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剂量芬太尼对心脏手术心肌保护作用的影响

张运淳;陈启旭;陈兰仁;林学武

关键词:心脏外科学, 芬太尼, 心肺转流术, 肌钙蛋白Ⅰ, 快通道
摘要:目的:比较不同剂量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心肺转流(cardiaopulmonary bypass,CPB)心内直视手术中对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及快通道管理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行房间隔缺损或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B和C组,每组10例,芬太尼用量为A组15μg/kg、B组30μg/kg、C组50 μg/kg,三组均复合丙泊酚2~4 mg·kg-1·h-1静脉持续输注.分别于手术前(T1)、开放主动脉即刻(T2)、开放主动脉30 min(T3)、CPB停机4 h(T4)及24 h(T5)5个时点抽取桡动脉血测定血浆cTn-Ⅰ浓度,监测心电图(ECG)、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鼻咽温和直肠温,记录术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和ICU停留时间.结果:与术前比较,三组患者血浆cTn-Ⅰ浓度在T3、T4和T5时点均显著升高(P<0.01);于T4时点达峰值,T5时点开始下降;组间比较B组和C组比A组低(P<0.01);B组和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清醒时间以A组为短(P<0.05),B组和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时间A、B两组均短于C组(P<0.01和P<0.05),A、B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CU停留时间A、B、C三组虽呈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肺转流心内直视手术中,芬太尼用量30μg/kg复合丙泊酚2~4 mg·kg-1·h-1是较为理想的具有心肌保护作用和快通道实施的临床用药剂量.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低剂量氟尿嘧啶联合小剂量顺铂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低剂量氟尿嘧啶(5-Fu)持续输注联合小剂量顺铂(PDD)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其毒副作用.方法:5-Fu250 mg·m-2·d-1,通过便携式微量输液泵持续深静脉输注3周;PDD 6 mg·m-2·d-1,静脉输注1 h,每周5天,连用3周,每4周为1周期.治疗2周期以上评价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有效率为52.8%.初治和复治患者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毒性反应主要为Ⅰ~Ⅱ度血液学毒性及胃肠道黏膜反应.结论:低剂量5-Fu持续输注联合小剂量顺铂是治疗晚期胃癌的一种有效低毒的化疗方案,适用于晚期胃癌的治疗.

    作者:夏晓阳;叶爱和;陈爱民;许静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并发心房颤动(房颤)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在AMI发病后连续3~7天心电监护中,18例新出现房颤(房颤组),20例无房颤出现(非房颤组).根据房颤发生的时间将房颤组又分为房颤早发亚组(8例,房颤发生于AMI发病24 h内)和房颤迟发亚组(10例,房颤发生于AMI发病24 h后),比较两组间及两亚组间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房颤组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发生率较高(P<0.05).房颤早发亚组梗死相关动脉以右冠状动脉近端阻塞为主,而房颤迟发亚组梗死相关动脉以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阻塞为多(P<0.05).结论:AMI并发房颤的患者有较严重的冠状动脉病变,房颤出现的时间与梗死相关动脉有关.

    作者:陈以强;桑更生;崔勇;陆江辉;袁志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前列腺切除术后再入院的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前列腺切除术后再入院的原因.方法:对13例前列腺切除术后再入院的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中有排尿困难9例,其中膀胱颈挛缩5例,后尿道狭窄3例,腺体残留1例;膀胱结石1例;附睾炎3例.结论:后尿道狭窄、膀胱颈挛缩和附睾炎是前列腺切除术后再入院的主要原因.

