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医疗器械控制生物负载的重要性

张悦;沈以凌;李梦媛

关键词:医疗器械, 生物负载, 辐照灭菌确认
摘要:医疗器械上/内的微生物数量和种类在医疗器械设定灭菌参数和日常质量控制中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介绍了生物负载在医疗器械辐照灭菌确认过程和日常质量控制中的重要性.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评估其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6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病例,按照接诊日期的单双数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与对比.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7%,显著好于对照组8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能够显著优化临床治疗效果,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

    作者:刘琛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病毒性肺炎与细菌性肺炎胸部CT特点、临床表现比较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病毒性肺炎与细菌性肺炎胸部CT特点、临床表现.方法:对本院2016年6月 ~2017年12月接收的152例肺炎患者资料加以探究,将其分为2组,每组76例;其中病毒性肺炎患者设为实验组,细菌性肺炎患者设为对照组,2组均行胸部CT检查,对比并分析其胸部CT特点、临床表现情况.结果:实验组呈充气支气管征及发生于肺叶实质概率18.42%、0.00%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7.37%、36.84%(P<0.05);但实验组呈小叶分布的毛玻璃样影概率44.74% 显著高于对照组15.79%(P<0.05);对比分析2组临床表现可知:实验组病程于7~14d内可自行缓解,对照组予抗生素可快速治愈;实验组早期症状是上呼吸道感染,对照组则无此症状;二者皆出现急性呼吸衰竭及急性起病;实验组发生于单侧单叶、肺实质概率21.05%、15.79%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9.47%、94.74%,且发生于肺间质概率84.21% 显著高于对照组7.89%(P<0.05).结论:细菌性肺炎与病毒性肺炎患者临床表现特异性较缺乏,但具临床特点及诊断价值.

    作者:许敏杰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智能乳腺全容积超声系统在体检中的运用

    智能乳腺全容积超声系统是一种国内首创的新型超声技术,与常规乳腺诊断技术相比,其图像分辨率高、能有效减少因手法失误而造成的漏诊、具有对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文章就IBUS系统在体检中的运用进行综述.

    作者:梁黎昕;兰红勤;周亮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多层螺旋CT和MRI诊断膝关节损伤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和MRI在膝关节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 ~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11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X射线、MRI、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入组患者均依次按计划完成理化检查,其中经DR初步筛查明确诊断骨折部位88处,高度怀疑骨折部位20处,另有18例患者提示未见明显异常;多层CT示明确诊断骨折部位共128处,疑似骨折2处,16例患者提示未见异常;MRI诊断提示明确骨折患者120处,其中经DR及多层CT提示未见明显异常患者中发现有骨挫伤部分共46处,副韧带损伤部位共44处,前十字韧带损伤44例.结论:相对于DR摄片、多层螺旋CT检查,MRI对膝关节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的诊断更具敏感性,临床中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手段.

    作者:曲胜;李丹丹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神经和肌肉刺激器电磁兼容测试方法浅析

    阐述了神经和肌肉刺激器电磁兼容测试的相关要求,并结合日常检测的情况,对测试模式、测试要求及布置、性能判据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探讨,以提高检验质量和效率.

    作者:陈婷;邱纬宇;伍倚明;宋盟春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梅花针结合电针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梅花针结合电针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面神经炎患者72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对照组(n=36)采取电针治疗,观察组(n=36)在此基础上,采取梅花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88.89%)高于对照组(6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2疗程后Portmann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2疗程后Portmann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联合梅花针可从不同途径起到显著的面神经炎治疗效果.

    作者:李文朋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自锁托槽矫治器在儿童错(牙合)畸形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自锁托槽矫治器在儿童错(牙合)畸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6年1月 ~2017年10月本院口腔科收治的儿童错(牙合)畸形患者56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MBT双翼托槽进行矫正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自锁托槽矫治器进行矫治,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正畸疼痛程度.结果:两组患者转位牙扭正时间接近,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倾斜牙矫正时间和终矫正完成治疗时间比较,观察组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矫正时间的增加,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均下降,矫正1周时均显著低于矫正1d时,且观察组治疗后疼痛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均对儿童错(牙合)畸形均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但自锁托槽矫治器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疼痛感,且矫正时间短,因此笔者认为自锁托槽矫治器更适合儿童应用.

