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方元
目的:探讨盆腔孤立性纤维瘤的临床和病理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以及预后。方法:对1例盆腔孤立性纤维瘤的临床和病理、影像学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治疗方式等进行探讨。结果:手术标本肉眼观:肿瘤包膜完整,表面光滑,切面灰白,质嫩;镜下观:主要由梭形细胞组成,肿瘤细胞丰富伴轻度异型,核染色质粗,核分裂像分布不均匀,由细胞致密区和疏松区交替无特定结构排列,灶性区可见坏死,低度恶性,间质血管较丰富,细胞间可见大量胶原纤维;免疫组织化学:CD34+, CD31+,Bcl-2凋亡蛋白±,细胞增殖相关抗原20%+,细胞角蛋白-,钙视网膜蛋白-,CD99抗原-,肌间线蛋白-,p53-, S-100+,平滑肌肌动蛋白-,波形蛋白+,WT-1蛋白-。结论:孤立性纤维性肿瘤无特异性临床表现,诊断主要依据病理形态学特征和特异性标志物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需与其他梭形细胞瘤鉴别;首选手术治疗,术后需进行密切随访。
作者:丁银满;王正权;石小军;诸禹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结肠造口患者不同时期认知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自行设计问卷对52例结肠造口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结肠造口患者入院后第1天、定位前、造口开放日、出院前4个不同时期对有关知识的认知水平均较低;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状况均是影响患者对造口认知水平的独立因素(P<0.05~P<0.01),其中<35岁的患者与>60岁的患者认知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受教育程度高的患者认知水平较高;家庭收入>4000元比家庭收入<2000元的患者认知水平高(P<0.05)。结论:医护人员应针对造口患者不同时期的认知,制定详细的健康教育计划,利于其顺利渡过围手术期,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孙彩霞;余丽丽;杨金芝;徐莹;夏之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评价AH-Plus 糊剂和氧化锌丁香油用于乳牙根管充填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牙周炎、牙髓坏死患者108例(177颗牙),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8例(87颗牙)用AH-Plus糊剂根充;对照组50例(90颗牙),用氧化锌丁香油根充。分别于治疗后24 h、72 h 复诊,评价术后情况;治疗1年后复诊,了解根充后愈合效果。结果:2组患者治疗24 h疼痛率分别为8.6%和28.0%,治疗后72 h疼痛率分别为5.2%和18.0%,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2组患者治疗后1年总有效率分别为98.2%和9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H-Plus 糊剂对疼痛的短期缓解率优于氧化锌丁香油糊剂,长期疗效基本相同。
作者:王晓航;巴景斌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仅次于宫颈部及宫体部肿瘤,但其死亡率却居于首位。卵巢癌患者早期常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当大多数患者因出现临床症状而就诊时已处于疾病的晚期阶段,预后不良。而且目前主要筛查方法如阴道超声和血清癌抗原125(CA125)等检查均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亟待寻找一个灵敏性高、特异性好的肿瘤标志物,有助于卵巢癌早期诊断、检测疗效及监测复发情况。近年来,人附睾蛋白4( HE4)作为一种新型的肿瘤标志物被广泛研究。
作者:刘云(综述);李燕华(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 MSCT)后处理技术诊断隐匿性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2例X线平片结果阴性,而临床高度怀疑骨折的急诊外伤患者行MSCT容积扫描后,将原始图像进行多平面重组、大密度投影、容积再现法成像等后处理。分析各图像显示骨折情况的能力。结果:52例X线平片中未显示骨折的患者,通过MSCT后处理技术49例显示骨折,其中眼眶骨折9例,脊柱骨折12例,髋关节骨折7例,胫骨平台骨折9例,腕骨骨折2例,跟骨骨折3例,肩胛骨骨折1例,肋骨骨折6例。排除骨折3例,阳性率94.2%。结论:MSCT后处理技术对隐匿性骨折能够准确地作出诊断,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及预后评估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徐方元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马应龙痔疮膏联合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采用全身综合治疗加局部治疗的方法。局部换药时对照组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胰岛素液浸泡的纱布外敷创面,红肿处用盐酸消旋山莨菪碱与酚妥拉明湿敷,后用无菌纱布包扎,视分泌物情况每1~3d换药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用马应龙痔疮膏涂于创面。结果:2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观察组治愈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马应龙痔疮膏联合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足具有良好的疗效,方法简便,价格便宜,愈合速度快,值得推广。
作者:年秀梅;年翠侠;邵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两院区血流感染患者主要病原菌的构成及耐药性。方法:两院区血培养分别采用美国BACTEC9120型和法国梅里埃BACT/ALERT 3D 240型血培养仪;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分别采用美国MicroScan A/S-4型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和法国梅里埃ATB细菌鉴定系统;药物敏感性结果统计分析采用WHONET 5.4软件。结果:两院区血培养阳性检出率均为10%;血流感染患者中革兰阳性菌检出率分别为51.23%和49.96%,革兰阴性菌检出率分别为41.45%和42.07%,真菌分别为3.81%和4.01%。其中革兰阴性杆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等,革兰阳性菌主要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以及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可见,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比例较高。