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戴红波;陈红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的病因、并发症及转归情况.方法:将脑梗死按梗死面积分为两组:A组为大面积脑梗死组20例;B组为非大面积脑梗死组50例.比较两组之间发病原因、并发症及转归.结果:A组房颤性所致脑梗死、消化道出血率和出血性梗死的发生率以及病死率均高于B组(P<0.05~P<0.005).结论:心源性脑栓塞是大面积脑梗死的常见病因之一,大面积脑梗死易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出血性梗死等并发症,且病死率较高.
作者:尹伟;王伟;张军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肺炎与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关系.方法:对2002年1月~2003年11月收治的新生儿重症肺炎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患儿28例进行分析观察.结果:治愈16例,好转7例,病死5例,病死率为18%,均死于MODS.结论:新生儿重症肺炎常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病程愈长,器官功能衰竭出现几率愈高,某一器官发生病变后,可引起另一器官的功能障碍.
作者:石佑根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婴儿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的临床特点、检测手段及治疗.方法:对25例经酶免疫斑点技术确诊为CMV感染的婴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支气管肺炎11例(44%),中枢神经系统损害11例(44%),高胆红素血症8例(32%),所有病例均给予更昔洛韦(ganciclovir,GCV)治疗,支气管肺炎治愈8例,好转3例;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治愈1例,好转9例,未愈1例;高胆红素血症治愈2例,好转6例.结论:婴儿CMV感染以支气管肺炎、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和高胆红素血症为多见,血清特异性CMV-IgM抗体阳性为CMV感染的实验室诊断依据,GCV是治疗婴儿CMV感染的首选药物.
作者:赵武;陈兰举;王亚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症状,母乳性黄疸是新生儿黄疸中较常见的原因,近年来随着新生儿黄疸的增多,对母乳性黄疸的认识提高.我院自2000年3月~2003年3月 共收治53例母乳性黄疸患儿,现作报道.
作者:丁辉;甄琴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低血糖反应在糖尿病(DM)治疗过程中极易发生,如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易造成心脑等重要器官损害,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引起患者死亡.老年人DM患者由于年龄大,常合并有其他疾病,对正确用药了解不够易发生药物性低血糖,且由于临床症状不典型,常易误诊而不能得到及时抢救,病死率较高.为了有效地预防DM患者治疗中的低血糖反应的发生,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现将我院1999年7月~2003年7月收治的老年人DM住院患者中并发低血糖30例进行分析.
作者:骆玉乔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表达与人肝细胞癌发生和发展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occludin在人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并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细胞结构.结果:occludin主要定位于肝细胞膜,且癌旁肝组织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肝细胞癌(P<0.01).癌旁肝组织occludin表达++~+++级强度显著高于肝细胞癌(P<0.005).occludin在10例分化较好(Ⅰ、Ⅱ级)的肝细胞癌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其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33例分化较差(Ⅲ、Ⅳ级)的肝细胞癌中,occludin在癌旁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高于癌组织(P<0.05).结论:肝细胞癌与癌旁肝组织相比,occludin表达阳性率及其强度均明显下降,其改变在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作者:朱光能;承泽农;桂淑玉;周青;朱华庆;张素梅;吴强;汪渊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评价下腔静脉扩张、内置支架联合脾肾分流术治疗下腔静脉节段性病变伴肝静脉闭塞型Budd-Chiari(布-加)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布-加综合征14例采用本术式治疗.其中2例下腔静脉仅轻度狭窄只行经皮下腔静脉扩张成形术,然后行脾肾分流术.结果:无手术死亡及肝性脑病发生.2例术后发生肝功能衰竭自动出院.下腔静脉压力和门静脉压力分别由术前16~23 cmH2O和28~43 cmH2O降为术后9~14 cmH2O和20~28 cmH2O.随访12例,随访时间12~38个月,无腹胀、腹腔积液及下肢凹陷性水肿.结论:下腔静脉扩张、内置支架联合脾肾分流术是下腔静脉节段性病变伴肝静脉闭塞型布-加综合征较好的选择.该法创伤小,疗效确切.
作者:周为民;李晓强;余朝文;聂中林;孟庆友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性反转综合征发病的可能原因.方法:运用人类外周血淋巴细胞常规染色体核型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分析30个中期分裂相,核型均为46,XY.结论:该女性患者为46,XY男性性反转综合征;SRY基因的突变或缺失以及SOX基因的突变是导致性反转综合征的主要原因.
作者:鲍明升;程双怀;梁玉华;黄银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总结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应用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20例,均采用有限切开复位,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结果:随访半年以上18例,骨折均愈合.其中断钉1例,延迟愈合1例,成角畸形1例.结论:采用有限切开复位、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具有骨折稳定性可靠、有利于骨折愈合和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是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理想方法.
作者:董德凡;凌能本;陈跃;刘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低浓度(0.25%)罗哌卡因用于颈丛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行甲状腺腺瘤切除术40例,随机分为R组20例颈丛阻滞注入罗哌卡因,L组20例注入1%利多卡因+0.19%布比卡因.观察临床效果、并发症及其恢复时间,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结果:两组麻醉起效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并发症声音嘶哑的恢复时间R组快于L组(P<0.05).结论:0.25%罗哌卡因用于颈丛阻滞在临床效应和安全方面较为理想.