    作者:张宇英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多功能便携式呼吸机在危重患者院前院内急救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多功能便携式呼吸机应用于危重患者院前院内急救过程中的实际效果.方法:两组危重患者接诊后均提供临床常规院前院内急救措施,研究组院前院内急救过程中选用多功能便携式呼吸机,对照组重症患者院前院内急救过程中选用人工气囊辅助呼吸.结果:研究组重症患者急救成功率(80.85%)显著高于对照组(68.09%),P<0.05.结论:应用多功能便携式呼吸机可显著提高危重患者院前院内急救效果,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生命安全.

    作者:宋洪亮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无痛分娩应用止疼泵与自控镇痛泵的效果对比

    目的:探讨无痛分娩应用止疼泵与自控镇痛泵的效果并进行对比.方法:选取2016年5月 ~2017年5月在本院进行无痛分娩的足月妊娠初产妇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产妇应用止疼泵,观察组产妇应用自控镇痛泵.对比两组产妇镇痛效果、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第一产程及第二产程时间则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后出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产妇无痛分娩过程中应用自控镇痛泵,其镇痛效果要优于止疼泵,且第一产程及第二产程时间明显缩短.

    作者:谭崇新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研究腹腔镜手术与传统经腹直肠癌根治术对大肠癌治疗的效果

    目的:研究腹腔镜手术与传统经腹直肠癌根治术对大肠癌治疗的效果比较.方法:收集本院普外科收治的大肠癌患者5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微创组和传统组,每组25例患者.两组患者分别实施腹腔镜手术及传统的经腹直肠癌根治术,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等临床效果.结果:微创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等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组,经统计学检验,组间数据比较(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大肠癌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必须严格遵守适应症及禁忌症,针对不同患者的病情,采取更适合并优质的手术方式.

    作者:尚奎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治疗老年患者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

    目的:探讨机械血栓清除治疗老年患者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应用及效果分析.方法:收集2015年3月 ~2016年10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血管外科42例老年急性下肢DVT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血栓,术后均常规抗凝6~12个月,比较手术前后患健侧大小腿周径差,随访过程中依Villalta评分标准评估血栓后综合征的发生及分级.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穿刺并行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治疗,术后大小腿患健侧周径差明显小于术前(P<0.01),术后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20~28)个月,随访期间1例患者出现血栓复发,4例患者出现轻度血栓后遗症.结论: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可迅速清除血栓,恢复血流,针对老年患者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安全有效,并发症少,预防血栓后遗症中期效果较好.

    作者:赵健;张晶;谷岩;杨森;何菊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超脉冲CO2点阵激光联合外用药治疗顽固性白癜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超脉冲CO2点阵激光联合外用药治疗顽固性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2016年1月 ~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90例顽固性白癜风患者分到观察组(n=45例)和对照组(n=45例),观察组患者予以超脉冲CO2点阵激光联合复方丙酸倍他米松、利多卡因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复方丙酸倍他米松、利多卡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00%(36/45),其中无效9例,有效8例,显效12例,痊愈16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8.89%(22/45),其中无效23例,有效8例,显效7例,痊愈7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顽固性白癜风患者中施以超脉冲CO2点阵激光联合复方丙酸倍他米松、利多卡因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芝佳;行敏;张蕾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神经肌肉定位仪辅助低频脉冲电刺激对脑卒中足下垂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运用XFT-2001P神经肌肉定位仪定位患侧胫前肌的敏感位置后再进行XFT-2001D低频脉冲电刺激对治疗脑卒中足下垂的疗效观察.方法:脑卒中恢复期足下垂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在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锻炼(偏瘫肢体训练、针灸等),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使用神经肌肉定位仪寻找患侧胫前肌的佳刺激部位后运用低频脉冲电刺激进行康复训练,对照组则由医师的主观经验对解剖位置定位后运用低频脉冲电刺激进行康复训练.两组观察时间为2周,采用患侧下肢肌力(徒手肌力测定,MMT)、简易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Barthel指数评分(BI)及踝关节背曲主动关节活动度(ROM)评定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下楼梯能力、下肢运动功能、踝关节关节活动度均有改善,组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观察组比较对照组疗效更显著(P<0.05).结论:低频脉冲电刺激对改善脑卒中足下垂患者的下肢肌力、运动功能及踝关节主动活动度的疗效确切,但结合XFT-2001P神经肌肉定位仪明确神经定位敏感点后再进行低频脉冲电刺激有助于提高治疗的精准度,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诊断帮助.

