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场强磁共振对Chiari畸形Ⅰ型的诊断价值分析

石珍;宋冬梅;李健;齐景林

关键词:Chiari, 畸形, 磁共振成像, 诊断, 鉴别
摘要:目的:探讨Chairi畸形Ⅰ型的MRI表现及高场强MRI对Chairi畸形Ⅰ型诊断价值.方法:对本院2009年5月 ~2016年5月行高场强MR检查的Chiari畸形Ⅰ型患者26例的MRI表现进行分析,观察小脑扁桃体下疝的形态、程度及并发改变.结果:小脑扁桃体下疝至枕骨大孔下缘以下5~10mm者16例,占61.5%;11~15mm者7例,占26.9%;15mm以上者3例,占11.5%.枕骨大孔变窄,颈延髓不同程度受压.21例伴脊髓空洞,占80.8%.结论:MRI是目前诊断Chiari畸形Ⅰ型的佳影像学检查方法,高场强MRI对Chiari畸形Ⅰ型的诊断及随访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胃肠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胃肠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15年1月 ~2017年12月在本院行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的160例患者分到观察组(n=80例)和对照组(n=80例),观察组予以胃肠吻合器治疗,对照组予以荷包缝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吻合口瘘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2.04±0.31)d、(3.16±0.44)d,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吻合口瘘发生率为1.25%(1/80),对照组吻合口瘘发生率为8.75%(7/8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应用胃肠吻合器,效果良好,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及手术适应症,以获得更好的远期效果.

    作者:李久锋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 ~2018年1月于本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415例门诊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经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后,推血涂片显微镜下进行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将两种检验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用于研究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结果:仪器检验中出现阳性警报的镜检阳性率为80.87%;全部标本进行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红细胞呈现大小不等表现的8例;可见原始、幼稚细胞的2例;异形淋巴细胞增多的9例;血小板假性减少的2例;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类白血病反应表现的3例.存在仪器报警提示、仪器检验结果与镜检结果不符合情况.无报警提示标本白细胞分类计数与仪器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符合率较高(P>0.05).结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于正常人群筛查作用明显,血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也非常重要.二者联合应用能够提高检验的准确性,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雷飞飞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评估其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6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病例,按照接诊日期的单双数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与对比.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7%,显著好于对照组8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能够显著优化临床治疗效果,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

    作者:刘琛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人工智能在皮肤病诊断中的应用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在图像分类、检测等任务中相对传统识别方法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突破.2017年,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皮肤检测系统发布,人工智能在皮肤病诊断系统中的应用开始普遍.文章从人工智能用于皮肤病诊断的原理、方法、现有系统以及存在问题等方面入手,分析皮肤影像计算机辅助诊断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空间,以期推进我国皮肤疾病的医疗诊断水平.

    作者:谢俊祥;张琳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侧向转位冠向复位瓣联合结缔组织移植治疗重度MillerⅡ或Ⅲ类单牙牙龈退缩缺损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重度MillerⅡ或MillerⅢ类单牙牙龈退缩缺损患者予以侧向转位冠向复位瓣联合结缔组织移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 ~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重度MillerⅡ或MillerⅢ类单牙牙龈退缩缺损患者42例,分为两组后分别予以修复治疗,常规组予以结缔组织移植治疗,研究组则予以侧向转位冠向复位瓣联合结缔组织移植治疗,每组21例,对比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RD及RC水平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1年,研究组RC水平、满意度评分依次为(93.26±5.09)%、(9.12±0.65)分,均高于常规组;且研究组的1年复发率及RD水平均较常规组相对更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重度单牙牙龈退缩缺损时可采用侧向转位冠向复位瓣联合结缔组织移植方法,可取得良好牙龈修复效果,美学效果更满意.

    作者:汪静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浅谈医疗器械控制生物负载的重要性

    医疗器械上/内的微生物数量和种类在医疗器械设定灭菌参数和日常质量控制中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介绍了生物负载在医疗器械辐照灭菌确认过程和日常质量控制中的重要性.

