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腺癌骨髓微转移的检测及其意义

佘明金;秦凤展

关键词:乳腺肿瘤, 骨髓微转移, 综述
摘要:乳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据统计患者就诊时约50%~70%已有转移.发病率占妇女肿瘤的31%,全世界每年约有30万人死于乳腺癌[1].多变量分析的结果显示,腋窝淋巴结(ALN)是有价值的预后因素,虽然约40%ALN阳性乳腺癌患者生存达10年,但是20%~25%的ALN阴性患者却出现了全身转移[2],说明血行转移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免疫组化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使血行转移的早期诊断成为可能.已有研究结果表明在没有临床转移征象的乳腺癌患者中,骨髓和ALN的微转移检测率分别为30%和15%[3].近年来,对乳腺癌患者处于亚临床阶段的骨髓微小转移灶(BMM)的检测愈来愈受到肿瘤学家的重视.本文就乳腺癌骨髓微转移的检测及意义作一综述.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脑囊尾蚴病81例磁共振分析

    目的:探讨脑囊尾蚴病的临床及磁共振(MRI)特点.方法:对81例脑囊尾蚴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头颅MRI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1例脑囊尾蚴病头颅MRI表现分为脑实质型73例、脑室型5例和混合型3例;活虫期、退变死亡期、非活动期及混杂期四期,以脑实质型和退变死亡期常见.杀虫治疗一般需要3~5个疗程.结论:头颅MRI可以对脑囊尾蚴病进行准确分型、分期,为用药及疗程的确定提供依据,还可用于CT检查阴性的脑囊尾蚴病的确诊.

    作者:高春明;陈家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人表皮黑素细胞培养条件的探讨

    目的:比较培养基添加成分不同对体外培养黑素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包皮取自小儿,采用分离酶和胰酶两步消化,加不同的添加成分的培养基,逐日观察黑素细胞增殖速度和树突伸展状态.结果:来自小儿包皮的黑素细胞易存活,增殖很快.胰酶和分离酶消化的标本,成纤维细胞较少,差胰酶处理去除角质形成细胞后为纯净的黑素细胞.采用添加人黑素细胞生长成分(HMGS)的254培养基,细胞增殖快,黑素细胞树突数目和分级增多.结论:小儿包皮用分离酶结合胰酶消化,以含HMGS的254培养基孵育可获得大量纯净的表皮黑素细胞.

    作者:张汝芝;朱文元;马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帕珠沙星治疗尿路感染32例分析

    目的:评价帕珠沙星治疗细菌性尿路感染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以左氧氟沙星为对照药物,在62例受试者中进行随机对照试验.治疗组32例,每日给予帕珠沙星每次300 mg,静脉滴注,每天2次;对照组30例,每日给予左氧氟沙星每次200 mg,静脉滴注,每天2次.疗程7~10天.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0.6% 和90.0%;痊愈率分别为84.4%和83.3%,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3.3%和92.9%;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3%和6.7%.两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帕珠沙星治疗尿路感染有效、安全,与左氧氟沙星疗效相当.

    作者:徐海红;张苗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围生期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妊娠合并ITP的临床资料.治疗以皮质激素及免疫球蛋白为主,对血小板计数<50×109/L者于分娩前后短期使用血小板制剂.结果:18例中阴道分娩6例,剖宫产12例.发生产后出血2例,晚期产后出血1例,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1.1%.全部病例无孕产妇死亡及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结论:对于妊娠合并ITP的孕妇应加强孕期监护及治疗.如无产科指征时以阴道分娩为宜.对血小板<50×109/L或有其他产科并发症者可在输血小板且血源充足的情况下剖宫产.

    作者:王立群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围手术期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评价

    外科手术患者由于害怕疼痛,对病症一知半解,往往承受很大的思想压力,从而引起心理和生理上的不良反应,表现为从紧张到恐惧、从恐惧到生命体征的变化,乃至疼痛阈值的提高[1].为了减轻手术患者心理和生理上的不良反应,我院手术室于2003年7月起施行围手术期心理护理.现选择2004年1~6月实行围手术期心理护理的患者60例为观察组,选取2003年1~6月未实行围手术期心理护理与观察组情况相似的手术患者60例为对照组,对其护理效果进行比较.

    作者:王影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肺癌术后应激性溃疡3例诊治探讨

    2001~2003年,我科行肺癌根治术治疗肺癌49例,其中术后发生应激性溃疡3例,死亡1例,3例术前均无胃肠溃疡病史.现作报道.

