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清一氧化氮变化对豚鼠庆大霉素耳毒性作用影响的实验研究

詹晓东;蒋成义;张明洁;王伟

关键词:耳聋, 庆大霉素, 一氧化氮, L-精氨酸, 外毛细胞, 豚鼠
摘要:目的:探讨豚鼠血清一氧化氮变化在药物性耳聋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方法:24只健康豚鼠随机均分为正常组、庆大霉素组、庆大霉素加L.精氨酸(全程)组和庆大霉素加L一精氨酸(半程)组.观察各种豚鼠血清中一氧化氮、听觉脑干反应、内耳外毛细胞的形态学变化. 结果:庆大霉素组血清中一氧化氮与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精氨酸全程组和半程组治疗后血清中一氧化氮高于正常组和庆大霉素组(P<0.05~P<0.01).L一精氨酸组ABR反应阈较庆大霉素组降低(P<0.05).L-精氨酸组内耳外毛细胞仅有散在损失. 结论:一氧化氮一定量升高对内耳毛细胞有细胞毒性作用,进一步升高则对外毛细胞有保护作用.L-精氨酸治疗能降低ABR阈值,减少外毛细胞损害,对耳蜗有保护作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川崎病延迟诊断40例分析

    目的:寻求减少和避免川崎病早期误诊的可能途径. 方法:回顾分析早期误诊的40例川崎病门诊或入院时和入院后诊断、综合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 结果:发热伴呼吸道症状多见,皮疹、结膜充血、唇红皲裂、指趾末端脱皮多于手足硬肿、颈淋巴结大、肛周脱皮,白细胞、血小板、血沉、C-反应蛋白升高及低白蛋白血症、低血浆渗透压、低钠血症发生率高.误诊呼吸道感染、败血症、药疹、颈淋巴结炎、腹泻、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和尿路感染较多,误诊麻疹、链球菌感染综合征、咽结合膜热、类风湿性关节炎、高热惊厥少,院外误诊多.非典型川崎病占32.5%,冠状动脉受累33.33%. 结论:医务人员加强对本病的认识是减少延迟诊断的关键.

    作者:计明红;潘家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新生儿惊厥51例病因分析

    目的:分析新生儿惊厥的原因. 方法:回顾分析51例新生儿惊厥的病因,从原发病、发病日龄、惊厥发作类型,分别探讨与病因的关系. 结果: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和颅内出血(ICH)多在生后3天内发病,低血钙和感染多在生后7天发病.51例中痊愈32例,好转7例,病死6例,各种原因放弃治疗6例. 结论:HIE和ICH为新生儿惊厥的主要病因.

    作者:张琍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单点穿刺法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围术期的应用

    目的:探讨单点穿刺法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围术期应用的价值. 方法:选择22例剖宫产产妇,应用单点穿刺法腰硬联合麻醉,观察其临床效果,并与硬膜外麻醉方法对比分析. 结果:所有产妇麻醉起效快,肌松满意;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变化平稳,新生儿Apgar评分8-10分,术后硬膜外镇痛满意,无头痛并发症. 结论:单点穿刺法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围术期应用很有价值,但具体实施和管理有其特殊性.

    作者:陈云飞;董洪啟;丁力;李同海;姚守国;丰昕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护理效果. 方法:对8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时缓解疼痛.密切观察血压变化,并做好相应的出院指导. 结果:治愈2例,好转2例,自动出院1例,病死3例. 结论:加强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心理护理,提高患者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认知水平,缓解疼痛,严密监测血压,可促进其早日康复.

    作者:邵素云;徐静;周静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喉癌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8的检测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的变化与喉癌的关系. 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22例喉癌患者(喉癌组)和10名健康者(对照组)血清中IL-18的含量. 结果:喉癌组血清IL-18含量为(68.44±39.42)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28.47±2.29)pg/ml(P<0.001). 结论:喉癌患者血清IL-18含量增高,可作为喉癌辅助诊断及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的一项重要生化指标.

    作者:石莹;陈素莲;杨琦;夏俊;陈治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两种方法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脑卒中后前臂屈肌痉挛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徒手注射和肌电图引导定位注射A型肉毒毒素(BTX-A)对脑卒中后前臂屈肌痉挛的疗效. 方法:选择门诊和住院患者30例,按就诊时间顺序分为徒手定位注射BTX-A组(徒手组)与肌电图引导定位注射BTX.A组(肌电组).分别进行BTX-A徒手注射和肌电图引导定位注射,于注射前1天和注射后14天用改良Ashworth分度评分评定患者前臂屈肌的痉挛状态.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前臂屈肌痉挛均有明显改善(P<0.01),肌电组疗效明显优于徒手组(P<0.01). 结论:应用肌电图引导定位进行BTX.A肌肉注射治疗脑卒中后前臂屈肌痉挛能够提高疗效.

