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术中配合

段文燕

关键词:冠状动脉硬化,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术中的配合和护理.结果:手术顺利,无并发症及手术意外的发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结论:做好术前准备,备齐特殊用物,准确传递器械,术中密切观察因手术引起的心电图变化,做好相对应措施及准确的手术配合,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25例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25例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指导及术前、术后护理.结果:术后有1例发生下肢深静脉栓塞,经积极抗凝治疗后痊愈;术后随访,25例患者患肢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运用科学的方法,实施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保证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马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三羟异黄酮抑制黑色素瘤B16细胞增殖作用的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三羟异黄酮抑制黑色素瘤B16细胞增殖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以4',5,7三羟异黄酮处理黑色素瘤B16细胞1~4天后,以生长曲线反映其增殖活力,以B16细胞形态、黑色素含量及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等观察三羟异黄酮对黑色素瘤B16细胞的抑制增殖作用.结果:用10、30、90 μmol/L的三羟异黄酮作用肿瘤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抑瘤作用(P<0.05~P<0.01).表现为黑色素生成能力增加,细胞生长缓慢,可使B16细胞阻断在S期.结论:三羟异黄酮不同剂量对体外黑色素瘤B16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作者:江城梅;赵文红;孟灿;吕合作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环孢素联合化疗逆转急性白血病多药耐药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环孢素(cyclosporin A,CsA)联合化疗逆转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的临床疗效.方法:2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随机分成逆转组(CsA联合化疗)和对照组(单用化疗),且对16例逆转组患者进行P-糖蛋白(P-gp)测定.结果:逆转组总有效率 68.8%,复治患者的完全缓解(CR)7/10,均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25.0%)和复治患者CR(1/8),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CsA联合化疗可以克服白血病细胞的MDR,而且随着白血病细胞P-gp阳性表达率增高,CsA的耐药逆转作用可能会越明显.

    作者:殷献录;李静;刘桂玲;陈昱旻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血浆肌酐两种测定方法偏倚的比较

    目的:比较肌酐酶法和干化学法测定血浆肌酐结果的一致性,并对其进行偏倚评估.方法: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EP9-A文件方案,每天选取临床样本8份,分别用两种方法测定样本肌酐含量,共测定6天,记录检验结果,以肌酐酶法为对比方法,对干化学法进行评估.去除离散值,计算线性方程和相关系数,进行配对t检验和偏倚评估.结果:肌酐酶法测定血浆肌酐明显高于干化学法(P<0.001),但两法具有正相关关系,其回归方程为Y ∧=-3.449 4+0.929 6X,r2=0.993 2.肌酐浓度为100 μmol/L、500 μmol/L、900 μmol/L时,干化学法的相对偏倚分别为10.5%、7.7%、7.4%.结论:两种方法测定血浆肌酐的结果差异有显著性,但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因此必须对肌酐测定的不同方法建立不同的参考值范围或进行方法间的校正.

    作者:杨萍;汤依群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血清B型利钠肽水平对小儿呼吸困难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浓度对判断小儿呼吸困难应用价值.方法:用ELISA法检测有呼吸困难症状的心衰24例、肺炎23例、肺炎心衰18例、正常对照15名、肺炎心衰恢复期10例患儿的血清BNP浓度.结果:心衰组BNP浓度(141.55±75.99) pg/ml高于肺炎心衰组(113.73±87.05)pg/ml、肺炎组(26.00±14.57)pg/ml及正常组(19.31±10.29)pg/ml(P<0.05~P<0.01);肺炎心衰组显著高于肺炎组及正常组(P<0.01),肺炎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检测血清B型利钠肽浓度对判断小儿心功能状态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张彦萍;潘家华;安金斗;周建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羊膜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粘连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羊膜在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粘连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对60只中国白兔行L5水平椎板切除术后,据术前随机分组,分别在硬膜外覆盖羊膜(羊膜组)、几丁糖膜(几丁糖膜组),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覆盖.术后2、4、8、12周每组分别处死5只动物,通过双盲法对所取标本做组织学观察及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结果:空白对照组暴露的硬膜发生广泛粘连,硬膜外腔几乎消失;羊膜组和几丁糖膜组硬膜外瘢痕稀少,硬膜表面光滑,硬膜外形成潜在腔隙,维持了硬膜外的有效空间.不同时间段三组间粘连度评价以羊膜组低,几丁糖膜组次之,空白组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在硬膜和骶棘肌间放置合适的材料可预防硬膜外粘连;羊膜能预防硬膜外瘢痕向椎管内延伸,是一种有效预防硬膜外粘连的生物相容性材料.

