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晓荣;成宏伟;张蕾;李瑶瑶;周瑞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脑卒中后气虚血瘀型患者运动功能的效果. 方法:将96例脑卒中后气虚血瘀型住院患者按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 对照组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脑卒中患者中医护理方案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包括膳食护理、艾灸疗法、中药泡洗与热敷. 分别于治疗前与治疗42 d后,观察2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变化情况. 结果:2组患者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 01),观察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 01). 结论:中医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气虚血瘀型患者运动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邹生燕;马凤荣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患者男,49 岁,阵发性胸痛5 年,加重2 个月,体格检查:心界增大,心前区舒张期喷射样杂音,心电图示窦性心律,ST-T段改变. 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左心房增大(内径42 mm ) ,余房室大小正常范围,左右冠状动脉起始部位正常,右冠状动脉开口处内径约4. 5 mm,左冠状动脉开口处内径约6. 0 mm,胸骨旁左心室长轴示室间隔右室面可见增宽的冠状动脉间隔支(见图1),宽处内径约5 mm.
作者:马逸宜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多次献血健康正常人和非多次献血健康体检正常人的免疫功能有无区别. 方法:选取多次献血健康正常人400名(多次献血组) ,非多次献血健康体检正常人100名(正常对照组) ,分别检测2组血浆免疫球蛋白( Ig) A、IgG、IgM水平、全血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百分率及全血白细胞计数. 结果:多次献血组的血浆IgA、IgG、IgM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 全血淋巴细胞亚群(CD4 +辅助性T细胞、CD8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百分率和白细胞计数与正常对照组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多次献血不会导致献血者的免疫功能下降.
作者:储磊;冯友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及其护理对策. 方法:选择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SQI)评价患者睡眠质量,对睡眠障碍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睡眠和血压变化. 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并发睡眠障碍,其中心理焦虑和环境因素是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的重要因素. 经过针对性护理干预后,睡眠障碍患者PQSI评分及血压均显著低于入院时(P<0. 01). 系统的护理干预后患者PQS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1). 结论:心理焦虑和环境因素是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的主要原因,单纯降低血压虽然对于患者的PSQI有显著的降低作用,但合理有效地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睡眠质量,进一步提高患者降压治疗效果.
作者:薛卫红;杨静芳;王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与血液透析( HD)联合治疗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方法:76例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 对照组采用普通HD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相同HD方案基础上联用左卡尼汀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情况. 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 01),且观察组治疗后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1).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 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 9%(P<0. 01). 结论:左卡尼汀联合HD可显著改善尿毒症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方法简单,疗效可靠.
作者:吴风雷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寓言和东方故事配合常规药物在神经症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60例神经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只给予单纯的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应用寓言和东方故事,疗程为10周. 2组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测定和比较. 结果:治疗10周后2组患者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评分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但观察组SCL-90其余各项因子评分降低程度均高于对照组(P<0. 05~P<0. 01). 观察组每天使用抗焦虑、抗抑郁药物剂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1). 观察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 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6. 67%(P<0. 01). 结论:寓言和东方故事配合药物治疗神经症的效果较好.
作者:张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了解癌痛患者护理需求的真实内容,为癌痛患者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癌症患者20例,对其进行癌痛护理需求的深入访谈,并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癌痛患者的护理需求呈现4个方面的主题:患者对护理相关知识及药物相关知识需求高;患者对环境护理的要求较高;患者希望医护人员能够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结论:针对癌痛患者的护理需求,医护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宣教及用药知识的培训,改善住院环境,提供更加人性化的个体服务,提高癌痛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红;姚正娟;蔡茂怀;朱寒贫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治疗肝外胆管结石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对采用ERCP治疗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分别给予舒适护理(观察组,60例)和常规护理(对照组,60例) ,观察2组患者心理评分、术后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视觉模拟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和舒适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 01),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 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对ERCP治疗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实施舒适护理,能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减轻痛苦,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护理质量.
作者:张红;张岳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30例,按住院号单数和双数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5例. 对照组术中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体位性低血压护理、低体温护理和新生儿窒息的护理等预见性护理. 比较2组产妇术中、术后并发低血压、低体温、新生儿窒息等发生情况;术后采用问卷调查表调查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结果:2 组产妇术中低血压、低体温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2 组产妇术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 结论:预见性护理模式可提高产妇术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赵丽;宫莹莹;梁彩侠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积极护理干预对肺炎患儿临床疗效的影响. 方法:将肺炎患儿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积极护理干预. 对干预后2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症状消失时间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肺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 01),咳嗽、气喘和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 01),生活评分和躯体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1). 结论:对肺炎患儿实施积极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儿的肺功能,缩短症状消失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董爱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超低出生体质量儿( 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 infant, ELBWI)由于生命体征不稳定,宫内储备差,同时各器官系统功能极不成熟,因此适时合理地提供类似于宫内营养,保证ELBWI从宫内至宫外的平稳过渡,使其达到理想的生长状态,成为新生儿科医生面临的挑战. 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的建立及呼吸支持、营养支持技能的快速发展, ELBWI成活率逐年上升.
作者:陈多姿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 方法:对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2组患者的情绪变化,调查患者的舒适度及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患者舒适度及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1),焦虑程度与抑郁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1). 结论:开展舒适护理能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不良情绪,减少患者焦虑抑郁.