    作者:许海斌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消化性溃疡再出血82例发病诱因分析

    目的:分析消化性溃疡再出血的发病因素.方法:统计患者的性别、年龄、溃疡大小、出血量、幽门螺杆菌(Hp)感染、腹痛、治疗情况、基础疾病、服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史、营养状况、饮食习惯、劳动强度及夜间休息等临床资料,分析消化性溃疡再出血的发病因素.结果:82例中十二指肠溃疡发生率为70.73%,胃溃疡为26.83%,<50岁青壮年为78.05%,无基本治疗87.80%,Hp阳性86.59%,夜间休息差78.05%,男性76.83%,女性23.17%,饮食习惯不良76.83%,劳累73.17%,营养不良56.10%.结论:无基本治疗、Hp感染、年龄<50岁、夜间休息差、不良饮食习惯、劳累及营养不良是消化性溃疡再出血的主要诱发因素.

    作者:李金荣;侯贵文;彭浩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产后出血36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病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367例产后出血的治疗以加强子宫收缩、维持有效循环、祛除致病因素为主.结果:产后出血的首位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209例),其次是胎盘因素及软产道裂伤.危险因素依次为手术产、巨大儿、产程延长、胎盘胎膜残留以及各种妊娠合并症.结论:有效地防治产后出血是提高产科质量、减少孕产妇死亡的重要措施之一.

    作者:江世芳;谢穗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电化学发光与酶免疫分析检测HBsAg的比较

    目的:比较电化学发光(ECLI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sAg的结果.方法:选择HBsAg阳性标准品和99例4种模式样本[①HBsAg(+)/HBeAg(+)/HBcAb(+);②HBsAg(+)/HBeAb(+)/HBcAb(+);③HBsAg(+)/HBcAb(+);④HBeAg(+)HBcAb(+)],分别采用ECLIA和ELISA一步法、二步法检测HBsAg.结果:ECLIA的日内CV比ELISA一步法、二步法分别提高3.3%和3.2%,日间CV分别提高3.5%和3.3%,敏感度各为0.063、0.5和0.25 ng/ml.①②③模式3种方法HBsAg 100%阳性率.④模式2例ECLIA 1:50稀释和ELISA二步法为阳性,而ECLIA原倍和ELISA一步法为阴性.①模式1:50稀释后的HBsAg COI值比原倍血清高.结论:ELISA一步法检测HBsAg,简便快速,标本的含量较低或浓度过高可出现假阴性.为避免一步法Hook效应造成的假阴性,可采用经典的两步法.ECLIA灵敏度高,但也存在Hook效应,必要时应稀释标本进行检测或进行中和确证试验.

    作者:黄秋芳;李守荣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对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心率变异性(HRV)变化,评估PCI对冠心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适合PCI的患者32例,其中心绞痛组20例,心肌梗死组12例,于PCI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分别测HRV时域指标和频域指标.结果:PCI术后1个月HRV中24 h正常窦性R-R间期标准差、24 h每5 min窦性R-R间期均值标准差和高频均较术前改善(P<0.05),而术后6个月HRV除正常连续窦性R-R间期差值均方根(P>0.05)外,其余指标均进一步改善(P<0.01).结论:PCI可以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可能与PCI改善了患者心肌缺血及纠正神经体液因子对窦房结功能、心室肌功能的调控失衡有关.

    作者:竟雪莹;余强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骨折12例分析

    目的:介绍微创接骨板固定术治疗胫骨骨折,并观察其效果.方法:采用闭合复位经皮插入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12例.术后不辅以其它外固定,第2天即开始不负重关节功能锻炼.结果:随访12例,随访时间6~18个月.所有切口一期愈合.骨折无延迟愈合,无畸形愈合,平均临床愈合时间14周.采用Johner-Wruhs评分标准,优8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1.6%.结论:微创接骨板固定术是治疗胫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邵全安;刘长征;吴建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免疫功能监测

    目的:了解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患者的免疫状态特点.方法:选取正常对照组19名及HLD患者21例,散射比浊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补体水平及外周静脉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16+CD56+、CD19+计数.结果:HLD患者体液免疫指标中CD19+、IgG、IgM均较正常组升高,C4较正常组减低(P<0.05~P<0.01);细胞免疫指标CD4+、CD4+/CD8+、CD3-CD16+CD56+均较正常组减低,CD8+升高(P<0.05~P<0.01).结论:HLD患者的免疫状态紊乱表现为体液免疫处于亢进状态,细胞免疫低下.

