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星光;黄丽蓉
患者男性,51岁,既往体健.2002年4月21日凌晨2时突感心前区不适,随即呼吸、心跳停止,约10 min后即送来我院急诊室.心电图示一直线,立即建立静脉通道,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胸外心脏按压,肾上腺素1、3、5、7 mg静脉推注,纳洛酮、肾上腺皮质激素、碳酸氢钠等,持续约30 min,心电图仍为一直线.与家属谈话,拟准备静脉溶栓,在取得家属同意后,选择尿激酶静脉溶栓.5%葡萄糖液250 ml加尿激酶150万u静脉滴注,30 min内滴完;同时,心肺复苏继续进行,40 min后心电图显示为窦性心率,Ⅱ、Ⅲ、aVF导联显示ST段向上抬高约0.3 mV,血压维持在90~110/50~70 mmHg,转急诊病房.
作者:伍德生;汪建超;吴晓飞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泌尿系统感染的主要菌群分布及其敏感药物.方法:细菌鉴定按操作规程进行,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结果:感染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等条件致病菌,且耐药性较高.结论:明确泌尿系感染的主要菌群分布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对合理使用抗生素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四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评价带蒂阴囊中隔皮管在尿道下裂修复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带蒂阴囊中隔皮管一期成形修复尿道下裂24例;其中阴茎型10例,阴茎阴囊型8例,阴囊型6例.术后7~10天拔除尿道支架管,排尿通畅后拔膀胱造瘘管.结果:一次手术成功19例,治愈率为79.2%.结论:带蒂阴囊中隔皮管一期修复尿道下裂,手术效果确切,操作简便,是治疗尿道下裂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志洁;杨凯;裴有恩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本地区艾滋病(AIDS)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方法:分析14例AIDS流行病学、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结果:AIDS患者14例中经血液传播11例(78.6%),经性传播1例(7.1%),不详2例(14.3%).临床表现为发热14例(100%),胸闷、呼吸困难9例(64.3%),消瘦8例(57.1%),肺部感染14例(100%),霉菌感染7例(50%),合并结核病3例(21.4%),WBC<4.0×109/L 5例(35.7%),L<0.20 6例(42.9%);X线胸片均为双肺中、下部弥漫性斑片状、纤维条索状阴影;抗-HIV抗体阳性14例(100%).结论:AIDS患者以发热、肺部感染、胸闷、呼吸困难、消瘦合并霉菌和结核感染为主要临床表现;应结合流行病学进一步检测抗-HIV抗体,防止误诊或漏诊.
作者:黄珈珈;徐凤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呃逆是因迷走神经或膈神经受刺激引起的膈肌阵发性痉挛,为日常生活常见症状,一般多能在短时间内自然消失,不需治疗.少数正常人因饮食、不良情绪及某些脑部病变引起的呃逆为持续性,常影响说话和进食[1].笔者采用手法按压攒竹穴治疗持续性呃逆37例,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吴玉玲;程晋成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术中两种不同镇痛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盐酸利多卡因于子宫颈旁注射麻醉为A组,以2%盐酸利多卡因棉签行子宫颈管黏膜麻醉为B组,对两组在用药后子宫颈自然扩张程度及受术者术中的反应给予评定.结果:A组在镇痛效果及子宫颈自然扩张率明显优于B组(P<0.005),且A组中无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P<0.01).结论:两种镇痛方法对子宫颈自然扩张均有一定作用,但A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B组,方法同样简单,可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陶思娥;孙祥熙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的有效治疗措施,降低病死率.方法:对我科1995年7月~1999年10月收治的7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存活54例,存活率73.97%.死亡19例,病死率26.03%.结论:及时复苏,尽早手术,术后综合治疗,可显著改善重型颅脑损伤的预后.
作者:马骏;董永林;娄飞云;杨百春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髌骨骨折可分为四个基本类型,即横断、粉碎、纵形和撕脱型.横断者包括斜行,约占所有髌骨骨折的2/3[1].1998年5月~2001年11月,笔者采用骨栓治疗单纯髌骨横断骨折37例,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杨小祥;钱塘;朱玉金;桑宏飞;冷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重型颅脑创伤后的脑水肿可致颅内高压,影响脑组织的灌注,甚至导致脑疝形成,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然而,目前临床上常用脑水肿治疗方法如甘露醇渗透性脱水、过度换气、低温、脑脊液引流等均对这部分患者的疗效较差,副作用很大.
作者:隆云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组合切口额颞大骨瓣开颅术在救治广泛额颞部脑损伤中的应用.方法:对75例经CT扫描诊断的单侧额颞部广泛脑损伤有手术指征的患者随机采用额颞马蹄形切口普通骨瓣开颅(常规术式)和组合切口额颞大骨瓣开颅(组合术式).以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判定疗效,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组合术式组恢复良好率优于常规术式组(P<0.05);术中脑膨出发生率较常规术式组有所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昏迷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组合术式额颞大骨瓣开颅切口设计符合美容要求,减压充分、合理,能有效改善脑循环,显著改善广泛额颞部脑损伤患者的预后.
作者:徐善水;孙克华;李真保;江晓春;戴易;林元浩;李振球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酚妥拉明联用垂体后叶素、生长抑素治疗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EVB)的效果.方法:45例EVB患者随机分成A、B、C三组,每组15例.A组予垂体后叶素常规治疗;B组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酚妥拉明治疗;C组在A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酚妥拉明、生长抑素合用治疗.结果:A组止血成功7例,失败8例,有效率46.7%;B组止血成功12例,失败3例,有效率80.0%;C组止血成功14例,失败1例,有效率93.3%(P<0.05).结论:酚妥拉明治疗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效果显著,与脑垂体后叶素、生长抑素合用,止血效果好.
