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专人术前访视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心理反应的影响

徐莉;张影;李琳

关键词:乳腺肿瘤, 术前访视, 心理反应
摘要:目的:探讨专人术前访视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心理反应的影响.方法:将12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指导,观察组采用专人术前访视;比较2组患者心率、血压及焦虑值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率、血压及焦虑值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专人术前访视能使患者了解手术情况,有效缓解手术患者术前焦虑,减少血压、心率的波动及患者负面情绪,对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及促进术后恢复有重要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对阴式子宫切除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阴式子宫切除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阴式子宫切除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松弛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的心理护理干预,比较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各维度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躯体功能、躯体角色、总健康、肌体疼痛、生命力、社会功能、情感角色、心理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阴式子宫切除患者术后进行特定的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燕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个体化健康教育对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对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的效果.方法:将某三甲医院2009年待分娩的1 922孕妇设为对照组,接受一般孕期知识健康教育;2010年的2 089例行门诊定期产检和分娩的孕妇作为研究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于孕37周后,通过问卷调查对产前门诊选择剖宫产和不确定分娩方式者及住院期间提出社会因素剖宫产的孕妇,了解具体想法和原因,并给予一对一健康教育.比较2组分娩方式和社会因素剖宫产产妇一般资料及具体原因,分析个体化健康教育对减少社会因素剖宫产的效果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剖宫产821例,低于对照组的889例(P<0.01);研究组社会因素剖宫产159例,低于对照组的388例(43.6%)(P<0.01).2组社会因素剖宫产产妇的一般资料和具体原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个体化健康教育可以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但要贯穿于入院前后,健康教育对不同年龄、学历、职业及选择剖宫产具体原因不同,其效果存在差异.

    作者:苗从艳;闫华;胡文杰;许勤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漏斗胸Nuss术矫治29例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漏斗胸Nuss术矫治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9例漏斗胸患者围术期给予心理护理、呼吸道准备、加强营养,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并进行呼吸道管理、疼痛和腹胀的护理及出院宣教.结果:1例患者术后8天并发钢板移位,其余28例均顺利出院.术后2个月出现钢板移位1例,其余患者矫形均达到预期效果.结论:漏斗胸患者应加强术前术后护理,尤其加强出院宣教,从而预防钢板移位的并发症.

    作者:李秀贞;汪国文;葛树阳;姚琳;解萍;黄慧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急性药物中毒63例循证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药物中毒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效果.方法:对63例急性药物中毒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提出护理问题,找出理论依据及循证支持,对中毒患者通过催吐、洗胃、导泻、利尿,以减少毒物的吸收,加速毒物的排泄,实施有效地护理干预.结果:63例患者中除1例极重症死亡外,余基本康复出院.结论:对急性药物中毒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天数.

    作者:陈志敏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及其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240例确诊的ICVD患者(ICVD组,又分为有CAS斑块组123例和无CAS斑块组117例)和236例非脑血管病患者(对照组),均接受颈动脉超声检查,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状况,并对血浆Hcy和MMP-9水平与CAS的斑块及其硬化程度分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ICVD患者Hcy和MMP-9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ICVD患者斑块组Hcy和MMP-9水平均明显高于无斑块组(P<0.01).ICVD组颈动脉IMT与Hcy和MMP-9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0.05);ICVD组颈动脉硬化程度与Hcy及MMP-9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0.05);ICVD组血浆Hcy与MMP-9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0.01).高龄、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饮酒及冠心病对ICVD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影响较大.结论:ICVD患者中,CAS斑块形成可能与血浆Hcy和MMP-9升高有关,CAS程度愈高,其相关性愈大,ICVD患者Hcy和MMP-9水平可以反映颈动脉斑块的性质和稳定性,是临床了解ICVD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作者:余传庆;张梅;薛敏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诊治不孕症4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宫腔镜腹腔镜手术在不孕症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为48例不孕症患者行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对其病因做出诊断,并予以针对性的治疗.结果:47例检出异常,异常检出率为97.92%,其中输卵管阻塞、积水及因盆腔粘连致输卵管扭曲、不全闭锁31例,余依次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8例、多囊卵巢3例、子宫内膜息肉2例、纵隔子宫1例、宫腔粘连1例、卵巢良性肿瘤1例.未发生因联合手术而引起的并发症.术后3年内妊娠率为48.5%.结论: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对诊治不孕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汤美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多小切口联合微型钛板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31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多小切口联合微型钛板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眶外侧缘、睑下缘、耳颞切口、口内前庭沟等多小切口,显露颧骨复合体骨折段后,进行复位;应用微型钛板对颧弓复合体骨折31例进行坚强内固定,通过面形、张口度、切口愈合情况及X线检查评价手术效果.结果:31例患者中除 2例术后有轻度张口受限,1例出现暂时性面瘫外,其余均开口度正常,面形对称,切口Ⅰ级愈合,手术效果良好.结论:以多小切口联合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操作简便,损伤小,并发症少,是一种较好的颧骨复合体骨折治疗方法,符合现代外科治疗理念.