    作者:李忠望;李洪林;杨惊雷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眼外伤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眼外伤相关因素,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伤后视力,降低眼外伤致残率.方法:对2004年132例(135眼)眼外伤住院患者相关因素及护理实施要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眼外伤占同期住院患者的16.79%(132/786),损伤年龄段以学龄前儿童、学生、青壮年为主.职业以学生、农民、无业人员为主.就诊时间24 h内56例(42.42%),24 h以上76例(57.58%).致盲29眼,致盲率21.48%.结论:针对眼外伤相关因素,采取预防、急救、健康教育一体化护理,可提高患者的自我防护意识,降低眼外伤发生率和视力残疾.

    作者:杨洪霞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yaline membrane disease of newborn,HMD)的疗效.方法:对17例HMD患儿气管内给予PS治疗,观察用药后的临床表现、呼吸机参数、血气分析结果、胸片的变化.结果:用药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机械通气参数吸气峰压(PIP)、呼吸末正压(PEEP)、平均气道压(MAP)和呼吸频率(RR)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P<0.01);血气分析PaO2 及pH值上升(P<0.05和P<0.01),PaCO2下降(P<0.01).24 h胸片提示肺部病变明显改善.结论:PS治疗HMD可明显改善其转归,减少呼吸机上机时间、住院天数及病死率.

    作者:李彤;佘绍逸;佘璇瑜;郭继忠;林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恶性肿瘤患者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与各种肿瘤间的关系,为肿瘤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检测167例临床诊断为恶性肿瘤患者和22例良性肿瘤患者血清TSGF、唾液酸(SA),并以25名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结果:良性肿瘤组TSGF为(60.42±17.92) u/ml,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恶性肿瘤除肺癌和胃癌(P>0.05)外,其余各组中TSGF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其敏感性为71.86%,特异性为92%;在恶性肿瘤中血清TSGF比SA的敏感性、特异性高.结论:TSGF作为恶性肿瘤标志物,对恶性肿瘤的诊断具有广谱性,它在肿瘤的辅助诊断中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刘蕴霞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抗HCV阳性的各类肝病患者HCV-RNA、抗-GOR及其与ALT关系

    目的:观察HCV感染者抗-GOR、HCV-RNA及其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关系.方法:对69例抗-HCV阳性的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检测HCV-RNA、抗-GOR水平,并与ALT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HCV-RNA阳性率分别为59.4%、61.9%和56.3%;抗-GOR的阳性率分别为71.9%、66.7%和68.8%.ALT>40 u/L组与ALT≤40 u/L组抗-GOR和HCV-RNA阳性率均有显著性(P<0.005和P<0.05).结论:抗-GOR检测有助于HCV的诊断,抗GOR阳性率与ALT水平相关.

    作者:俞小忠;李保仝;邵海枫;武建国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老年性白内障囊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性白内障囊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护理.方法:总结24例老年性白内障囊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时整体护理操作程序.结果:24例顺利渡过手术期,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手术增视效果的提高,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魏淑琴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金葡菌及其L型对小鼠胸腺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及其L型(金葡菌L型)对小鼠胸腺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用金葡菌、金葡菌L型、肠毒素B(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 B,SEB)分别作用于小鼠胸腺细胞,同时设立正常对照,于作用后2 h、4 h、6 h、8 h、10 h终止培养.Anninix V和PI双染法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SEB作用2 h、金葡菌作用4 h、金葡菌L型作用6 h后各时间段小鼠胸腺细胞的凋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增高(P<0.01),随着诱导时间的延长,胸腺细胞的凋亡率逐渐增加(P<0.01);SEB诱导胸腺细胞凋亡率在6 h、8 h和10 h时均明显弱于原菌(P<0.01). 结论:金葡菌L型和原菌以及SEB均能促进胸腺细胞凋亡,除SEB外,产SEB金葡菌株及其L型诱导胸腺细胞凋亡还可能有其他因素参与.