作者:左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医学院校学生失眠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生活经历调查表(LES)、Zung氏焦虑(SAS)及抑郁(SDS)自评量表,对失眠组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测评.结果:失眠组EPQ中N分高于对照组,E分低于对照组(P<0.001),失眠组遭遇不同应激性事件、焦虑和抑郁者人数均较对照组多(P<0.005).结论:医学院校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眠症状,加强心理咨询、心理疏导,调整性格行为,可有效提高睡眠效率.
作者:齐玉龙;翟长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穿刺术治疗效果.方法:依据CT片,确定血肿中心的颅表定位,选择适宜长度的穿刺针(针钻一体化),以电钻将穿刺针送入血肿中心,抽吸血肿,利用针形血肿粉碎器冲刷粉碎血肿,再以尿激酶等液化引流血肿.结果:40例住院期间死亡3例(术前两瞳孔均已散大),放弃治疗3例.生存病例随访3~6个月,根据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Ⅰ~Ⅲ级为效果良好,Ⅳ~Ⅴ级为效果不良.Ⅰ、Ⅱ级26例,Ⅲ级7例,Ⅳ级1例,良好率82.5%.结论:穿刺液化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满意.
作者:王秋生;马修尧;李永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患者女性,60岁,农民.因不规则发热伴尿黄20天,于2002年3月23日入院.20天前患者在无明显的诱因下出现发热,体温37℃~39℃,继之出现尿黄,伴纳差、恶心、呕吐,持续1周左右.
作者:陈天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阐述左胸径路胸段食管癌切除颈部吻合的优越性.方法:116例胸段食管癌行左胸第6肋间前外侧切口食管次全切除加全胃食管床移植颈部吻合术.结果:本组切缘癌1例,吻合口瘘6例(5.2%),无1例死亡.结论:该术式在提高肿瘤根治、减少并发症、降低手术死亡率、缩短手术时间等方面具有优点.
作者:韩孔启;张金声;朱伟;谢克难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影响非生殖道来源的卵巢转移性癌疗效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0年8月~1997年12月收治的非生殖道来源的卵巢转移性癌57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甲组(25例)原发瘤加转移瘤切除;乙组(32例)仅转移瘤切除.两组均于术后辅以化疗.结果:甲、乙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9、10个月,两组间中位生存期差异有显著性(P<0.01).原发瘤为胃肠道者与非胃肠道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2个月与27个月(P<0.01).印戒细胞癌与非印戒细胞癌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9个月和21个月(P<0.01).淋巴结清扫与未清扫两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2个月、10.5个月,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非生殖道来源的卵巢转移性癌预后极差,但原发瘤切除加转移瘤切除并辅以术后化疗可以改善预后.原发瘤为胃肠道者及印戒细胞癌者预后差.卵巢转移性癌做淋巴结清扫术临床意义不大.
作者:李玉芝;杨孝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装置和技术在大血管手术中自体血回输中的应用.方法:采用体外循环装置回收术中自体血,再根据平均动脉压(MAP)回输,并记录术中出血量、回收血量、回收血及术毕24 h患者血中游离血红蛋白含量、血液培养、尿量及尿颜色.结果:平均出血量(4 916±188.5)ml;平均回收血量(4 530±135.7)ml,回收率达92.1%.全组术中、术后24 h尿量>50 ml/h,颜色清亮,无血红蛋白尿,回收血、术后24 h患者血液细菌培养阴性.结论:利用体外循环装置和技术在大血管手术中作自体血回输,可达到节约用血、减少输血并发症、保护血液的目的.
作者:李晓红;吴玉美;李晓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蛲虫感染及其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以透明胶纸法调查五河县农村13岁以下的儿童蛲虫感染情况,同时对其卫生习惯、父母文化程度及职业、家庭经济状况和家庭子女数等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受检儿童蛲虫感染率为46.63%,男性为44.62%,女性为48.50%,两性别间差异无显著性.不同年龄组中,5~10岁为感染高峰.蛲虫感染与饭前不洗手、冬季不洗澡、用牙齿咬切指甲、常吃零食、不良玩耍习惯等因素密切相关.父母文化程度、职业、家庭子女数对儿童的感染率也有很大影响.结论:农村儿童蛲虫感染率较高,与不良卫生习惯、父母文化程度、职业及家庭子女数等因素密切相关.
作者:王雪梅;胡守锋;夏惠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加味黄芩膏治疗皮损粗糙、浸润肥厚、或有苔癣样变、瘙痒剧烈皮肤病的疗效.方法:选取局限性神经性皮炎49例,慢性湿疹23例,慢性肥厚性斑块状银屑病25例,慢性局限性瘙痒症17例,应用加味黄芩膏治疗.结果:神经性皮炎痊愈22例,慢性湿疹痊愈17例,银屑病痊愈12例,瘙痒症痊愈9例,总有效率为95.6%.结论:加味黄芩膏治疗皮损粗糙、浸润肥厚、或有苔藓样变、瘙痒剧烈的皮肤病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玲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了解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特征.方法:用三纸片法作为检测ESBL细菌的筛选试验,采用头孢他啶和头孢他啶-克拉维酸、头孢噻肟和头孢噻肟-克拉维酸药敏纸片对照方法作为检测ESBL的确认试验,对620株革兰阴性杆菌进行检测.结果:共检出产ESBL细菌105株,阳性率为16.9%,对所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交叉耐药,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磺胺类抗生素均有较高的耐药性,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为14.7%,而对亚胺培南全部敏感.结论:产ESBL细菌具有较高交叉耐药性和多重耐药性,治疗ESBL菌引起的感染,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姚慧琳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