    作者:张晓东;张民主;刘茜;朱坤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十二指肠营养管在食管癌手术后的早期应用及护理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营养管在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中应用的效果及其护理要点.方法:对54例食管癌术后早期经十二指肠营养管行EN支持治疗,并进行健康教育等综合护理.结果:54例均能顺利置入十二指肠营养管行早期EN支持.患者大多能耐受,8例诉咽喉部疼痛不适,1例管腔堵塞,4例术后早期出现腹胀,1例腹泻,无其他严重并发症,营养不良得到改善.结论:食管癌术后早期经十二指肠营养管行EN,操作简便,安全可靠,易于实施.加强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祝倩;高业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3种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卡在检测孕妇IgG血型抗体效价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比较BioXun、DiaMed和 BioVue 3种抗人球蛋白检测卡在检测孕妇IgG血型抗体效价中的差异,并分别计算它们的医学决定值.方法:用3种检测卡和试管法平行检测137 例与丈夫ABO 血型不合的O 型孕妇血清IgG 抗-A(B)效价水平.结果:BioXun、DiaMed和 BioVue卡测得的IgG抗-A(B)的平均效价分别为56.36(30.76)、111.94(59.02)、104.47(58.08),试管法为28.31(16.41),它们与试管法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均呈正相关关系(r=0.950,0.938;r =0.913,0.901;r=0.873,0.883).DiaMed卡与BioVue卡测得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ioXun卡与DiaMed卡或与BioVue卡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其结果与DiaMed卡和BioVue卡的结果均呈高度正相关关系(r=0.960,0.917;r=0.948,0.940).通过回归方程计算BioXun、DiaMed和 BioVue卡检测孕妇IgG 抗-A(B)效价时的医学决定值分别为122(122)、267(228)、215(229).结论:3种抗人球蛋白检测卡较之试管法具有高灵敏度,都需重新界定医学决定值.国产BioXun卡的灵敏度低于进口DiaMed和 BioVue卡,但其试验结果与进口检测卡试验结果呈高度正相关.进口DiaMed和 BioVue抗人球蛋白检测卡具有相同程度的灵敏度.

    作者:管政;张军;陈丽;郭博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肺隔离症诊断及外科治疗7例分析

    目的:总结肺隔离症(pulmonary sequest ration,PS)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手术治疗经验,提高对PS的诊疗水平.方法:对手术治疗7例PS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诊断为肺囊肿综合征4例,PS 2例,支气管肺癌1例.异常血管源于胸主动脉3 例,腹主动脉2例,肋间动脉1例,膈动脉1例.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PS发病率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误诊或漏诊,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

    作者:周晓;刘学刚;王祖义;唐震;刘以尧;李小军;施超;段贵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有偿献血员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合并乙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生化指标分析

    目的:探讨有偿献血员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合并乙型、丙型肝炎病毒(HCV、HBV)感染情况及其肝、肾功能指标的变化.方法:选取125例曾有偿献血HIV感染者,进行HCV、HBV血清学标志物及肝、肾功能各项指标检测.结果:125例中,合并HCV感染率为92.0%,合并HBV感染率为5.6%,合并HCV感染组AST、ALT与对照组和单纯HIV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IV合并HCV、HBV感染组及单纯HIV感染组β2微球蛋白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合并HCV组与单纯HIV感染组β2微球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IV合并HCV可加重HIV患者的肝脏损害,对肾功能未造成影响,β2微球蛋白升高可能是机体免疫过度活化的表现.

    作者:张夏;黄传荣;王建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甲状腺功能变化可能是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发胆囊结石的发病始动因素

    目的:研究甲状腺功能变化和胆固醇水平与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发胆囊结石的关系.方法:采集超声检查结合手术确诊的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发胆囊结石患者120例、单纯结节性甲状腺肿128例和健康对照组50例的外周静脉血,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其促甲状腺激素(TSH)、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和总甲状腺素(TT4)水平,酶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观察3组之间甲状腺功能变化和胆固醇水平.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发胆囊结石组、单纯结节性甲状腺肿TT3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发胆囊结石组TS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3组TT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发胆囊结石组TC和LDL-C显著高于单纯结节性甲状腺肿组和对照组(P<0.01),而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发胆囊结石组TBA低于单纯结节性甲状腺肿组和对照组(P<0.01).单纯结节性甲状腺肿组和对照组TC和LDL-C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伴发胆囊结石组和对照组HDL-C水平均明显高于单纯甲状腺肿组(P<0.01).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发胆囊结石的发病始动因素可能是患者TT3降低导致的渐进性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外源性补充左旋甲状腺激素钠可能防止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发胆囊结石的发病.