    作者:许力;杨任民;洪铭范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建立幼犬股骨头坏死模型的实验研究

    目的:为研究Perthes病治疗建立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法:采用健康未成年杂种犬20只,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每周肌肉注射甲基强的松龙(16 mg/kg)2次;另一组用液氮冷冻股骨头,术后定期行X线、MRI、ECT检查,并取股骨头行组织切片了解股骨头坏死情况.结果:两实验组均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激素组第4周复制成功率为40.0%,第8周成功率为75.0%,总成功率为55.6%;而液氮冷冻组第4周复制成功率为90.0%,第8周成功率为100.0%,总成功率95.0%.结论:单独使用激素或液氮冷冻股骨头均可建立幼犬股骨头坏死模型,但单用激素并非一定引起股骨头坏死.液氮冷冻建立的幼犬股骨头坏死可作为研究Perthes病治疗的理想动物模型.

    作者:官建中;周建生;肖玉周;刘振华;郭冰沁;张俊祥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胆囊切除术后再手术的原因与预防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后再次手术的原因、方法及防治措施.方法:综合分析9例胆囊切除术后再手术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残余胆囊结石6例,腹腔出血1例,胆管损伤1例,胆漏1例.9例再手术患者均获得满意疗效.结论:对胆囊切除术后仍有症状者应做全面检查,找出原因并进行相应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绝大部分的再次手术通过术前评估及术中各种方法的应用是可以预防的.

    作者:李晓广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一侧额眶严重交通伤的临床特点及救治

    目的:探讨一侧额眶部严重交通伤的临床特点及救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一侧额眶部严重交通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开放性损伤多,意识障碍多较轻,眼部并发症多,远期精神障碍明显.影像学常见着力侧额骨、眶骨、筛骨、蝶骨骨折,局限于额、颞叶的脑挫裂伤、脑内血肿,局限于额颞部、前颅底的硬膜外、下血肿.另外可见视神经管骨折,眼球突出或破裂萎陷.27例均随访6~12个月,综合其神经功能、面容整复、脑脊液漏及精神功能4个方面,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GOS Ⅰ级18例,整形效果满意.结论:一侧额眶部交通伤发生率高.损伤特点与交通伤类型、着力部位的生理解剖特点有关.救治原则:争取一期手术彻底清创,清除颅内血肿和破碎坏死脑组织以防脑疝,额眶骨折整复矫畸,视神经管减压以挽救视力及脑脊液漏修补以防颅内感染.

    作者:张志田;陈士祥;黄俊杰;崔颖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过期妊娠分娩时机和方式的选择对母婴的影响

    目的:探讨过期妊娠对母体及围生儿的影响及适时终止妊娠的意义.方法:对4 383例分娩产妇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过期妊娠组手术产、产后出血、羊水过少、巨大胎儿、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率等均高于足月妊娠组(P<0.01~P=0.000).结论:过期妊娠对母婴的危害极大,应尽力避免过期妊娠的发生,适时终止妊娠,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改善母儿预后.

    作者:周云;李媛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慢性肾衰竭患者尿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活性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患者尿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l-β-D-glucosaminidase,NAG)活性变化及其在慢性肾衰竭进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用光电比色法测定87例慢性肾衰竭患者尿NAG的活性,并根据其肾脏病变是否稳定以及是否合并高血压将患者分为肾脏病变稳定组、肾脏病变活动组、高血压组和非高血压组,分别比较尿NAG的活性.同期选择3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结果:慢性肾衰竭尿NAG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肾脏病变活动组尿NAG活性显著高于肾脏病变稳定组(P<0.01),高血压组尿NAG活性显著高于非高血压组(P<0.01).结论:慢性肾衰竭病程中,肾脏病变活动和高血压可能是加重肾小管-间质损伤的重要因素.

