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立梅;陈付华
目的:研究舒林酸对胃癌细胞株BGC一823增殖、凋亡的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体外培养的胃癌细胞株BGC-823加入不同浓度的舒林酸作用不同时间后,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四甲基噻唑氮蓝(MTT)法检测细胞生长衣抑制率,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细胞周期;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及凋亡形态变化,DNA电泳检测细胞凋亡DNA片段. 结果:舒林酸可以改变胃癌细胞株BGC-823的形态,抑制其生长,影响其细胞周期分布,透射电镜观察到细胞凋亡的形态,DNA电泳检测出典型的细胞凋亡的特征性梯状条带. 结论:舒林酸有抑制胃癌细胞株BGC-823增殖,诱导其凋亡的作用,并且可能与舒林酸影响其细胞周期分布、抑制了环氧合酶-2(COX-2)表达有关.
作者:周蕾;于东红;王萍;承泽农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选用格列美脲部分替代胰岛素的治疗方法,比较替代前后的疗效. 方法:选择已经使用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1Y2DN)患者24例,以口服格列美脲2-4 mg替代晚餐前胰岛素,测定4段血糖(早餐前、早餐后2 h、晚餐前、夜间11时)以观察疗效. 结果:替代前后4段血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波动减少(P<0.05~P<0.01),低血糖发生减少. 结论:格列美脲可部分替代胰岛素且患者血糖波动减小,可减少一次晚餐前胰岛素注射.
作者:潘曙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护理效果. 方法:对8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时缓解疼痛.密切观察血压变化,并做好相应的出院指导. 结果:治愈2例,好转2例,自动出院1例,病死3例. 结论:加强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心理护理,提高患者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认知水平,缓解疼痛,严密监测血压,可促进其早日康复.
作者:邵素云;徐静;周静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医学论文中引用参考文献的重要作用以及常见问题,以提高文后参考文献的质量. 方法:结合编辑工作实践,归纳和总结医学论文中参考文献引用和著录的常见问题,并进行修正,提出著录原则. 结果:参考文献引用和著录中主要存在引用文献陈旧、将间接引用当作直接引用、文献序号与文中角码不相符、外文作者和外文期刊名的缩写不规范、缺文题名以及期刊卷(期)号和书籍的出版项有误等问题. 结论:作者要按照生物医学科技期刊文后参考文献国家统一标准进行著录,编审人员严格审核,减少参考文献的差错率,进一步提高论文学术水平和期刊质量.
作者:李晶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细胞化学染色法对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诊断分型的价值. 方法:骨髓涂片常规瑞氏染色,细胞化学染色包括过氧化物酶(POX)、特异性酯酶(CE)、非特异性酯酶(NAE)(即α-醋酸萘酚酯)、糖原(PAS)(即过碘酸雪夫)染色. 结果:POX、CE、PAS可区别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NAE加氟化钠抑制试验对区分粒系和单核系白血病有重要意义.细胞形态学对AL的确诊率为74.69%,加做细胞化学染色可将诊断率提高到90.1%. 结论:细胞化学染色对AL的确诊分型和鉴别诊断是不可缺少的客观指标,可以明显提高AL的诊断率,且方法稳定,操作简便.
作者:宫继勇;毕早斌;田万林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O型孕妇血清IgG抗A(B)效价与新生儿黄疸的关系. 方法:对154例夫妇ABO血型不合的O型孕妇血清IgG抗A(B)效价测定,并行新生儿的血型鉴定和血清总胆红素测定. 结果:孕妇血清IgG抗A(B)效价在≤32、64、128、≥256时,其新生儿黄疸发生率分别为7.69%、13.63%、27.77%和71.42%. 结论:新生儿黄疸发生率与孕妇血清IgG抗A(B)效价有一定关系.
作者:张永顶;陈丽;李劲松;丁周志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疗效. 方法:58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西医以抗感染、消除粘连、宫腔灌注药物为主;中医根据辨证论治,采用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健脾除温和软坚散结等治则,内服外敷中药. 结果:58例中33例妊娠,妊娠率达56.9%.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见效快,治疗简便,易于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杨维芹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术前化疗对Ⅲ期乳腺癌术后局部区域复发率的影响. 方法: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Ⅲ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术前化疗组、非术前化疗组进行对照研究.术前化疗组,即在根治性手术前行4周CMF方案化疗,1~2周后行根治性手术.术后根据病理情况进行相应治疗;非术前化疗组除术前不予化疗外,其余同术前化疗组. 结果:术前化疗组的局部区域复发率明显下降.两组局部区域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术前化疗能降低Ⅲ期乳腺癌的术后局部区域复发率.
作者:张年庆;张波;李雷;王岗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近几年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母婴传播防治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发达国家采用抗逆转录病毒的策略使HIV母婴传播率从42%下降到2%[1],但并非所有妊娠妇女都能获得产期保健或知道她们分娩时HIV的状态,因此,HJV母婴传播仍在继续,且发展中同家更为严重[2],因为她们缺少发达国家所拥有的条件和基础.
作者:欧阳冰清;曹云霞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提高对出血性脑梗死CT诊断的认识,以准确的影像学诊断指导临床治疗. 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和CT资料. 结果:39例中CT准确诊断36例,另外3例梗死区仅发生少量渗血,MRI明确显示梗死后的出血灶,而CT无明显变化. 结论:CT扫描能够较准确的显示脑梗死后的出血发生与否、形态及出血量,是诊断出血性脑梗死的可靠手段,可用于监测脑梗死的治疗转归以及合并出血时的及时诊断.
