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宇英
目的:探讨胃肠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15年1月 ~2017年12月在本院行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的160例患者分到观察组(n=80例)和对照组(n=80例),观察组予以胃肠吻合器治疗,对照组予以荷包缝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吻合口瘘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2.04±0.31)d、(3.16±0.44)d,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吻合口瘘发生率为1.25%(1/80),对照组吻合口瘘发生率为8.75%(7/8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应用胃肠吻合器,效果良好,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及手术适应症,以获得更好的远期效果.
作者:李久锋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和MRI在膝关节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 ~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11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X射线、MRI、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入组患者均依次按计划完成理化检查,其中经DR初步筛查明确诊断骨折部位88处,高度怀疑骨折部位20处,另有18例患者提示未见明显异常;多层CT示明确诊断骨折部位共128处,疑似骨折2处,16例患者提示未见异常;MRI诊断提示明确骨折患者120处,其中经DR及多层CT提示未见明显异常患者中发现有骨挫伤部分共46处,副韧带损伤部位共44处,前十字韧带损伤44例.结论:相对于DR摄片、多层螺旋CT检查,MRI对膝关节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的诊断更具敏感性,临床中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手段.
作者:曲胜;李丹丹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对于经胸心脏超声诊断心脏黏液瘤的临床意义和价值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心脏黏液瘤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经胸心脏超声检查诊断,回顾性分析相关临床资料,判定诊断结果的准确性.结果:经胸心脏超声诊断67例,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诊断准确率为95.71%,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70例患者均为单发,有62例为左心房黏液瘤(88.57%),8例为右心房黏液瘤(11.43%).57瘤体声像表现为内部呈现均匀回声,13例内部回声不均匀.瘤体呈团块状和分叶状,附着于心房间隔上随心房活动呈周期性摆动.结论:经胸心脏超声检查心脏黏液瘤能够清楚地反映瘤体情况,为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熊伟 刊期: 2018年第17期
高值医用耗材主要是植入性、介入性等高价值、高风险的医疗器械.文章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分析高值医用耗材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思考相应的解决方法,以期为规范高值医用耗材管理提供一些思路.
作者:王博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本实验主要探讨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与开腹结肠癌根治术对于患者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分析.方法:先根据随机数字法对本院2015年2月 ~2017年3月期间的112例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右半结肠癌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56例患者采用开腹结肠癌根治术;实验组56例患者采用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各项免疫指标情况,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炎性应激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各项免疫指标与炎性应激反应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在右半结肠癌患者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免疫学指标.
作者:王有功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分析腹部超声联合经阴道超声对妇科急腹症患者诊断准确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 ~2018年1月期间150例急腹症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抽签分组的方式分为腹部超声组、阴道超声组、联合超声组,各50例,腹部超声组患者进行腹部超声检查,阴道超声组患者进行阴道超声检查,联合超声组患者进行腹部超声、阴道超声检查,将超声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观察比较三组患者超声诊断准确率.结果:联合超声组患者、腹部超声组患者、阴道超声组患者超声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4.00%、74.00%、80.00%,联合超声组患者诊断准确率高于腹部超声组、阴道超声组(P<0.05).结论:对妇科急腹症患者进行腹部超声联合经阴道超声诊断,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单一诊断方式,能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杨艳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坏疽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2017年1月 ~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4例老年坏疽性胆囊炎患者分到观察组(n=62例)和对照组(n=6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拔管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有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6.45%(4/62),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5.81%(16/6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坏疽性胆囊炎患者中施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并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倪世福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对紧急机械通气急诊治疗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研究.方法:在2017年4月 ~2018年4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中选取120例进行分组研究,抽签均分为对照组(n=60)和实验组(n=60),分别施加紧急有创正压通气治疗和紧急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呼吸衰竭患者、对照组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70%、78.30%,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实验组呼吸衰竭患者二氧化碳分压(5.1±0.3)kPa,动脉血氧分压(8.3±3.5)kPa,心率(61.4±9.4)次/min,呼吸频率(18.1±1.3)次/min,均优于对照组呼吸衰竭患者(P<0.05).结论:对急诊呼吸衰竭患者采取紧急机械通气来进行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血气指标等,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张志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究双带绊纽扣钢板(ENDOBUTTON)技术在重建肩锁关节临床应用.方法:资料随机选取本院2016年1月 ~2017年7月收入30例重建肩锁关节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对术前术后1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以及constant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术前术后VAS、constant评分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对重建肩锁关节患者实施双ENDOBUTTON技术,能够减少术后疼痛,并且患者肩关节活动度较好.
作者:裴梓峰;李寒姝;周毅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观察分析隐裂性牙髓炎一次性根管联合吸引器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 ~2017年2月收治的78例隐裂性牙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隐裂性牙髓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牙周菌斑指数、视觉疼痛评分、治疗成功率以及牙龈出血指数.结果:实验组隐裂性牙髓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为94.87%(37/39)、对照组组隐裂性牙髓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为76.92%(30/39),实验组隐裂性牙髓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隐裂性牙髓炎患者的牙周菌斑指数、视觉疼痛评分以及牙龈出血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隐裂性牙髓炎患者治疗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隐裂性牙髓炎一次性根管联合吸引器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高于传统多次根管治疗联合吸引器治疗方法.