    作者:李震字;孙涛;华启海;徐磊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Madigan前列腺切除术32例临床分析

    目前Madigan前列腺切除术国内已有大量报道.其主要有完整保留尿道、不损伤括约肌、符合生理及解剖、对性功能影响小、术中术后出血少、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等优点.2004年8月~2006年2月,我院采用Madigan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32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作报道.

    作者:王学艺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ardic troponin I,cTnI)水平,探讨血清cTnI与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清肌酐(Cr)之间的关系. 方法:对118例CHF患者采用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cTnI含量,根据血清cTnl水平分为升高组和正常组,并设对照组20例.所选者均进行心脏彩色超声检查及血清Cr测定. 结果:CHF患者血清cTnl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心功能Ⅳ、Ⅲ、Ⅱ级患者之问血清cTn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HF组血清C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且血清cTnI升高组血清cr水平与血清cTnI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清cTnl含量与血清cr水平无相关关系(P>0.05). 结论:CHF患者cTnI含量与心力衰竭的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心力衰竭预后判断的辅助指标.

    作者:汪靖;裘存新;吴捷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survivin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survivin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 of bladder,TCCB)发生、发展和复发中的作用. 方法:对53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和10例正常膀胱黏膜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survivin Mrna的表达. 结果:survivin mRNA在正常的膀胱黏膜中无表达,在TCCB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1.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survivin mRNA在TCCB中的阳性表达率随TCCB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升高而增高,在G1、G2和G3级TCCB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50.0%、68.2%和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在表浅性和浸润性TCCB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0%、92.6%,阳性表达率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初发和复发TCCB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7%、85.7%,两者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survivin mRNA高水平表达在TCCB的发生、发展和复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张家俊;李庆文;王萍;承泽农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体外循环对肺脏的损伤及肺保护的研究进展

    随着体外循环(CPB)技术和外科技术的提高,心内直视手术的安全性大大提高.CPB对肺脏的损伤,从难以察觉的亚临床损伤到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生率约2%)[1],仍然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现就其损伤机制及防治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武开宏;刘学刚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尿流率测定对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尿流率测定评价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手术疗效. 方法:对64例术前未发生尿潴留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进行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尿流率测定,记录大尿流率(maximum flow rate,MFR)、平均尿流率(average flow rate,AFR)、尿流时间(urinary flow time,T)和尿量(urinary output,V). 结果: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各项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尿流率测定可作为评价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手术疗效的客观指标.

    作者:佘绍逸;李彤;佘璇瑜;郑晓;陈葵;何学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舒林酸对胃癌细胞株BGC-823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舒林酸对胃癌细胞株BGC一823增殖、凋亡的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体外培养的胃癌细胞株BGC-823加入不同浓度的舒林酸作用不同时间后,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四甲基噻唑氮蓝(MTT)法检测细胞生长衣抑制率,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细胞周期;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及凋亡形态变化,DNA电泳检测细胞凋亡DNA片段. 结果:舒林酸可以改变胃癌细胞株BGC-823的形态,抑制其生长,影响其细胞周期分布,透射电镜观察到细胞凋亡的形态,DNA电泳检测出典型的细胞凋亡的特征性梯状条带. 结论:舒林酸有抑制胃癌细胞株BGC-823增殖,诱导其凋亡的作用,并且可能与舒林酸影响其细胞周期分布、抑制了环氧合酶-2(COX-2)表达有关.

    作者:周蕾;于东红;王萍;承泽农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肺部真菌感染62例CT影像分析

    目的:探讨肺部真菌感染CT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像学表现,2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34例经3次以上痰菌阳性而确诊. 结果:基础疾病包括支气管扩张7例,肺结核11例,肺癌13例,免疫性疾病7例,糖尿病4例,肺囊肿5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9例,原因不明6例.CT影像学表现将肺部真菌感染分为4型:曲菌球型19例,实变型13例,结节型5例,弥漫型25例. 结论:结合临床基础病变,影像学能够对肺部真菌感染作出定性诊断.

