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压氧辅治鼠药中毒10例

程晋成;孙乃中

关键词:药物/中毒, 高压氧, 毒理学
摘要:1995年4月~1997年10月,我院收治鼠药中毒10例,经高压氧综合治疗后,均获成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六项实验室检查在发热待查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六项实验室检测结果在发热待查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发热待查的282例患者进行白细胞总数(WBC)、中性粒细胞(N)、淋巴细胞(L)、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及细菌培养等六项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细菌感染或合并细菌感染组和其他疾病组患者的WBC、N、L、ESR和CRP与病毒感染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病毒感染组与其他疾病组患者的WBC和L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而N、ESR和CRP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以上六项常规实验室检查仍不失为发热待查中细菌或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依据.

    作者:刘惠莲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子宫内膜癌组织学类型与CEA、c-erbB-2表达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癌的组织学类型与CEA、c-erbB-2表达,探讨其组织学发生.方法:光镜观察组织学形态并进行分型,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94例子宫内膜癌进行单克隆抗体CEA和c-erbB-2检测.结果:子宫内膜样癌61例(64.8%),腺棘癌6例(6.3%),腺鳞癌8例(8.4%),浆液性乳头状腺癌7例(7.4%),粘液性癌5例(5.3%),小细胞癌4例(4.2%),透明细胞癌和鳞癌各1例(1.6%).内膜癌各亚型中以粘液性癌、腺棘癌和腺鳞癌CEA表达较高,而内膜样癌阳性表达少,仅见腔缘阳性;c-erbB-2在各型内膜癌中均有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各型内膜癌均有不同程度的CEA和c-erbB-2的表达,与组织学类型无关;子宫内膜癌的多种组织学类型来源是苗勒氏管上皮多向分化的结果.

    作者:葛霞;谢群;姚敏;武世伍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自体表皮移植治疗白癜风72例

    白癜风(vitiligo)是一种后天性色素脱失的皮肤病,目前对本病的治疗方法很多,但疗效多不理想.

    作者:李锋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急性四肢动脉栓塞的手术治疗

    目的:统计32例急性动脉栓塞病例,就该病术前准备的注意事项及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进行讨论.方法:所有患者均行动脉取栓术,另有5例加做旁路移植或静脉动脉化.术前所有患者均溶栓、抗凝治疗.结果:肢体血运改善,完全存活者24例,截肢6例,死亡2例.结论:根据临床表现既能作出动脉栓塞的诊断并立即开始治疗,术前应给予抗凝、溶栓治疗.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有取栓时间、动脉硬化狭窄或闭塞等因素.

    作者:李晓强;吴允明;余朝文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老年人糖尿病的围手术期处理

    糖尿病需手术者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现就老年人糖尿病的围手术期处理作一报道.

    作者:张绍发;侯丽;缪传兰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白血病患者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sIL-2R水平的变化

    目的:探讨白血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变化.方法:分别应用单克隆抗体技术和酶联吸附试验检测31例白血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sIL-2R水平,并以35名正常人作对照.结果:白血病患者外周血CD3+、CD4+细胞数低于正常人,CD8+细胞数高于正常人(P<0.01),CD4+/CD8+比值下降(P<0.01).血清sIL-2R活性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结论:测定白血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sIL-2R水平对了解患者的免疫状态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克琴;何浩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10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04例老年人AMI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并与同期42例60岁以下(非老年组)AMI患者进行比较.结果:老年组女性患者比例高于非老年组(P<0.05);老年组AMI患者胸痛与非老年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5);老年组并发心源性休克和心力衰竭明显多于非老年组(P<0.05~P<0.005);老年组病死率为24.0%,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0.05);而两组梗死范围和病死原因构成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人AMI性别差异缩小,无痛性AMI多见,并发症多,病死率高.

    作者:周士广;张运谋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维生素K1及黄体酮治疗肾绞痛的疗效观察

    肾绞痛常用阿托品加非那根、654-2、哌替啶、吗啡类等药物肌肉注射(肌注)止痛,效果有时不够理想,且副作用多明显.本文对有肾绞痛的泌尿系结石患者用Vit K1、黄体酮治疗,取得较好疗效,且副作用少,现予报道.

    作者:周民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温肾健脾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温肾健脾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机理.方法:观察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服用温肾健脾之剂后,肝功能及乙肝免疫学指标的变化,并设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高于对照组(64%)(P<0.05).肝功能恢复情况和乙肝三系指标HBV IgM及HBV-DNA变化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慢性乙型肝炎的病机总以正气虚弱为本,病邪留恋为标,且在整个病程中脾肾阳虚占主导地位,用温肾健脾法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陆剑豪;杨锐萍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大肠癌内镜术112例分析

    我院开展结肠镜检查工作已10余年,其中1996年3月~1998年12月行电子结肠镜检查2 034例次,检出大肠癌112例,占5.51%.现将大肠癌的内镜诊断、病变部位及病理类型,作一回顾性总结.

    作者:彭海霞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发锌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关系探讨

    1996年6月起,我科开展小儿发锌检测,重点观察发锌与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之间的关系,现予报道.

    作者:谢同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国产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耐受性观察

    目的:探讨国产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耐受剂量.方法:15例分为5组:1.25 μg/kg、2.5 μg/kg、5.0 μg/kg、7.5 μg/kg、10.0 μg/kg,每组3例.每例在化疗结束48 h后用药,每天1次,共7天.结果:用药后不良反应有乏力、寒颤、发热、肌肉酸痛、注射部位反应、胃肠道反应及ALT升高.结论:5个剂量组均有较好的耐受.