    作者:张燕;李珺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宿州市交通警察血铅水平调查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调查安徽省宿州市交通警察血铅水平,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对可能影响血铅((Y))的因素即外勤年限(X1)、血红蛋白(X2)、吸烟与否(X3)、血锌(X4)等进行了单因素相关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交通警察血铅和尿铅均数为119.79μg/L和6.99μg/L,与对照组(88.38μg/L和5.34μ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和P<0.01).单因素分析表明血铅与外勤年限呈正相关(P<0.001),与血红蛋白呈负相关(P<0.001),多元逐步回归方程为:(^Y)=132.95+0.93X1-0.86X2+7.37X3+14.30X4.结论:交通警察血铅有随外勤年限增加呈升高趋势,且使血红蛋白合成受到一定程度抑制.

    作者:秦淑国;毕早斌;陈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急性颅内血肿清除后继发对侧迟发性血肿20例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后继发对侧迟发性血肿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0例颅内血肿清除后继发对侧迟发性血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再次手术清除对侧迟发性血肿者16例,另4例病情较轻行保守治疗;20例中10例恢复良好,残疾4例,病死6例,病死率30%.结论:在清除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时,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或术后出现病情恶化时,应想到对侧迟发性血肿形成的可能,应及时进行对侧钻颅探查或复查头颅CT,早诊早治以改善预后.

    作者:吴保浒;黄爱强;许淮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进展期贲门癌全胃切除消化道重建65例分析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治疗进展期贲门癌的适应证和消化道重建方式.方法:65例进展期贲门癌患者行全胃切除术后重建消化道,其中行食管空肠Roux-en-Y(RYR组)吻合术36例,食管空肠端侧(TSR组)吻合术29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瘘.1年生存率58.5%;2年生存率35.4%.术后并发胸腔积液4例,肺不张1例,腹部切口裂开1例.RYR组代胃肠管扩张容积明显(P<0.001),钡剂在代胃肠管内滞留时间相对TSR组延长(P<0.001),返流性食管炎发生率低(P<0.05).结论:进展期贲门癌可积极行全胃切除术.消化道重建以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具有优越性.

    作者:李汉成;王峰;马腾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腔内手术与开放性手术治疗尿道狭窄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腔内与开放性手术治疗尿道狭窄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外伤性尿道狭窄腔内与开放性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腔内组75例,成功率89.4%,开放组28例,成功率92.7%.结论:腔内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一般可作为首选,具体治疗方式应根据狭窄部位、狭窄长度、瘢痕厚度、硬度及全身情况而定.

    作者:刘彬;单卫民;杜永强;徐自立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脑胶质瘤术后放射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脑胶质瘤术后放射治疗疗效及影响脑胶质瘤患者生存的因素.方法:对脑胶质瘤低级别39例(Ⅰ+Ⅱ级)、高级别31例(Ⅲ+Ⅳ级)及室管膜瘤4例均进行手术切除,其中肉眼肿块全切31例,大部切除38例,部分切除5例,均在手术后3~4周内接受放射治疗.其中16例高分级患者放射治疗后接受化疗.结果:年龄<45岁、全切术和病理低级别者1、3和5年生存率较高(P<0.05~P<0.01).结论:脑胶质瘤术后放射治疗是有效治疗方法,年龄、病理分级、手术方式、化疗是影响放射治疗脑胶质瘤的重要预后因素.

    作者:包宗玲;魏洁;项飞;丁仁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重症臀肌挛缩症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重症臀肌挛缩症的手术方式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根据刘国辉等制定的臀肌挛缩症的分度方法和重症诊断标准,对确诊的287例重症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及结合术后功能锻炼,并随访其疗效.结果:随访11个月~8年,有效率100.0%,治愈率97.5%,并发症少,无复发.结论:手术彻底松解挛缩组织,减少创伤,结合术后有效的功能锻炼,可以明显提高重症臀肌挛缩症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袁毅;孙军;蒋家潭;张红亮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