    作者:刘雨成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丁酸钠抗肿瘤作用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丁酸钠(sodium butyrate,NaB)是由结肠共生菌发酵食物纤维产生的一种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CFA),其生理浓度可引起多种生物效应,国内外报道NaB可抑制结肠癌、前列腺癌、膀胱癌、乳腺癌、食管癌、白血病等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促进其分化,使肿瘤细胞出现类似正常细胞的表型,并诱导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的侵袭和浸润[1,2].但其作用的分子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国内外学者对此作了进一步的研究,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作者:沈蓉;于东红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侧颌颈皮瓣修复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3例分析

    目的:探讨侧颌颈皮瓣在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方法:沿同侧下颌缘设计由颌缘走向颏下的侧颌颈皮瓣,用于面部恶性肿瘤切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大皮瓣9 cm×6.5 cm. 结果:3例面部皮肤恶性肿瘤切除后应用同侧侧颌颈皮瓣修复创面,术后形态良好,效果满意. 结论:侧颌颈部皮瓣血供丰富,解剖层次表浅,手术简单易行,是面部恶性肿瘤切除创面修复的理想选择.

    作者:徐东卫;章祥州;杨蔚;袁振奋;许瑾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经尿道汽化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31例

    目的:探讨经尿道汽化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疗效. 方法:对31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行经尿道汽化电切术治疗. 结果:30例膀胱肿瘤1次切除,1例较大的多发性膀胱肿瘤分2次切除,随访1~24个月,肿瘤复发8例. 结论:经尿道汽化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具有手术简单、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疗效好等优点.

    作者:张端卫;冀荣俊;蒋敏;王胜利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地尔硫(艹卓)用于颈丛阻滞下甲状腺手术对心血管反应的影响

    目的:观察钙离子阻滞剂地尔硫(艹卓)静脉滴注(静滴)对颈丛阻滞下甲状腺手术患者血压和心率的影响. 方法:40例单侧甲状腺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行颈丛阻滞后15 min,A组予5%葡萄糖注射液静滴,B组使用地尔硫(艹卓)10 mg于1 min内静脉注射,继以50 mg+5%葡萄糖注射液,以5~8μg ·min-1·Kg-1持续静滴.记录基础值、颈丛阻滞后5 min、15 min、30 min、60 min及术毕时间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 结果:两组在颈丛阻滞后的5 min、15 min的血压和心率明显升高(P<0.01).B组在使用地尔硫(艹卓)15 min后的血压和心率明显下降,未见不良反应. 结论:颈丛阻滞下甲状腺手术静滴地尔硫(艹卓)可以明显抑制心血管不良反应,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曙;段思源;张树强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HIV母婴传播抗病毒试剂研究进展

    近几年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母婴传播防治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发达国家采用抗逆转录病毒的策略使HIV母婴传播率从42%下降到2%[1],但并非所有妊娠妇女都能获得产期保健或知道她们分娩时HIV的状态,因此,HJV母婴传播仍在继续,且发展中同家更为严重[2],因为她们缺少发达国家所拥有的条件和基础.

    作者:欧阳冰清;曹云霞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新式剖宫产术中儿头娩出困难原因分析与处理

    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术儿头娩出困难的原因及处理. 方法:对84例术中儿头娩出困难原因进行综合分析,并给予对症处理. 结果:儿头娩出困难以胎头高浮21例,胎头嵌顿17例,胎儿过大、臀位或横位9例;多种因素并存37例.新生儿窒息率14.3%. 结论:新式剖宫产术胎儿娩出困难除与胎头位置有关外,还与麻醉效果、术者手术技巧、经验等多种因素有关;术前应全面了解孕妇情况,预测手术难易程度,制定相应对策,避免剖宫产术中取头困难所造成的新生儿窒息、损伤及子宫切口撕裂大出血,迫不得已时可行子宫切除术.

    作者:郑燕青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胸外伤伴多发伤245例临床诊治

    目的:探讨胸外伤伴多发伤临床诊疗特点. 方法:回顾分析245例胸外伤伴多发伤临床诊治结果,合并颅脑外伤62例,腹部损伤63例,骨盆四肢损伤88例,两个以上部位损伤32例.损伤严重程度评分(14.54±5.35)分. 结果:急诊剖胸手术21例,合并损伤手术132例.全组存活222例,病死23例,病死率9.39%. 结论:胸外伤伴多发伤患者各部位伤在病理生理及诊治上相互影响很大,临床在重点治疗胸部损伤的同时,要注重及时处理合并损伤.

    作者:郎宇璜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