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有功
目的:探讨机械血栓清除治疗老年患者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应用及效果分析.方法:收集2015年3月 ~2016年10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血管外科42例老年急性下肢DVT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血栓,术后均常规抗凝6~12个月,比较手术前后患健侧大小腿周径差,随访过程中依Villalta评分标准评估血栓后综合征的发生及分级.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穿刺并行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治疗,术后大小腿患健侧周径差明显小于术前(P<0.01),术后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20~28)个月,随访期间1例患者出现血栓复发,4例患者出现轻度血栓后遗症.结论: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可迅速清除血栓,恢复血流,针对老年患者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安全有效,并发症少,预防血栓后遗症中期效果较好.
作者:赵健;张晶;谷岩;杨森;何菊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研究无创呼吸机在重症肺炎伴发呼吸衰竭治疗上的效果.方法:此次分析目标是2016年1月 ~2017年5月64例重症肺炎伴发呼吸衰竭患者,以随机数字表对样本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无创呼吸机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无创呼吸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无创呼吸机组重症肺炎伴发呼吸衰竭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无创呼吸机组治疗后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在重症肺炎伴发呼吸衰竭治疗上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于淼 刊期: 2018年第17期
高值医用耗材主要是植入性、介入性等高价值、高风险的医疗器械.文章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分析高值医用耗材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思考相应的解决方法,以期为规范高值医用耗材管理提供一些思路.
作者:王博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和MRI在膝关节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 ~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11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X射线、MRI、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入组患者均依次按计划完成理化检查,其中经DR初步筛查明确诊断骨折部位88处,高度怀疑骨折部位20处,另有18例患者提示未见明显异常;多层CT示明确诊断骨折部位共128处,疑似骨折2处,16例患者提示未见异常;MRI诊断提示明确骨折患者120处,其中经DR及多层CT提示未见明显异常患者中发现有骨挫伤部分共46处,副韧带损伤部位共44处,前十字韧带损伤44例.结论:相对于DR摄片、多层螺旋CT检查,MRI对膝关节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的诊断更具敏感性,临床中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手段.
作者:曲胜;李丹丹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分析讨论甲状腺疾病患者使用超声弹性成像及灰阶超声诊断的具体效果和实际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6年12月 ~2017年12月甲状腺疾病患者56例,对其进行超声弹性成像及灰阶超声诊断,计算超声弹性成像及灰阶超声诊断的敏感度、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经超声弹性成像及灰阶超声诊断,检查呈恶性患者49例,良性患者7例.超声弹性成像及灰阶超声诊断敏感度95.92%(47/49),特异性85.71%(6/7),准确性94.64%(53/56).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及灰阶超声诊断对甲状腺疾病诊断敏感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均较高.
作者:陈日福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分析梅花针结合电针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面神经炎患者72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对照组(n=36)采取电针治疗,观察组(n=36)在此基础上,采取梅花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88.89%)高于对照组(6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2疗程后Portmann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2疗程后Portmann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联合梅花针可从不同途径起到显著的面神经炎治疗效果.
作者:李文朋 刊期: 2018年第17期
介绍大型医用分子筛制氧设备的辐射发射现场测试标准要求和测试方法.由于这类设备不能进入暗室进行辐射发射的标准测试,只能进行现场测试而辐射发射的现场测试对空间环境、测试方法及条件均有着严格的规定.文章根据大型医用分子筛制氧设备的特点,参照相关标准的要求,阐述了大型医用分子筛制氧设备的辐射发射现场测试方法.
作者:黄丹;徐珂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分析自锁托槽矫治器在儿童错(牙合)畸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6年1月 ~2017年10月本院口腔科收治的儿童错(牙合)畸形患者56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MBT双翼托槽进行矫正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自锁托槽矫治器进行矫治,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正畸疼痛程度.结果:两组患者转位牙扭正时间接近,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倾斜牙矫正时间和终矫正完成治疗时间比较,观察组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矫正时间的增加,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均下降,矫正1周时均显著低于矫正1d时,且观察组治疗后疼痛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均对儿童错(牙合)畸形均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但自锁托槽矫治器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疼痛感,且矫正时间短,因此笔者认为自锁托槽矫治器更适合儿童应用.
作者:张宇英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对比磁共振(MRI)和64排螺旋CT诊断膝关节外伤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 ~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膝关节外伤患者70例,先后对所有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诊断和磁共振诊断,并分别记做对照组和治疗组,进而对比两组患者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结果:对照组共检出64例,检出率为91.43%;治疗组共检出69例,检出率为98.57%.治疗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诊断正确率上,治疗组采用磁共振检查,在多项检查中正确率达到100%,高于对照组的检查正确率(P>0.05).结论:磁共振和64排螺旋CT均可以有效检查膝关节外伤,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作者:戴海波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多功能便携式呼吸机应用于危重患者院前院内急救过程中的实际效果.方法:两组危重患者接诊后均提供临床常规院前院内急救措施,研究组院前院内急救过程中选用多功能便携式呼吸机,对照组重症患者院前院内急救过程中选用人工气囊辅助呼吸.结果:研究组重症患者急救成功率(80.85%)显著高于对照组(68.09%),P<0.05.结论:应用多功能便携式呼吸机可显著提高危重患者院前院内急救效果,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生命安全.