作者:金钟;赵佑君;唐雅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心肌再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1995年10月~2003年10月收治的24例心肌再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初发性心肌梗死144例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再梗死组有吸烟史、患梗死后心绞痛及合并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者均高于对照组(P<0.05~0.005),出现心力衰竭者较对照组多(P<0.005),病死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较多危险因素时易发生心肌再梗死,且预后差,临床上应注意识别高危患者,积极控制危险因素,给予合理的治疗,以改善预后.
作者:屈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突发性心动过速(室上速)系阵发出现的迅速而规律的异位心律,其起搏点位置在心房、房室交界区,可见于健康人,亦见于风湿性心脏病、预激综合征、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和洋地黄中毒等.此症发作时多有心悸、胸闷和头晕症状.发作时间长,频率快或基础心脏病较严重者,易引发血流动力学障碍[1].该症并发在产妇的临产过程中,对母婴安全威胁极大.本文介绍1例临产妇突发室上速、行转律治疗成功、顺利分娩的护理体会.
作者:曹乐维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双侧附睾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报道1例42岁双侧附睾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手术标本经光镜及免疫组化检查,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表现为无痛性双侧附睾肿大,病理诊断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恶性淋巴瘤.免疫表型CD45、CD20、CD79α阳性,CD45RO、CD3、细胞角蛋白(CK)、胎盘碱性磷酸酶(PLAP)阴性.结论:双侧附睾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极为罕见,根据组织学特点,结合免疫组化染色,可以明确诊断.
作者:武春燕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总结500例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EVAP)的临床经验.方法:采用TUEVAP治疗前列腺增生490例和前列腺癌10例.结果:切除前列腺重量平均58.2 g.平均手术时间50 min.大尿流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比术前有显著改善(P<0.01),而剩余尿则明显减少(P<0.01). 结论:TUEVAP适应证宽,安全,并发症少,疗效好.
作者:夏仁惠;刘剑新;周伟邦;钱余;田长海;孟向荣;韩孝洲;张勇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比较现代囊外摘除术(ECCE术)与超声乳化术(Phaco术)治疗青光眼滤过术后的白内障临床疗效.方法:53例(62眼)青光眼滤过术后并发性白内障患者,其中行ECCE术30例(35眼)行Phaco术23例(27眼),随访术后两组患者视力、并发症及眼压,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后视力≥0.5者,Phaco组为17眼(62.96%),ECCE组为13眼(37.14%),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术后房闪(++)以上,有纤维素性渗出或晶体表面有色素沉着者ECCE组高于Phaco组(P<0.05).术后眼压随访两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术式中,Phaco术优于ECCE术.
作者:谢维;姚淑玲;李玉虹;许长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总结短肠综合征患者的营养支持护理经验.方法:对28例短肠综合征患者在应用营养支持治疗期间,实施中心静脉置管及营养液应用等护理措施.结果:28例短肠综合征患者经营养支持后均取得预期效果,且无护理并发症.结论:严格的护理操作及营养支持时的监测是保证短肠综合征患者应用营养支持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检测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血浆尾加压素(urotensinⅡ,UTN)的变化,探讨其在心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心衰组30例,NYHA心功能为Ⅱ~Ⅲ级;对照组19例,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UTN.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UTN在治疗前心衰患者血浆中明显升高(P<0.01),并且不受年龄、性别、NYHA心功能分级和心脏疾病种类的影响(P>0.05).结论:UTN是一个比较独立的危险因素,在心衰的诊断中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周亚刚;张海婴;蒋克泉;伍旭升;张高峰;曹健敏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患者男性,70岁.以四肢活动障碍4年且逐渐加重而入院.患者4年前出现四肢活动迟缓,症状逐渐加重,近半年出现反应迟钝,饮水呛咳,发音不清.既往史、家族史无特殊.入院查体:神志清楚,言语含糊不清,面具脸,偶有强哭强笑表现.
作者:李袁华;周春雷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硝酸甘油治疗小儿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68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在常规强心、利尿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硝酸甘油治疗,对照组加用酚妥拉明治疗;观察两组治愈率及气促、肺部罗音的消失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2.5%高于对照组71.4%(P<0.05).气促缓解天数治疗组(4.52±1.23)天少于对照组(6.18±1.36)天(P<0.01);肺部罗音消失天数治疗组(5.24±1.18)天少于对照组(6.67±1.34)天(P<0.01).结论:硝酸甘油是治疗小儿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有效药物.
作者:罗厚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总结29例银屑病患者临床护理的经验.方法:采用普鲁卡因静脉封闭等治疗,并进行系统的护理.结果:29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3.1%,护理效果较满意.结论:在银屑病的治疗及护理过程中,护士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重视心理护理、皮肤护理,加强对激素用药的观察和健康指导.
作者:杨洪霞 刊期: 200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