-hCG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栓塞组和MTX组(P<0.01).3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灌注MTX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瘢痕妊娠临床效果好,不良反应未增加.
作者:张文慧;李坚雄;马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比较3种根管填充程度对牙体牙髓的疗效.方法:102例牙体牙髓患者(146颗患牙)采用根管填充治疗,治疗后根据影像学显示根管填充程度分为适充组(109颗)、超充组(14颗)及欠充组(23颗),比较3组临床疗效及治疗过程中疼痛发生率.结果:适充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0%,均明显高于超充组的64.29%和欠充组的47.83%(P<0.01);适充组疼痛发生率为3.67%,超充组疼痛发生率为14.29%,欠充组疼痛发生率为26.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3种根管填充程度治疗牙体牙髓病时,以适充治疗疗效为显著,在临床工作中应尽量避免超充以及欠充治疗.
作者:孙巍;阚韶华;辛越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早期乳酸清除率对严重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112例严重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病例,监测其入院时及入院6 h的乳酸水平,计算乳酸清除率.将患者分为高乳酸清除率(乳酸清除率>10%)组和低乳酸清除率(乳酸清除率≤10%)组,比较2组病死率、初始乳酸水平和APACHEⅡ评分.随访30 d,根据患者生存情况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2组动脉血乳酸水平、早期乳酸清除率及APACHEⅡ评分.结果:高乳酸清除率组和低乳酸清除率组初始乳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乳酸清除率组病死率和APACHEⅡ评分均明显低于低乳酸清除率组(P<0.01),随访30 d后,病死45例,存活67例,存活组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病死组(P<0.01).存活组早期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病死组(P<0.01).结论:早期乳酸清除率可以作为判断严重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作者:张亮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入院时血浆百草枯浓度在肾功能损害程度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55例APP患者根据入院时血浆百草枯质量浓度分为低浓度组(<0.5μg/mL)15例、中浓度组(0.5~2.0μg/mL 15例,高浓度组(>2.0μg/mL)25例.比较3组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血尿素、血肌酐高水平.结果:高、中浓度组血肌酐均明显高于低浓度组(P<0.01);高、中浓度组血尿素均明显高于低浓度组(P<0.01),而中浓度组血尿素显著高于高浓度组(P<0.01);高浓度组病死率均高于中、低浓度组(P<0.05和P<0.01).结论: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入院时血浆百草枯浓度可以作为评估肾功能损害程度和判断预后的指标.
作者:王方莉;吴晓飞;郭晋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0度镜引导下经改良鼻丘入路额窦开放术治疗额窦疾病的效果.方法:将110例额窦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入路额窦开放术,观察组患者接受0度镜引导下经改良鼻丘入路额窦开放术,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应激反应、近期和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术中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近期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0度镜引导下经改良鼻丘入路额窦开放术有助于减小手术创伤,促进术后恢复,缓解应激反应,提高疗效.
作者:游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我国是肝病大国,每年死于肝功能衰竭等终末期肝病者约100万人. 肝炎病毒、药物、肝毒性物质(如乙醇,各种化学制剂等)、遗传代谢性疾病均可以引起肝功能衰竭[1]. 而肝硬化患者的并发症严重影响其生存质量,尤其门静脉高压症是引起肝硬化患者死亡或需要进行肝移植的一个重要原因.
作者:李玉婷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婴幼儿卡介苗(BCG)接种质量,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提高预防接种效果.方法:收集常州市结核病防治研究所预防接种门诊已接种BCG的1533例婴幼儿资料,对其进行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分析PPD试验结果及有关影响因素,对BCG接种质量予以评价.结果:1533例婴幼儿中卡痕率94.59%,PPD试验阳转率96.09%.不同性别、户籍地、出生体质量和不同年龄婴幼儿PPD试验阳转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卡痕均径3~5 mm和>5 mm的婴幼儿PPD试验阳转率均明显高于卡痕<3 mm者(P<0.01).结论:常州市结核病防治研究所BCG接种质量较好,达到国家基础免疫标准.性别、户籍地、出生体质量、PPD试验年龄对BCG阳转率均无明显影响,重视BCG质量和BCG接种技术对提高接种效果作用显著.
作者:时文明;史太平;朋文佳;顾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子痫前期患者激肽释放酶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96例子痫前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0.3~0.4 mL,皮下注射,每天1次,直至分娩前12~24 h止.比较2组患者的血压、24 h尿量、尿蛋白定量、血小板、凝血功能、母婴结局和激肽释放酶基因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及尿蛋白定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4 h尿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酶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D-二聚体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新生儿胎龄、体质量及延长妊娠时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液、胎盘和尿中激肽释放酶基因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低分子肝素能够有效促进子痫前期患者激肽释放酶基因表达水平升高,改善母婴结局.
作者:刘凛;孟晓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患者男,47岁,已婚. 于2014年7月因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自行于晚八点左右口服莫西沙星片0. 4 g抗炎治疗,当晚睡眠中出现右手掌瘙痒,未予重视,次日中午左脚背处出现类圆形瘙痒2处,直径3~4 cm,两处均皮肤色素加深呈暗红色. 遂至我院皮肤科就诊,予停用莫西沙星,停药后皮肤瘙痒症状逐渐减轻,考虑为莫西沙星引起的固定性药疹.
作者:王明;黄礼年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