结论: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流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其次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多重耐药严重,及时了解血培养中病原菌的变化和耐药变迁,对于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减少多重耐药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谢扬虎;李玉云;陈梅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 PE)治疗重型肝炎患者前后实验室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6例重型肝炎患者在PE治疗前后进行生化和凝血指标的检测,观察治疗前、第1次和第2次治疗后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胆碱酯酶(CHE)、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及凝血酶原(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的变化。结果:重症肝炎患者治疗前、第1次和第2次治疗后ALT、AST、TBIL、DBIL和PT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而CHE和PTA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1),第2次治疗后与第1次治疗后CH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A较第1次治疗后明显升高(P<0.01),而ALT、AST、TBIL、DBIL和PT均较第1次治疗后显著降低(P<0.01)。结论:TBIL、DBIL、CHE、PT、PTA 是判断PE治疗重症肝炎疗效的敏感指标;ALT、AST因离散度较大不适合作为评判人工肝疗效的指标。 PE能够改善重型肝炎患者的凝血机能和肝脏功能,对于重型肝炎有着重要的辅助治疗作用。
作者:周浩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的动态演变与预后关系。方法:将急性脑卒中患者184例分为缺血性脑卒中102例(缺血组)和出血性脑卒中82例(出血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2、3、4、6、8周测血hs-CRP水平。并随访1年,观察再发脑卒中情况。结果:2例在发病后2周病死予以剔除。2组患者治疗后1~8周hs-CRP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2~8周hs-CRP亦均明显低于治疗后1周(P<0.01)。缺血组患者治疗前后1~8周hs-CRP水平均低于出血组(P<0.05~P<0.01)。2组随访观察1年,hs-CRP持续未恢复正常者再发脑血管病率为44.23%,高于hs-CRP恢复正常者的发生率为11.72%(P<0.01)。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及急性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hs-CRP均明显增高,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hs-CRP恢复较急性出血性脑卒中快,hs-CRP持续未恢复者再发脑血管病的概率增高。
作者:庾建英;刘继新;李春丽;王志丹;李文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大骨瓣开颅和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适应证和疗效。方法:采用大骨瓣开颅(大骨瓣开颅组)和小骨窗开颅(小骨窗开颅组)2种术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68例,同时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和出血量分为不同亚组,对2种术式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小骨窗开颅组较大骨瓣开颅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P<0.01),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升高(P<0.01),2组再出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量大(>50 ml)的患者采用大骨瓣开颅病死率低于采用小骨窗开颅(P<0.05)。结论:不同骨瓣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各有优缺点,结合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和出血量来选择合适的术式,能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和生存质量。
作者:胡海成;黄好峰;李习珍;于强;李春;韩超;张成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 CD147)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在肝细胞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肝细胞肝癌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3例肝细胞肝癌组织中CD147和MMP-9的表达,光镜下计数(分化抗原105 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结果:63例肝细胞肝癌组织中CD147阳性率为65.1%,MMP-9阳性率73.0%,二者阳性率在肿瘤大小、门静脉癌栓、肿瘤分化和TNM分期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在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甲胎蛋白的表达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CD147和MMP-9阳性组微血管密度值均明显高于阴性组(P<0.01)。 CD147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与MMP-9表达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肝细胞肝癌组织中CD147表达上调可能通过促进MMP-9的生成参与肝癌微血管的生成,进而有利于肝癌侵袭和转移。
作者:仵志远;姜德清;郝占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女性膀胱白斑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对确诊为膀胱白斑的148例女性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估其焦虑、抑郁症状,记录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经济状况、家族史、婚姻与病程等一般情况,分析抑郁、焦虑症状的影响因素。结果:148例焦虑和抑郁症状发生率分别为31.1%和22.3%,且焦虑和抑郁症状呈正相关关系(P<0.01)。文化程度、职业、经济状况与病程均为女性膀胱白斑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P<0.01),而年龄、家族史与婚姻均不为膀胱白斑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女性膀胱白斑患者存在明显的抑郁和焦虑情绪,与患者文化程度、职业、经济状况及病程长短相关,需要引起重视,给予必要的心理干预。
作者:李文坚;朱喜山;孙柳静;张正林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钢缆钉( Cable-Pin)系统内固定微创治疗髌骨横行骨折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微创手术,使用Cable-Pin内固定系统治疗髌骨横行骨折30例,并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评价关节活动范围,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随访10~18个月。结果: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7周。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为3.2±1.4,术后4周为1.4±1.3。骨折愈合后28例患者实现了全膝关节活动,2例患者完全屈曲有10°缺失。结论:Cable-Pin系统对髌骨骨折固定牢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是治疗髌骨横形骨折的可靠方法。