    作者:张悦;沈以凌;李梦媛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高值医用耗材管理的问题和思考

    高值医用耗材主要是植入性、介入性等高价值、高风险的医疗器械.文章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分析高值医用耗材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思考相应的解决方法,以期为规范高值医用耗材管理提供一些思路.

    作者:王博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大型医用分子筛制氧设备辐射发射的现场测试

    介绍大型医用分子筛制氧设备的辐射发射现场测试标准要求和测试方法.由于这类设备不能进入暗室进行辐射发射的标准测试,只能进行现场测试而辐射发射的现场测试对空间环境、测试方法及条件均有着严格的规定.文章根据大型医用分子筛制氧设备的特点,参照相关标准的要求,阐述了大型医用分子筛制氧设备的辐射发射现场测试方法.

    作者:黄丹;徐珂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医疗器械产品有机溶剂残留检测方法

    在医疗器械的生产过程中,会接触到多种有害物质,造成医疗器械污染,影响医疗器械的使用.虽然会对生产后医疗器械进行清洗、消毒,但是如果清洗不完全反而会出现溶剂残留.因此,临床上对医疗器械产品有机溶剂残留进行检测十分重要,对于医疗器械的保护和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阿尔斯兰·艾合买提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梅花针结合电针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梅花针结合电针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面神经炎患者72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对照组(n=36)采取电针治疗,观察组(n=36)在此基础上,采取梅花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88.89%)高于对照组(6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2疗程后Portmann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2疗程后Portmann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联合梅花针可从不同途径起到显著的面神经炎治疗效果.

    作者:李文朋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高场强磁共振对Chiari畸形Ⅰ型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Chairi畸形Ⅰ型的MRI表现及高场强MRI对Chairi畸形Ⅰ型诊断价值.方法:对本院2009年5月 ~2016年5月行高场强MR检查的Chiari畸形Ⅰ型患者26例的MRI表现进行分析,观察小脑扁桃体下疝的形态、程度及并发改变.结果:小脑扁桃体下疝至枕骨大孔下缘以下5~10mm者16例,占61.5%;11~15mm者7例,占26.9%;15mm以上者3例,占11.5%.枕骨大孔变窄,颈延髓不同程度受压.21例伴脊髓空洞,占80.8%.结论:MRI是目前诊断Chiari畸形Ⅰ型的佳影像学检查方法,高场强MRI对Chiari畸形Ⅰ型的诊断及随访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石珍;宋冬梅;李健;齐景林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生物电阻抗法评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干体重

    目的:利用生物电阻抗法,评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干体重.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4月 ~2017年8月在本院接受MHD治疗的51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借助生物电阻抗法,分别测量、计算患者的ECW%、ICW% 和ECW/ICW.另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中心接受体检的51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结果:男性透析前、后的ICW%和ECW% 均显著高于女性,P<0.01;较之正常对照组,同性别HD患者的透析前ECW% 和ECW/ICW均显著增高(P<0.01),同性别HD患者的透析后ECW% 和ECW/ICW均显著降低(P<0.01).同性别HD患者的透析后的ECW% 较透析前降低(P<0.05);同性别HD患者的高血压组内,其透析前、后的ECW% 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MHD患者体液分布异常主要表现为透前ECW% 增多,ECW是透析超滤液的主要来源.借助生物电阻抗技术可评估患者透后ECW% 以MHD患者干体重.

    作者:王超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在自然分娩后尿潴留患者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HBC-2000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在自然分娩后尿潴留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5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136例在自然分娩后尿潴留的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尿潴留干预处理,观察组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采取HBC-2000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进行干预,并对全部患者自行排尿的成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自行排尿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自然分娩后尿潴留患者中采取HBC-2000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进行综合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自行排尿的成功率,降低泌尿系感染概率.

