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慧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标志物CD31和CD34在显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微血管密度(MVD)中的差异以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和Weidner计数标准检测CD31和CD34在57例NSCLC组织中的表达.结果:CD31和CD34显示的MVD结果分别为(29.7±12.1)条和(38.2±12.7)条,范围分别是10~61条和19~76条,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相关性良好(P<0.05);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MVD计数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用ElivisionTM plus法,CD34染色效果优于CD31,更适合于临床应用;CD34和CD31 MVD计数显示其结果与各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汪国文;王祖义;刘学刚;唐震;史向前;李小军;刘以尧;王萍;承泽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总结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在体外循环术后应用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体外循环术后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护理,观察其优点及护理要点.结果:120例术后血压得到有效的监测,留管1~3天,其中3例导管脱出,2例导管阻塞,无导管感染和动脉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在体外循环术后能准确反映患者的病情变化,特别是血压的变化,而正确的护理又能有效地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黄慧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总结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的外科治疗经验,评价治疗效果.方法:34例中行二尖瓣置换术9例,主动脉瓣置换术12例,双瓣置换术6例,三尖瓣置换术1例,三尖瓣心包重建术1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3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1例,瓦氏窦瘤破裂合并室间隔缺损修补术1例,其中3例为急诊手术.结果:治愈32例,术后随访1~5年,无复发及死亡;术后早期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2例.结论:根据多次血培养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可明确IE的诊断,围手术期的正确处理及手术过程中的针对性操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程晓峰;景华;李德闽;胡小南;李忠东;董国华;罗立国;张小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p16在子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10例正常子宫颈组织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6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41例子宫颈癌组织中p16的表达水平.结果: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中p16呈中高表达,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p16在子宫颈癌中呈低表达,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子宫颈癌组织中p16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细胞分化程度有关(P<0.05).结论:p16表达异常参与子宫颈癌的发生发展;p16的缺失可能与子宫颈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有关;p16的检测可作为评价子宫颈癌恶性程度及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万俊;余宁珠;崔满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三七粉对小鼠S180移植肿瘤的抑制作用及免疫功能的影响,为寻找有效和低毒的抗肿瘤药物提供有价值的实验资料.方法:建立小鼠S180腹水瘤及实体瘤模型,分别设羧甲基纤维素钠(SCMC)组、环磷酰胺(CTX)组及三七粉低(3 mg/kg)、中(6 mg/kg)、高(12 mg/kg)剂量组.观察腹水瘤小鼠生存时间,计算生命延长率;测实体瘤小鼠瘤重、脾重及胸腺重,计算抑瘤率、脾指数及胸腺指数.各组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SCMC组比较,三七粉中、高剂量组及CTX组生存时间均延长(P<0.05~P<0.01),瘤体均缩小(P<0.05~P<0.01);与SCMC组及CTX组比较,三七粉中、高剂量组脾指数和胸腺指数均升高(P<0.05~P<0.01).结论:三七粉对小鼠S180移植肿瘤具有抑制作用,并可增强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
作者:杨芬;刘浩;余美玲;张翠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旋髂浅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旋髂浅动脉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手部创面9例.2例供区游离植皮,其余供区直接缝合,皮瓣远端1/3修簿2例.结果:14~30天断蒂,9例均一期完成手术,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个月~1年,皮瓣痛、温、触觉稍迟钝,血运、弹性较好,外形满意.结论:旋髂浅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方法简单、实用,血管解剖恒定,皮瓣成活率高,无任何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章祥洲;袁振奋;李勇;徐东卫;王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化学药物治疗是肿瘤综合治疗的一个重要方法.随着化疗方法的不断改进,对抗肿瘤静脉用药的浓度、速度、时间、方法均有一定的要求.以往采用普通密闭式输液,因需要时间长,同时也限制了患者的活动,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1].针对氟尿嘧啶(5-Fu)是时间依赖性药物,适合小剂量、长时间持续给药的特点,采用传统的普通密闭式输液已不能满足临床需要,而5-Fu采用静脉持续泵入,取得明显疗效[2].为更好的提高药物疗效,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2005年4月至2007年4月我科使用便携式弹性输液泵治疗25例胃肠肿瘤患进,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作一报道.
作者:刘春梅;夏新静;刘学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对高危儿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对54例围生期高危儿于生后7~28天进行NBNA评分, NBNA≤35分者为异常组, NBNA>35分者为正常组.临床观察两组高危儿至3~6岁,用中国儿童发展量表(CDCC)婴幼儿智能发育测验随访其发育状况.结果:异常组在其生后3~6岁内预后不良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05).结论:NBNA对高危儿预后有很高的预测价值,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有利于小儿智力发育.
作者:查会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手术前后充分准备与护理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移植术成功的作用.方法:对8例小腿下段、踝部及足跟部皮肤缺损者在术前进行体位指导和训练,详细解说手术的相关问题,排除患者的顾虑,术后72 h严密观察皮瓣供血情况,加强生活护理及心理指导.结果:7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发生部分坏死.结论:术前充分准备,术后严密的观察以及生活、良好护理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移植术的成功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赵凤娟;王飞;杨艳丽;杨静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在西方发达国家,DN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首要原因,同样在我国DN也越来越成为慢性肾衰竭的主要病因.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现已被认为是一种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1~3],并且在ESRD患者中发生率可达85%~100%[4] .DN作为糖尿病全身性微血管病变的一部分,在考虑传统性危险因素如高血糖、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等的同时,研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否作为DN可调整的危险因素促进了疾病的发生、发展,从而为实施防止DN的发生、延缓其进展的干预性治疗提出新的方法.本文就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DN的发生、发展的相关性以及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陆明;陈卫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静脉内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要点.方法:68例溶栓前一次嚼服肠溶阿司匹林300 mg,以后每天75 mg.将15万u尿激酶溶解为50 ml尿激酶溶解液,静脉溶栓后6 h开始应用生理盐水48 ml+肝素12 500 u,根据不同的肝素浓度,推算出不同的微泵用量.并做好溶栓前准备、溶栓期间监护、溶栓后护理及健康教育.结果:67例顺利度过危险期,1例死亡.结论:做好溶栓前准备及溶栓时积极的配合及护理,是溶栓治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对溶栓能否顺利进行有重要意义.