    作者:马世红;刘勤江;张有成;朱小康;田尤新;王军;张建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p63和Ki-67蛋白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中p63和Ki-67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26例子宫颈活检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p63、Ki-67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表达,其中12例正常子宫颈组织为对照组,CIN1 40例、CIN2 31例、CIN3 33例及浸润性癌组织10例.对浸润性癌用原位杂交技术(ISH)加做低危型和高危型HPV DNA检测.结果:对照组组织中p63呈阴性,但在增厚的鳞状上皮可出现阳性细胞.在CIN1、CIN2、CIN3和浸润性癌组织中,p63阳性率分别为80.0%、96.8%、100.0%和10/10,Ki-67蛋白阳性率分别为0.0%、27.5%、64.5%、54.5%和8/10,HPV阳性率分别为33.3%、17.5%、51.6%、39.4%和3/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在浸润性癌组织中低危型和高危型HPV DNA阳性率分别为5/10和8/10.p63在CIN组织中表达强度随病理分级明显增强,且与HPV感染有相关关系(P<0.05).结论:p63和Ki-67蛋白联合检测,有助于子宫颈癌前病变的筛查、早期诊断和治疗.

    作者:钟辉;刘锦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小脑梗死1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小脑梗死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检查的意义.方法:18例小脑梗死患者均行头颅CT、MRI检查,控制血压、抗血小板聚集、活血化瘀、改善脑循环、清除自由基及保护脑细胞;大面积小脑梗死予脱水降颅压及对症治疗.结果:小脑梗死的主要病因为高血压、动脉硬化.18例中,治愈11例,好转5例,余2例病情较重,自动出院.结论:小脑梗死临床表现复杂,早期确诊比较困难.头颅影像学检查是诊断小脑梗死的重要方法,且头颅MRI优于头颅CT的检查.

    作者:汪再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胃血管畸形导致上消化道大出血7例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胃血管畸形导致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诊治要点,提高上消化道出血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方法:对7 例胃血管畸形导致的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经急诊胃镜诊断胃血管畸形出血5 例;7例均行外科手术治疗.结果:7例均治愈出院.结论:反复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应及时行急诊胃镜检查,以期明确诊断并定位,及时手术切除病变部位可以达到根治目的.

    作者:汤校辉;张斌蓉;屠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丹红注射液治疗复发脑梗死168例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复发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既往有脑梗死病史的168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88例,给予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其余治疗相同.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水平以及治疗组治疗前后脑微出血影像学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1.25%(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均降低(P<0.01).丹红注射液治疗前后患者脑微出血影像学无明显变化.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复发脑梗死安全、有效,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马飞月;宋永健;何文绮;周荣英;顾寒英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微意识状态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微意识状态(MCS)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对28例MCS患者的年龄、损伤机制、入院时脑干功能检查(GLCS)、诊断、治疗及护理对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23例,显效4例,有效1例,总有效率为100%;预后与患者年龄、入院时GLCS以及颅脑损伤的程度有关(P<0.05~P<0.01),而与诊断、治疗、护理、损伤原因及综合康复治疗介入时间无关(P>0.05).结论:影响MCS患者的预后因素为患者的年龄、入院时GLCS和颅脑损伤程度,而与诊断、治疗、护理、损伤原因及综合康复治疗介入时间无关.

    作者:宋明浩;李志祥;唐忠;马文斌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分流联合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分流联合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2例门静脉高压者分别采用分流断流联合术31例和断流术81例,观察手术前后门静脉压力(FPP)变化以及近远期疗效.结果:分流断流联合术组FPP下降优于断流术组(P<0.01);2组术后病死、近期再出血及肝性脑病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流断流联合术组远期再出血和腹水发生率均低于断流术组(P<0.05),远期肝性脑病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流断流联合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既明显降低出血率又不增加脑病发生,应成为治疗门静脉高压的首选术式.

    作者:于智勇;许程伟;张艮龙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血糖仪与Olympus AU640型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的比对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科室血糖仪检测与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对比25台血糖仪和Olympus AU640型生化分析仪检测(低、中、高)水平的血糖标本结果,分析各水平各血糖仪的偏倚.结果:25台中1台血糖仪测定高水平血糖标本时偏倚为22.3%,>20%判为不合格;血糖仪测定低水平血糖标本偏倚为-0.3%~-11.8%,中水平偏倚为-2.4%~7.9%;高水平为-8.9%~7.8%.结论:血糖仪检测与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好,检测结果可靠,但还应定期对血糖仪进行质控.

    作者:任恒亚;陈珅珅;张煜;陈林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救护车内空气、物品染菌量调查及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调查救护车内空气、物品的染菌量情况,观察消毒处理的效果.方法:2009年5~10月的每月上、中、下旬对3辆救护车内空气和物品表面进行消毒前后染菌量监测.结果:消毒前救护车内空气和物品的污染情况严重,消毒后染菌量明显下降(P<0.01).结论:救护车内空气和物品的污染状况严重,需加强其消毒和监测工作.

    作者:杨丽萍 刊期: 2011年第08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