作者:杨波;刘浩;宫鑫;方东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survivin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 of bladder,TCCB)发生、发展和复发中的作用. 方法:对53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和10例正常膀胱黏膜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survivin Mrna的表达. 结果:survivin mRNA在正常的膀胱黏膜中无表达,在TCCB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1.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survivin mRNA在TCCB中的阳性表达率随TCCB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升高而增高,在G1、G2和G3级TCCB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50.0%、68.2%和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在表浅性和浸润性TCCB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0%、92.6%,阳性表达率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初发和复发TCCB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7%、85.7%,两者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survivin mRNA高水平表达在TCCB的发生、发展和复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张家俊;李庆文;王萍;承泽农 刊期: 2007年第02期
丁酸钠(sodium butyrate,NaB)是由结肠共生菌发酵食物纤维产生的一种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CFA),其生理浓度可引起多种生物效应,国内外报道NaB可抑制结肠癌、前列腺癌、膀胱癌、乳腺癌、食管癌、白血病等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促进其分化,使肿瘤细胞出现类似正常细胞的表型,并诱导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的侵袭和浸润[1,2].但其作用的分子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国内外学者对此作了进一步的研究,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作者:沈蓉;于东红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丛状神经纤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 方法:对12例丛状神经纤维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进行观察和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 结果:丛状神经纤维瘤一般在儿童期发病,好发头颈部、四肢和躯干.组织学表现为由schwann细胞、纤维母细胞及胶原纤维构成的丛状结构.免疫组化标记显示:梭形细胞以S-100蛋白阳性为主,vimentin、EMA、NsE或NF散在阳性. 结论:丛状神经纤维瘤有特殊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提高对丛状神经纤维瘤的认识有助于排查神经纤维瘤病1型.
作者:吴礼高;刘德纯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单点穿刺法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围术期应用的价值. 方法:选择22例剖宫产产妇,应用单点穿刺法腰硬联合麻醉,观察其临床效果,并与硬膜外麻醉方法对比分析. 结果:所有产妇麻醉起效快,肌松满意;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变化平稳,新生儿Apgar评分8-10分,术后硬膜外镇痛满意,无头痛并发症. 结论:单点穿刺法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围术期应用很有价值,但具体实施和管理有其特殊性.
作者:陈云飞;董洪啟;丁力;李同海;姚守国;丰昕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血管球瘤的诊断及治疗. 方法:对10例血管球瘤患者施行血管球瘤切除手术. 结果:10例术后症状均消失,经病理检查证实临床诊断.平均随访38个月.无复发病例. 结论:血管球瘤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诊断并不困难,手术切除肿瘤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卓巍;秦骥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比较酶法与离子选择电极法(ion-selective electrodes,ISE)测定血清钾、钠的优缺点. 方法:以定值血清为标样,用酶法及ISE分别测定高、低值钾和钠;同时随机取临床标本50份作对比实验,并作统计学分析. 结果:精密度显示酶法天内K+、Na+的CV<1.98%,天间K+、Na+的CV<2.26%;线性范围满足于临床;对K+和Na+测定结果两种方法均呈正相关关系(P<0.01);污染率酶法为0.66%~1.15%,ISE为1.15%~2.32%. 结论:酶法与ISE可交替检测血清K+、Na+,方便临床,但酶法检测具有简便、精确、快速、重复性及相关性好等特点,用血量少,适用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作者:张海涛;王玉萍;郭普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微创治疗鼻中隔偏曲伴下鼻甲肥大的临床效果. 方法:鼻内镜下对40例临床诊断为鼻中隔偏曲的患者行鼻中隔矫正术及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 结果:术后随访半年以上,显效36例,有效4例. 结论:鼻内镜下微创治疗鼻中隔偏曲伴下鼻甲肥大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华文;魏福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临床常见病,病死率高[1].临床观察发现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死亡率与患者的情绪是否紧张、是否就诊及时、对该病知识缺乏、生活护理不当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健康指导对提高治愈率、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朱怀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检测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ardic troponin I,cTnI)水平,探讨血清cTnI与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清肌酐(Cr)之间的关系. 方法:对118例CHF患者采用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cTnI含量,根据血清cTnl水平分为升高组和正常组,并设对照组20例.所选者均进行心脏彩色超声检查及血清Cr测定. 结果:CHF患者血清cTnl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心功能Ⅳ、Ⅲ、Ⅱ级患者之问血清cTn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HF组血清C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且血清cTnI升高组血清cr水平与血清cTnI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清cTnl含量与血清cr水平无相关关系(P>0.05). 结论:CHF患者cTnI含量与心力衰竭的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心力衰竭预后判断的辅助指标.
作者:汪靖;裘存新;吴捷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尿流率测定评价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手术疗效. 方法:对64例术前未发生尿潴留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进行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尿流率测定,记录大尿流率(maximum flow rate,MFR)、平均尿流率(average flow rate,AFR)、尿流时间(urinary flow time,T)和尿量(urinary output,V). 结果: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各项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尿流率测定可作为评价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手术疗效的客观指标.
作者:佘绍逸;李彤;佘璇瑜;郑晓;陈葵;何学军 刊期: 200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