    作者:骆明军;陈星宇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探讨64排螺旋CT对膝关节骨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分析64排螺旋CT对膝关节骨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折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X射线和64排螺旋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64排螺旋CT检出髌骨骨折、腓骨小头骨折、股骨远端骨折和胫骨近端骨折(平台骨折)等各种膝关节骨折的检出率为100.00%,明显高于X射线的75.71%(P<0.05).结论:64排螺旋CT检查能够清楚、全面的显示各种类型膝关节骨折部位的完整情况,弥补了X射线和普通CT检查诊断的不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侯金宝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诊治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索分析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 ~2017年3月收治84例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患者,对其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超声内镜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的符合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患者84例进行超声内镜诊断,有78例与病理结果相同,诊断符合率为92.86%,有6例与病理结果不符合,不符合率7.14%.有3例超声内镜检查为第四层回声,不均匀病变,术后病里证实为异位胰腺2例,间质瘤1例.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接受回访,内镜检查无肿瘤残留、无消化道狭窄,愈合良好,无复发病例.结论:超声内镜的应用有助于明确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位置、大小以及层次和浸润情况且诊断的符合率高,对于肿瘤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治疗该病提供了依据.

    作者:李成坤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根治性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老年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

    目的:观察根治性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老年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本院2016年11月 ~2017年11月收治的124例老年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资料加以分析,随机分为2组,每组62例;对照组予PC治疗,实验组予根治性TURBt治疗,比对2组手术效果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40.02±5.38)mL、手术时间(54.23±7.52)min及留置导管时间(5.36±0.85)d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物质功能(88.64±8.35)分、躯体功能(87.52±8.48)分等生活质量维度分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MIBC行根治性TURBt治疗可取得确切疗效,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宁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牙体牙髓患者治疗中根管填充的应用与填充程度分析

    目的:探讨牙体牙髓患者治疗中根管填充的应用与填充程度.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1月 ~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150例牙体牙髓患者分组.所有患者均采取根管填充治疗,根据填充程度划分超充组、欠充组、适充组,每组各50例,比较三组牙体牙髓疾病转归率;疼痛程度;干预前后患者牙齿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适充组牙体牙髓疾病转归率98.00% 高于超充组66.00%、欠充组50.00%,P<0.05.适充组疼痛程度(2.12±0.77)分低于超充组(4.12±1.01)分、欠充组(4.10±1.02)分,P<0.05;干预前三组牙齿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适充组牙齿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优于超充组、欠充组,P<0.05.结论:牙体牙髓患者治疗中根管填充的应用效果确切,但填充程度可影响治疗效果,其中,适充的治疗效果好,可大限度减轻患者痛苦,改善牙齿功能和生活质量.

    作者:孙士阳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观察微创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分析微创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在临床中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于2013年11月 ~2017年12月到本院接受治疗的21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遵照随机分配法则,分为对照组(n=105)与观察组(n=105),对照组患者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微创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平均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一次与二次结石清除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但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微创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上尿路结石,其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结石清除率明显较佳,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高.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作者:李猷;柳东辉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低剂量螺旋CT不同重建层厚对检出肺小结节的影响

    目的:研究低剂量螺旋CT不同重建层厚对检出肺小结节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0月 ~2017年10月收治的肺部10mm以下有结节的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为低剂量,均以5mm重建层厚低剂量螺旋CT检查作为金标准.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3mm重建层厚,研究组采用5mm重建层厚.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检出情况.结果:研究组在检出结节大小各项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在不同位置的检出情况上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低剂量螺旋CT5mm重建层厚,在检出肺小结节上检出率较高,对尽早开始临床治疗有较高的意义.

    作者:冯盛春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在自然分娩后尿潴留患者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HBC-2000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在自然分娩后尿潴留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5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136例在自然分娩后尿潴留的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尿潴留干预处理,观察组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采取HBC-2000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进行干预,并对全部患者自行排尿的成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自行排尿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自然分娩后尿潴留患者中采取HBC-2000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进行综合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自行排尿的成功率,降低泌尿系感染概率.

    作者:袁新颖 刊期: 2018年第17期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