    作者:徐飞;夏佩莹;管俊昌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猪囊尾蚴病疫苗研究进展

    猪带绦虫的幼虫囊尾蚴又称囊虫,可寄生人体脑、眼和皮下肌肉等组织,导致不同部位的囊尾蚴病(囊虫病),其中脑囊尾蚴病是寄生于人体脑部严重的寄生虫病之一,常导致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甚至死亡.我国人体囊尾蚴病分布广泛,据新近统计在29个省(区、市)的675个县市有流行,严重威胁着广大人民健康[1].同时,囊尾蚴亦可寄生于猪体,造成猪的囊尾蚴病,给畜牧业生产造成极大的损失.为了有效的控制和预防囊尾蚴病,目前国内外很多研究者正致力于猪囊尾蚴病疫苗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作者:方强;孙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血清B型利钠肽水平对小儿呼吸困难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浓度对判断小儿呼吸困难应用价值.方法:用ELISA法检测有呼吸困难症状的心衰24例、肺炎23例、肺炎心衰18例、正常对照15名、肺炎心衰恢复期10例患儿的血清BNP浓度.结果:心衰组BNP浓度(141.55±75.99) pg/ml高于肺炎心衰组(113.73±87.05)pg/ml、肺炎组(26.00±14.57)pg/ml及正常组(19.31±10.29)pg/ml(P<0.05~P<0.01);肺炎心衰组显著高于肺炎组及正常组(P<0.01),肺炎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检测血清B型利钠肽浓度对判断小儿心功能状态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张彦萍;潘家华;安金斗;周建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妇科疾病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配合,应熟悉手术操作步骤及仪器各系统的名称,准确传递器械,掌握仪器的正确使用及体位的合理调整.结果:手术顺利,无空气栓塞、内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在手术过程中,适当、娴熟的护理配合,可使手术安全、顺利的完成,减少可能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赵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在肝胆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汁酸(TBA)测定对肝胆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循环酶速率法,对202例肝胆疾病患者血清TBA水平进行测定.结果:TBA在各组肝胆疾病的阳性率依次为急性肝炎100%,慢性肝炎95%,肝癌89%,肝硬化85%,胆道疾病76%.结论:TBA的测定是诊断肝胆疾病的重要指标之一.

    作者:程佩萍;李兴武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血浆肌酐两种测定方法偏倚的比较

    目的:比较肌酐酶法和干化学法测定血浆肌酐结果的一致性,并对其进行偏倚评估.方法: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EP9-A文件方案,每天选取临床样本8份,分别用两种方法测定样本肌酐含量,共测定6天,记录检验结果,以肌酐酶法为对比方法,对干化学法进行评估.去除离散值,计算线性方程和相关系数,进行配对t检验和偏倚评估.结果:肌酐酶法测定血浆肌酐明显高于干化学法(P<0.001),但两法具有正相关关系,其回归方程为Y ∧=-3.449 4+0.929 6X,r2=0.993 2.肌酐浓度为100 μmol/L、500 μmol/L、900 μmol/L时,干化学法的相对偏倚分别为10.5%、7.7%、7.4%.结论:两种方法测定血浆肌酐的结果差异有显著性,但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因此必须对肌酐测定的不同方法建立不同的参考值范围或进行方法间的校正.

    作者:杨萍;汤依群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整合子-基因盒系统在细菌耐药性中的作用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细菌的耐药性,甚至是多重耐药性开始大量出现,致使抗生素的疗效逐渐下降,这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此,对细菌耐药性机制的研究,成为临床医师及微生物学家研究的热点.整合子-基因盒系统是近年来在细菌中发现的天然克隆表达系统,整合子(integron) 是一种基因片段,具有位点特异性重组功能,能识别、俘获及表达外来移动性基因盒.基因盒(gene cassette)是整合子上所携带的基因片段,常携带耐药基因.整合子通过位点特异的基因重组使耐药基因发生播散[1].本文就基因盒、整合子的结构及分类,基因盒的移动与表达,整合子-基因盒系统在细菌耐药性传播中的意义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刘婷婷;李凤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开放饮食时间的探讨

    目的:探索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开放饮食的佳时间.方法:将临床症状、体征已消失,血、尿淀粉酶基本恢复正常的轻症胰腺炎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于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血、尿淀粉酶基本正常后7~10天开放饮食,观察组于同等条件下3~5天开放饮食.观察两组开放饮食1周后将反映胰腺炎反跳的各项指标和体重的变化及平均住院日对比.结果:进食1周后,反映胰腺炎反跳的各项指标发生率两组均无明显不同(P>0.05).而体重增加值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住院日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急性轻症胰腺炎患者于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及血、尿淀粉酶基本正常后3~5天开放饮食是安全、合理的,且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康复.

    作者:周红;李渝梅;王静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经肛门根治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经肛门行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护理体会.方法:对16例经肛门行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患儿补充足够营养,术前采用等渗盐水行巨结肠灌肠,做好肠道准备;术后严密观察,做好护理.结果:所有患儿均痊愈.结论:术前充分的肠道准备、术后细致观察、精心护理是治愈该病的重要环节.

    作者:焦旸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