    作者:袁新颖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 ~2017年12月在本院行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术的32例患者(观察组)及行开腹结肠癌手术的44例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均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38%(3/32),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73%(10/4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在结肠癌患者中施以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可有效减少术中失血量,并能有效促进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任屹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自锁托槽矫治器在儿童错(牙合)畸形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自锁托槽矫治器在儿童错(牙合)畸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6年1月 ~2017年10月本院口腔科收治的儿童错(牙合)畸形患者56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MBT双翼托槽进行矫正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自锁托槽矫治器进行矫治,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正畸疼痛程度.结果:两组患者转位牙扭正时间接近,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倾斜牙矫正时间和终矫正完成治疗时间比较,观察组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矫正时间的增加,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均下降,矫正1周时均显著低于矫正1d时,且观察组治疗后疼痛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均对儿童错(牙合)畸形均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但自锁托槽矫治器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疼痛感,且矫正时间短,因此笔者认为自锁托槽矫治器更适合儿童应用.

    作者:张宇英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病毒性肺炎与细菌性肺炎胸部CT特点、临床表现比较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病毒性肺炎与细菌性肺炎胸部CT特点、临床表现.方法:对本院2016年6月 ~2017年12月接收的152例肺炎患者资料加以探究,将其分为2组,每组76例;其中病毒性肺炎患者设为实验组,细菌性肺炎患者设为对照组,2组均行胸部CT检查,对比并分析其胸部CT特点、临床表现情况.结果:实验组呈充气支气管征及发生于肺叶实质概率18.42%、0.00%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7.37%、36.84%(P<0.05);但实验组呈小叶分布的毛玻璃样影概率44.74% 显著高于对照组15.79%(P<0.05);对比分析2组临床表现可知:实验组病程于7~14d内可自行缓解,对照组予抗生素可快速治愈;实验组早期症状是上呼吸道感染,对照组则无此症状;二者皆出现急性呼吸衰竭及急性起病;实验组发生于单侧单叶、肺实质概率21.05%、15.79%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9.47%、94.74%,且发生于肺间质概率84.21% 显著高于对照组7.89%(P<0.05).结论:细菌性肺炎与病毒性肺炎患者临床表现特异性较缺乏,但具临床特点及诊断价值.

    作者:许敏杰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欧净蓝在急性胰腺炎患者鼻空肠营养置管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欧净蓝在急性胰腺炎患者鼻空肠营养置管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选取在2016年1月 ~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需经鼻空肠营养置管患者64例,分为两组,每组32例进行比较分析.观察组采取欧净蓝作润滑剂,对照组采取石蜡油作润滑剂来进行鼻空肠营养置管.结果:观察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舒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置管前后观察组患者心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鼻空肠营养置管中应用欧净蓝作为润滑剂,能够有效的增加鼻空肠营养置管的成功率,减轻对患者食管及其黏膜的创伤,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祁可;杨婷;宋云锋;杨丽;吴仁培;陈辉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美国FDA《临床研究监督–基于风险的监管方法》指导原则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发布的《临床研究监督-基于风险的监管方法》中对医疗器械临床研究采取基于风险的监管制度,监管方法主要有现场监管和集中监管两类,监管流程主要包括确定待监管的关键数据和过程、风险评估和制定监管计划.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以《临床研究监督-基于风险的监管方法》内容为主线,重点分析该指南针对医疗器械临床研究监督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法规的指导,尝试分析FDA对医疗器械临床研究监管的立法思路,为我国医疗器械临床研究监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提供参考和借鉴.

    作者:陈福军;孟令慧;李非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治疗老年坏疽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坏疽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2017年1月 ~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4例老年坏疽性胆囊炎患者分到观察组(n=62例)和对照组(n=6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拔管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有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6.45%(4/62),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5.81%(16/6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坏疽性胆囊炎患者中施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并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倪世福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隐裂性牙髓炎一次性根管联合吸引器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隐裂性牙髓炎一次性根管联合吸引器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 ~2017年2月收治的78例隐裂性牙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隐裂性牙髓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牙周菌斑指数、视觉疼痛评分、治疗成功率以及牙龈出血指数.结果:实验组隐裂性牙髓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为94.87%(37/39)、对照组组隐裂性牙髓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为76.92%(30/39),实验组隐裂性牙髓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隐裂性牙髓炎患者的牙周菌斑指数、视觉疼痛评分以及牙龈出血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隐裂性牙髓炎患者治疗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隐裂性牙髓炎一次性根管联合吸引器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高于传统多次根管治疗联合吸引器治疗方法.

    作者:胡晓光 刊期: 2018年第17期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