    作者:朱勋兵;周建生;潘功平;肖玉周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老年性白内障囊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性白内障囊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护理.方法:总结24例老年性白内障囊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时整体护理操作程序.结果:24例顺利渡过手术期,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手术增视效果的提高,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魏淑琴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猪囊尾蚴病疫苗研究进展

    猪带绦虫的幼虫囊尾蚴又称囊虫,可寄生人体脑、眼和皮下肌肉等组织,导致不同部位的囊尾蚴病(囊虫病),其中脑囊尾蚴病是寄生于人体脑部严重的寄生虫病之一,常导致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甚至死亡.我国人体囊尾蚴病分布广泛,据新近统计在29个省(区、市)的675个县市有流行,严重威胁着广大人民健康[1].同时,囊尾蚴亦可寄生于猪体,造成猪的囊尾蚴病,给畜牧业生产造成极大的损失.为了有效的控制和预防囊尾蚴病,目前国内外很多研究者正致力于猪囊尾蚴病疫苗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作者:方强;孙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整合子-基因盒系统在细菌耐药性中的作用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细菌的耐药性,甚至是多重耐药性开始大量出现,致使抗生素的疗效逐渐下降,这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此,对细菌耐药性机制的研究,成为临床医师及微生物学家研究的热点.整合子-基因盒系统是近年来在细菌中发现的天然克隆表达系统,整合子(integron) 是一种基因片段,具有位点特异性重组功能,能识别、俘获及表达外来移动性基因盒.基因盒(gene cassette)是整合子上所携带的基因片段,常携带耐药基因.整合子通过位点特异的基因重组使耐药基因发生播散[1].本文就基因盒、整合子的结构及分类,基因盒的移动与表达,整合子-基因盒系统在细菌耐药性传播中的意义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刘婷婷;李凤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sFas、sFasL测定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Fas(soluble Fas,sFas)和可溶性Fas配体(soluble Fas Ligand,sFasL)在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3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sFas、sFasL水平.结果: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sFas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P<0.01);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sFas水平明显低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P<0.05);血清sFas浓度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临床分型和疗效相关.血清sFasL水平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和正常对照血清中含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AA患者血清sFas水平降低,可作为反映AA病情严重程度和疗效观察的有效指标之一.

    作者:邓庆梅;朱义朗;王超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以舞蹈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及文献复习

    目的:分析以舞蹈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总结2例以舞蹈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复习文献.结果:2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经脑脊液检查和头颅CT证实诊断,以全身型舞蹈症状为主要表现.结论:全身型舞蹈症可以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症状之一.

    作者:周春雷;李袁华;赵德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国产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4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国产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及恶性肿瘤相关物质(tumor supplied group of factors,TSGF)的变化.方法:初治的Ⅲ~Ⅳ期NSCLC患者40例,以国产紫杉醇135 mg/m2,静脉滴注,d1,顺铂30 mg/m2,静脉滴注,d1~d3,连用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TSGF应用生化比色法检测.结果:全组35例可评价,部分缓解(PR)15例,稳定(SD)12例,进展(PD)8例,有效率(CR+PR)为42.9%.主要毒副反应为胃肠反应(Ⅲ~Ⅳ级为11.4%)和血液学毒性(Ⅲ~Ⅳ级白细胞下降为14.2%).在治疗有效的患者中治疗后TSGF明显下降(P<0.001),而在治疗无效的患者中治疗后TSGF无明显下降(P>0.05).结论:国产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NSCLC有较好疗效,毒性较小,TSGF可作为肺癌治疗疗效的评价依据之一.

    作者:赵伟庆;季枚;吴昌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机械通气联合亚低温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护理

    目的:总结机械通气及亚低温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护理要点.方法:对24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在常规脑复苏、对症与支持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机械通气联合亚低温治疗.结果:抢救成功、顺利脱离呼吸机23例,死亡1例;治疗期间未发生压疮、吸入性肺炎,亦无因血压、心律失常等并发症而发生严重后果.结论:加强降温及复温过程中的呼吸、循环、体位等方面的护理是保证治疗顺利成功的重要因素.对生命体征的监测及循环系统功能的监护,保持呼吸道通畅是确保临床疗效、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的有效措施.

    作者:陈莲芳;童蓉;王银娥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人莱姆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的现状

    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Bb)是新发现的人兽共患病--莱姆病的病原体,主要通过硬蜱吸血传播给人.人对该螺旋体普遍敏感,感染后约半数以上发病.此病先由Steere于1975年在美国康涅狄格洲的莱姆镇发现而命名.人莱姆病临床表现多样,极易造成误诊.对莱姆病的诊断除参考流行病学资料、接触史、临床症状外,实验室诊断主要分为病原体分离及血清学检查两部分.本文就莱姆病的实验室诊断作一综述.