作者:胡晓光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分析讨论甲状腺疾病患者使用超声弹性成像及灰阶超声诊断的具体效果和实际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6年12月 ~2017年12月甲状腺疾病患者56例,对其进行超声弹性成像及灰阶超声诊断,计算超声弹性成像及灰阶超声诊断的敏感度、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经超声弹性成像及灰阶超声诊断,检查呈恶性患者49例,良性患者7例.超声弹性成像及灰阶超声诊断敏感度95.92%(47/49),特异性85.71%(6/7),准确性94.64%(53/56).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及灰阶超声诊断对甲状腺疾病诊断敏感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均较高.
作者:陈日福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究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评估其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6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病例,按照接诊日期的单双数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与对比.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7%,显著好于对照组8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能够显著优化临床治疗效果,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
作者:刘琛 刊期: 2018年第17期
医用电气设备电磁兼容测试主要依据YY0505-2012要求中的试验环境、试验方法进行.文章主要阐述了医用电磁兼容中发射实验的相应标准,并对发射实验测试超标的原因及整改措施进行了简单的探讨,对提高医用电气设备的电磁兼容水平起到了一定的启示.
作者:刘海燕;曹相军;高之鹏;张娇娇;李若瑄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研究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 ~2018年1月于本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415例门诊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经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后,推血涂片显微镜下进行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将两种检验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用于研究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结果:仪器检验中出现阳性警报的镜检阳性率为80.87%;全部标本进行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红细胞呈现大小不等表现的8例;可见原始、幼稚细胞的2例;异形淋巴细胞增多的9例;血小板假性减少的2例;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类白血病反应表现的3例.存在仪器报警提示、仪器检验结果与镜检结果不符合情况.无报警提示标本白细胞分类计数与仪器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符合率较高(P>0.05).结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于正常人群筛查作用明显,血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也非常重要.二者联合应用能够提高检验的准确性,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雷飞飞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腹腔镜穿孔修补术与传统开腹穿孔修补术的疗效,为临床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现选取本院2015年3月 ~2016年3月期间70例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35例应用传统开腹术治疗的设置为对照组,将另外35例应用腹腔镜实施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的患者设置为实验组,观察对比两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上没有显著差异,但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观察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对于对照明显较低(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各项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术与开腹术比,效果显著,创伤小,术后恢快,住院时间明显缩短,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贾琳 刊期: 2018年第17期
本文介绍根据本院的地处高寒地区就高场磁共振设计安装经验,为其他医院提供宝贵经验.
作者:高研;张婷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研究HBC-2000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在自然分娩后尿潴留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5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136例在自然分娩后尿潴留的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尿潴留干预处理,观察组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采取HBC-2000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进行干预,并对全部患者自行排尿的成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自行排尿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自然分娩后尿潴留患者中采取HBC-2000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进行综合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自行排尿的成功率,降低泌尿系感染概率.
作者:袁新颖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分析自锁托槽矫治器在儿童错(牙合)畸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6年1月 ~2017年10月本院口腔科收治的儿童错(牙合)畸形患者56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MBT双翼托槽进行矫正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自锁托槽矫治器进行矫治,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正畸疼痛程度.结果:两组患者转位牙扭正时间接近,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倾斜牙矫正时间和终矫正完成治疗时间比较,观察组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矫正时间的增加,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均下降,矫正1周时均显著低于矫正1d时,且观察组治疗后疼痛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均对儿童错(牙合)畸形均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但自锁托槽矫治器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疼痛感,且矫正时间短,因此笔者认为自锁托槽矫治器更适合儿童应用.
作者:张宇英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利用生物电阻抗法,评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干体重.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4月 ~2017年8月在本院接受MHD治疗的51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借助生物电阻抗法,分别测量、计算患者的ECW%、ICW% 和ECW/ICW.另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中心接受体检的51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结果:男性透析前、后的ICW%和ECW% 均显著高于女性,P<0.01;较之正常对照组,同性别HD患者的透析前ECW% 和ECW/ICW均显著增高(P<0.01),同性别HD患者的透析后ECW% 和ECW/ICW均显著降低(P<0.01).同性别HD患者的透析后的ECW% 较透析前降低(P<0.05);同性别HD患者的高血压组内,其透析前、后的ECW% 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MHD患者体液分布异常主要表现为透前ECW% 增多,ECW是透析超滤液的主要来源.借助生物电阻抗技术可评估患者透后ECW% 以MHD患者干体重.
作者:王超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术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以笔者所在医疗机构2015年7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4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在研究前按照手术差异进行分组,将40例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术式治疗的方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比对照组少,手术时间、胃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血浆CA-25水平不具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的血浆CA-25水平均明显下降,且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浆CA-25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分别为5.00%、15.00%,明显低于对照组10.00%、40.00%,观察组患者术后妊娠率20.00%明显高于对照组1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术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安全性也较高.
作者:王丹丹;王翠 刊期: 2018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