    作者:郑荣生;张家驹;秦凤展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胃Dieulafoy病误诊2例

    例1 男,55岁.无明显诱因大量呕血、解柏油样便2天,于1994年7月8日入院.入院急诊胃镜检查提示胃窦部小弯侧溃疡,剖腹探查发现胃窦部小弯侧前壁5 mm×5 mm溃疡,未见活动性出血,行胃大部切除术.病理报告胃窦部小弯侧溃疡.术后第7天再次呕血、解柏油样便,出血量较前次大,保守治疗无效;第2次剖腹探查见吻合口无活动性出血.探查胃壁发现距贲门4 cm处残胃后壁有一直径约1.6 mm裸露动脉喷血,周围粘膜正常,缝扎血管止血.术后恢复良好,2周后痊愈出院.

    作者:王开明;朱俊昭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支撑喉镜术使用常频喷射通气的观察

    目的:比较常频喷射通气和高频喷射通气在支撑喉镜术中的通气效果.方法:选择32例美国麻醉协会(ASA)五级分类法Ⅰ~Ⅱ级声带息肉患者,拟行支撑喉镜术,随机分为高频组和常频组,每组16例.结果:采用60次/分的频率,160 kPa压力进行通气,术中PaCO2明显升高(P<0.01),并形成高碳酸血症;采用22次/分的频率、160 kPa的压力进行通气,术中PaCO2仅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其水平明显低于高频组(P<0.01).两组患者术中的PaO2均明显升高,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无论是常频还是高频喷射通气,都能满足机体对供氧的需要;而常频通气比高频通气更有利于CO2排出.认为支撑喉镜术宜采用常频喷射通气.

    作者:张运淳;唐雅莉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贲门癌三种手术径路比较

    目的:总结贲门癌的手术方法,探讨佳手术径路.方法:对840例行手术探查的贲门癌患者,比较经左胸、胸腹联合和经腹三种手术入路的差异,用χ2检验、秩和检验和F检验.结果:三种手术方式的切除率分别为72.7%、82.1%和46.7%(P<0.005);上切缘阳性率分别为5.6%、4.3%和14.3%(P<0.05);下切缘阳性率分别为7.2%、3.9%和5.4%(P>0.05);清除淋巴结数以胸腹联合切口多(P<0.05).患者肺部感染、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相似(P>0.05);手术切除时间相似(P>0.05);而术后住院天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贲门癌的手术径路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胸腹联合切口的切除率较高,且并发症少.

    作者:张荣新;王伟;王圣应;戴邦朝;林家富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柯萨奇病毒B致面神经麻痹15例

    目的:总结由柯萨奇病毒B(CVB)引起的面神经麻痹.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15例患者血清中CVB-IgM,IgG抗体.结果:15例中近期感染4例,既往感染11例,临床均给予抗病毒治疗,效果满意.结论:由CVB引起的面神经麻痹可能存在隐性感染或慢性感染,近期感染较既往感染效果较好,对可疑患者进行CVB特异性抗体检查,有助于早期快速诊断.

    作者:张李群;蒋惠荷;邓爱琼;陈艺林;李英欣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微粒型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在口腔外科的应用

    在口腔外科中,常用的植入材料有自体真皮、自体软骨和骨、医用硅胶等;由于这些材料尚存在某些不足,近年临床改用微粒型羟基磷灰石人工骨(particle hydroxylaptile arificial bone,PHAB)用于颏部和颞部充填术.本文试总结其临床疗效.

    作者:陆辉;朱守莉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细菌学分析

    目的:了解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CBP)患者前列腺液(EPS)的细菌感染情况及药敏结果.方法:对764例CBP患者的EPS标本进行常规培养及淋病奈瑟菌的特殊培养和细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法.结果:126例EPS细菌培养阳性.其中单一G+菌感染46例,单一G-菌感染70例,9例为2种细菌,1例为3种细菌混合感染.59株G+球菌对头孢唑啉、阿米卡星及头孢哌酮敏感率高.61株肠杆菌科细菌对阿米卡星和头孢哌酮敏感率高.结论:CBP的致病菌种类较多,细菌易产生耐药性.

    作者:朱义朗;唐振华;李世东;孙守攀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1 933份阳性尿标本细菌与药敏分析

    目的:了解本地区致病菌谱及常见菌对12种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以利于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凡具备下列条件者列为分析对象:(1)清洁中段尿或导尿标本;(2)尿培养细菌阳性者,G-杆菌菌落计数≥105/ml,球菌菌落计数≥103/ml;(3)有完整的药敏结果.结果:G-杆菌及G+球菌各占48.53%及49.72%.G-杆菌中以大肠杆菌居首,743株,占79.21%;G+球菌中葡萄球菌828株,占86.16%.本组常见的致病菌为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其次为微球菌、变形杆菌、聚团肠杆菌.药敏显示73% G-杆菌及58% G+球菌至少耐3种或3种以上抗菌药物,66% G-杆菌及42%球菌至少耐5种或5种以上抗菌药物.结论:泌尿系统感染致病菌中G-杆菌所占比例下降,但G-杆菌中仍以大肠杆菌居首,G+球菌尤其是葡萄球菌已成为常见的致病菌.

    作者:陶荣亚;陈卫东;张启英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痛风24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痛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240例痛风采用4种治疗方案:(1)控制饮食,碱化尿液;(2)服用抑制尿酸合成药;(3)服用促尿酸排泄药;(4)碱化尿液,服用抑制尿酸合成药及对症治疗.结果:单纯性痛风中,关节肿痛64例,关节畸形44例,痛风结节38例;痛风性肾病98例.经治疗,好转188例,自动出院12例,死亡6例,失访6例,总有效率78.3%以上.结论:早期诊治痛风、痛风性肾病,可以减少痛风的发作.

    作者:杨明芝;朱铭;蔡玉荣 刊期: 2000年第02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