作者:宋洪亮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观察分析隐裂性牙髓炎一次性根管联合吸引器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 ~2017年2月收治的78例隐裂性牙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隐裂性牙髓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牙周菌斑指数、视觉疼痛评分、治疗成功率以及牙龈出血指数.结果:实验组隐裂性牙髓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为94.87%(37/39)、对照组组隐裂性牙髓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为76.92%(30/39),实验组隐裂性牙髓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隐裂性牙髓炎患者的牙周菌斑指数、视觉疼痛评分以及牙龈出血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隐裂性牙髓炎患者治疗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隐裂性牙髓炎一次性根管联合吸引器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高于传统多次根管治疗联合吸引器治疗方法.
作者:胡晓光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选择采用后腹腔镜方法对于肾上腺肿瘤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纳入本院2016年1月 ~2017年12月收治的肾上腺肿瘤患者112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选择传统开放式手术进行肿瘤的切除,观察组采用后腹腔镜手术方法进行切除,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评价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明显比对照组更优,两组之间存在差异性,经统计软件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以后,对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比对照组更低,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肾上腺肿瘤患者在进行治疗的时候,为患者选择采用后腹腔镜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良好治疗效果,手术治疗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刘靖明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本实验主要探讨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与开腹结肠癌根治术对于患者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分析.方法:先根据随机数字法对本院2015年2月 ~2017年3月期间的112例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右半结肠癌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56例患者采用开腹结肠癌根治术;实验组56例患者采用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各项免疫指标情况,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炎性应激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各项免疫指标与炎性应激反应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在右半结肠癌患者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免疫学指标.
作者:王有功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研究低剂量螺旋CT不同重建层厚对检出肺小结节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0月 ~2017年10月收治的肺部10mm以下有结节的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为低剂量,均以5mm重建层厚低剂量螺旋CT检查作为金标准.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3mm重建层厚,研究组采用5mm重建层厚.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检出情况.结果:研究组在检出结节大小各项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在不同位置的检出情况上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低剂量螺旋CT5mm重建层厚,在检出肺小结节上检出率较高,对尽早开始临床治疗有较高的意义.
作者:冯盛春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观察根治性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老年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本院2016年11月 ~2017年11月收治的124例老年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资料加以分析,随机分为2组,每组62例;对照组予PC治疗,实验组予根治性TURBt治疗,比对2组手术效果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40.02±5.38)mL、手术时间(54.23±7.52)min及留置导管时间(5.36±0.85)d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物质功能(88.64±8.35)分、躯体功能(87.52±8.48)分等生活质量维度分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MIBC行根治性TURBt治疗可取得确切疗效,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宁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究内窥镜电切术对消化道息肉的治疗效果,分析内窥镜电切术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意义以供未来治疗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2月 ~2016年12月本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40例消化道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过电子结肠镜检查发现息肉后,采用高频电刀将息肉进行切除,术后进行常规护理,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患者情况以及是否发生癌变等.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4.28%.结论:采用内窥镜电切术治疗消化道息肉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的优点.
作者:韩玉珊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研究腹腔镜手术与传统经腹直肠癌根治术对大肠癌治疗的效果比较.方法:收集本院普外科收治的大肠癌患者5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微创组和传统组,每组25例患者.两组患者分别实施腹腔镜手术及传统的经腹直肠癌根治术,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等临床效果.结果:微创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等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组,经统计学检验,组间数据比较(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大肠癌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必须严格遵守适应症及禁忌症,针对不同患者的病情,采取更适合并优质的手术方式.
作者:尚奎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美国FDA批准基于二代测序(NGS)的肿瘤相关基因468位点检测产品上市.文章从产品本身、审批过程等方面对该产品的上市进行分析阐述,以期为研发人员对该产品的理解及相关政策制定给予参考.
作者:高宇;吴传松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无痛分娩应用止疼泵与自控镇痛泵的效果并进行对比.方法:选取2016年5月 ~2017年5月在本院进行无痛分娩的足月妊娠初产妇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产妇应用止疼泵,观察组产妇应用自控镇痛泵.对比两组产妇镇痛效果、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第一产程及第二产程时间则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后出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产妇无痛分娩过程中应用自控镇痛泵,其镇痛效果要优于止疼泵,且第一产程及第二产程时间明显缩短.
作者:谭崇新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在临床医疗当中使用智能移动医院设备管理系统所取得的应用效果.方法:在HIS信息网络的基础上研发具有无缝连接功能的移动医疗管理设备系统.包含医疗设备巡检、医疗设备信息管理、故障检修记录、使用情况、质量评价记录等功能模块.结果:通过建立实施移动医疗设备管理信息系统使得医疗设备的安全性得到有效的保障,同时提高了使用医疗设备的有效率以及完好性.对医院当中使用、维护、检修医疗设备的情况进行全程动态落实,同时做好记录评价质量的追踪.有效提高了医疗设备的使用寿命并降低了设备的故障率.结论:医院数字信息化的建设以及发展通过应用智能移动医疗设备管理系统得以提升,有效避免发生医患的纠纷以及矛盾,提高医疗设备管理的效率和使用满意率.
作者:钟晓茹;叶纯如;廖辰 刊期: 2018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