    作者:李英欣;史东辉;蒋惠荷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研究小儿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的流行特点,与年龄、季节、性别的关系以及MP感染后的首发症状.方法:对1999~2004年门诊和住院14岁以下部分患儿的血清,用被动凝聚法检测MP特异IgM抗体.结果:MP-Ab阳性率有一定规律;一年四季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男女性别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5);多见于学龄前儿童(32.24%)和学龄期儿童(40.63%);近年来,MP感染引起的肺外症状有明显增加趋势.结论:MP感染的流行与年龄、季节、性别有密切的关系,MP感染引起的肺外损伤有增加趋势.

    作者:王素梅;刘欣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UF-100流式尿沉渣分析仪在筛选妊娠早期无症状尿路感染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UF-100流式尿沉渣分析仪在筛选妊娠早期无症状尿路感染(asymptomatic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AUTI)中的可靠性.方法:收取合格中段尿309份,取10 μl 做细菌培养及菌落计数,剩余标本用UF-100流式尿沉渣分析仪主要检测细菌计量、白细胞计数.结果:细菌培养有21份培养出有意义细菌(菌落计数≥104~105 CFU/ml),阳性率为6.8%.UF-100分析仪检出32份阳性标本,其中有17例细菌培养阴性,假阳性率为5.9%.6例细菌培养阳性,UF-100分析为阴性,假阴性率为28.6%.UF-100分析仪的敏感性为71.4%, 特异性为94.1%,阳性预示值为46.9%.两法检测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法检测结果间有密切关联性(P<0.005).结论:UF-100分析仪可初筛AUTI,诊断AUTI仍以细菌培养为首选.

    作者:林萍;孙阳;张友玲;李凤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交腿皮瓣修复小腿及足部软组织缺损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总结交腿皮瓣修复小腿及足部软组织缺损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对8例用交腿皮瓣修复小腿及足部软组织缺损术后的患者,采用手术前后心理护理、术前创面及供瓣区的准备、术后皮瓣的护理等全面而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8例交腿皮瓣中,1例蒂部感染,1例皮瓣远端表皮坏死,均于换药后痊愈,其余皮瓣均为Ⅰ期成活,外形理想,患者满意.结论:用交腿皮瓣修复小腿及足部软组织缺损,全面而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交腿皮瓣成活的关键.

    作者:刘丽;赵永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苦参素联合猪苓多糖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苦参素联合猪苓多糖注射液在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方面的疗效.方法:将7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2例,对照组31例.治疗组应用苦参素注射液600 mg静脉滴注,1次/天,3个月后改用苦参素胶囊200 mg口服,3次/天,总疗程6个月,猪苓多糖注射液40 mg肌肉注射,1次/天,用20天,停用10天,重复3次,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HBeAg、抗HBe、HBV-DNA的变化.结果:治疗组HBeAg和HBV-DNA阴转率、抗HBe阳转率分别为45.2%、45.2%、35.7%,均高于对照组9.7%、6.5%、6.5%(P<0.01),而肝功能复常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苦参素联合猪苓多糖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提高机体免疫力,有效抑制乙肝病毒(HBV)复制,促进HBeAg及HBV-DNA阴转,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张加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金葡菌及其L型对小鼠胸腺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及其L型(金葡菌L型)对小鼠胸腺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用金葡菌、金葡菌L型、肠毒素B(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 B,SEB)分别作用于小鼠胸腺细胞,同时设立正常对照,于作用后2 h、4 h、6 h、8 h、10 h终止培养.Anninix V和PI双染法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SEB作用2 h、金葡菌作用4 h、金葡菌L型作用6 h后各时间段小鼠胸腺细胞的凋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增高(P<0.01),随着诱导时间的延长,胸腺细胞的凋亡率逐渐增加(P<0.01);SEB诱导胸腺细胞凋亡率在6 h、8 h和10 h时均明显弱于原菌(P<0.01). 结论:金葡菌L型和原菌以及SEB均能促进胸腺细胞凋亡,除SEB外,产SEB金葡菌株及其L型诱导胸腺细胞凋亡还可能有其他因素参与.

    作者:徐飞;夏佩莹;管俊昌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术中配合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术中的配合和护理.结果:手术顺利,无并发症及手术意外的发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结论:做好术前准备,备齐特殊用物,准确传递器械,术中密切观察因手术引起的心电图变化,做好相对应措施及准确的手术配合,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

    作者:段文燕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