作者:王伟;汪吉平;骆俊秀;金怀芝;贾建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免缝式导管固定法在外科引流管固定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180例外科手术后留置引流管的患者,按住院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采用免缝式导管固定法固定导管,对照组采用传统固定方法. 比较2组患者的导管牢固性、皮肤损伤情况及患者的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疼痛、担心脱出、皮肤压痕、皮肤破损、刺激痛、满意度等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P<0. 01). 结论:使用免缝式导管固定法固定外科引流管可减少导管脱出和患者不适感,保障患者安全,且便于医护人员的观察和操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阎莉;王凯;张春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集束化干预在缩短小儿输血时间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2014年1-6月输血的患儿作为对照组,采用规范化的输血流程;2014年7-12月需要输血的患儿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集束化干预. 比较2组患儿备血需要的时间. 结果:观察组实施集束化干预后,备血的累计时间是(19. 67 ± 1. 52)min,明显少于对照组的备血时间(25. 17 ± 3. 13) min(P<0. 01). 结论:集束化干预可缩短输血时间,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优化备血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护理人员对集束化护理方案的制定及实施能力得到提高.
作者:王玉玲;刘继秀;盛南南;李莉;蔡振华;陶翠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嵌顿性股疝患者肠坏死的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108 例嵌顿性股疝患者的临床特征. 方法: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肠坏死的危险因素. 结果:108例患者中有10例(9. 26%)因肠坏死接受了肠切除手术. 肠坏死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口服抗凝剂(OR=9. 8)和症状持续时间超过3 d(OR=2. 3). 结论:患者口服抗凝剂治疗和症状持续时间超过3d是发生肠坏死的危险因素. 早期就诊,快速术前评估,急诊手术可显著降低嵌顿性股疝患者肠坏死的病死率.
作者:黄忠明;朱光辉;姚凯;周文华;单远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比较结肠水疗和药物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疗效. 方法:选取慢传输型便秘患者150例,随机分为结肠水疗组80例和药物治疗组70例. 前者利用HC-2000型水疗仪进行4~6次水疗,药物治疗组连续4周服用治疗便秘的药物,观察2组便秘治疗效果及疗效持续时间. 结果:结肠水疗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药物治疗组(P<0. 01). 结肠水疗组便秘情况改善持续时间以及结肠动力改善情况均优于药物治疗组(P<0. 01). 结论:结肠水疗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疗效较好,肠动力恢复更迅捷,对便秘的持续改善时间也更长.
作者:戴晓荣;成宏伟;张蕾;李瑶瑶;周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吸引装置( VSD)联合臀大肌上部肌皮瓣在修复Ⅳ期压疮中的疗效. 方法:对骶尾部Ⅳ期压疮创面采用一期扩创VSD技术,二期臀大肌上部肌皮瓣修复缺损创面13例资料进行分析,创面小5. 5 cm × 7 cm,大11 cm × 15 cm. 结果:13例肌皮瓣全部成活,2例皮瓣远端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治愈. 随访6个月至3年,1例因家庭护理不当而复发,余12例无复发. 结论:VSD联合臀大肌上部肌皮瓣修复Ⅳ期压疮效果确切.
作者:周文武;申建;沈沛;袁振奋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下食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食管癌伴狭窄或食管气管瘘患者的护理措施. 方法:选取27例食管癌患者,其中15例伴狭窄,12例伴食管气管瘘,均采用DSA下食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做好全面细致的术前准备,术中密切配合医生并仔细观察病情变化,术后重点加强体位指导、饮食指导、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完善出院指导工作.结果:经过精细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DSA下食管内支架均一次性放置成功. 其中15例狭窄解除,吞咽困难症状明显改善,经口进食恢复;12例瘘口封堵完全,经口进食无呛咳. 结论:全面高效的护理措施是DSA下食管内支架置入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周慧赟;张素琴;王磊;张雪琴;袁牧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阴道闭锁的声像图特征,提高超声下阴道闭锁的诊断及分型的准确性. 方法:回顾性选取四类阴道闭锁病例共19例,对其声像图特点进行分析. 结果:超声显示阴道积液10例,宫颈积液16例,宫腔积液18例,其中1例另伴有盆腔内巨大囊性包块. 结论:超声在阴道闭锁的分型、诊断和鉴别诊断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叶伟丽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比较同步放化疗和序贯治疗晚期局部乳腺癌的疗效. 方法:2009-2011年52例完成所有化疗及放疗的女性乳腺癌患者,根据患者既往接受治疗的情况分为2组,一组接受序贯治疗(序贯治疗组),另一组接受同步放化疗(同步治疗组).比较2组患者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和2年无疾病进展情况. 记录放疗期间皮肤黏膜反应出现时间、程度及改善时间.记录治疗期间各个阶段的不良反应. 所有患者随访至2013年底,每3个月随访1次. 结果:同步治疗组患者放疗开始时间(13. 5 ± 1. 6)周,明显早于序贯治疗组的(22. 4 ± 2. 9)周(P<0. 01);放化疗全程治疗时间(18. 3 ± 2. 6)周,明显短于序贯治疗组的(23. 7 ± 2. 6)周(P<0. 01). 2组中位随访时间、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2年无疾病进展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 2组患者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及放射性皮肤反应;肝肾功能损害发生率均较低,均无药物相关或放射性心肺损伤病例. 结论: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术后同步放化疗缩短了治疗时间,耐受性良好,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洁 刊期: 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