作者:孙欢;毛宁方;李华杰;徐文联;王波;朱正亚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 CRC)肝转移患者γ-神经突触核蛋白( SNCG)高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术后癌细胞转移情况将219例患者分为肝转移组114例和无肝转移组10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SNCG表达水平与CRC患者术后肝转移的关系及其与术后无病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SNCG阳性率在肝转移组为71.96%,无肝转移组为28.04%。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SNCG表达是判断CRC术后是否有肝转移的独立因素(P<0.01)。 SNCG阳性表达与阴性表达的肝转移患者术后无病生存时间分别为(48.70±5.40)个月和(78.75±4.23)个月,总生存时间分别为(51.10±5.20)个月和(80.29±4.12)个月,SNCG阴性患者的生存时间均明显长于SNCG阳性患者(P<0.01)。结论:SNCG表达水平越高,CRC患者术后肝转移的风险越高,无病生存期越短。 CRC组织中SNCG高表达可以作为预测肝转移的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江秀慧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皖北农村留守儿童卫生服务利用状况及影响因素,为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和卫生服务公平发展提供建议。方法:对皖北地区2所农村小学437名学生实施问卷调查,并对248名监护人和部分基层医护人员进行访谈。结果:留守儿童四周患病率60.6%稍高于非留守儿童的59.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留守儿童患病后未采取任何措施占9.5%,高于非留守儿童的6.5%(P<0.05)。生病未就诊原因中:14.6%的单亲留守儿童选择经济原因,高于双亲和非留守儿童(P<0.01);双亲和单亲留守儿童选择“无人陪同”比例高于非留守儿童(P<0.01)。 Logistic 回归分析:独生子女、父母外出务工时间、参加医保情况、父母文化程度、家庭人口数等因素对留守儿童的卫生利用情况产生影响。结论:农村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卫生需求差别不大,他们的实际就医行为比例相对较低,故应加大农村留守儿童卫生服务保障力度。
作者:赵一奇;陈利;谢梦迪;卢国庆;邹兵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抗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 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脑炎为自身免疫性脑炎中的一种,抗NMDAR脑炎早报道于伴卵巢畸胎瘤的患者[1],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发现在不明原因脑炎中抗NMDAR 脑炎的比例达16.2%[2]。抗NMDAR脑炎临床症状复杂,病情较重,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有研究[3-5]认为早期进行及时、积极的治疗,75%的患者可以完全或者接近完全恢复,否则死亡率可达到100%。抗NMDAR脑炎在青年和儿童中发病率高,与其他副肿瘤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当。我院收治1例儿童抗NMDAR脑炎,现结合文献复习报道如下。
作者:吴计划;杨斌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细胞信号转导通路是当今生物医学领域前沿、活跃的主题之一[1]。 Wnt 信号通路是由一系列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组成,各种信号蛋白之间彼此制约并且相互联系,形成一个复杂的网络结构。研究[2]表明,Wnt 信号转导通路在胚胎发育与肿瘤发生、发展以及侵袭转移等关键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备受广大研究者的关注。多数结直肠癌患者的转化细胞在Wnt信号通路上存在抑癌基因的缺失、突变或失活和/或癌基因的激活,终导致β-catenin在核内的累积,从而影响相关基因的转录,这是导致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对Wnt信号通路的进一步研究可能为探索结直肠癌的发病机制以及寻求有效诊治手段提供有力帮助。本文就Wnt信号转导通路与结直肠癌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景桂英(综述);欧玉荣(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磁共振对膝关节半月板桶柄状撕裂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33例半月板桶柄状撕裂,记录6种MRI征象:碎块内移征、空领结征、外周残半月板征、半月板翻转征、不对称后角征、双后交叉韧带征,计算其诊断半月板桶柄状撕裂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碎块内移征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和阴性预测值都较高;空领结征、外周残半月板征阳性预测值较低;半月板翻转征、不对称后角征、双后交叉韧带征敏感度较低,特异度很高。结论:6种MRI征象诊断膝关节半月板桶柄状撕裂价值不同,各种征象存在一定的假阳性,需要综合分析才能得出准确结论。
作者:牛尚甫;骆俊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肾脏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鉴别诊断。方法:分析1例肾脏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的临床病理资料,观察其组织病理学形态及免疫表型特征,对其进行随访并复习文献。结果:肿物切面灰白,与周围肾组织分界清楚。肿瘤细胞排列成2种形态,一种是管状或巢状结构,肿瘤部分呈弯曲的互相交织的管状,条索状,管腔细长,瘤细胞呈巢状漂浮于黏液状背景中;另一种为梭形细胞区,瘤细胞呈条索状排列。瘤细胞阳性表达波形蛋白、上皮膜抗原、细胞角蛋白;不表达CD15、高分子角蛋白抗体、抗人黑素细胞单克隆抗体。随访48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肾脏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具有黏液样小管和梭形细胞结构,生物学行为低度恶性。
作者:王欣;骆莉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人工气道气囊压力科学、精确、有效的检测方法。方法:选择81例ICU病区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专用气囊测压表测压,观察2组患者气囊测压的合格率、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测压可准确地判断气囊压力的变化,有效降低置管气道黏膜损伤的发生(P<0.05)。结论:采用气囊测压表检测气囊压力安全、有效、准确、方便。
作者:丁红美;张祝娟;杜丽娟;刘静静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