作者:郑玉仁;黄余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总结糖尿病足治疗效果,为糖尿病足的防治工作做指导.方法:49例均经严格控制血糖、抗感染、改善微循环和局部清创等治疗,其中18例行中医辨证治疗.结果:33例创面完全愈合,13例创面缩小病情好转,3例老年患者因病史长、溃疡面大保守治疗无效后行截肢、截趾手术.结论:及早诊断,及时采用全身、局部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可防治糖尿病足.
作者:欧美荣;吴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就诊于眼科的垂体腺瘤患者视功能损害和误诊原因,以期加深对垂体腺瘤的认识,促进早期诊断,尽量避免或减少误诊.方法:对37例手术后病理证实的垂体腺瘤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视功能损害35例,视野缺损34例,以视力减退为首发症状就诊于眼科15例,误诊5例.结论:眼科医师在临床诊断中对视力、视野异常的患者需要综合分析,以避免或减少垂体腺瘤的误诊.
作者:邹杰;冯正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进展期贲门癌外科治疗的佳方式.方法:22例贲门癌患者行经腹经膈肌手术,采用上腹正中切口,常规游离胃体,从食管前方中心腱切开膈肌,进入胸腔再环形切除受侵膈肌,再进一步完成手术.结果:22例中,吻合口瘘1例,经保守治疗痊愈;术后腹腔出血1例,再手术治愈;无手术死亡,平均住院14天.结论:该术式适用于肿瘤侵犯膈肌或食管下端,术中感食管上缘切除不满意时,因可避免胸部切口,减少创伤及术后心肺并发症,对高龄、高危患者尤为适用.
作者:骆杰;何长林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青年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44例中青年脑梗死患者,依据有无颈动脉硬化分为脑梗死动脉硬化组与非动脉硬化组;同时选取非脑部疾病患者40例为对照组.采用微粒子酶免分析法(MEIA)检测血清Hcy水平.结果:脑梗死组患者血清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脑梗死颈动脉硬化组患者血清Hcy水平均高于非动脉硬化组(P<0.05)和对照组(P<0.01).结论:血清Hcy水平与颈动脉硬化相关,是中青年脑梗死患者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董少军;马锐;吴承志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上颌窦囊肿的传统手法是克-鲁氏进路或者经中鼻道上颌窦口盲取.我们利用鼻内镜,借鉴上颌窦根治术中的下鼻道开窗方法,摘除上颌窦囊肿19例,效果尚好,现作报道.
作者:仝心源;宋琦;尹俊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诊断睾丸微石症(TM)的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30例睾丸微石症患者的声像图及睾丸内动脉血流参数,并与30名正常人对照.结果:30例睾丸微石症中22例发生于双侧,8例发生于单侧.声像图特征表现为睾丸实质内可见散在稀疏或密集分布的点状强回声,直径1~2 mm,后方无声影.睾丸内动脉各血流参数与正常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超声能准确诊断睾丸微石症,是首选检查及随访方法.
作者:程燕;郑辉;王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过量维生素A(Vit A)联用减毒结核菌苗(BCG)对哮喘性肺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第1天45只小鼠腹腔注射卵蛋白(OVA)致敏构建哮喘性肺炎模型,当天BCG组(14只)和Vit A+BCG治疗组(17只)皮内注射BCG,10天后其中一个治疗组口服过量Vit A 100 u,余用生理盐水对照.实验2周后全部小鼠雾化OVA激发哮喘,组织化学、ELISA法检查肺、脾病理学.结果:哮喘组过敏性肺炎病程长,IL-13、TNF-崴较灾摺V旅敉盉CG接种出现Th1反应和Th2反应抑制;过量Vit A加重了BCG诱导的肺淋巴细胞炎症,Vit A促进体内单核-巨噬细胞向肺炎症区转移,自释放溶酶体酶加重肺泡炎症;血IL-13、TNF-嵋蜃铀矫飨韵陆担琁FN-闼降停縑it A改变了BCG接种诱导的Th1类型,诱发非Th1、非Th2反应.结论:过量Vit A联用BCG促进细胞溶酶体酶释放,加重急性期肺炎,诱导非Th1、非Th2免疫反应,缩短病程.
作者:楼皖玲;潘家华;周玲;周浩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在脑卒中抑郁症(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患者康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40例PSD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阿米替林,观察组在口服阿米替林同时加用CBT,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对患者进行测查,检测时间为脑卒中发病后1~11个月,2个月检测1次. 结果:在加用CBT后,观察组在6个月后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CBT在PSD患者康复过程中有明显的效果.
作者:李丽;赵明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椎间盘镜手术治疗3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和(或)侧隐窝狭窄,并对术后疗效进行分析.结果:随访时间4~38个月.按Nakai评价标准评定优25例,良4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0.6%(29/32);按脊柱显微内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评价标准评定优25例,良3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7.5%(28/32).结论: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症创伤小,术后康复快,疗效佳.
作者:杨德顺;钱荣;王开明;黄明;廖亮;秦骥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